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hx135cb7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灣自動變速踏板車簡史-1980年代(不定期 更新)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41#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5-8 12:07 | 只看该作者
先轉載一篇
淺談CVT變速系統(2)
出處 http://www.epochtimes.com/b5/5/2/2/n801391.htm

淺談CVT變速系統(2)

作者﹕AUTONET記者:蔡至兼
【大紀元2月2日訊】全球車廠似乎相當熱衷於CVT(Continuous Variable Transmission)無段自動變速系統的研發,而這樣的設計也漸漸為消費者所接受,雖在短時間內無法取代目前所流行的變速系統,卻也堪稱為未來汽車科技極具潛力的發明。到底這種突破手排或自排變速系統的新科技,有何傲人之處,的確值得大家期待。
在過去,手排變速箱一直是車廠設計的主流,最主要原因在於電子科技無法突破,再加上用車習慣與環境所致,因而自排變速箱遲遲未問世;直到70年代,為了增加開車的方便性與因應環境所需,自排變速箱便在日本車廠的努力下而發揚光大,從三速、四速一直到目前的五或六速甚至七速變速箱,甚至還有手自排換檔功能,不過這樣還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也因此強調簡單方便的CVT無段自動變速系統因應而生。

其實最早採用CVT無段自動變速系統的並非汽車,而是機動性相當高的摩托車,但是真正運用在汽車上的,則是由日本SUBARU首創。1984年,SUBARU為了讓自排變速箱更為完美,遂集合旗下優秀的人員開發了全球獨一無二的ECVT(Electronic Continuous Variable Transmission)電子式無段自動變速系統,並獲得世界專利,且於1987年順利裝置在小型房車Justy上,並獲得良好的口碑。

由於ECVT的成功, 因而獲得其他車廠的注意,義大利FIAT與日產NISSAN相繼向SUBARU提出購買ECVT系統,在基於好東西要發揚光大的理念,這兩家車廠終於獲得SUBARU的首肯,搭載名稱不同但技術層面完全一致的無段自動變速箱,國內的第一代March即採用此系統,並更名為CVT。在此之後,全球許多車廠便紛紛也向SUBARU尋求技術援助,這也使得採用CVT變速箱的車輛大增,據統計,2003年全球配置CVT變速系統車輛的總銷售量,已超過200萬,由此可見這種「既輕鬆又簡單」的科技發明,的確能讓消費者接受。

目前CVT變速箱已經由單段發展至六段位,運轉時的肅靜性與檔位變換的順暢度較一般自排變速箱更優,也具有更佳的經濟效益,但傳輸鏈帶的耐用度卻為人所詬病。而加速平順、更省油、更寬廣的變速領域、無頓挫感等都是CVT的特性。

CVT變速箱無法成為市場上的主流,最主要原因在於動力傳輸帶的耐用度及壽命無法持久,因為鋼帶所能承受的拉力(壓力)有限,所以在當時技術有限的情況下仍無法突破。不過德國AUDI A4所搭載的Multitronic手自排變速箱,可說是CVT變速系統在技術上的一大創新。
AUDI A4所使用的Multitronic 6速手自排變速系統即是最好的例子。其主要運作原理結構包括2個溝槽寬度可自由變化的齒輪組(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及一條鋼板。鋼板隨著兩齒輪間溝槽內徑寬窄而改變,以達到改變變速比的目的,而溝槽寬窄度則是由齒輪盤背面的油壓機構控制,由油壓力道的變化決定變速比,因此在大扭力運轉的情況下,仍能將動力平穩地傳輸出來。

原廠工程師為了讓變速箱的壽命更久,即使用上更具耐用度的,因此在攸關傳輸的鋼帶上下了許多功夫,首先將傳統的鏈帶改以更為細密的鏈板所取代,它的兩側可承受9公噸的力量,而上下拉動的力量則為2到3公噸左右,這較過去傳統皮帶或鏈條能承受更大的力量,因此在大扭力的情況下仍可輕鬆地將動力與檔位作一傳輸。也因為傳輸帶的革新,相信對日後CVT的研發與運用能有更進一步的作為。雖然傳統手排與自排變速箱並不會因此而消失,不過照這樣的情勢看來,CVT無段自動變速系統很可能成為未來車壇的新趨勢。
轉載自「汽車日報」網站(http://www.autonet.com.tw

======================================================



在1980年代,台灣的汽車大都是手排車,那時消費者觀念中,自排意味著耗油結構複雜,故障率高

所以在1981年就出現的達可達50,它的CVT變速算很先進了(自動阻風門也是)

1982年的名流車系,自動變速車要做到省油,加速強勁,
個人認為本田技研的水準不得不令人佩服

[ Last edited by hx135cb750 on 2011-5-8 at 21:59 ]

SUBARU Justy.jpg (45.72 KB, 下载次数: 63)

SUBARU Justy.jpg

1987 Subaru_Justy_2.jpg (379.6 KB, 下载次数: 66)

1987 Subaru_Justy_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2#
发表于 北京市 2011-5-8 12:19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看一下台湾车车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3#
发表于 北京市 2011-5-8 12:42 | 只看该作者
顶学习贴,关注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4#
发表于 河南省 2011-5-8 13:5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加油  班主快设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5#
发表于 山东省 2011-5-8 14:06 | 只看该作者
很经典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6#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5-8 14:26 | 只看该作者
27樓:
我家附近有名流100,約7-8年前才消失,反倒是豪邁從以前到現在都很常見


30樓:

"名流的3速變速.用在平地還可以...
高中時回家為了躲警察.走海岸公路....那個爬坡時真的會爬到吐血.
1檔2檔一直變來變去.龜速到不行..會很想砸車

後來騎豪邁.爬坡時cvt就真的騎起來超感動的"

非常感謝你的留言,我只有在1990年代中期被我同學名流100載過一次(那時很少見了)只有感覺到有換檔的聲音

像"1檔2檔一直變來變去.龜速到不行"我開我老婆的March 轎車爬山也是有這樣,只不過轎車可以打到一或二檔
強迫拉轉,摩托車卻無法這樣使用...

31樓:

老的才是经典

這也是玩古董車的樂趣

33樓:

跑速樂是雅马哈的,在1980年代初有兩家生產,萬山和功學社(KHS) 1980年代末合併成台灣山葉了

相似現象有石橋和鈴木,也在1980年代末合併成台鈴了

你那台玉河50小的蠻可愛的,台灣沒看過這款(跑速樂速度表錶30就算紅線了,應該沒有玉河50快)


36樓:

光陽水冷車要到1980年代末才會出現,要過幾天才會講到

38樓:

讓大家看看有些車款為何會在台灣出名


39樓:

沒想到光1980年代初摩托車的花樣這麼多吧?台北地區的名流在1990年代初消失的很快,大都被GY6車系取代了


44樓:

謝謝支持,讓大家瞭解到為何台灣現在都變踏板車的天下了,才是我的目的,有沒變成精華不重要啦

還有各位如果騎過我所提到的車款,可以分享一下騎乘和保養心得,讓要以後玩古董車的人有個參考

[ Last edited by hx135cb750 on 2011-5-8 at 22:29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7#
发表于 北京市 2011-5-8 16:45 | 只看该作者
晚安晚安晚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8#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5-10 14: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圖文

http://tw.myblog.yahoo.com/art-ok/article?mid=3245

原刊民71年231期時報周刊


一般人可能知道鈴木有50cc水冷跑車RG50 gamma~

但知道遠在民國71年(1982年)就有以 Gemma 為名的速克達--珈瑪的人就比較少了.

珈瑪分為50及90cc兩款~

三段式自動變速.在當年算是比跑速樂的二段變速更進步.

但比起達可達的無段變速又落後一些了.


當年鈴木及石橋的這幾款速克達都曾短暫熱銷~

但受限於產品推出時起步已落於人後~產品並不是最新樣式~

機械結構也不是最新世代的設計~其中忘了那一款還是鐵殼外裝~

面對競爭車廠積極引進日本最新的速克達(達可達及領導~新生代)

很快隔一、二年就被自家的天箭及新潮流車系取代了.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萬山山葉的跑樂佳身上.


對當年速克達有興趣的車友~可在站內搜尋跑速樂~達可達~新生代~

亦美亦~領導50~跑樂佳~賜您安~歐速達~珈瑪~自行比較一番~相當有趣.

F23_20081224081418666.jpg (228.55 KB, 下载次数: 203)

F23_2008122408141866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9#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5-10 14: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圖文出處

http://tw.myblog.yahoo.com/hughs ... ev=1442&next=-1

經典名車入手,鈴木-珈瑪50(GS-50)

經典名車入手,鈴木-珈瑪50(GS-50)

之前小小紅賣掉的時候,曾經預告一部經典老車要入手,
其實早就入手,只是一直沒有整理它的勇氣
現在終於整理完畢,公佈答案
和RG50珈瑪,很有關係的車,它叫做珈瑪50.
什麼嘛!!說什麼很有關係,其實一點關係也沒有,
只是正好名稱叫珈瑪,排氣量也是50 cc,
更重要的是,它是正綠牌(台灣的50cc機車牌照是綠色),這也是我入手它很重要的因素,
其實他還有一個很好玩的東西,叫做三速自排
騎過名流100的人想必不陌生,但對新朋友來說,
什麼叫三速自排?
它可是早名流100,早了將近十年,就已經配備了實在是當時十分先進的,還有起動馬達
當時的速克達,就是偉士牌90,不但沒有起動馬達,
三速還是手排,所謂手排,真的是手排,是用左手來打檔的

珈瑪50的三速自排作動方式如下:
加油門,自動入一檔
時速到達20km/h時,自動入二檔
時速到達40km/h時,再自動入三檔
然後就是拉尾速,錶上的極速為60km/h
但實際上,可以拉到70km/h

作為代步還不錯,但別渴望有多大的馬力
此車馬力僅3.5ps,利用曲軸箱風扇強制空冷,
即使市區行駛,引擎也不致於過熱
二行程引擎低轉仍有不錯的扭力





想不到還能找到這台車的零件,都已經30年的車了


============
個人補充一下
1.該款車其實跟名流是同時代的車
2.當時市面上的VESPA 90是1960-1970年代的車款
3.起動馬達1981年的達可達就有了

[ Last edited by hx135cb750 on 2011-5-10 at 23:53 ]

這個角度看來確實是全新品.jpg (45.02 KB, 下载次数: 184)

這個角度看來確實是全新品.jpg

廢話不多說了,我們來看圖吧!!.jpg (30.33 KB, 下载次数: 185)

廢話不多說了,我們來看圖吧!!.jpg

原來珈瑪應該是紅色的,已經退色.jpg (53.82 KB, 下载次数: 187)

原來珈瑪應該是紅色的,已經退色.jpg

珈瑪50原廠排氣管.jpg (62.14 KB, 下载次数: 198)

珈瑪50原廠排氣管.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0#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5-10 14:10 | 只看该作者
現存的 珈瑪50

[ Last edited by hx135cb750 on 2011-5-10 at 22:11 ]

GS50_7.jpg (30.15 KB, 下载次数: 146)

GS50_7.jpg

GS50_2.jpg (55.96 KB, 下载次数: 161)

GS50_2.jpg

GS50_4.jpg (54.55 KB, 下载次数: 181)

GS50_4.jpg

GS50_6.jpg (52.19 KB, 下载次数: 166)

GS50_6.jpg

GS50_3.jpg (32.27 KB, 下载次数: 159)

GS50_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1#
发表于 广东省 2011-5-10 14:53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2#
发表于 山东省 2011-5-10 15:00 | 只看该作者
台湾的同胞辛苦了 第一次和同胞对话 很欣慰 呵呵~~谢谢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3#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5-10 15:59 | 只看该作者
回樓上:

不客氣,讓大家看看1980年代台灣街上的踏板是長怎樣的



===============
我第一次和大陸網友交流是1996年的北京BBS站,那時念大學時很迷摩托車,可惜那年代大陸玩摩托車的人可能還沒有上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4#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5-10 16: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圖文出處
http://tw.myblog.yahoo.com/art-o ... amp;page=1&sc=1

民國74年新生代50的型錄.但新生代在民71年就上市了.

這是後期款型錄~已經有SS車款了.

新生代50跟三陽達可達一樣的引擎,配備更好~坐起來也更好坐.

甚至連引擎轉速表都有.偏偏銷量就是比不上達可達.

這只能說是三陽當時的廣告行銷手法比光陽高明.

這點從野狼的熱銷就能看出來.


=========================================

個人認為
比不上達可達的熱賣,但遠比鈴木車系暢銷多了

而且到1990年代初街上還常看到

[ Last edited by hx135cb750 on 2011-5-11 at 00:41 ]

50ss-3.jpg (476.4 KB, 下载次数: 148)

50ss-3.jpg

新生代50ss-2.jpg (289.71 KB, 下载次数: 176)

新生代50ss-2.jpg

50ss-1.jpg (402.21 KB, 下载次数: 153)

50ss-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5#
发表于 湖北省 2011-5-11 02:58 | 只看该作者
长见识了,支持楼主 ,希望继续看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6#
发表于 浙江省 2011-5-11 07: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长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7#
发表于 广东省 2011-5-11 07:31 | 只看该作者
古董  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8#
发表于 上海市 2011-5-11 08:25 | 只看该作者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9#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5-11 14: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圖文出處

http://tw.myblog.yahoo.com/jw%21 ... ZpM/article?mid=202

民76年‧鈴木新潮流50型錄


新潮流應該在民74年就上市了,性能強加速快,不過銷售一直平平.


==================================
網友回應:

回應(4)
6R一哥於2009/09/27 11:15 回應

這已經算第一代的小改囉~

偶以前有一台第一代的!

那時候只有黑/銀,紅/銀2 種配色

都是二十幾年的事囉~~...


AR東於2009/09/27 21:22回覆
這是76年的型錄~所以不是第一批74年的配色了.
改天再找74年的廣告








基隆盛於2008/11/28 15:55 回應

好懷念的車喔~~記得我高中時第一部車就是她.

加速快..隨便都可騎到80.我在台北昌吉街買的.

人家騎一年的中古車.我買1.8萬.又旗了一年後賣掉1.2萬.

有機會我還會再買一部懷念一下高中時的年少輕狂.





AKIRA於2008/04/29 00:54 回應
哇~模特兒是”楊麗青”ㄝ~~~(比較胖)

AR東於2008/04/29 01:03回覆
哇~我也不知她是隨........



blackrain於2006/10/24 06:33 回應
我朋友把新潮流裝上領導125的引擎...回想起來,真是瘋了...

AR東於2006/10/24 08:15回覆
當時還流行改上天箭90的引擎.因為引擎直上~換case蓋就能換號碼~

[ Last edited by hx135cb750 on 2011-5-11 at 22:16 ]

cx50-1.jpg (223.05 KB, 下载次数: 221)

cx50-1.jpg

cx50-3.jpg (324.27 KB, 下载次数: 193)

cx50-3.jpg

cx50-2.jpg (257.13 KB, 下载次数: 180)

cx50-2.jpg

cx50-4.jpg (262.09 KB, 下载次数: 183)

cx50-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0#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5-11 14:28 | 只看该作者
上面那篇廣告女孩子是

楊麗菁 出生日期: 1968年12月13日

杨丽菁,台湾著名女演员。学舞蹈出身,初出道时以拍摄化妆品广告的柔美形象出现,相继在《超级女警察》、《皇家师姐》、《霸王花》等警匪片中饰演女警,被定位于一代“打女”。近年来频频来大陆合作拍戏,《铁齿铜牙纪晓岚》、《岭南药侠》等古装热剧让她被大陆观众熟识,近来积极拓展瑜珈事业,出版了多版书籍。


=========================

圖文出處
http://blog.xuite.net/tsai.kevin36/scooter/29126901

鈴木工業新潮流50系列演進

新潮流50是我印象很深刻的一輛速可達,體積小、馬力大,有可愛的圓燈造型,可卻是當時小綿羊賽埸上的常見車種。

日本鈴木在1984年上市的Love 50 即是新潮流原型車款,造型幾乎一模一樣。

[第一代: CX50D]

(第一代新潮流型錄)

台灣的鈴木工業在民國74年(1985)引進新潮流後,座墊因應國內所需,改得較長,前叉也改良成後支點的防俯衝設計,另外就是前面多了個置物箱,這是那時速可達一定要的。

民國74年5月民生報上的廣告,機車排列方法和型錄上的一模一樣,真是厲害。

[第二代: CX50R]

第二代的改變主要是配色塗裝改為流行的two tone,應該是民國76年左右推出。

代號中有R是因為當時新潮流在賽場上大量曝光,鈴木有意將它塑造成性能小羊。

圖片請見樓上



==============================
車重:52kg
馬力6ps(4.41KW)/6500 rpm
扭力:0.69kg-m/6000 rpm


實車我有在街上看過幾台,但遠比後面介紹的天箭50少見多了

這車走年輕女性路線,但當時年輕女性市場不大

[ Last edited by hx135cb750 on 2011-5-11 at 22:40 ]

新潮流一代_2.jpg (55.42 KB, 下载次数: 185)

新潮流一代_2.jpg

新潮流一代_3.jpg (92.79 KB, 下载次数: 166)

新潮流一代_3.jpg

楊麗菁.jpg (286.75 KB, 下载次数: 175)

楊麗菁.jpg

新潮流一代_1.jpg (27.01 KB, 下载次数: 192)

新潮流一代_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5-5-3 20: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