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回你的帖子,专门注册了一下,没想到还要等2个小时才能发帖。。。
楼主了解内幕啊,对摩托车市场不但熟悉,还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读了让我感触很大。
楼主仁兄不是记者,该不是翻译吧???
我说说自己的看法,希望能看到你的回帖
本田高层对中国这一高速增长的世界第一市场肯定是不满意的
本田摩托车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相对它在全球的占有率来说是一个耻辱
福井威夫当时来华的第一目标就是改变这一情况,对吧???
但是我觉得本田摩托车在中国的不成功除了产品定位、设计等问题外
有一个很主要的问题就是经销商政策问题
中国地大物博,限于国家政策,摩托车经销商在市场中占据了几乎决定性的位置
在其他一些开发的国家和地区,本田能够通过其他方式完成销售 服务 市场反馈环节
但是在中国,只有通过经销商来完成。建立专业店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且中国摩托车市场可以说已经迈过了发展 占有市场的黄金时期
现在国家引导,是汽车的黄金发展期
在这种时期,要想大幅度的改变市场占有率,我觉得很难。
在低端市场,合资品牌的守法经营,难以对抗国产品牌的低价策略
高端市场,受国家影响,份额有限,甚至很难提高利润和需要的服务。
真正的对抗,应该是在5000~10000左右的中端市场
这个市场层次对产品质量 形象 服务都有一定要求,同时又对价格有一定的敏感性。同时,欧三政策相信有可能对这个市场影响最大。
低端产品主要在农村,说句难听的,摩托车下乡人家都不需要,挂牌费用比国家返的钱要多,更别谈欧三了。只要厂家花点钱糊弄一下,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帮忙,欧三环保政策就是一张废纸。
我所见到摩托车经销商,能做起来的,大部分都是前几年搞起来的,这些年发展起来的,很少!
到省一级经销商,给我的感觉,说难听的就是占住渠道等饭吃,反正货都从他们手里走,利润也有一定控制能力,车子的质量服务外形一点都不关心,因为不在他们这里,多干少干一个样。顺便说一句,我是甘肃。南方可能这个情况稍微好点,但是南方禁摩城市更多。
对于二线城市来说,如何改变经销商状况,积极应对国内摩托车政策,才是决胜之路上的一个必要因素吧?
毕竟作为中级用户,买车第一是和这些人打交道的。
从这个角度看,YAMAHA的经销商利润保障的不错,政策也更成功一些。本田二家互相攻击,近几年没有什么活力。
假如将来本田全搞成一条腿走路,全部上本田品牌,在中国这个畸形市场只怕还有危机!
在中国市场,YAMAHA的摩托车外形帮助它打开了市场,但是本田一贯提倡并且讨好大多数用户的简单易用形象却还没有深入人心,也是它的失败之处
看得出楼主对本田的欧三战略有赞赏之意,可惜我觉得这是本田的一厢情愿,如果是日本或者其他国家,这是一步规规矩矩的高招。本田还是不了解中国市场的特色,或者说无法去适应中国市场特色,找到自己的中国市场之路。欧二做不到的事,难道欧三就能做到?
另:从世界市场看,YAMAHA确实是本田唯一看得上的对手。
但是在中国,如果不是国家该死的摩托车政策,我觉得豪爵是最有机会成为“本田”一样的企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