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少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扫盲教材》新手必读 摩托基础知识 维修保养 安全驾驶 ...

 关闭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跳转到指定楼层
41#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08-12-30 0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排量二手车购买实用技巧 有很多刚刚接触大排量摩托车的朋友都问我,XX车和XX车相比哪个好?这是一个根本无法回答的问题。答案只有一个:你喜欢哪个哪个就好!个人喜好决定购买趋向。而问的最多的一般都是中小排量的老款车。现在,我就把一些选车的技巧和曾经骑过的小型车的个人感觉写成一个特集,供那些为选择那类车踌躇不决的朋友们参考。由于车型的差别,特集分为选车篇,街车篇,四冲程赛车篇以及二冲程赛车篇。 众所周知,本田车发动机耐用,川崎车发动机噪声大,铃木车发动机性能一般,亚马哈发动机毛病不断。其实,这是就我们玩车的特殊环境所产生出来的特殊认识。这个认识,是针对许多车龄已经在7、8年甚至是10年以上的老车而言。如上所说,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仅相对,并不绝对。但是,现在很多的朋友陷入了一个误区,这个理论所指的,仅仅是发动机,是四大车厂老车发动机的大多数现象,但很多朋友就想当然的认为本田的车就是好,亚马哈的就肯定是破车。这个误区对于选购可能是自己的第一辆大排量摩托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有的朋友说:挑车就挑发动机,发动机好就行!摩托车是一个整体,是由成千上万的零件组成的,怎么能说发动机好就全都好了呢?前一阵听说网上的一个朋友买了一辆R6,说带着行家去挑的车,行家说发动机情况好的不得了,于是立刻点钱提车。回家很高兴的把刚照的车的照片贴到了网上,结果被几个行家当时指出前避震不是原车的。然后立刻又被认出是FZR400RR的。如此分析这辆车伤筋动骨的地方可不小。也可以肯定是我们的车贩朋友不忍看到撞烂脑袋的R6就此结束他的生命,于是就移花接木的把10年前的避震美容一下以后装了上去,居然也卖了个好价钱。在此我们先不说挑车的行家走眼,主要他根本就没往这方面想。而可悲的是这个情况在现在的大排量市场多的数不胜数! 如果说换个前减震算是隐蔽的法子,那么公开的骗子我们稍微仔细一些就能看得出来。现在教大家一些挑车的窍门,不要再让骗子轻易得手。 想买车了,先确定自己喜欢的车型,品牌。在此我再说一句,不是所有的本田车都好,也不是所有的亚马哈车都不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车的状态都不一样,不要被品牌蒙住了眼睛,看车型你喜欢就行。决定好了嘛? 那您耐心的看完下边这几条你再去也不晚: 1.整体:前面已经说过,车是一个整体。不要看这车多大、多新,首先确定各主要部件是不是原装的。对车不熟,别怕丢脸,带张高清晰度的原装车图片去,前后避震、仪表、轮毂、排气以及一些明显特征,一样一样的仔细核对。还有说什么改装排气的,看看如果不是整段改装的就有八成是假的,或者自己瞎找的。就性能来说,不但不会有什么提高,甚至可能是负值。我曾经看过一个人卖P3,说着急用钱,便宜卖了开价9000。我再一看车:P2的车架和导流罩、P1的机器、只有头和轮毂是P3的。这破车2000我都不要,别说9000了。还见过一个P3改了个P4的头和NC30的后单摇臂,充P4卖。我问他你不说是P4嘛?为什么不是电子表和磁卡启动,他竟告诉我这是赛道版的P4。为了卖车什么都敢说啊!   2.伤痕:确定该是原装的都是原装了,别去管这车外观多新,找找这车哪里有明显的伤痕。比如车的侧偏盖有划痕,车主100%告诉你倒了一下,没事。别理他,看伤痕走向,〈III〉像这样竖着的伤痕,嗯,是倒过,问题不大,<三>这样的伤痕,那就100%摔车侧滑所致。其实有点小伤在所难免,但是如果你看到车架或者前后减震有摔车所导致的伤痕,或者干脆就有从新焊过的痕迹,不管你多么的喜欢这车,一旦发现,那就一定别要。这不是美观不美观的问题,在摩托车的车架上出现这种伤是会出人命的! 3.车架:除了上边说的,还要看看车架正不正,前后轮在不在一条直线上,车轮是不是位于前后避震的中心(有可能前后都向一边歪,你看着也是在一条直线上)。不是的话也别要。 4.发动机:看到了吧,我挑车时发动机排在第四位,意思就是说如果前面三项有任何一项不合格,发动机再好这车也不能要。先着车,看着车顺利不顺利。着车以后观察待速,不要看待速有多低,500不一定好,1500不一定不好,看稳不稳,指针来回跳的,心里就打个问号,接着听声音,听听发动机有无异响,如小链,气门,大鼓等有无异响,你要问我怎么响我也没法给您学,总之不要有异常比如哗啦哗啦或者嗒嗒的噪音。观察和感觉一下发动机有没有什么异常的震颤。这时候车也应该热得差不多了,用手摸摸排气头段的温度,怕烫的您就往上泼点水,感觉一下温度是不是一样,或者观察一下水蒸气的蒸发情况是不是一致,如果不一样哪个凉就是那个缸工作不好,可能是小问题也可能是大问题。轻轻的拧几下油门,不要大把的加油,把排气声音弄得很大,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反而掩盖了发动机的杂音。卖车的好多是靠这个骗人的,好像声音越大车越好似的。拧油门时观察发动机转数是不是上升和下降都很快,在观察排气管有没有冒黑烟,蓝烟的现象。冒黑烟是混合比过浓,一些情况下还可以靠调节混合比解决,还有的根本没有解决的办法。冒蓝烟代表烧机油,是发动机老化的现象,可以说回天乏术了。车完全热了以后,关上点火开关,再重新着车,看顺不顺利。如果不能启动八成是发动机老化引起的热车无待速,没治。 5.试骑:当上述的问题都已经检查过了以后,那么试骑一下吧。坐在车上将车扶正以后,观察轮胎是否偏离。前后挪动一下车子,试试前刹车是否灵敏。准备就绪后,捏下离合器,踩下一档,送离合,这时感觉离合器片是否能够清楚的分离和结合,加油有没有发动机转数上升但是车子反而没劲的离合器打滑现象,还有尽量将每个挡位都试一下,看看有没有挂不上的档位,如果有则说明齿轮箱有问题。行车途中扶正把手后不要用力,看看有没有跑偏的现象,试刹车灵敏度以及在刹车时前避震下沉动作是否一致,有没有明显的碰撞感。如果有的话可能是事故后重新校的,也有可能是没有减震油了。还有看看刹车时是不是点头,如果是的话先检查螺丝,就是在车架最前方固定龙头的那颗,看看是不是拧紧了,如果是拧紧了的情况下还有这个问题那么这车的初吻估计已经没了,弄不好可能还是个热吻。 说了这么多,还要嘱咐你一句,买车千万别着急和贪便宜,为了一时之急而搭上大笔的修理费和大量的时间还是次要,天天看着生气就不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2#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08-12-30 0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早上或晚上加油比较好,避免中午大太阳。因为汽油是以体积而不是以重量计费,热胀冷缩。早上或晚上加油时,同体积的汽油可以有较多的质量,节省不少钱一箱油可以多跑个几十公里。 2.尽量以多少公升的方式加油,而不是以多少钱的方式加油。因为四舍五入以后,你常常会无形中损失你的金钱。 3.如果要跑长途之前,保持加新鲜的油越多,则使你在高速行驶时加速与马力十足。 4.跑市区请加油箱的一半 或 2/3 (视地点增减) 因为市区常常走走停停(若你加满油则会更加重引擎的负荷 起步没力且又使车车耗油),况且市区很多加油站 不怕没地方可加。 5.若车车少开者 建议保持油量在 (低液面) 因为汽油放久了会变质。 6.充分利用每一滴油 节省我们的钱钱做好环保(因为加满油时容易挥发至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危害他人你我及下一代的健康....~!!!! PS.再告诉大家一个加油经验: 如果你正要进加油站,发现油槽上停着一部油罐车,这个时候贰话不说,请调转车头继续找下一家加油站! 因为油罐车补充的油料,正涌起槽底多年的沉积,很有可能就加到你的油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3#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08-12-30 0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汽油标号是标定燃油抗爆震能力的系数,与汽油的清洁度无关。   燃油标号即辛烷值是一单调上升曲线,与压缩比之间无函数对应关系。燃油标号越高,油的燃烧速度越慢,燃烧爆震越低,发动机需要较高的压缩比;反之,低标号燃油的燃烧速度较快,燃烧爆震大,发动机压缩比较低。   低标号汽油燃烧速度快,点火角度要滞后;高标号燃油燃烧速度慢,点火角度要提前。   除说明书以外,主机厂会在油箱盖内侧标注推荐使用的燃油标号。   主机厂推荐的燃油标号完全可以满足发动机的使用要求。   如果在外地加油,可以添加高一级标号的燃油,避免低辛烷值燃油损害发动机。   北京市场上出售的汽油都是无铅汽油,有90、93、95、97等标号。这些数字所标定的就是汽油的辛烷值,代表汽油的抗爆性,与汽油的清洁程度毫无关联。车主加油时不要受“高标号的汽油更清洁”的误导,根据发动机的压缩比或遵循汽车使用说明书上的建议添加汽油,更科学、更经济,能充分发挥发动机的功率。   汽油抗爆性的评价指标是辛烷值,即汽油的标号。它是实际汽油抗爆性与标准汽油的抗爆性的比值。标准汽油是由异辛烷和正庚烷组成。异辛烷的抗爆性好,其辛烷值定为100;正庚烷的抗爆性差,在汽油机上容易发生爆震,其辛烷值定为0。如果汽油的标号为90,则表示该标号的汽油与含异辛烷90%、正庚烷10%的标准汽油具有相同的抗爆性。   从经济性上来看,炼油时提取高纯度的异辛烷做汽油用是非常不划算的。一般是提取含有一定纯度的异辛烷的多组分烷烃再加入抗爆添加剂,这样可以明显提高汽油的抗爆性。我们可以形象地称之为“勾兑”。   因为现在的汽车大都采用电喷发动机,其中的三元催化器对汽油的添加剂非常敏感,含铅的抗爆添加剂会使其中毒失效,北京市场已经不再出售含铅汽油了。   汽车发动机在设计阶段,会根据压缩比设定所用燃油的标号。压缩比是发动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参数,它表示活塞在下止点压缩开始时的气体体积与活塞在上止点压缩终了时的气体体积之比。从动力性和经济性方面来说,压缩比应该越大越好。压缩比高,动力性好、热效率高,车辆加速性、最高车速等会相应提高。但是受汽缸材料性能以及汽油燃烧爆震的制约,汽油机的压缩比又不能太大。发动机的压缩比与汽车的高档、豪华与否没有必然联系。   简单地说,较高的压缩比可以使用交通标号的燃油。燃油标号越高,油的燃烧速度就越慢,燃烧爆震就越低,发动机需要较高的压缩比;反之,低标号燃油的燃烧速度较快,燃烧爆震大,发动机压缩比较低。   燃油的标号还涉及到发动机点火正时的问题。低标号汽油燃烧速度快,点火角度要滞后;高标号燃油燃烧速度慢,点火角度要提前。例如一台发动机按照说明书要求应添加93号汽油,现在加入了90号汽油,需要使用正时灯,调整点火提前角滞后一度到两度。如果不听从主机厂的建议,使用低标号燃油,又不进行点火时间的调整,可能会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加速时,发动机内有清脆的金属碰撞声音;长途行车后,关闭点火开关时发动机抖动或不停止运转。   那么选择汽油是不是标号越高越好呢?也不是。汽油标号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发动机的压缩比。压缩比、点火提前角等参数已经在发动机电脑中设置好了,车主只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的要求选择汽油就绝对没有问题。现代汽车的发动机电脑程序中,对抗爆性较差的汽油设置了进行微调节的适应性程序,而对高标号汽油则没有相应的程序。所以,盲目使用高标号汽油,不仅会在行驶中产生加速无力的现象,而且其高抗爆性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还会造成金钱的浪费。
压缩比在7.0以下应选用66#和70#汽油, 压缩比在7.0~8.0之间应选用85#汽油, 压缩比在8.0~8.5之间应选用90#汽油, 压缩比在8.5以上应选用93#、95#或97#汽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4#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08-12-30 0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雨 天 骑 车 技 巧   要安全地在湿地驾驶,并没有秘密存在。我们现在从路面的解读,驾驶的方法和机车的调较,尝试为大家解除对湿地驾驶的恐惧吧!   初下雨的头一个小时内,路面情况最危险。天气晴朗得越久,初下雨时的情况也越危险。   马路上充满各种车辆遗留下来的各种油渍和灰尘。下雨时水份会把这些脏物浮起,形成一「浸」异常滑溜的油膜铺在路面上,此时路面的磨擦力会变得不平均,驾驶时最要留神。如果还未开车,最好考虑其它交通工具。   1.了解路面情况 当马路上连续被雨水冲刷了一段时间后,油膜慢慢被破坏和流到路旁。这时路面变得比较安全,提供的磨擦力亦回复了至干路的一半以上。技术高的「水怪」,照样可以高速驾驶,没有问题。但他们仍会留意路面的情况,例如:  - 金属路面例如猫眼石,坑渠盖,临时铺地用的铁板等等  - 油漆路面例如路标箭咀,班马线等等  在轮胎经过这些路面时,只宜楝直车身,避免倾斜车身转向或掣动,以免轮胎打滑。明白到影响路面磨擦力的不同因素,避开危险    2.了解你的轮胎 不论任何胎厂,都会针对不同用途而设计出不同的轮胎。当中的分野除了尺寸外,还有合成胶质的特性、胎纹、内部结构和扁平率等等。如果以行街用的轮胎,最容易分辨的便是胎纹。  一般来说,轮胎的合成胶质,如果含有硅(Silicon)的成份越高,投入工作的温度便越低,较适合湿地行驶。但我们如果只用肉眼检视,最容易看的便是胎纹。一般来说,性能越低(咬地性能越差,轮胎寿命越高)的轮胎,胎纹都是很多,而且有明显的垂直胎纹。性能越高的轮胎,胎纹会相对地较少,且呈横向放射性设计。阁下爱驹的轮胎,又是属于那一类形呢?   香港法例规定,胎纹要覆盖轮胎的四份之三面积,并且深度不能少于3mm。用意是对轮胎的排水能力有一定的保障。一般来说,轮胎的排水能力要达到每秒排去4.5公升水才能确保轮胎的咬地力。但如果是积水过深,又或速度过高的话,良好的湿地轮胎也会超出负苛而发生水滑(hydroplanning)的现象。   为了确保轮胎的排水能力,留意和保持正常的胎压也十分重要。过低的胎压会有可能令胎纹折叠,减低排水能力。   任何道路轮胎,即使是比赛用的水胎排水能力都会有极限,当积水过高或者通过积水时速度过高,轮胎会被积水浮起,出现“水滑”现象。认识你的轮胎设计和状况,如不合规格请马上更换。   3.柔顺的油门控制 电单车在湿地上驾驶,柔顺的油门控制十分重要。尤其是扭力超过一定水平,例如超过6kg.m的话,便更加要小心油门的控制。   由于湿地所提供的磨擦力减弱,瞬间猛开油门会令尾轮打滑。在直路上加速还可以应付,但如果在出弯时尾轮打滑,轻则会派低(low-side),重则会撬尾轮(high-side)抛起骑士做成严重事故。   4.柔顺地操作掣动 湿地的掣动时间比干地长,我们要预留较多的掣动距离,跟车不宜太贴,也不要留待最后一刻才煞车。因为湿地的磨擦系数减低,掣动时会死锁轮胎的机会也相对地增加。解决办法是掣动的力度不要过急过猛,以挤压的方式(squeeze)来扣迫力牛角。   如果你明白到负载力和磨擦力是成正比的话,便会知道循序渐进地挤压前掣动,让前叉有时间下降,让车重转移至头轮,轮胎与路面的磨擦力提高后,我们便可以施以更高的制动力。   要有效地在湿地上制动,并避免轮胎出现打滑,我们要善用车上的所有掣动设施。别忘记我们还有尾掣动和引擎掣动。要减速时,先收油,轻踏尾掣动,再挤压前掣动,再拖波呼油.....没有匆忙的操作,你办得到吗?   湿地操作以柔顺为主,尽量在车身楝直时才全开油门或掣动   危急时的湿地制动 - 当然如果你的电单车配备了电子感应ABS,你大可不用理会以上的方法。但如果没有呢?又如果你的机械式ABS掣动设备在介入时会影响前后悬挂的稳定,又怎办呢?   答案是每位骑伟士绵羊的伯伯都懂得,最原始的二段式掣动法。第一下制动的力量可以比较猛,但要第一时间松开掣动力度,紧紧感受着轮胎在第一下掣动的表现,调节第二次的掣动力度和速度。有需要时反复这个程序,便是人手ABS了。这当然需要练习,未试过的朋友,赶快在安全的环境下,由低速开始练习吧!   这招最管用 - 特别在高速时 一定要“点刹” 千万不要刹死后轮,虽然很多人以为踩死刹车最安全 其实不然 踩刹车要踩到感觉后轮差不多就要抱死的临界边缘,才是最有效的制动,还有,许多人认为在高速时首先要踩后刹,忽略了前碟刹,这样就错了,其实在高速进行有效制动,前后刹车比例应该是前7后3左右,如果开跑车的朋友会体会更深些,前为主后为副,(当然只较适合高速时),我经常有这种体会 希望各位DX留意。   5.转向时尽量减少车身的倾斜角度 这当然不是提议大家楝直过弯。在湿地上驾驶常见的毛病,便是车身栋直,上身僵硬 - 身体缺乏柔软的话,会破坏前后悬挂的平衡,增加犯错的机会。   我们建议的是,过弯时尽量以身体的帮忙转移重心,减少车身的倾斜度,让轮胎与路面有更多的接触面和较佳的重分分布。在街道上行驶,我们可以尝试打开内弯的大腿,以腰部为中心,上身向内弯倾斜来过弯。但我们不建议过份转移负重在内弯的脚踏上,万一尾轮打滑,正在负重的内弯脚会来不及落脚救车。还有最重要的一项事情,便是预早计划入弯的线位,预留充份的逃生空间,避开突发的障碍物。   还是那句:未试过的车友应该赶快在安全情况下,由低速开始练习。驾驶时应保持身体柔软,并适当地以身体辅助过弯   6.适当的悬挂调较 湿地驾驶,以柔顺为主。所以悬挂系统的设定不宜过硬。如果连续下雨一段时间而你又寂莫难奈,要出去游车河的话,不妨先调较一下避震。   如果你的电单车可以调较避震的话,应该把弹簧预载和受压力度减弱。因为不会激烈操作,掣动力度减弱,较柔软的避震设定可以增加轮胎的负载(=增加抓地力)。   齐来克服湿地驾驶的恐惧! - 如果你能在湿地上随心所欲地驾驶,在干地上行车便更有能力应付突发事件。   我们认为,在湿地上驾驶电单车,其实不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为你不会乱来,不会信心爆棚,在某程度上来说甚至比干地驾驶更为安全——只要你的轮胎合乎安全规格,只要你知道怎样在湿地上操作,只要你会打醒精神地观察路面情况,预留驾驶空间和掣动距离.....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5#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08-12-30 0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致命的摔倒方式 这是个可怕的事情 High Side. 平常不愿意去想它. 想到它-骑车的速度就会放慢. 提出来让大家都想一想 – 让大家骑车的速度 放慢点. 顺便间检查一下我的覌念有没错 当一部机车倒下的时候, 我们基本上可分为两类 : 1.滑倒. 滑倒以后 通常 车滑在人的前方, 如果速度不太快. 又有足够护具(皮衣,皮裤 手套 ….) 一般 人车 都还能 保个平安. 算是 不幸中的大幸. 2.High Side : 就是 你从车子的上方 (High Side) 甩出去, 重重的摔倒在地上以后 已经少了半条命 , 这时 你的霉运才开始. 因为 车子从后面也往你的方向甩来. 要是被它命中目标, 你就 ……..&*%*$……. 听说很少有存活的. 为什么发生 High Side ?????? 通常 High Side 发生在 过弯的时候. 如果你踩了后煞车 又不小心死锁后煞车, 后轮开始打滑, 当你发现后煞车惹出麻烦 无法控制 有了危险, 一紧张就赶快放松后煞车, 想要避开一场祸事. 然而祸事就来了, 当你放松后煞车, 后轮又有了抓地力时, 因为 后轮打滑, 以至车身角度和行进方向 完全不同, 因此 车子猛烈翻甩, 再加上避振器反弹的效果. 就把你高高的 甩出去了. 过弯会有 High Side. 直路也有 High Side, 但机会不大 为什么要踩煞车呢 ?????? 可能是 : 1.你喜欢前后煞车一起用. 理论上前后煞车一起用, 煞车效果最好 大家都这样教. 我们都这样学的. 但有时候, 不一定抓的准. 理论上前后煞车一起用是, 开始初煞车 力量 50/50 比, 随着 重心往前移动, 前煞车力量要加强 但后煞车一定要减弱, 不然就有可能 死锁后轮. 这就是为什么 很多人只用前煞车. 2.不小心压到后煞车. 我的鞋子比较大, 就发生过这种事情 补救的方法: 你们自行参考. 若有独门秘诀也请大方的告诉大家 有一天可能救人的命 安全驾驶学校里 教导学生 让后煞车死锁不要放. 让它继续滑 把前轮转向滑行方向(勿过与不及) 一直到它停下来 如果你会滑倒. 就让它滑倒 Low Side 比 High Side 安全太多了 如果你同时有拉前煞车, 也要把前煞 “””快速的慢慢放掉”” 突然放掉前煞 会 加速High Side . 如果放的太慢 就来不及了 注 : 继续滑 也可能发生 High Side. 等滑到了一个角度 一个速度 如果还没滑倒 就 High Side 吧. 也可能是侧滑 撞到路边石头 那同样有 High Side 的效果 Keith Kode 和 另外 几个 GP冠军也有一招. 先放再补后煞车 ???? 1侧滑中 先把前轮 转向滑行方向 . 2 平顺的放松后煞车, 注: 放太快了就 High Side . 3 等后轮抓地以后, 立刻再补后煞车. 不管是甚么方法 都不要惊慌 . Keith Kode 可以做到那么高明的方法是一开始打滑他就知道 , 危机处理的时间比较长 . 平时可练习如下 (参考 Keith Kode) 1. 骑在一条安全的路上 保持一安全速度 ** 直线行走 ** 2. 施以中等力于前煞 3. 加力于后煞车一直到打滑 , 放掉 4. 感觉各种不同速度下的打滑及危机处理 另外一种后轮打滑就完全不同了. 马力太大 / 路面不好 使后轮空转打滑 这一种打滑比较稳定. 高手用来动力滑胎 英文叫 Throttle Steering 如果你去过台中科学馆 里面有一科学实验 有一转动的轮子 你抓住轴的两端. 你会发现轮子转动越快 它越稳定 你想移动它都难 还有 陀螺转的时候不会倒. 停了就立刻倒下 空转的后轮 对稳定机车 帮助很大 不像后轮死锁 (停止的陀螺 立刻倒下). 但是意外的空转打滑也很危险, 除了压到滑的路面(砂子, 碎石 ….) 过弯的时候, 油门 和 煞车 都变得更敏感因为轮胎直径变短了. 扭力变大 抓地力小, 转的越凶越危险, 所以要特别注意 . 把前轮转向滑行方向(勿过与不及), 其实你的车自己会修正. 保持油门, 别把后轮抓死, 油门的控制 是最难的, 另外加力于外踏板 也有帮助, 谁也说不准 有万全的做法. 如果过弯角度不狠, 速度不太快, 空转打滑, 通常都有机会能化险为夷. 滑多了, 车身角度坏了, 又突然有了抓地力 High Side 一样会发生, 也可能一直滑成 low side (只是多了一个空转产生的稳定力, 补救的机会比较大) 有独门秘诀的 也请公布.. 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 车子自己会想办法修正它的问题 有时候不要太干扰它 像 突然 放掉或用力煞车, 突然放掉油门 等….. , 再车子自行修正的时候不要干扰它, 除非你知道你在做甚么. 不要让你的身体成为它的负担, 有时候 屁股起来一点. 也是个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6#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08-12-30 0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倒立式前叉有什么好处啊??
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倒立叉相对正叉的好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对路面状况反应灵敏,大家都知道质量越大的物体其惯性也越大,对外力作用的反应就越迟钝,因此有效减轻避震器簧下质量是提高避震灵敏度的有效途径,而倒立叉正好做到了这一点,相比之下,倒立叉能更快的把轻微跳跃的轮胎压向地面。 第二个是刚性好,倒立叉把粗壮的外套筒和车架联结,使减震器横向受力状况大大改善,其抗扭曲能力极强,我曾经看过一幅DUCATI999的车祸照片,车身严重损毁,车架因前部撞击而严重变形甚至开裂,但其倒立叉竟然用肉眼看不出任何不妥!可见其刚性已经远超过车架强度。不过我觉得这个亦不算什么好处,因为较弱的正叉虽然受撞击后会弯曲,但它实际上可起到缓冲撞击的作用,也就是牺牲自己以保护车身主体不受结构性损坏。但倒叉却不然,虽然它是刚直不阿了,但却把撞击力硬生生的传递到车架上,~前叉只属于可更换的零件,而车架损坏就基本意味着整部车报废,您愿意牺牲哪一样? 不过倒立叉也不是没毛病的,首先就是造价较昂贵,本田在600CC以下车族里就NC35最后用上了倒立叉~还因此作为一个大卖点,其它车款任人骂死也不装。再就是重量,因为倒立叉的套筒部分比正叉要长,所以相对较重是必然的,也因此倒立叉不能做得太长,所以除非是刻意强调运动性,休闲的太子车都不会选择倒立叉。还有重心问题,倒立叉把较重的套筒部分放在上面,因此重心势必要高很多,像GL1800这样的超级豪华车是不会在乎区区一对前叉的成本的,却为什么选择了正立叉?这类巨无霸其实最在乎的就是操控性,为了让重达3~400公斤的钢铁巨兽不至于太过笨拙,并且要有稳定的高速巡航性能,降低重心就变成首要任务,因此工程师们把汽缸横置、把座位放低....... 当然也选择了正立叉,沉重的车身拥有巨大的惯性和下压力,这样就令增加的那点簧下质量变得微不足道了,何况车厂也明白,购买这类巨无霸的消费群其素质决定了他们是不会象“暴走卒”们那样“粗暴”驾驶的(我也不信哪个会用金翼来翘尾)。所以我觉得倒立叉和正立叉都有着自己突出的特性,不能说谁就比谁好,而要看谁更适合用在什么场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7#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08-12-30 0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摩托车进气系统的工作原理浅析
摩托车的进气系统包含了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进汽门机构。空气经空气滤清器过滤掉杂质後,空气流过化油器与汽油混合,经由进气道进入进气歧管,通过进汽门进入汽缸内点火燃烧,产生动力(四冲程发动机)。 一、容积效率 发动机运转时,每一循环所能获得的空气量多寡及压缩比大小,是决定发动机动力大小的基本因素,而发动机的进气能力乃是藉由发动机的『容积效率』及『充填效率』来衡量。『容积效率』的定义是每一个进气行程中,汽缸所吸入的空气在大气压力下所占的体积和汽缸活塞行程容积的比值。之所以要用在所吸入空气在大气压力下所占的体积为标准,是因为空气进入汽缸时,进汽门闭合时汽缸内的压力比外在的大气压力为低,而且压力值会有所变化,所以采用一大气压的状态下的体积作为共通的标准。 并且由於在进行吸气行程时,会遭受各种的进气阻力,加上进汽导管和汽缸内的高温作用,因此将吸入汽缸内的空气体积换算成一大气压下的状态时,一定小於汽缸的体积,也就是说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容积效率一定小於1。进气阻力的降低、汽缸内压力的提高、温度降低、排气回压降低、进汽门面积加大都可提高引擎的容积效率,而发动机在高转速运转时则会降低容积效率。 二、充填效率   由於空气的密度是因进气系统入口的大气状态(温度、压力)而有所不同,因此容积效率并不能表现实际上进入汽缸内空气的质量,於是我们必须靠″充填效率″来说明。″充填效率″的定义是每一个进气行程中所吸入的空气质量与标准状态下(1大气压、20℃、密度:1.187Kg/ )占有汽缸活塞行程容积的乾燥空气质量的比值。在大气压力高、温度低、密度高时,发动机的充填效率也将随之提高。 由此也可看出,容积效率所表现的是发动机构造及运转状态所造成发动机性能的差异,充填效率表现的则是运转当时大气状态所引起发动机性能的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8#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08-12-30 0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汽油在进入发动机的气缸前,需要喷散成雾状和蒸发,并按一定的比例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这种可燃混台气中的燃油含量的多少称为可燃混合气的浓度。 可燃混合气的浓度应能使混台气任气缸中及时而完全地燃烧。因为燃烧得完全,燃烧的放热量就多,这不仅能使发动机发出更大的功率,而且可使排出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得到控制;燃烧得及时,可使比油耗下降,热效率提高。因此燃烧的质量即燃烧是否完全和及时,关系到CO、HC在汽车排放中的含量以及燃料燃烧放热量的利用程度。 其次,由于燃烧放热量主要受限于气缸的充气且,充气虽越大,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也越大。电子汽油喷射系统就是这样一种能够提高汽油雾化质量、改进燃烧、控制排污和改善汽油发动机性能的汽车电子产品。 与传统的化油器供给系统相比,电子汽油喷射系统是以燃油喷射装置取代化油器,通过微电子技术对系统实行多参数控制,可使发动机的功率提高10%,在耗油量相同的情况下,扭矩可增大20%;从O-100km/h加速度时间减少7%;油耗降低10%;房气排污量可降低34%一50%,系统采用闭环控制并加装三元催化器,排放量可下降73%。电子燃油喷射系统有两种类型;单点汽油喷射系统SPl(SingIe Point Injection)和多点汽油喷射系统MPl(MuIti。Point Injection)。 MPI的结构特点 MPI系统由燃料供给系统(电动汽油泵、燃油滤清器、分配管、压力调节器、喷油器和冷起动阀等)、空气供给系统(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进气系统等)以及电子控制系统(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等组成。图1—3为德国博世(Bosch)公司研制生产的MPI系统。 工作原理由空气流量计检测发动机的进气量,由发动机转速及曲轴位置传感器提供发动机转速信号和曲轴转角信号,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运行工况,从存储单元的数据中查出相对应工况下的最佳空燃化,依据进气量利转速及曲轴转角信号计算出每循环的供油量,实现对喷油器的喷油量的控制,同时通过节气门位置、冷却水温、空气温度和氧含量等传感器检测到的反映发动机运行工况的表征信号,对喷油量、喷油时间进行修正,从而使发动机始终具有一个最佳的空燃比。 实现发动机性能的优化平衡 在以往的汽油发动机中,可燃混合气是由化油器提供的,即汽油由化油器喷管喷出即被流经喉管的高速的空气流冲散,成为雾状颗粒,与空气混合,经过气管被分配到各个气缸。在这里,空气流量取决于喉管的形状和尺寸;汽油流量,对于一定结构参数的化油器,则取决于喉管的真空度。 由于汽油发动机的工作特点是工况变化范围大:负荷从O一100%,转速从最低稳定转速到最高转速,而且有时工况变化很迅速。而各种工况对混合气的浓度要求不同。为了保证可燃混合气的浓度符合预定数值,就需要精确地控制空气流量和汽油流量。传统的化油器供给系统是通过主供油装置及一些辅助供油装置来实现控制,与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相比,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对发动机运行状态的适应性、响应速度和控制的精确性均显不足,尤其在特殊工况(加速、冷起动),难于在满足车辆的动力性能的同时,兼顾经济性和排放控制。 而MPl系统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进气量大小和运行工况,对混合气浓度进行自动控制。通过提供发动机各种工况下实际需要的最佳空燃比,使汽车的动力性能增强,油耗和排放物获得良好的控制。 技术特点:充气系数nv Nv值越大,显示每循环实际克气虽越多,发动机功率和扭矩则随每循环可燃烧的燃料的增多而提高。由于Nv值正比于进气终了的压力,因此利用进气管内气流的波动特性,形成进气增压效果,是提高nv值的有效途径。由于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用直接喷油取代了化油器,进气系统的设计无需考虑预热装置和喉管阻力等因素,从而为达成这一途径,优化进气管结构提供了设计空间。 目前在实际应用中,有按特定转速区域,利用进气时的惯性效应和脉动效应设计的具有特定长度的进气管,也有管内设置进气增压阀的可变长度进气管。实践证明,这些结构极大地改善了充气性能,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降低了油耗。 雾化质量高并实现了可燃混合气的均等分配 可燃混合气及时并燃烧完全的条件是:汽油与空气以一定的重量比例混合;汽油在空气中彻底雾化并与空气均匀混合,以便在点火之前各缸的混合气成分接近相等并接近完全汽化。在这一方面,化油器是利用吸入的气流的动能实现汽油的雾化,采用化油器的直列多缸发动机通常是两缸或部分气缸共用一个进气道。 与化油器不同,为了加快蒸发速度,MPl系统的喷油器以200一300kpa的压力,将汽油从喷孔喷出,在空气 阻力和高速流动的扰动下,汽油被击碎成雾状,从而大大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雾化的细度和均匀度,这对改善发动机的冷起动性能,尤为重要。 其次,采用MPl系统后,每个气缸相对于一个单独的进气管,每个气缸盖安装一个电磁喷油器’直接将燃油 到进气适内进气门上方,与流经进气歧管的空气流混合,当进气门打开时,被吸入气缸。这种与系统相匹配的进气管的布置型式,充分实现了新鲜充气量数虽和成份在各气缸的均匀分配。与化油器式进气系统相比,不仅构简化,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相邻气缸进气重叠发生干涉引起的配气不均匀,使功率下降,燃油增加的问题。 精确的空燃比和优良的动态控制 可燃混台气的浓度用空燃比表示: 燃料流量率 空燃比AP=燃料流量率/空气流量率. 从汽油机的燃烧过程可知,燃料放热量的利用程度或指示热效率,取决于混合气的浓度(空燃比),从而对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油耗和废气排放产生影响。 MPI系统可根据车辆各种工况下实际需要的空燃比,通过空气流量计检测进气量大小后,结台发动机转速, 算出每循环的供油且,将此值换算咸喷油器持续开启喷油的时间,再将这一时间值转换成脉冲信号的宽度,调节燃油基本喷射量的喷油脉冲宽度,再经脉宽扩展(辅助加浓),提高了混合气形成和供给全过程的自动化和控 制精度,从而改善了燃料燃烧过程的质量。其中,喷油开启时刻由曲轴位置传感器提供曲轴转角信号,在相对曲轴转角的固定转角处开启进行喷油。喷油虽由同步喷射持续时间与异步喷射持续时间来实现。 冷起动—汽车冷起动时,由于发动机的转速和燃烧室壁面温度低,空气流速慢,导致汽油蒸发和汽化条件 好,这时的汽油大部分呈较大的油粒状态,进入气缸被汽化的汽油只有1/5—1/10。当发动机处于这一工况时,MPl系统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检测到发动机启动信号后,以同步喷射作为主喷油虽,同时经点火开关启动治启动喷油嘴,进行异步喷射使供油加浓,喷油嘴可提供最佳雾状汽油,以补偿冷起动工况对混合气的额外需求。由于燃料蒸发且增多,在火花塞附近提供了足够的新鲜混合气,使得实际混合比接近最佳,保证了点火起动。 暖机——发动机起动后,发动机随着转速的提升温度也在逐步上升。由于发动机温度仍然较低,殆留在气缸内的废气相对在增多,混合气受到稀释,对燃烧不利。为保持发动机稳定的运行,MPl系统内的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冷却水温度信号、转速和节气门开度信号的变化,增减喷油量通过对各缸喷油脉宽实施扩展,进行暖机加浓,喷油脉宽的扩展随冷却水温的升高趋小,直至冷却水温达到规定值方停止加浓。 加速——车辆加速时,节气门突然加大。这时,由于液体燃料的惯性远大于空气的惯性,故其流量的增长空气流量的增长要慢得多,因而瞬时加速会使混合气变得过稀,致使烧热值过低,燃烧放热量少,不利于火焰传播。化油器系统处于这一工况时,由于进入喉管的汽油与空气的比重相差很大,又由于进气管压力骤升,冷空气来不及预热,致使部分油滴附着于进气管壁,令实际参与燃烧的温合气分与化油器供给的燃油空气比例发生变化,因而化油器系统往往会出现混合气暂时过稀现象,显得加速响应滞后。MPI系统采用进气门附近直接喷油,无需对进气管预热,同时电子控制单元根据空气流量计计算出的每一循环所需要的空气量,按每一循环的实际喷油虽,发出加浓指令,使混合气浓度及时随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而变化。 除此之外,当发动机在高转速下突然关闭节气门,即处于强制怠速工况B4,系统会自动切断燃油供应,喷停止,这不仅使排气中的有害物含量减少,而且降低了燃油消耗。 目前,电子汽油喷射系统的装车率,在汽车方面,美国为100%, 德国96%,日本80%;摩托车方面,则以德国BMW最为广泛使用。作为今后的发展趋势,多点汽油 喷射系统(MPI)将取代单点汽油喷射系统(SPT);系统的结构将由开环控制向闭环控制发展;电子控制芯片处理能力将由16位32位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9#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08-12-30 0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何谓适当的胎压?胎气压过高有什么问题?过低又如何? 当轮胎的气压过高时它会令轮胎失去了原由的形状,吸震效能和贴地的表现会降低。 车胎在设计时,厂方早已定下了它的形状,使车胎能够在行走时与地面保持理想的状态。当胎压过大时,它的外型便会超出原定的理想形状和大小,即失去一些与路面接触的面积。 换言之,胎压过高会减低轮胎的贴地性,令失事的机率增高。另外,这亦会大大降低车胎吸震的效能,增加前后避震的负荷,令车子出现更多的跳动,并传到你身上,增加疲劳。 至于车轮胎压过低时的影响,情况大致相同。不过,胎压过低所造成的轮胎耗损,以及操空方面的影响却比过高时更大,更危险。 胎压不足,车子会左摇右摆,极不稳定,而过弯时也会吃力。胎压不足令轮胎与地面接触过度,出现过热情况,令到轮胎的寿命大大缩短。而且浪费汽油,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险。 如何找出最理想的胎压,要先清楚自己的车种、使用用途、路面状况和个人驾驶习惯等,在根据下面的指引逐步试验出适合自己的车的胎压。 1、检查一下前、后轮胎的表面是“浑圆”、“起角”或“中间正常而两边凹陷”的形状。 2、如轮胎成“浑圆”形状且四周没有出现异常的磨损的话,则轮胎已使用了正常气压,你只要经常维持此气压就足够了。 3、如车胎成“起角”形状,则你的车胎气压已经过高。道理很简单,车胎两端靠近边缘数公分的部分只会在机车过弯时,因离心力令到轮胎受压变型才会用到。如果如果轮胎的气压过高,轮胎便不可能达到厂方设计的变形效果,亦机该数公分部分无法与地面接触,大大减弱了轮胎过弯时的抓地力。当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应该立即减低胎气压,你可以每次减低1~2psi,慢慢找出你最为理想的胎压。 4、若轮胎成“中间正常而两边凹陷”的时候,则表示车胎的气压过低。过低时,轮胎只有两边接触地面,因此会出现过热,导致异常磨损。如遇到,立即打气增加胎压,避免进一步磨损。 5、更换车胎或者修理爆胎之后,一定要检查车胎的平衡。安装轮胎的时候,可能会导致车轮的某个部位重量不均衡,所以检查车胎的平衡是必要的。 检查方法是先让车胎整个悬空转动,并让它自然停止旋转,假如有重量不均衡的情形,较重的部位一定会自然停在下方,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多测试几次,要是同一部位总停在下方,即表示该部位较重。此时,只要在180度的正上方车轮上安装平衡块,取得车轮的平衡即可。 实际的检查方法是先让车胎不偏不倚的保持悬空状态,再让它旋转,象轮盘赌游戏那样,等它自让停止后,在车胎靠近地面的部位,用粉笔做一个记号,如此反复做10次以上,如果车轮的平衡正常,粉笔的记号应该会布满整个车胎,要是粉笔的记号集中在同一个地方,就得180度的正对面加装平衡块。 平衡块一般车行都有,不过也可以用焊锡铁和钓鱼用的铅坠等,安装在辐条或轮网上,再用胶带固定上方。检查之前,车轮和车胎都要洗净,车胎或者车轮上的泥砂有时候也会影响车身的平衡。即使微不足道的差异,在车速达到100km/h的时候,也会影响方向的操控。 最好在大的车行换胎,强烈要求用机器扒胎,严禁手工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0#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08-12-30 0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在介绍一种可燃混合气浓度的检查方法,启动发动机并保持怠速运转,然后从发动机进气座上拔下负压胶管,让空气从进气座上的负压嘴进入汽缸,观察负压胶管拔下后,发动机怠速转速的变化,以此来判断发动机怠速工况可燃混合气浓度是否正常。 如果发动机怠宿转速骤然升高,就说明怠速工况可燃混合气过浓,这是因为空气经发动机进气座上的负压嘴进入汽缸,使过浓的可燃混合气冲淡变稀,燃烧速度加快,导致发动机怠速转速升高。  如果发动机怠速转速更不稳定而熄火,说明怠速工况可燃混合气过稀,这是因为空气经发动机进气座上的负压嘴进入汽缸,使可燃混合气变得更稀,使发动机怠速工况动力不足,怠速转速不稳定而熄火。 如果发动机怠速转速只是稍有不稳定并不熄火,就说明怠速工况可燃混合气浓度基本正常,因为空气经发动机进气座上的负压嘴进入汽缸,使原先少而浓的可燃混合气变稀,导致发动机怠速转速变得不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1#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08-12-30 0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上问可知摩托车发动机逐渐熄火是因油路故障所致,应按下面方法进行检查,排除: 1》检查油路是否堵塞,若发动机熄火前先感到动力不足,转动油门转把也不平油,接着便慢慢自动熄火停车,这时燃油内有油,按下浮子下沉器,观察有无燃油溢出。若无燃油溢出,说明燃油箱至经油器间油路有堵塞,应给予排除,若有燃油溢出,则说明化油器中的油道或主量孔有堵塞,此时应对化油器进行分解清洗,并用压缩空气或打气筒吹通。 2》若燃油供给正常,拆下火花塞进行检查,若火花塞周围很湿。则说明空气滤清器严重堵塞,应对其进行清洗。 3》若摩托车在中,高速时行驶正常。猛然减速时发动机熄火,说明发动机怠速过低,应及时调整化油器怠速成至规定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2#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08-12-30 0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曲轴瓦片以及连杆瓦表面已经渡上了一层相当耐磨的物质.当这些表层的物质磨损后.高温下使得这些瓦片膨胀.变形膨胀的程度大大高于有限的瓦片与曲轴的有限间隙.使得瓦片卡死,这样的 情况决多出现在引擎工作后没有怠速.或引擎在高温下无法工作的原因.   因为4缸行4程的引擎设计比较精密,你当地的维修部门没有正确的数据下很难修好这个问题的.你必须找一间合格的车行进行这个更换瓦片的过程. 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证明是它的瓦出了问题,如果是瓦的问题,是不是冷车的时候可以听到缸头有杂音,车热了就没有了,对吧?   瓦片杂磨损不严重下冷车的异响不是很明显的.也许你会分不清难以判断这个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3#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08-12-30 0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冷的车子是否要加方冬夜?油冷的车子当然不用加,既然是油冷,那就意味着发动机里面的冷却液体是油,不是水。所以不用加水。但是有的车子,油冷水冷并用,那样的话您不要被油冷散热器所蒙蔽,要看清楚是否还有个水箱散热器,有的话一定要加防冻液。 油冷散热器和水冷散热器从外形上很容易分辨出来。首先油冷散热器的散热片很厚,水冷散热器的散热片很薄。油冷散热器尺寸一般都很小,水冷散热器体形较大。如果您的车子两种散热器都有,那就看看较大的就是水冷散热器。区分上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水冷散热器后面大多都有电子风扇,油冷散热器基本没有。(但是部分两冲程车子的水箱散热器不采用电子风扇)。 从原理上讲,油冷的车子利用发动机里面自身的机油,通过管路接到发动机外面,再经过油冷散热器散热之后流回到发动机内部,其过程是受发动机内部的机油泵驱动的。这种设计比水冷发动机简单一些,不用设计水套。一般在一些体积较大的或者比较老款的发动机上面容易出现,比如铃木的盗匪1200,gsx1100,YAMAHA的XJR400,川崎的西风400等等。 这种设计相对水冷来说较为落后,散热能力比水冷差一些。比如YAMAHA的XJR400,一直都沿用着油冷散热的设计,所以在低速行驶的时候,散热能力较差。到了97年开始设计新的400CC发动机街车,取名FZ400,这款车弃用了油冷的设计,采用了水冷式发动机,从散热方面解决了问题,发动机的性能也随之提高。但是油冷也有它的优点,那就是不用设计复杂的水套,也没有多余的水泵/节温器/风扇等设备,在重量上较轻一些。平时的保养上也不用单独加水,更不必担心冬天防冻的问题。 现在很多朋友在改装方面也在沿用着油冷的设计。那就是在水冷的基础上再添油冷,自己购买或者制作专用的小型油冷散热器,加在发动机外面,进一步的冷却发动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水冷散热,顾名思义就是用水来冷却发动机,这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一种设计,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汽车/摩托车上面。水冷散热的原理就是在发动机气缸周围设计水套,通过水泵的驱动使液体流向水箱散热器散热,冷却后的液体再流回水套降低气缸周围的温度。 在液体流向水箱的途中,会经过节温器。节温器也是调节发动机温度的一项设计。节温器里面有一个由石蜡控制的阀门,平时这个阀门是关闭的,阀门旁边只有一个很小的眼通过液体。所以一般发动机启动之后,水循环的速度是很慢的,都是被这个小眼所限制住了。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发动机的温度迅速提高,有效的在短时间之内预热发动机。当发动机温度到达一定限制之后,节温器里面的石蜡会随着温度产生变化,阀门也就打开了。这样的话水循环的速度马上可以得到提升,水的温度也会慢慢下降,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当车辆长时间行驶后,水的温度会逐渐提高而达到一定标准(各厂家设计标准不一样),这是会通过水文感应器把信号传递到相应的控制装置,例如电子风扇。电子风扇就是通过水温传感器的控制而自动打开进行水箱的进一步散热。 同样,随着水温的降低,电子扇也会随之自动关闭,以节约能源。当然还会有水温无法下降,持续上升的可能。一般高转速却低速行驶容易造成这样的状况。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还设计了副水箱(备用水壶)。原理如下:当发动机温度持续提高时,水的温度会慢慢超过100度甚至更高,这样的话水会开始沸腾,会极力想冲出水箱。这时水箱盖的设计会让沸腾的水流出散热器。水箱盖的下面设计有弹簧控制的胶皮盖子封住水箱。平时的水箱是属于完全封闭的状态的,也以丝毫不会泄漏出来。胶皮盖子的上面就是弹黄,利用它的压力将胶皮盖子死死的封住水箱。在胶皮盖子上面,还有一个管路可以通向副水箱。当温度超过限制,水的压力大于弹簧的压力的时候,胶皮盖子打开,沸腾的液体涌出流向副水箱。 当然谁也不会一直流出来的,流得差不多了(压力减小了)盖子就会关上。当水温降低以后,水箱里面的压力会形成负压,产生缺水的状态,这是副水箱里面的储存液体又会流回散热器。这就是水冷散热的基本道理。所以说水冷散热效果好,但是附件太多,又占地方又加重量。但是在车架空间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公司还是选择了水冷散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4#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08-12-30 0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什么是解码和没解码的有什么区别? 生产性民用车种加解码与原装车的比较是转速有所提升。可以观察电路据知道。一般情况下点火CDI输出的位置是连接解码器的位置。主要是破坏原厂的安全限制。把这些限制高转的信号给破坏。假如你发现在点火CDI连接了一些部件,那大多是解码了. 何为解码?字面上解释就是解开原装的限制达到车子高于原装的设定ok.在了解这个物体的性质才能够正确使用,而得到预期的效果。一般在我们的条件下只能参与一些市版跑车的比赛居多。 在这个范畴下,解码器的运用使得比赛成绩同步上升,因为在大陆资源局限下我们多数只能使用一些比较平常的解码器。这种解码没有其他配置,安装在点火输出的信号线出口处,使得改变原装的限制转数信号的输出,经过解码的作用破坏了原装点火的的设定最高安安全限制,得到更加高转数的效果。无论在4行程和2行程的解码作用是基本作用相同。原则上只依靠这个解码是远远不够达到很好的效果的。还要配合其他的改装部件才能发挥出最高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5#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08-12-30 0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进气行程:此时进气门开启,活塞下行。由于活塞从上止点向下运动。在汽缸內产生较大的真空度。在真空度的作用下,把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吸进汽缸。 2.压缩行程:此时进排气门关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运动,使汽缸內的混合气被活塞压缩。 3.燃烧行程:在混合气压缩终止时,火花塞跳火引燃混合气,同时产生大量的热和很高的压力。燃气的压力推动活塞下行并驱动曲軸旋转。 4. 排气行程:活塞被缸內高压气体推动继续下行,在到达下止点之前排气門开启,废气从汽缸里喷射出去,此后随着活塞继续上行,把残留的废气挤出汽缸。   以上的四种动作就完成一次完整的四行程工作过程,在四行程引擎上,上述四个行程反复循环,从而使引擎次序运转。在上述四个行程之中,进排气行程都是依靠气体的压力差进行的。在进气行程时由于汽缸內产生很大的真空度,和外气压力差别大,新鲜混合气被吸进汽缸。 这一原理和注射器抽水的原理一样。在排气行程初期,由于汽缸內压力很大,所以废气以很高的速度喷出汽缸。当然,活塞上行也有助于排出残留的废气,但和压力差产生的排气相比,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有些车友將燃烧行程叫做爆炸行程,所以使用爆炸这一术语,主要是强调汽缸內的燃烧和一般燃烧差別很大,燃烧速度十分高。实际上,當火花塞跳火之后,汽缸內的混合气迅速点燃,火焰传播速度高达20-30m/s,但最高也不到50m/s,火药的爆炸则不同,在火药发生爆炸时,其火焰传播速度高达2000-8000m/s,两者燃烧速度的数量级差別很巨大。 如果汽缸內的燃燒是爆炸的话,引擎必然受到严重破坏。所以在这里把这一行程称为燃烧行程。 综合上所述,在四行程引擎上,在活塞的四个行程当中,只有一个行程燃烧做功。所以和二行程引擎相比,优点是燃料消耗量较低,经济性好,大功率的转数范围较宽,运转圆滑平稳,?过渡性好,其缺点就是重量重、结构复杂,提升功率较低.在车辆上最早实用化的引擎是四行程引擎,这里发动机广泛用在各种领域內。 由于大量的技術人員和企业做了相当多的研发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这种引擎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6#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08-12-30 0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摩托车作为人们上班、旅游、休闲的代步工具,已驶入寻常百姓家。由于多数人对摩托车发动机了解得不够充分,缺乏一定的维护保养知识,使用机油普遍较为随意,而其中较多的是误将汽车机油加入四冲程摩托车发动机内,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四冲程摩托车发动机与汽车发动机虽然都是四冲程原理结构,但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机油绝不能混用,更不可相互代替。它们的差别有以下几点: 一、结构不同   汽车发动机与变速器、离合器是分开润滑的,曲轴箱内的机油温度约在75-90C之间;而摩托车发动机中包括湿式多片离合器、高速及变速器齿轮、换挡机构以及活塞、气缸、进排气阀等运动零件都在同一结构体内,共用同一容积内的机油,况且离合器的摩擦片、变速齿轮的转动会产生很多的热量,曲轴箱内的机油温度最高可达80-120℃。 二、冷却效果有差异   汽车发动机的机油容量大约有5-7L,而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量只有1L左右,机油只有充分流动才能发挥其散热等性能。机油量的多少对散热性能影响很大,再加上大多数摩托车一般都是风冷,其冷却效果比汽车的水箱循环冷差很多,即使是水冷机也因为其水容量小于汽车而散热性差,这必然导致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温度要大大高于汽车机油的温度。 三、机油滤清有别   汽车的机油滤清器比较齐全,有粗滤器和精滤器,其滤清效果极佳,而摩托车就大不相同。为了减轻摩托车的整机重量和体积,机油滤清器在设计上较为简单,其滤清效果差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每升功率的大小   汽车的排量功率一般为60-80Kw/L,而摩托车则为100-120Kw/L,约等于汽车的1.5倍还多,而体积功率则为汽车的2倍。汽车发动机的标定转速通常在3000-5000r/ min,而摩托车发动机的标定转速约8000-11000r/min,比汽车高50%一120%。在最大功率输出时,摩托车发动机的转速在10000-15000r/min,而汽车发动机在4000-5000r/min,最高也不超过6000r/min。 五、强化强度   由于行驶条件的差异及各种技术要求,摩托车发动机的强化强度通常比汽车高3-4倍。摩托车车身轻盈,经常以最大功率或最大扭矩输出时的转速行驶,发动机温度不仅高而且磨损也较大。由此可见,摩托车的工作环境要比汽车苛刻得多。   综上所述,四冲程摩托车发动机与汽车发动机相比,由于其结构上的差异、机油滤清及冷却效果的不同以及每升功率、强化强度上存在较大差别,故而两种机油的组成完全不同。摩托车机油特别注重机油的耐高温性、优异的热氧化稳定性和低温启动性,它能有效地清除发动机部件上的沉积物,防止油泥的产生,保护发动机在苛刻条件下不受损伤,减少机油的消耗量,在道路及天气情况恶劣时为发动机提供更好的保护,从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也就是说,机油要保证在高温条件能保持稳定的性能,确保一定的油膜厚度,保证各运动摩。擦部件能得到可靠的润滑,发挥摩托车高功率。大扭矩和瞬间的加速性。所以说,无论何种型号的汽车机油,哪怕是最高级别的也满足不了摩托车对机油性能的要求。因此,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汽车机油来代替四冲程摩托车机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7#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08-12-30 0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车子为何被毁容你还不知道? 毁容还是美容? 我挺纳闷,差别咋那么大呢!明明是毁容却说是美容? 众所周知,新车买来第一步必不可少的要做车漆美容,明眼人都知道现在我市的汽车美容店的水平愣是在海平面下,只不过刷刷车,卖点装潢用品。 找遍没有会真正的汽车美容,更不用说给宝马,凯迪拉客等名车美容。很多店是赵本三的徒弟忽悠帮集团公司开的专蒙不懂车主。 稍微具备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车蜡的特性怕水吸灰易氧化,有过打蜡经历的车主知道,上过蜡后当时很亮但特别粘灰易脏,要怨就怨的风沙大。最可笑地是给汽车抛光。抛光是将漆面上厚度仅有0。5毫米的光亮保护层用抛光机和3X研磨蜡磨擦掉,以此法去除车漆上的划痕。划痕磨擦掉了,车漆的保护光亮层同时也磨擦掉了。 用心的车主只要睁开眼睛在看看漆面,发丝划痕,太阳纹密密麻麻并产生恼人的眩光。这样的车漆会被酸雨和姿外线腐蚀和氧化而快速变污发暗。这种汽车美容技术全国首创,堪称一绝!! 有一个大大店竟然还做广告说:凭会员卡打八折抛光。收了钱。毁了容,车主还得说:谢谢哦!!!这生意做的真是出神入化!呸服!做封釉工艺必定是公车或者钱财较多,因为封釉第一道工序轻抛,即抛光。这样一来便于釉与漆面粘合。据产品说明其时效仅有8----10个月即掉,然后只好再花钱封釉。如果不继续封釉,车漆会氧化变污锈蚀。哦!还可以重新烤漆咱车主钱多。据一位在汽车美容大店的技师说:车主外行钱真好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8#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08-12-30 0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火花塞基本知识1》
火花塞的工作环境: 火花塞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其在发动机中要能承受常温至2000-3000摄氏度的反复剧烈变化,要能承受20000-30000伏特电压,要能承受50千克 /平方厘米的爆发力,要能耐受汽油或燃起的化学腐蚀。 火花塞的热值: 火花塞的热值代表其散热快慢,数值越大散热越快(火花塞越冷)不同的发动机要求使用相匹配的火花塞。一般情况小型汽车行驶速度快,转速高,汽缸压缩比高需要使用热值高(散热快)的火花塞,而大型汽车整好相反,需要使用热值低(散热慢)的火花塞。 火花塞点火性能的重要性: 火花塞的点火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发挥,如果火花塞的点火性能不好,不仅会出现不易启动,车辆行驶乏力,油气燃烧不完全,油耗很高,严重影响发动机使用寿命,并且产生大量废气,污染环境。 如何检查判断火花塞使用状况: 拆下火花塞进行检查,根据其燃烧状态可以判断出 火花塞的匹配情况及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良好:火花塞表面清洁,电极颜色为棕色,黄色或者黄白色积碳:火花塞表面发黑,有积碳或油污,表明有问题过热:火花塞表面有烧蚀斑点,颜色为灰白色,表明有问题 什么是电阻型火花塞: 电阻型火花塞是指在火花塞内部装有一个5欧的陶瓷电阻器,可以有效的减小火花塞对汽车电器的干扰,可以避免对收音机的干扰,也可以保护电喷车上的电脑板免受干扰损坏。 火花塞的编号方法: 例如: F6RTC F 表示火花塞结构类型 6 表示火花塞热值 分5-6-7-8,表示由热到冷 RTC 表示火花塞特征及主要尺寸 R 表示为电阻型 T 表示为绝缘体突出型 C 表示中心电极为镍铜符合电极型  更换白金火花塞是否可增进性能呢?   白金火花塞正如其名,在中心电极使用贵重金属的白金,故价格高但性能也高,安装白金火花塞的汽车,在十万公里之前都不须检视,其性能之高是可想而知.   将白金火花塞安装到普通车上,是否可提升其性能?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并不是指汽车动力变大或变快.而是指启动性,保养性,引擎稳定性等整体性能而言.   白金火花塞的中心电极相当纤细,故能提升点火能力.所以汽油可有效的燃烧,并促使引擎能稳定回转。就此点而言,即使是普通的火花塞,在由变秃的火花塞换成新的火花塞时也能深深的体验到。   白金火花塞即使经过长时间仍能维持此种初期性能,故整体看来,仍可促进引擎的高性能化。因此,白金火花塞可以当作普通火花塞的数倍来用。   目前改装市面上较为热门的是铱金属火花塞,其中:有冷热值高低之分。铱金属火花塞是点火效率高且耐高温不产生热退化、以及耐用,可增强扭力已受到爱车人士的肯定。如果你经常拉高转速你可用7、8度,如果一般的开车习惯可用原厂配置之度数6度。如何分别度数如下: NGK6度=HKS 30I=DENSO IK20 NGK7度=HKS 35I=DENSO IK22 NGK8度=HKS 40I=DENSO 1K24。 热门进口火花塞品牌及价格参考: BOSCH 白金 70/铱金90 DENSO 白金 80/铱金100 NGK 白金 70/铱金90 HKS 白金100/铱金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9#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08-12-30 0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火花塞是汽油机的一个"窗口",通过观察火花塞电极的工作状况,可以大致判断汽油机的工作是否正常。当汽油机正常工作时,火花塞两电极表面呈褐色,而且比校干净。 如果火花塞电极表面出现以下症状,则说明汽油机存在某种故障。 一、 电极表面潮湿。表明汽油燃烧不完全,此时汽油机往往运转不平稳,熄火后难以启动。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汽油机长时间怠速运转和乱轰油门之后。 二、 电极表面有润滑油沉积物。表现润滑油已经窜入燃烧室,其产生原因有:(1)汽缸、活塞和活塞环损较严重,甚至出现"泵油"现象;(2)油浴式空气滤清器的油面过高;(3)曲轴箱通气装置堵塞,引起机油上窜。如果仅仅是个别火花塞有润滑油沉积物,则可能是某缸气门杆油封失效,润滑油从气门杆处吸入汽缸。 三、 电极间有黑色积碳。这是由于混合气过浓或者长时间在低负荷工况下运转造成的。火花塞上有积碳,相当于在两电极之间并联了一个分路电阻,造成过早漏电而有能形成火花或者高压火花微弱。 四、火花塞电极表面是灰白色的说明混合气过稀。 电极表面有灰白色沉积物。也是由汽油中的添加剂引起的,都会导致某缸"缺火"。 五、 电极表面有水珠。表明汽缸内有水分侵入,其原因是:汽油中混有水分;汽缸垫密封不不顾或损坏;汽缸或汽缸盖有裂纹,造成冷却水进入汽缸,并以水珠状粘附在火花塞电极上。 清洁火花塞最好在火花塞清洁器上进行。如果受条件限制,可以在煤油中浸泡,然后用非金属工具刮除沉积物,最后用压缩空气吹干. 关于火花塞的一些判断方法3 1、火花塞电极正常的颜色为浅黄色或棕红色(使用无铅汽油为棕红色),此时,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加速性能和经济性能均在最佳状态。 2、若火花塞电极颜色呈乌黑,用锯片等刮附着物时,如果容易刮掉,则说明附着物为混合气燃烧时产生的积碳且被熏黑,是由混合气过浓造成的,清洗后,火花塞的性能恢复。因此,应对这些情况进行检查,如果没有产生上述不正常情况,但火花塞仍有被熏黑现象,说明这是车辆使用条件和火花塞热值不当产生的,应立即更换为低热值的火花塞。 3、如火花塞电极颜色呈乌黑而潮湿的状态时,则可能是化油器的阻风门使用频率过高,造成过多地吸入了过浓的混合气;因自动加浓阀工作不良、化油器浮子室油位过高、空气量孔堵塞或主量孔超大磨损、空滤器滤芯堵塞等原因而吸入了过浓的混合气,或者是火花塞的热值过高等引起的。 4、若火花塞的绝缘体烧成雪白或局部与电极一起烧化,这说明电极部位过热了。原因是冷却系统不正常、混合气过稀。倘若没有上述不正常而仍出现过热现象时,则是行驶条件和火花塞热值不当引起的,应立即更换为高热值的火花塞。 5、如火花塞电极颜色呈一半浅黄或棕红、一半黑时,则可能是燃烧室气流有不畅之处,或混合气浓度不均匀(即混合比失调)造成的,应检查进气管与进气道壁是否有错位之处,并适当调整化油器的油气混合比。 6、若火花塞电极颜色呈青色、类似钢件发蓝时,则可能是发动机过热、点火时间过早、排气门严重漏气、发动机动力下降过多、火花塞热值不匹配等,产生的原因有:磁电机转子半圆键剪切移位,CDI工作不良,气门(气门座)烧蚀,或维修时气门研磨不良、气门无间隙或间隙过小,应视情况予以检修。 7、如火花塞中心电极周围有金属微粒、干燥,则说明发动机润滑严重不良、工作温度过高,其原因可能是:使用品质低劣的润滑油或非汽油机润滑油,或四冲程机润滑油油量不足,润滑油路堵塞,机油泵泵油能力下降或损坏;或二冲程机分离润滑的进油管中有空气(新车调度或润滑油用尽后未排除进油管空气、烧混合油的润滑油过少或未混合均匀、机油泵损坏不供油等)。 8、若火花塞电极烧损或间隙调整过大,会使点火电压不够(正常时,保持高压线对地6~12mm的距离,应能连续点火),摩托车在高速状态下,因CDI点火能量不足而容易断火,形成高速发冲故障。 9、如火花塞间隙过小,则火花与混合气接触的空间小,使最低点火转速达不到,造成起动困难。 10、若火花塞电极积碳粘连(中心电极与侧电极间的尖锐积碳几乎相连),会使发动机起动困难,勉强起动后出现断火现象。其原因是火花塞热值选型不匹配(热值过高使燃烧不完全)、长时间未清理火花塞积碳、机油量过大等,应视情况予以检修或更换 最后想告诉大家,如果要更换火花塞最好去比较负责的维修店,因为更换过程中燃烧室处于开放状态,一颗小沙石进入燃烧室都可能让中缸彻底报废,笔者无比悲痛的体验了一回上述事故,导致跑了不到500公里的P3(二手较新)中缸深度拉缸报废…… 如果想自己动手更换,最好在拆下火花塞后找一些干净的布或者是纸巾塞住火花塞洞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0#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 2008-12-30 0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话说化油器! 化油器典型结构 1、油门:通过调节柱塞高度或节气门开度来改变摩托车的怠速、加速、减速、等速等工况。 2、进油系统:由进油管、进油阀座、阀针、浮子、溢油管、放油管、平衡管等组成。 由于浮子的浮力和进油阀座、进油阀针的密封作用,浮子室内保证衡定的油平面。由于进油阀针内弹簧的减振作用,即使摩托车在颠簸的路面上行驶中也能保证油平面的衡定。由于平衡管的作用,保证浮子室内的压力与大气压相同。摩托车在过于颠簸的路面、上陡坡、下陡坡、转弯摩托车过于倾斜行驶时,油平面可能过高,为了避免由于发动机呛油突然熄火而引发事故,增设了溢油管,过多的燃油从溢流管流出。另外,当化油器进油系发生异常引起漏油时,燃油也经过溢油管流出,以免燃油流到发动机上引发烧车事故。 放油管的作用是:当化油器内有积水引起发动机工作不正常时,由浮子室下的放油螺钉放出。另外,当长期不使用摩托车时,也可通过放油螺钉放出浮子室内的燃油,以避免燃油沉积腐蚀浮子室。 3、 低速系统:按怠速工况混合气浓度的调节方式分调节空气和调节燃油式两种。 调节空气式低速系统由怠速量孔、怠速空气调节螺钉(A.S)、柱塞调节螺钉、低速出油口等组成。在怠速工况(柱塞开度很小)由于柱塞的节流作用,低速出油口处形成比较高的真空度。浮子室内的燃油经怠速量孔进入低速系,与来自怠速空气通道的空气,在怠速量孔前端的泡沫管内混合,被抽入混合室。根据发动机的状况,可以通过怠速空气调节螺钉调节混合气的浓度。顺时针调进,低速系中空气的补偿量减少,供油量增加,混合气体变浓;相反,逆时针调出,混合气变稀,公司生产AX100、HJ110摩托车用化油器为调节空气式低速系统。 调节燃油式低速系统由怠速量孔、怠速空气量孔、混合比调节螺钉(P.S)、柱塞调节螺钉、低速出油口等组成。顺时针调进,低速系中混合气的补偿量减少,供油量减少,混合气体变稀,相反,逆时针调出,混合气变浓,公司产HJ125-7,HJ125-8,HJ125-2、EN125、HJ125T-2等摩托车用化油器为调节燃油式低速系统。 怠速工况发动机的转速通过柱塞调节螺钉调节。顺时针调进,柱塞提高,发动机转速升高;逆时针调出,柱塞降低,发动机转速下降。柱塞开度0~1/8时由低速系统供油,即怠速过渡到起步,主要由低速系统供油。 4、主油系统,由主空气量孔、主量孔、主泡沫管、主喷管、主油针等组成。当摩托车由怠速工况起步时,拉油门(也就是说,提起柱塞)时,随着柱塞的提高,高速系出油口处的真空度逐步增加。高速系也参加供油。浮子室内的燃油经过主量孔,在主泡沫管内与来自主空气量孔的空气混合。再经过主油针和主喷管的环带喷入混合室内。低速系出油占总供油的比例逐步减小,高速油系供油比例逐步增加。柱塞开度1/8~1/4时,由怠速系统和主油系同时供油;柱塞开度1/4~3/4时,由主油系供油,燃料由主空气量孔的大小和主喷嘴与主喷嘴油针的间隙来决定;柱塞开度3/4~全开时,对于燃油流量,主喷嘴与主喷嘴油针的间隙也有一些影响,主要由主量孔的大小和主空气量孔的大小决定。 5、冷起动系统:由于摩托车发动机在温度比较低的环境中起动时,需要比较浓的混合气才能保证可靠的起动及起动后的暖机稳定性。化油器为了适应这一要求都设置了冷起动装置。根据其原理可分为:阻风式和旁通式两种。 阻风式冷起动系统由阻风门、阻风门轴、摇臂、扭簧、手柄组成。冷车起动时,首先关闭阻风门,然后起动发动机。发动机的起动转动使进气管内形成真空度。由于阻风门的关闭,化油器怠速系统和主油系出油口处的真空度都很高,由两个油系同时供油(不关闭阻风门时的起动只有低速油系供油),所以,混合气比较浓。一般在冷起动时提起油门一定的开度有利于可靠起动。阻风门系统还设置了阻风门自动回位机构,当混合室内的真空度过大时,阻风门自动打开一定的开度,防止混合过浓呛熄发动机。 旁通式冷起动系统由起动量孔、起动瀑沫管、起动操作机构,燃油喷孔、起动空气进口组成。通过设置完全独立的相关量孔,对起动所用的燃油和空气进行计量。经起动孔计量的燃油通过起动瀑沫管与空气进行初次瀑沫化的混合,然后流向起动柱塞室,与起动空气进口吸入的空气进行混合,产生满足起动目的的最适宜浓度的混合气后通过燃油喷孔喷出,供给发动机起动。 三.化油器使用、维护保养 1.化油器使用时注意事项 警示: 各经销点展亭和预计长时间(10天以上)不使用摩托车,应将化油器浮子室中的燃油放尽,否则可能会引起浮子室内汽油变质凝结,腐蚀和堵塞各铜量孔,影响化油器的供油性能,严重情况导致化油器报废. 使用时注意事项 1) 化油器是精密部件,请严格按照整车说明书要求定期对化油器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障化油器和整车的正常使用。对于灰尘较大的地区各维修中心应根据情况缩短保养周期,否则会引起油耗高或其它性能故障。 2) 冷车起动时应使用起动加浓装置,稍加油门,起动暖机后,进入正常行驶,这对于保障起动性能和电瓶寿命有益无害。 3) 应保证发动机怠速是在充分热机时必须符合规定的要求(一般男装车为1400±100转/分钟、女装车为1600±100转/分钟),若将怠速调得偏低,会引起冷车起动困难和机油泵供油不足(冷起动时易磨损凸轮轴)等问题。调整发动机怠速时,只需调整化油器柱塞调节螺钉,顺时针方向旋进,发动机转速升高;逆时针方向旋出,发动机转速降低。 2.化油器维护注意事项: 警示: 1) 化油器维护必须请专业维护人员进行。 2) 化油器维护中,严禁使用钢丝等坚硬物体捅开堵塞的小孔(如量孔类),若进行化油器各油道、气道及量孔类零件的清洗,应采用化油器专用清洗剂或工业汽油或用压缩空气吹气清洗。 3) 由于怠速混合比调节螺钉的位置对摩托车排放、怠速、过渡、油耗等性能抣有重要的影响。清洗时化油器一般禁止转动怠速混合比调节螺钉。如确需拆卸怠速混合比调节螺钉时,应先将调节螺钉拧到底,并应记住拧进圈数(精确到1/8圈),装配时按原圈数返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5-10-4 21: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