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晚来的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漫行来几无迹,勉拾秃笔记行痕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61#
发表于 浙江省 2025-6-20 00:38 | 只看该作者
晚来的风 发表于 2025-6-16 21:13
草堂茅屋今何在,宽窄巷里思华年(10月9日) 吃过早饭后,刷了共享电车,往市中心走。这天,是在成都闲逛的 ...

好文章,许久没有在看到如此精彩的摩旅游记,老哥写的情真意切,许多镜头直抵人心,给你点赞!请继续更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2#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25-6-21 05:13 | 只看该作者
不是乔丹 发表于 2025-6-20 08:38
好文章,许久没有在看到如此精彩的摩旅游记,老哥写的情真意切,许多镜头直抵人心,给你点赞!请继续更完 ...

感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3#
发表于 湖北省 2025-6-21 09:29 | 只看该作者
好写作,害我又瞅了个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4#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25-6-21 15:24 | 只看该作者
闻道二郎今有恙,再住成都拜武侯
(10月10日)
手机上刷到视频,说二郎山封路,摩托车也无法通行。踌躇之下,决定在成都再住一天。吃完早餐,依然是刷共享车,去武侯祠。
                                               
简介上说,武侯祠是个博物馆,是汉昭烈帝刘备的汉昭烈庙与诸葛亮的专祠武侯祠构成的中国唯一一处君臣合祀祠庙,称为三国蜀汉文化最著名的景区,号称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志博物馆。包含文物区、园林区、锦里三部分。这收费的部分,应该就是文物区和园林区了吧。
门口右边有块大石,上面镌刻启功先生题的“三国圣地”。进门前,迎面看到“汉昭烈庙”的门楼匾额。君臣尊卑有序,刘备当然是排在前面。

                                            

汉昭烈庙不小。旁边有长廊,有唐碑、文臣廊、武将廊、汉昭烈殿。大殿刘备殿正中供奉刘备坐像,其孙刘谌陪供,东、西两偏殿又分别有关羽张飞的陪祀塑像。                

汉昭烈庙过厅之后,便是诸葛亮专祠——诸葛亮殿,其儿诸葛瞻、孙子诸葛尚两侧陪祀。看着诸葛亮塑像,不由想起苏东坡《赤壁怀古》中对周瑜“羽扇纶巾”的描写,为这“既生瑜何生亮”的历史遗憾长长嗟叹。

                                  
        
正大门高悬“名垂宇宙”的匾额。有几幅联。其中一联磅礴大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便是被誉为“武侯祠第一联”的“攻心联”。作者是清末时任四川盐茶道的赵藩。从字面看,意思大概是:能从心理上攻克敌人,不顺从者就会自行消失,大概从古至今,深知用兵之道的军事家,并不是单纯凭借武力,爱好推动战争;如果不能审时度势,那么,其政令无论是宽是严,都会因与实际不符而产生失误,后来治理蜀地的人对此应当深思。我细细咂摸其中的深意,为赵茶道的悲悯和眼界折服。

           
一条长廊里有孔明的《出师表》,逐字读去,体察其言辞中之恳切,仍然能感受到动人心魄的力量。
既然说到诸葛孔明,大概最不能避免的就是兵法,既然说到兵法,便避不开《孙子兵法》。
早几年读过曾经热门一时的《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作者在书里提到,孙子兵法的计,不是用计,不是奇谋巧计,而是计算的计;计算的科目是“五事七计”,也就是自身的基本面。“计”不是谋,不是出主意、想奇招;而是全面准确地计算敌我双方实力的差异。孙子从五事七算的角度,把战争之前需要计算的事项一一列出,从实力计算中判断战争胜负的可能性,由此算出这仗能不能打,要不要打。
相较而言,诸葛亮却凭着种种“奇谋巧计”在民间拥有很多拥趸,甚至让很多人认为“三十六计”就是兵法。其实这两者基本属于“道术”的区别。所以后来接受托孤,在困顿中强行挣扎,却几乎完全违背了兵圣的思路,这千古智者竟在鞠躬尽瘁地逆天行道中盍然长逝。    
      
                                  

诸葛亮殿西侧即是刘备陵墓惠陵。
这陵墓直径看来不足百米,有可能是最小的帝王陵墓了。转了一圈,看到墓碑上有字:“汉昭烈皇帝之陵”。     
        
                     

继续往北,就是三义庙。这庙始建于清代,供奉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塑像为青壮年时期的三兄弟。
桃园三结义是小说《三国演义》中记载的故事,说是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中结义,对天盟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可惜的是,据考证,真实的历史上是没有这场结义的。这《三国演义》果然就是演义。可能中国人骨子里倾慕这样生死与共、荣辱同进的情谊,才将之供奉成传统意义的古代文化中的忠义典范,视为忠诚和义气的象征。   
                  

当日正是10月10日,于是想起《双十协定》。在三义庙前想起这《双十协定》,颇有搞笑意味。刘关张三人结义,为的是合力创出一个新世界;国共协商,公开为人知的目标大抵相同,但双方相互提防,各有小九九,最后虽然签了个协定,却在生成之前就埋下了破灭的种子。

        

看到不少人从庙旁进去,也就跟着。出来才知道就到北门,再出去,就是被誉为“西蜀第一街”的锦里古街。

                       

阳光照在锦里古街上,耀眼又有点迷朦。从导览图看,古街环绕武侯祠。

             

走在长条石铺就的街道上,满目的灰墙灰瓦。
人流慢慢地来往流淌着,慢慢地走在人流中,不一会就感觉无趣——这种古镇、古街之类的街道或者巷子,几乎每个想发展点旅游的城市都会有一两处。
                      
                      

后造古城,便会有很多牵强附会的建筑,比如“锦里书苑”、“思贤”、“英雄三国”、“同心亭”之类的。
举手拍照间,手机电量报警。拐进旁边的小店,买了个标称2万毫安充电宝,勉强撑撑。              
还有个叫三国文化体验园的。不想去了。心里有些疲惫,或者说是厌倦——毕竟这天走过了这么多仿古的街巷。

在寥寥的兴致中,决定回去。于是又刷了共享车回客栈。
在楼下吃了点东西,喝了点酒。在回家和进藏之间举棋不定。
回房捡拾了散落房间的行李装备。

还是进藏吧。


IMG_20211010_111539.jpg (150.01 KB, 下载次数: 0)

IMG_20211010_111539.jpg

IMG_20211010_105244.jpg (223.38 KB, 下载次数: 1)

IMG_20211010_10524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5#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25-6-21 15:35 | 只看该作者
ligren 发表于 2025-6-21 17:29
好写作,害我又瞅了个遍……

感谢再顶!这几天陆陆续续写了后面几天的游记。接下来的,是武侯祠游览概记,写到《双十协定》,发点感叹,可能是涉及到政治敏感因素,发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好不容易显示:正在审核了。又忘了些照片……真是心累。

借回您的楼,补些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6#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25-6-21 15: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晚来的风 于 2025-6-22 13:39 编辑

额 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7#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25-6-21 16:08 | 只看该作者
别来梦里空留影,如今又上318
(成都——雅安)
(10月11日)
于我而言,再去西藏,有点像是要重新去面见一个朋友。这朋友离别经年,偶尔会很想念,想又去到跟前,和他说说话。
在我个人的观念里,与西藏相关的很多事情和岁月有关系,和某种约定一样,比如婚约,说好要一起奋斗、相守、爱恋,然后就必须在后面的岁月中去付诸努力的行动;又像是曾经体验过的高光时刻,重新想要某种顶峰时刻的经验,于是重新开始了攀登高峰的征途。
可能这次的进藏就是如此。
起得晚,因为有些迷茫。这样的迷茫充斥了房间和我眼里的成都。我迷茫着,但还是要出发了。
我其实不太喜欢成都。我总感觉它没有自己比较鲜明的特色。比如,它缺乏丽江自以为是的小资,没有大理的风花雪月,却有着被现代文明遮掩下的难以打捞的历史沉淀——总之,这是适合富人短居的地方,不适合我。
流连两日,除了去过的杜甫草堂和武侯祠,走了宽窄巷和锦里古街,好像还是有些地方是值得一去的,比如太古里之类。
但我仿佛抗拒着去搜寻它们的方位。——一个人的旅行,尤其是摩旅,可能最适合、最该待的地方,是路上,是野外,是山间,是河畔……但就不该是那些被拥捧起来的多少多少A的景点。
出城时两点已过。我小心翼翼地驶过滚滚人潮,走上了茫茫车流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8#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25-6-22 17:58 | 只看该作者
重上318,是奇怪的体验,仿佛有回归“正途”的端庄和肃穆。
过大邑县,接着到邛崃。油少了,在路边加满。在某个路口,又看见108国道的牌子。原来,计划里要走到西安、咸阳的这条风景绝好的国道也经过成都。

我看见很多摩旅装扮的人,好一些自行车远行的行者。有对向来的,也有同向去的。偶尔一起在红绿灯等候,会彼此点头,就算是招呼了。
好几队人马呼啸而过。
我是一个人,在人流和车流里,孤单的感觉像有某种向下的力量,要拉着我,让我找地方停驻。
临近雅安,正骑着,见红灯,松油门,捏刹车,发动机熄火了。再打着,松开油门,又熄火。看来是出问题了。
我在车友群中求助,他们说要把车子重置,也就是恢复出厂设置。路边停车,依照他们的方法做了,并无卵用。车子发动了,除非刻意地拧大油门,不然还会自己熄火。
车子骑行2万多公里,第一次出现这个情况。
电话问了老家开摩托车行的朋友。他说有可能是行车电脑在学习,估计要费些里程。我大概相信了他的说辞——无论如何,车子还能走,那就继续往前。
快6点了。看手机上的地图,显示有个摩友接待站在路边,持着油门跑过去,却关着门。再找,有个三阳无极店,立即赶了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9#
发表于 山东省 2025-6-25 09:30 | 只看该作者
给楼主点赞 好文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0#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25-6-25 17:51 | 只看该作者
乱七八糟的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1#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25-6-25 18:53 | 只看该作者
店主看着年纪不大,应该是个八零后。他感叹我来得巧,说再晚两分钟就关门了。店门前停了几台车,有台150排量的踏板,老板说是车友拿来寄卖的,骑了还不到5千公里,8千9。
了解车子的状况后,他说可能是空滤的问题,于是拆下清理,但情况依旧。我说会不会是我来的路上加了个小加油站的油导致的,他说这不至于。

天慢慢地暗下来了。店主说要不放在店里,等第二天再拆开发动机看看。我说车子还能骑,没必要动发动机。
焦灼间,想起尾箱固定的事,问他有没有铝杆,把尾箱压一下。他找了出来,就开始动手。我想着搭把手,他没让。尾箱响动的问题解决。
临了,问他这番折腾下来的费用,他说20。很出乎我的意料。我问,搞这么多东西,就20?给个50吧。他说反正没事,就弄弄而已,就20.
天已经黑了。问他住宿的地方,他说对面就有,然后帮我打电话,我听到他免提的手机里传来对方的报价:120,没说几句,又说没房了。为了预防车子后续出现无法动弹的状况,我主动提出要加微信,他很自然地掏出手机展示了二维码。
他要收摊了。我深觉他难得的热心,于是想请他吃饭,他说家里已经做了,不麻烦。我不死心,再次邀请,他说真不用,又叫我第二天过来仔细检查。我犹豫着:再看看情况吧。
他送我走,并再指了方向,让我去找找看。很啰嗦地感谢了他,离开他的店铺。
东转转西转转,找到一个看着不小的店子:四海大酒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2#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25-6-26 12:24 | 只看该作者
我慢慢地走出门,不远就有几家正营业的食店。远远就有个大姐迎面过来,满脸微笑:吃饭是吗?我说是。她把我迎进店内。
看我一个人,她说来个石锅鱼,再配点下锅的料就够了。问了价钱,说石锅鱼68一份,加上点配菜,100块以内。我答应下来。她应声而去。
石锅鱼的味道确实好——这应该是我平生吃过的最鲜美的鱼了。量还很大,2斤绝对超了。尤其是汤,水初开时并不浓,但味道清澈、鲜香扑鼻。过不久,锅里的汤开始显出白色来,此时汤更浓,鱼香泛起,我一边喝汤,一边小心挑刺。可能吃得急了,偶尔会咬中汤里的花椒,多少破坏了嘴里的味道。
我正吃着,她又过来,说要给我加点汤。加完汤,她又把青菜、菇之类的配菜端来,说可以涮着吃。让她上两瓶酒,她应声去了。
加上菇,汤更鲜美。不觉间,身子已微微出汗,我脱下外套。开始倒酒喝。啤酒和鱼汤很快让我饱嗝连连。
9点已过。店里走了好几桌人,只剩我和另外一桌客人。
大姐又进来,我说这石锅鱼真好吃。她说你满意就好。又问我的来处和去处,我说闲着没事,要去拉萨逛逛。
她说真羡慕这样的旅程。我说你也可以去呀。她一直笑着的灿烂的脸忽然暗了一下,紧接着说,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在读书,等他们上大学了才可能考虑我这样的旅行了。我听她话里的艳羡,忽然感到有些自惭了。
又坐了一会,终于喝完酒。桌上翻滚着的石锅里还有吃完锅里的菜料。
去结账,账单显示87块钱,大姐说,给80就行。——实在不贵。
我想,真的需要让那个店出现在这篇文章里:藤椒木桶鱼。

回到酒店,那姐姐(后来知道是店里的老板娘)还坐在前厅的沙发里,看我回来,冲我招手:来聊聊天!
我走过去和她并排坐下。她翻开手机相册,给我看了她近年的一些摩旅照片,一边讲解。她和爱人走过雪山,下过河,骑过天剑王,去过川西,浙江,贵州、新疆、内蒙、黑龙江、青海,湖南,还说4月刚从广西回来……真是摩旅大神级别的人物了。最后说现在老了,身体不太行了,改自驾了……她几乎不停在说,而我静静地听,偶尔插上一两句,引她继续讲。
趁着酒意,我听她的介绍,看她的照片,静静地看着她神采飞扬的脸,被她旅程中的种种经历和体验牵动着。我偶尔坐离她远些,因为要抽烟。她看我抽烟,会放下手机,只觉她开朗而沉稳,坚定且乐观,不矫揉,不做作,言行间透着爽朗和大气——摩友就该是这样的。慢慢地,我心目中的英姿飒爽的女摩友的形象变得具体起来,心里有深深的敬佩和羡慕——女摩友从来就没让过“须眉”呀!
相比起来,我这所谓的摩旅顶多算是骑摩托出来乱转,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划,不追求一些热门的打卡地,毫无目的,这里走走,那里转转,走一天是一天,到哪里是哪里。
然后,刚才被石锅鱼老板娘大姐勾起的自惭又起来了:论生活责任,生活责任没尽到;论旅行见闻,又比酒店老板娘差的太多。真是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失败的人。
聊着聊着,我又点起一支烟,扫了一眼手机:12点已过。我看了看她,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停止这让我愉悦的谈话。
她估计是看出我对时间的敏感,找了个理由先离开了。我抽完了手里的烟,才上楼回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3#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25-6-29 03:59 | 只看该作者
何必流连温暖意,从来便是只身驰(一)
(雅安——新都桥)
(10月12日)
第二天醒来,想去昨晚的店吃点早餐。
没开门。于是在旁边的流动车买两个包子吃了。
心里记挂摩托车的毛病,仿佛堵在心口。下楼到车边,发动车子,轰了轰油门,还是熄火,反复几次,但情况好像有点好转了——虽然最后还是熄火,但能明显感觉熄火不再那么突然,比昨日多了缓冲。很有可能真是油的问题。
老板娘走过来,彼此打招呼。她问车子的情况,我说车子到雅安这里忽然自动熄火,问题好像不大,又问是不是马上走,说是今天走,又问我去不去稻城亚丁,我说8月份刚自驾去了。又叫我一会一起吃早餐,说吃过了。她便忙去了。

天上落下雨来,还好不大。海拔见高,雨雾很常见。有旅行的人也下来检查车子,聊了几句,大概都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关于旅程的问题。有个摩友自顾在收拾东西,没和我们搭话,他走时我冲他挥了挥手,说旅途顺利,也并没得到回复。
我上楼收拾完东西下来,老板娘已经在和住店的客人道别。我绑缚行李,她不时帮拉拉绳,或者矫正放歪的驮包。
临走,她说给我拍照。拍完,又问能不能发到群里,我说可以。她说已经把我拉群里了。我看手机,是个叫“地域骑士雅安(四海)摩旅驿站”的群,同时看到了身穿雨衣、头戴头盔的自己和车子的合影。照片刚发,就有好几个群友下方留言:祝摩友旅途平安!还配上了活泼可爱的表情。在那有点凉意的早晨,让我暖暖地有些感动。

发动车子,又轰了轰油门,熄火。继续发动,和老板娘挥手告别,就离开了四海酒店。
我决定进藏。
车子情况渐好。出城前只熄火两次。
   

进入十月中旬,进藏的人车都少了。车子沿着318略感陌生的山和路呼啸而上。
     

又看见那个在道路右边的牌子:二郎山茶马古道。

2017年,我的嘉陵新街火在这里停留过。那时从兰州与人话别,不舍时刻充盈,连着几日奔波,像是要逃离某种悲伤和压抑的空间,几乎一口气奔袭至此。我当时应该是叹着气,才会写下朋友圈里这么几句诗:
过二郎山
别后悠悠君何问,
千山阅尽不写文。
但记清平成水调,
犹望春心碾作尘。
二郎料想空悲切,
不见仙姑泪眼深。
我自轻车兼苦笑,
过罢此山是故人。
记得当时发完这朋友圈,忽然间归心似箭,沿着青衣江就直奔乐山往广西去了。
而现在我又到了这里。停车,倒出些热茶来在路沿放着。点上烟,沿着牌子旁边的小路向上走,山谷的风刮过树梢,发出沙沙响。我仿佛要回忆起当时的心境,又仿佛要刻意地不再去想。我一直往上走,直到回头看不见我的摩托车和那块牌子。
我以为那小路接着会是个下坡,结果还是拐着弯朝山上去。风还在吹。

有车子在山间行驶,声音远远地传过来,更显出山里的幽静。
慢慢走下来,不知什么时候也有辆摩托停在旁边。有个全副武装的骑友捧着手机在拍照。
进藏?是。你呢?我也是。
递烟给他,不抽。彼此也无多话。他先走了。我要喝点茶水。再写个像诗一样的诗:
又来•去你的318
故地重来懒赋情,
二郎迎面驻车停。
旁人忙问将何往,
未定前程不颂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4#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25-7-7 17:29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向前。在一个下坡处,被人拦下,说上二郎山路上有塌方,无法通行。问那要怎么过去?说要不就冲高速,要不就回雅安等路修通。旁边有个人立即搭腔:摩托车不能上高速。又问,就没有别的办法?他伸手指了指旁边的小货车,让它拉你们过去。
         
只好下车。刚掉头,旁边就有个小哥过来,说可以拉摩托车走高速越过塌方段,叫价200一台。我迟疑着。不一会,又有两辆摩托车呼啸而至,也被拦下。我看了车牌,四川的。
          他们接受了拦路人的指示,叫小货车司机过来砍价。最后商定3台车400。
           四个人费了很大劲,终于把雅马哈巧格,宗申赛科龙RT3,凯越525搬上了货车。
           

         高速有自己的二郎山高速隧道。隧道里光彩斑驳,形状各异。这隧道我8月来过,是夜里驾车走的。不到两个月走两次。广西估计独我一人了。
    到紧邻的下一个高速出口出高速。把三台车从小货厢上卸下,又是一番折腾。
           
我和巧格的车主加了微信,给他转了150.他说他们跑几天就回眉山。

           
       终于,我又到了318上的二郎山隧道前。那里有个停车区。
风在呼啸,山间蒸腾的云雾不断翻卷,停车区边上有些黄色的野花,在风中摇动。有两个人走近,给他们烟,一起抽起。闲聊几句,就走了。
   
      二郎山隧道里没有灯,路面也不平整。难怪隧道前有牌子警示:骑游人员进入隧道请开启警示标志灯。
过了隧道,天气恍然不同。连道路都显得窄了些。到泸定前还要翻山。
       这山应该是二郎山的余脉。路还在山里上下弯折。路面还好,只要不快,安全是有保障的。事故发生地很少在烂路。
              
       超过一辆吉利SUV,到了山顶。下面就看得见泸定县城了。山顶有观景台。有个老叔在摆摊。我正看着,那吉利车也停下,开车的男人走过来。
老叔剪了截牛肉干让我尝。味道对口,卖价也不贵,于是买了一斤,110块。让他剪碎,装成一袋。他又推销他的藏红花,我看那花的红色偏浅,感觉花没开透就给采下,就没有买——更大的原因是我还有长长的旅程,放置有困难。
又来了广东的年轻摩友,骑的是凯越525。他说他用一天的时间从广东干到成都,在成都休整一天,然后又是小半天到了这个地方,刚才在我们被拦的路口,他是直接冲卡上高速的。从聊天中知道他是个游泳教练,难怪身上有一股年轻的朝气。
       开车的男人往我们居处来。看他走路的样子,身体有明显的僵直,应该是强直性脊椎炎症之类。后来他主动说起,如我所料。
      他说他刚病休,又离了婚,孩子也长大了,于是自己出来。我们正在想着应和,他忽然间又大笑着补了一句:我这次出来,就没打算活着回去,肯定是死在路上的。按他说,他计划先到拉萨,然后去新疆,接着到青海,再从青海南下云南,到广西,海南,再沿东海岸线慢慢往家的方向行进。




小货车进隧道.jpg (73.7 KB, 下载次数: 0)

小货车进隧道.jpg

IMG_20211012_131218.jpg (93.61 KB, 下载次数: 0)

IMG_20211012_131218.jpg

IMG_20211012_114651.jpg (73.7 KB, 下载次数: 0)

IMG_20211012_11465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5#
发表于 浙江省 2025-7-8 00:27 | 只看该作者
晚来的风 发表于 2025-6-29 11:59
何必流连温暖意,从来便是只身驰(一)(雅安——新都桥)(10月12日) 第二天醒来,想去昨晚的店吃点早餐 ...

顶帖,望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6#
发表于 江苏省 2025-7-8 07:34 | 只看该作者
就喜欢这种有深度的摩旅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7#
发表于 山东省 2025-7-8 09:10 | 只看该作者
继续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8#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25-7-8 10:55 | 只看该作者
容不得我感慨,广东年轻摩友先往前了,接着是那开车的老哥。离开前忽然想到,我是最先到的,却是最后离开的。念头一起,又想到,有人长时困于某些事情出不来,有人碰到同样的事情却可以拂袖而过。面对问题或者挫折的态度和行动,应该可以决定个人的发展状况。
已经略略偏西的太阳照在身上,风吹得绵长。人在山上,便要受风吹,如果下雨,还要受雨打。如果不喜欢这雨打风吹,待在高楼的房里便是。人生岂不常如此?选择了方向,便该前行,并且,居其位谋其政。
凭栏四眺,在手机上编了几句发朋友圈:
去路•318上:
去时天雾罩二郎,
归来日暖耀穷苍。
别后青青沧海色,
巡经此处野花黄。
山下便是泸定县。2017年从扎尕那下来,因为身体不适,在泸定的邓师的住宿店住了两个晚上。中间的一天花10块钱走了走泸定桥,还上了对岸的庙宇。我当时被这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和传统信仰共存的景点搞得有点哭笑不得。
时间还早,就不进县城去了。拐上318,在泸定桥的一侧的停车区停下。刚买的牛肉干嚼上。不一会,来了台本田190.瘦弱的骑手背着个摄影包,停好车就四处拍照。他骑的车子没有尾箱,一个旅行包斜斜地捆缚在后座上。他说还是个在校的学生,驾照还没拿多久,搞了台车就出来了,说是到拉萨了再往北走,绕一圈回东北的老家。
这年8月自驾川南时,在康定住过一晚。现在孤独一人,没有再进的必要。过了康定,“川藏第一关”折多山的上山路就开始了。
如果说二郎山是进藏第一山,折多山便是第二山。二郎山陡峻,但两旁绿树封山,所见皆绿,但折多山却相异,是“缓坡为草,低谷为林”,四处光秃,偶见石头,低处有矮树。
驱车上山,便能感觉踏板车和跨骑动力上的区别。跨骑的动力来的直接,低档位上拉油门就有拉扯感;踏板得持续拉着油门,速度才慢慢上来。8月开宝骏730登山,1.5T的动力稍有不足,很多路段要挂到2档,某些拐弯处甚至要降到1档。踏板是少了变档的麻烦,却多少灭失了些驾驶的乐趣。

进折多塘观景台海拔3200米。有亭栏伸出,走到边上,可遥看弯弯折折的来路。折多山,弯折确实多。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像“多”字一样,一弯又一弯。有人把无人机放到亭栏外面,有人叫数,一帮人围在一起,手比剪刀,脸作笑容,把自以为最美的笑颜留在了那时那刻的折多山。
再往上,“折多”依旧,左拐右弯依旧。
很多车从旁边呼啸而去。我并不着急——急也没用,车子毕竟就那点动力。路就在那里,山就在那边,拉萨就在那处,不会因为我的慢行更远,也不会因为别人的冲拼更近。
到垭口,各类车子停满了平阔的硬地,我转了转,到最边上,和几辆摩托停在一起。
垭口一边,有条向上的经幡拥簇的路,直通更高处的幡塔,上下的人也拥挤着。有女人在半途停驻,扭着身体,张着双手,让围巾和哈达挂在身体不同的部位,摆出各类妖娆的姿势,配以或皱眉或欣喜、或正眼或旁看的头部表情,轮流着拍照。

远处几处山顶有雪。天上的太阳仿佛离得不远,地上的人和车被刺眼的照着,目之所及的山体和草甸透出灰暗的光影。
去拍了白塔,又拍了“西出折多”。穿过车间缝隙,回到车边。旁边有几人正在说话。其中的两小伙同乘一辆边三轮,据说前一日被车子的毛病折磨得不轻,高声谈笑间志得意满;另一个,说感觉头晕,吃不下东西,其他人判断是高反,需要吃点药。我把牛肉干拿过来,在场的人都拿了一块嚼了,特意让那高反的人多拿些,说嚼嚼有助于缓解高反。
忽然想到,这折多山之所以称“第一关”,是有道理的。人行至此,有没有高反便可测知。
出发前,看见不远处停着一辆桂J牌的摩托车。想聊几句,结果等了一支烟的功夫没见人回,只得放弃。
开始下坡。远远就见这道路一直蜿蜒向下。太阳斜斜地照着,路面反射光线,让这山下的318如一匹白练,柔软地铺于这雄壮的山间。
下山的路,只需轻扶油门,便可以有足够快的速度——忽然才想起,车子的熄火问题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消失——是这行车电脑已经完成了学习并主动适应了这高原的气候?还是加的有问题的油料已经消耗殆尽?这且不用去管,心里的担心消除,于是忍不住在头盔里唱起了歌。
轻车而下,走着走着,就到了8月下旬曾到过的、摄影家的天堂——新都桥
已是傍晚。夕阳映照下,新都桥蓝空如洗,路边小河粼光闪耀,白桦树随风轻摆,还有不远的起伏的山坡上牛羊在安详地吃草;斜射的阳光照着巨大的山体,一边是刺眼的亮色,一边是阴凉的暗光,这新都桥的光影世界让我仿佛在脑子的电光火石之间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阴阳”概念。既称“摄影家的乐园”,摄影家当然不会少,最显而易见的情形,是几乎每家客栈和饭馆前都停满了外地车。
问了几个店,都说客满。想到进镇前路边有吃饭的地方,于是掉头出镇,找了个店进去。点完餐,出门口抽烟。
那时夜幕将下,天慢慢暗了。有几个女人过来问要不要住宿,问价钱,说60到80都有。
后面吃饭时,看那几个人逐渐散去,只有一个在候着,不时看向我的位置。
想起白天遇到的骑本田190的小伙,微信给他,他说也在新都桥,正在找住宿,我说了这边的情况,他没过一会就到了。那女人骑车在前,把我们带去了她家。
她家在村子边上,离318很有些距离了,有一个在黑暗中看着有些空旷的院子。主房在院子正西,客房在院子南边。院里没有车。看来我们是唯二的客人了。
她把丈夫从房中唤出,说了我们要住宿。他淘出钥匙给我们开门看房。房间里有股潮味,看样子已经久不住人。本田190小伙不愿接受60的房价,要另寻他处,说青旅最多20块钱。那男主人和女人嘟囔着什么,语气中仿佛带着责怪。
我看气氛不对,和那小伙到一边商议。我说刚才我在镇里问了四五家,说价格都挺贵,很多还满客了,不如他出40,我出80,反正凑够120给房主就行,他找青旅还得折腾。他最后终于同意,于是各自扫钱给房主。

房主接过我的烟,语气缓和不少。听说我要洗衣服,叫妻子给我拿了盆和洗衣粉。又叫我们到他房子里喝茶,我推掉了。
洗漱完出来,小伙正举着相机朝天上拍。他说能拍出星河的效果,拿给我看。确实漂亮。他说自己学平面设计。难怪对摄影这么执着。
星空下,他们家外面是一片迷朦苍茫的平地,不远处就是连绵高山。从地图上看,那片平地还是个公园:营官村湿地公园。
睡前,听到远方不时传来车辆的声音,那偶尔的喇叭声由远而近,在新都桥夜里的天空下显得空旷和辽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9#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25-7-9 07: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晚来的风 于 2025-7-9 15:38 编辑

新都桥里阳光照,当时偶遇未相邀
(新都桥——巴塘)
(10月13日)
早上有些冷,手机上显示气温:8℃。
太阳正好斜照到院子,东边的房子还在阴影中。阳光被远山阻挡,在大地不远处留下一条明暗分明的分隔线。
终于看清了周围的状况。这民宿名青稞源,总体方正,大概长35米,宽25米上下,占地一亩有余。除主人家外,只靠房子南边建有8间客房。院中没有硬化,却正好让绿草有了生息的地方,围栏近处,更长满了叫不出名字的茂盛的花草。
昨夜的风吹干了昨夜洗晒的衣服。正折叠整理间,同来的小伙过来打招呼,说今天要在新都桥拍照,不能继续同行。互勉平安,又各自收拾。
临走去敲主家房门告别。妻子开门,说在煮东西,丈夫出门来刷牙,说了几句,感觉他们汉语有限,交流起来有些困难,于是没多说话。又和同来小伙告别,一人上路。

离开新都桥不远,路边有停车区。有两台四轮车同时进入,听他们说着粤语,应该是广东人,招呼中得知他们从成都租车过来。
车上下来六七个人,两个老哥也点起了烟。他们对我的车子仿佛很感兴趣,围着评头论足。其中一个女的问,桂是哪里?是不是桂林?我惊异于她作为广西邻省人的无知,未等我回答,和她同行的人中就有人挖苦也似的抢白:桂是广西呀,广东广西,隔离邻舍的,这个都不懂。
接着,围着车的一人又问我,怎么没有链条?是不是发动机直接驱动后轮。我手指传动箱,说车子是皮带传动,原理和汽车的CVT传动差不多。
那人忽然大笑起来,说,CVT不是汽车上用的吗?你这摩托上怎么会有这东西。我看他的自傲,心想一时也讲不明白。异地他乡,何必与人争辩?于是转身到一旁抽烟去了,不再搭话。
他们可能是休息够了,又可能是因为我的冷漠感到了无趣,没多久就上车走了。

继续向前,翻越高尔寺山,就到了雅江。
找到一间面馆,点了牛肉面。一边吃一边数,18块钱的牛肉面只有4片薄如蝉翼的牛肉片。318川藏线的物价确实高。
吃完东西,总要点支烟的。可惜,烟盒空了。
进旁边的店。正在接货的店员说店里没有烟,要到前面才能买到,说完还走出门来,远远地指了一个方向说,沿这条路走,5,600米就到了。
感觉有点远,准备骑车过去。刚送完货的车子向前动了一下,忽又停下,司机摇下窗来,冲着我笑笑,打开烟盒,给我递出一枝来,说:先抽一口吧!
我一愕,看他动作才反应过来,于是过去接过,嘴里不停说感谢感谢,他笑说:没事没事。
那时阳光正照在他的脸上,有种奇异的光芒。他冲我挥挥手,开车走了。我把夹烟的手举起,也挥了挥,眼看着那车子离开视线。
出行多次,这是记忆中为数不多的抽别人烟的一次。

又开始上坡,又是熟悉的路,又是熟悉的风景。往前就是所谓的进藏第一高原。进一个停车区,有块牌子:尼玛贡神山。这山在石碑后面,只能远远地看见。
这个停车区,人车比两个月前少很多了。尼玛贡神山的停车区布局已经改变,那个心形造型和嘴巴乖巧的小孩已经不见。有块巨大的石碑,上书:“格聂辣子塘•遇见仓央嘉措”。底下有标识:4668米,还有行小字:318网红打卡地。有几个人在排队照相,
路在山脊,或者,在山顶。云低,天也低。
路向前延伸,看得到大概的方向,可这蜿蜒看不到尽头。
到剪子弯山了。
       

      


IMG_20211013_092029.jpg (154.78 KB, 下载次数: 0)

IMG_20211013_092029.jpg

IMG_20211013_074906.jpg (79.81 KB, 下载次数: 0)

IMG_20211013_07490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80#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25-7-9 13:29 | 只看该作者
新都桥里阳光照,当时偶遇未相邀
(新都桥——巴塘)
(10月13日)
(之二)

慢慢地下坡。在霍曲吉祥牧场旅游景区停车。
这景区不大,一眼望尽。湖边有月亮和圆形花环等一些布景,有人在拍照。
我去卫生间回来,远远地找地方坐下。
忽然有人走到跟前。是个看着50多岁的大姐。她主动招呼,就不停问关于摩托旅行的事。
她说真心佩服我们这些骑摩托的人,这么辛苦还能坚持长途旅行。我说其实骑摩托车不累,累的是摩托,不是人,而且只要做好计划,完全可以应付。
她话里还是不停地称羡,还说她也想来这么一次摩旅。我说那就考驾照,买车,出发呀。
她说她老公不愿意,我只能笑笑。她看我从壶里倒水,水不多了,就说给我拿水。我忙说不用,车上还有提前备的,她没听,兀自转过身去几十米开外的车上拿了四瓶水过来。
她接着又说,这次是她和老公、儿子、儿媳一起租车进藏。我正好没有租车的经历,于是问她,她说他们租的是丰田卡罗拉,一天180,像普拉多会贵些,可能是450一天,GL8可能要600一天,又说她们计划在拉萨异地还车,为此要多给两三千。我说这个费用足够他们从317到成都的费用了,还不用赶路。她笑笑说儿子要在拉萨坐飞机赶回深圳上班,语气中隐隐有些不甘。我一时有点语塞。
她说能不能看看我沿途拍的照片,我犹豫了一会,还是把手机拿出来,翻出相册,递过去给她。她很自然地凑近,一边看一边不停地发声赞叹。
看了一会,她把手机递还给我,说想加我微信,看看我拍下的沿途风景。说着拍了拍口袋,惊呼手机没带,于是又要返回车里。她刚要走,正碰上一个年轻人走来,是她儿子,说要走了,语气中透出某种不耐烦。我朝他笑笑,他却没反应,转头就直直地朝着车子走去了,一边嘴里还在说话,像是在责怪自己的母亲。
我还站在原地。她没有再过来。
不一会,那台卡罗拉启动了。
我远远地看见后排有手在挥动,也举了举手,有点尴尬地挥了挥。
还没上卡子拉山。前行不远遭遇堵车。
我超过了那台卡罗拉,开到车流最前端。
不一会,一台双人的dl250过来并肩等候。大家都没下车,只是有一句没一句地闲扯。聊天中,骑车的摩友说上坡最快能到40多一点,和RT3差不多。他们说到理塘就住下,我说那可是高海拔,他们说挑战一下。
忽然又来一个衣着艳丽的小姐姐主动搭话,自我介绍说也有辆摩托车。看她脸上的自信和说话的从容,感觉像个网红,想问出口却忍住了。她自己指了指后面的依维柯,说晚上要赶到稻城亚丁风景区,给那边拍宣传照。
过了隧道,dl250拐离了318,竟往稻城方向去了——说好的在理塘住呢?
或者,他们和那个网红小姐姐是一起的吧。

世界高城理塘的牌楼前,十来部车张牙舞爪地停在路边——好像318上的所谓网红打卡地都是如此。
好几个男男女女在地上巨大的“此生必驾318”上或蹦或跳——不消说,是想在这些特殊的地点留下点自以为美丽的足以炫耀的照片,待有机会和身边的人吹吹牛吧。
我也停车,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就又往前。





default (29).jpeg (128.76 KB, 下载次数: 0)

default (29).jpeg

default (28).jpeg (116.67 KB, 下载次数: 0)

default (28).jpeg

default (26).jpeg (98.71 KB, 下载次数: 0)

default (26).jpeg

default (24).jpeg (91.88 KB, 下载次数: 0)

default (24).jpeg

default (23).jpeg (122.33 KB, 下载次数: 0)

default (23).jpeg

default (22).jpeg (77.97 KB, 下载次数: 0)

default (22).jpeg

default (21).jpeg (170.13 KB, 下载次数: 0)

default (21).jpeg

default (17).jpeg (86.02 KB, 下载次数: 0)

default (17).jpeg

default (20).jpeg (93.29 KB, 下载次数: 0)

default (20).jpeg

default (18).jpeg (94.05 KB, 下载次数: 0)

default (18).jpeg

IMG_20211013_142916.jpg (141.92 KB, 下载次数: 0)

IMG_20211013_14291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5-9-15 08: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