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耍耍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心丈量旅程--2个月摩旅单飞西部边陲2万公里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281#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3-17 15:45 | 只看该作者
偶遇湖北宜昌自行车队

偶遇宜昌哑女骑手 (3).jpg (415.09 KB, 下载次数: 61)

偶遇宜昌哑女骑手 (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82#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3-17 15:49 | 只看该作者
松塔过后慢慢进入干热河谷区,气温明显感觉升高、空气干燥、植被变稀、路况很烂,尘土飞扬。在悬岩峭壁的怒江边生生凿开一条公路,上边怪石嶙峋、摇摇欲坠,路基损害严重,下边是波涛翻滚嚎叫的怒江,只能一、二档龟速小心前进。开挖的工地、落下的石头很难选好路,在一处挖开的涵洞上坡接一下坡处车尾剧烈摇晃,眼看要撞上山壁,急刹后松土失去平衡,我使劲用脚撑住才没摔车,旁边的工人急忙上前帮我稳住,我连忙叫谢,他说我们是老乡,他是重庆开县人。

丙察察烂路23443.jpg (261.34 KB, 下载次数: 53)

丙察察烂路23443.jpg

丙察察路(74).jpg (423.8 KB, 下载次数: 61)

丙察察路(74).jpg

丙察察路(75).jpg (304.1 KB, 下载次数: 76)

丙察察路(75).jpg

丙察察路(84).jpg (340.53 KB, 下载次数: 67)

丙察察路(8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83#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3-17 15:52 | 只看该作者
改造这条路,施工难度可见一斑

丙察察路(85).jpg (407.1 KB, 下载次数: 49)

丙察察路(85).jpg

丙察察路(89).jpg (349.47 KB, 下载次数: 64)

丙察察路(89).jpg

丙察察路(92).jpg (387.71 KB, 下载次数: 69)

丙察察路(92).jpg

丙察察路(95).jpg (297.03 KB, 下载次数: 56)

丙察察路(9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84#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3-17 16:00 | 只看该作者
即使2017年改成油路后,塌方、岩崩等维护难度可想而知,希望不要步墨脱公路的后尘。

丙察察路(96).jpg (414.27 KB, 下载次数: 54)

丙察察路(96).jpg

丙察察路(99).jpg (336.81 KB, 下载次数: 48)

丙察察路(99).jpg

丙察察路(106).jpg (368.94 KB, 下载次数: 58)

丙察察路(10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85#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3-17 16:01 | 只看该作者
前两天断道的紧急抢修

丙察察路塌.jpg (344.88 KB, 下载次数: 52)

丙察察路塌.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86#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3-17 16:07 | 只看该作者
在施工的路上行走,等不等待也需要运气,有时会赶上末班放你过去,有时会你刚到挖下来断道了必须开始漫长的等待。最头疼的是必须经过的大流沙。大流沙实际就是当地一座大山,山头风化的石头顺势滚落下来,数量巨大形成了一大片砂粒堆,100多米宽,几公里高,从卫星地图上就能看见犹如大山的一块伤疤。说起大流沙很多人就毛骨悚然一点不夸张,以前一到下午4点钟后,河谷、山顶起风就会吹掉一些碎石,顺着堆积体风驰电掣般滚落到怒江,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车辆行人如果此时路过毁伤程度得看人品运气,很多骑单车的只遇上一颗砸坏车、砸伤人送出峡谷紧急抢救队伍退出穿越计划者不少,砸坏大车掉进怒江的也有,前两年那旁边驻扎有人指挥,曾经有一广州辆房车开到这里停留几年,穿越计划夭折,最近才拖离返回贡山回去。虽然在上边建有挡石墙,落石量太大每隔几小时要动用铲车疏通了才能过去。经过很多年大自然的磨砺,风化滚落石量小多了。在等待今天的最后一处断道施工时最心焦,能隐隐约约看见目的地察瓦龙乡,慢慢看着察瓦龙夜灯渐明,晚上近11点才到达住宿地察瓦龙四川饭店。

远望察瓦龙乡 (4).jpg (280.99 KB, 下载次数: 82)

远望察瓦龙乡 (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87#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3-17 16:08 | 只看该作者
大流沙

大流沙43.jpg (394.21 KB, 下载次数: 52)

大流沙4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88#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3-17 16:09 | 只看该作者
这样拍大流沙需要运气和胆量

大流沙 (6).jpg (316.47 KB, 下载次数: 67)

大流沙 (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89#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3-17 16:10 | 只看该作者
滚落的不是细沙,是有加速度碗口大小的岩石

大流沙 (5).jpg (453.12 KB, 下载次数: 77)

大流沙 (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90#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3-17 16:13 | 只看该作者
近距离拍大流沙

大流沙1 (23).jpg (293.9 KB, 下载次数: 64)

大流沙1 (23).jpg

大流沙 (4).jpg (365.52 KB, 下载次数: 71)

大流沙 (4).jpg

大流沙 (2).jpg (355.43 KB, 下载次数: 62)

大流沙 (2).jpg

大流沙 (1).jpg (353.76 KB, 下载次数: 65)

大流沙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91#
发表于 福建省 2016-3-17 16:22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耍耍儿 at 2016-3-10 13:15:
早餐后,出了小勐统镇,上了省道231,骑过龙镇大桥跨过怒江到达勐糯镇,勐糯镇在进行街道排水系统建造,尘土飞扬,天气比较热。我在出发的时候换的机油到达了使用里程,找了一家摩托维修店换自带机油,完毕,往龙 ...

此帖子图文并茂
实在是难得的好帖
按照游玩时序
娓娓道来并有个人观点
对我们再去旅行有很大帮衬
顶起,好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92#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3-18 16:03 | 只看该作者
从西双版纳出发一直与空竹保持了电话联系,开始几天他在做出发车辆、物质准备,找老板请假。他提前把摩托车货运到了昆明,我在腾冲时他人坐飞机到昆明,他在昆明取到摩托车后,骑车去了大理游玩,接着骑车在后面向怒江北上,我在福贡住宿时,他在大理,尽管我在腾冲慢腾腾游玩,也在等时间,结果原来商议到察瓦龙汇合还是要悬差一天时间,商议后我先在察瓦龙休整一天等他到来再一起走。这段路我走在前面用电话、短信把潞江到察瓦龙一路的风景点、路况随时通报给了他,相关方面让他打提前量准备。休整等待的这一天我又去了一趟大流沙,在不大的察瓦龙街上转悠了几遍。一早起来去唯一加油站的给摩托车加油,工作人员不同意(估计或许有这规定,或许给当地私油让利,因为当地很多商店和食店都有招牌“私油”),说有规定不准给摩托车加,我说我证件齐全,后来找了他们领导,原来在四川饭店陈老板那里谋面一次,领导发话了事情就好办了。

察瓦龙乡 (5).jpg (307.88 KB, 下载次数: 74)

察瓦龙乡 (5).jpg

察瓦龙乡 (1).jpg (338.99 KB, 下载次数: 66)

察瓦龙乡 (1).jpg

怒江少数民族织布.jpg (403.04 KB, 下载次数: 46)

怒江少数民族织布.jpg

察瓦龙乡 (2).jpg (122.56 KB, 下载次数: 48)

察瓦龙乡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93#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3-18 16:07 | 只看该作者
赏玩大流沙回来,在察瓦龙乡与大流沙之间设有一个检查站,看见检查站边不远处用油毡、木棒搭建了一间简易房子,有个藏族匠师(在他们藏区并没有雕刻家之类的美称,人们一般都是直呼其为“朵多”--石刻艺人)。
     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这些石块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称“玛尼石”,它们也是藏族民间艺术家的杰作。玛尼石最原始的名字是 “玛智石” 。这是根据三世如来心咒八字真言 “ 嗡 . 玛智牟耶萨列德”,取了前面的“玛智”两个字而来的。 “玛智石” 是从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传统习俗。现代藏族同胞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比如婚丧嫁娶、天文历算、医学文学、歌舞绘画、出行选宅、则选吉日、驱灾除邪、卜算占卦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也仍沿袭着古老雍仲本教的传统。藏族同胞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等,这些也都是古象雄雍仲本教的遗俗。

玛尼石师傅.jpg (374.27 KB, 下载次数: 56)

玛尼石师傅.jpg

玛尼石2322.jpg (273.6 KB, 下载次数: 67)

玛尼石2322.jpg

玛尼石122.jpg (264.32 KB, 下载次数: 68)

玛尼石122.jpg

玛尼石332.jpg (537.39 KB, 下载次数: 72)

玛尼石33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94#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3-18 16:10 | 只看该作者
石头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载体,以其不朽的质地而成为社会文明继承和创造的有力见证。石头不仅能打制各种生产工具、攻击野兽抵御敌人的武器,还可造屋建城、磨粉配药,有些地方还用石头镇宅。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大量石器、石棺、石丘墓、石碉楼,可以印证石头在先民是何等的不同寻常。藏族珍爱奇石,更视“让炯”(藏语,自然天成)类石料为圣物,如佛像、佛眼、佛足迹等。另外藏族的头饰、项饰多用珊瑚石、玛瑙石、化石及各种美石串缀起来的,拟为灵石崇拜的衍化形态。刻上了六字真言的石,以一种千年不变的姿态被人朝拜着。石头,因为有了佛的赐福变得神圣。一个世纪过去了,又一个五百年过去了,玛尼石守望着一份铿锵的承诺,任雪风吹打、任苍鹰盘旋。
       “玛尼”来自梵文佛经《六字真言经》“唵嘛呢叭咪哞”的简称,因在石头上刻有“玛尼”而称“玛尼石”;“玛尼堆”是指在石板或经加工而成的石头上刻有藏文经文、“六字真言”或刻有动物图纹、神灵图像、朗久旺丹图纹等的石板或石头垒起来的石堆。也有不刻任何图纹的各种小石块堆成的石堆。藏族地区的石刻“玛尼堆”随处可见,数不胜数。
      藏族对佛教文化有着特殊的感情,男女老幼都以做佛事为崇高。在广袤的草原上、偏僻的山沟里,人们刀笔不停,艰苦劳作,在一块块普通的石头上刻写上经文以及各种佛像和吉祥图案,并饰以色彩,使平凡的石头变成了玛尼石。虔诚的藏族信徒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把日夜默念的六字真言纹刻在石头上,这些石头就会有一种超自然的灵性,给他们带来吉祥如意。随着人们不倦的纹刻,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玛尼石聚集起来,就成了玛尼堆和玛尼墙。

涂玛尼石藏民.jpg (437.99 KB, 下载次数: 60)

涂玛尼石藏民.jpg

玛尼石水边12.jpg (221.84 KB, 下载次数: 65)

玛尼石水边12.jpg

玛尼石0.jpg (295.49 KB, 下载次数: 61)

玛尼石0.jpg

尼玛石堆321.jpg (493.91 KB, 下载次数: 90)

尼玛石堆32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95#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3-18 16:13 | 只看该作者
据《西藏考古综述》载:西藏古代存在一种大石文化,是新石器传统上发展起来的巨石原始文化,并认为是由青海湖一带的东北藏区进入藏族腹地。这种大石崇拜在藏区各地多有遗存,分三种形式:独石、石圈、列石。如藏南大盐湖以南的多仁发现十八行石柱,东西方向。还有列石,其西端有两个同心圆的石圈,石圈中央另有三块巨石,较大的一块高2.75米,巨石前设一祭坛。列石东端还有一用石块排列成的箭头。类似独石散见于藏区各地,如西藏普兰的石柱;甘南的“长石头”;大山上的“石牛儿”,均兀然独立,高数十米,令当地藏汉人民顶礼膜拜。在藏区,尤其是康区和部分安多藏族在屋顶、门顶、窗台以及土地中央供奉白石,凡供奉神灵之处都用白石为代表。他们崇信白石是雪山的精华,家庭的保护神、田地和庄稼的守护神;还认为高高屹立的巨大白色山石,乃是龙女、神女的化身。遍布藏区高山峡谷、村口道旁的玛尼堆更是藏族山石崇拜的突出表现、明显遗俗。

玛尼石师傅1.jpg (200.55 KB, 下载次数: 54)

玛尼石师傅1.jpg

玛尼石堆3421.jpg (508.73 KB, 下载次数: 70)

玛尼石堆3421.jpg

玛尼石堆2212.jpg (482.35 KB, 下载次数: 65)

玛尼石堆2212.jpg

玛尼石堆2221.jpg (334.55 KB, 下载次数: 62)

玛尼石堆222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96#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3-18 16:17 | 只看该作者
随着玛尼石堆的扩展和普及,玛尼石刻艺术便应运而生了。受宗教意念的启迪与驱使而产生灵感,全身心地投入,几近无条件地为传达再现佛陀“身、语、意”的宗教使命而创作,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主要特征,也是西藏艺术的根本。在文化范畴上纯属民间艺术的玛尼石刻艺人,通常在一年之中的春、夏、秋三季是农民或牧人,只有冬闲时才操刀镌刻。
         精湛的雕刻工艺及和谐的色彩搭配都是由一些普通藏民雕刻的。他们将刻画玛尼石作为一种职业,同时也是为自己今生多积善业。他们整日虔诚地刻画着,有一字一石的,有六字一石的,于是,个个石块就有了灵性,并将其有灵性的石头虔诚地放入玛尼堆中。

玛尼石342.jpg (254.15 KB, 下载次数: 54)

玛尼石342.jpg

玛尼石444.jpg (406.57 KB, 下载次数: 67)

玛尼石444.jpg

玛尼石55434.jpg (457.43 KB, 下载次数: 57)

玛尼石55434.jpg

玛尼石堆111.jpg (159.38 KB, 下载次数: 63)

玛尼石堆1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97#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3-18 16:20 | 只看该作者
我向他讨教了制作刀法、雕刻风格。他讲了藏族匠人将任何一块石头的光滑表面都可以雕刻图纹。雕刻前先在石板平面上用粉笔或炭笔画上所刻图纹的轮廓线,然后雕刻。先用锤子和錾子錾出粗形,这样便在石板的表面留下不太凹深的刻痕。藏族有三种石刻法:第一种是浅刻;第二种是在板石上的浮雕;第三种则是三维空间的立体雕刻法。这三种石刻作品一般都要彩绘装饰。此外,在野外常见匠人们利用光滑岩壁或巨石上雕刻有各种图纹及字符。技术及刀法在西藏玛尼石刻中一般不多强调,这与民间艺匠大量参与有关,他们所能发挥的受一定局限性,河卵石线刻以及那些造形规范的石刻多是在特殊的自然条件下和特殊的历史背景与宗教环境下所产生的。
      玛尼石的雕刻风格,在早期只注重整体形态的刻画,雕刻的线条比较简单粗犷;而晚期的雕刻则开始注重细部表情的刻画,雕刻线条流畅自如,逐渐细腻。

玛尼石4432.jpg (362.67 KB, 下载次数: 73)

玛尼石4432.jpg

玛尼石堆222.jpg (273.09 KB, 下载次数: 60)

玛尼石堆222.jpg

玛尼石堆321.jpg (399.71 KB, 下载次数: 63)

玛尼石堆321.jpg

玛尼石555.jpg (216.45 KB, 下载次数: 58)

玛尼石55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98#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3-18 16:23 | 只看该作者
在他看来,相比之下,民间艺匠灵活多变的手法更富有情感,具有石刻艺术表现力。造形自然,线条随意,不拘于规范,有的甚至完全照自己的意愿去刻。他们的目的只是为祈求神佛的虔诚愿望。刻一块玛尼犹如朝一次佛,念一遍经,刻的佛神形象越多,越多得神佛恩泽。刻多了熟能生巧,自我风格也就形成了。他们在雕凿前一般不作稿,多靠经验和感觉。在刻的过程中主要求其心意,再顾其形似,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得心应手,其它无所顾及,这也是民间艺术的特性之一。在民间艺人的刀下也有他们把握的规范,那就是所造神佛外形特征和标志。如佛、神手中的道具,帽冠形状,站立还是盘坐的姿势要明确,只要抓住这几个要则,其它是否比例适当,造形准确等技术方面就不关紧要了,艺匠们可以自由发挥。

玛尼石师傅443.jpg (129.95 KB, 下载次数: 79)

玛尼石师傅443.jpg

玛尼石师傅2211.jpg (154.22 KB, 下载次数: 64)

玛尼石师傅2211.jpg

玛尼石师傅3432.jpg (264.5 KB, 下载次数: 53)

玛尼石师傅3432.jpg

玛尼石堆777.jpg (443.29 KB, 下载次数: 61)

玛尼石堆77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99#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3-18 16:26 | 只看该作者
我甚至认为产生并传承于乡野村夫手中的玛尼石刻,虽然很难跻身于金铜佛像、壁画、唐卡等传统艺术领地,但是却丝毫不影响朵多艺人们向这些艺术学习和借鉴地热情。由于刻制玛尼石是艺人们创作的纯个体行为,更由于世界上根本找不到两块完全相同的石头,所以历代西藏艺术家们奉为圭臬的《造像度量经》等金科玉律,在朵多们眼里几乎等于零。再因每位求刻者的要求不同,每块石料的形状各异,均要求朵多艺人们需要具有一定的变通能力。因此,同样的佛尊神像,在不同艺人的刀下千姿百态,甚至同一个艺人所刻也是千变万化。正因为有以上因素的存在,在民间艺匠的刀下自我意识也就多少表露出来。人们可以从玛尼石刻中领略到寺院殿宇艺术里所少有的、富于个性的、表现张力和纯厚质朴的民情风俗气息。

玛尼石堆3321.jpg (124.77 KB, 下载次数: 82)

玛尼石堆3321.jpg

玛尼石堆3232.jpg (273.6 KB, 下载次数: 71)

玛尼石堆3232.jpg

玛尼石堆5434.jpg (297.1 KB, 下载次数: 77)

玛尼石堆5434.jpg

玛尼石堆5543.jpg (463.17 KB, 下载次数: 71)

玛尼石堆554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00#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3-18 16:29 | 只看该作者
这朵多说他有个疑问一直没弄明白,在藏区做生意、路过的蒙古族人也买他的玛尼石,他们是么时候也信奉的呢?我跟他讲了公元13世纪初,蒙古汗国西凉王阔端在奉父王之命率蒙古大军挺进吐蕃雪山脚下时想起10多年前战争给吐蕃带来的灾难和被藏族姑娘卓玛所救的往事时,他毅然决定抗旨撤兵。为了祖国和平统一,阔端忍辱负重,放弃汗位,以汗国名义颁发诏书,亲派助手多达那布将军为金子使者和女儿萨日朗一起前去邀请西藏高僧萨班来凉州会谈。 吐蕃高僧萨迦·班智达高瞻远瞩,一方面为本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负责,免却了兵戎相见和民族不和,一方面为他佛法萨迦派更加弘扬,获得更大发展,接受了邀请,并说服众僧族人,毅然率侄儿八思巴和那多吉等僧人赴凉州(今武威)与阔端举行了举世瞩目的“凉州会盟”。 公元1247年在中国西部凉州(今甘肃武威)西藏纳入中国版图完成祖国和平统一。萨迦·班智达在白塔寺弘扬佛法5年后虽在此圆寂,他侄儿八思巴后来被忽必烈拜为上师,封为元朝国师,更是让藏传佛教传遍了大江南北。

[ Last edited by 耍耍儿 on 2016-3-19 at 00:49 ]

玛尼石堆33233.jpg (412.58 KB, 下载次数: 69)

玛尼石堆33233.jpg

玛尼石堆12541.jpg (420.75 KB, 下载次数: 69)

玛尼石堆12541.jpg

玛尼石001.jpg (305.65 KB, 下载次数: 73)

玛尼石001.jpg

纳木错边玛尼石21.jpg (283.77 KB, 下载次数: 73)

纳木错边玛尼石2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6-22 15: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