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查看: 875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平线后轮缓冲胶替换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 2018-6-27 13: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闲来无事换点东西玩玩。




看过我的帖子的应该知道我这个缓冲块是经过修复的,修复流程在以前的帖子里有说明。这里我就不说了。原本500km必换缓冲块的,经过修复后5000km不需要更换,还是非常好的。今天就是闲来无事换个新的玩(主要是看到说有改进版的缓冲胶,我想试试效果)

拿出中套,弄掉缓冲胶可以看到整个缓冲块和轮毂之间是有0.5cm的间隙的。有了这个间隙就可以使用内孔拉马取出缓冲块了。

直接上工具。因为轮毂边缘有点窄,固定不稳。找了2个铁皮做脚撑。

一切顺利。就是脚撑有点薄,拉马拉到最大行程结果还是差0.5cm左右。

加了两个木板,顺利拔出。

这个就是拔出来的缓冲块。

剩下的一个我用一字螺丝刀拆一下试试。毕竟有很多车友是没有内孔拉马的。


因为轮毂是铝的,很软,所以硬要拆下卡在里面的铁质缓冲块的话,会对轮毂有伤害。

这个是新的缓冲块。发现没?原配的中间是直筒的,没有螺纹,改进的是左边的那种有螺纹的。据说有螺纹的这种紧固性好,可以提高缓冲胶耐用性。我也没试过,反正……先试试呗。

在装的时候发现,新的这种比原装的要高。原装的是1.7cm,新的是2.0cm,以上2个数据都是游标卡尺实测(只量了外圈的高度,中套会比外圈大0.1-0.2cm)。我立马去某宝上查了一下,发现一般这种都是2.1-2.2的cm,也就是说他们量的是中套高度,也就是和改进款相同的尺寸。这下我懵逼了。1,要知道,如果多了这0.5cm就相当于之前用拉马取出缓冲块的那个间隙没有了,要是这个坏了的话,那就只能暴力拆了。2,难道是为我原装的比正规的小了0.5cm高度,导致了缓冲块受到的压力过大,耐用性下降?不管了,先装上去再说

看到螺丝中间的限位卡口了吗?原本原装的那种有这种东西的话是非常合理的,可以牢牢卡住牙盘,之后直接放在缓冲块中就可以了。但是这种上下都带螺纹的改进款有这个限位卡口就非常头大了。因为必须先把螺丝装在缓冲块装上,然后必须保证卡口对准牙盘的卡槽中,否则就会翘起。那么5个螺丝所带的卡口肯定不能是相同角度的,因为牙盘卡槽是个圈啊,所以螺丝卡口也要头尾连成圈才行。这就导致了有些螺丝拧得非常紧了,而有些螺丝却不能拧紧(因为要优先考虑卡口角度啊)。这样的一些螺丝紧,一些螺丝不紧,对于我这种有轻微强迫症的人来说就是恼。。。。

因为设计原因导致这个垫片要经常换!基本上三四千公里就松动很严重了。

用卡簧夹就可以轻松套上卡簧了。

完美。。。

顺便清洗一下链条。由于不是油封链,就直接用汽油清洗了。这是第一遍拍的图片,由于手太脏就没拍之后洗的几次了。我洗了4次,每次30-50ml,从清洁角度来说,洗2次就行了。50ml*2=100ml。也就是不到1块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沙发
发表于 广东省 2018-6-27 13: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修车高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板凳
发表于 广东省 2018-6-27 14: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原来他们说的都是真的,买了地平线后个个都是修车高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地板
发表于 福建省 2018-6-27 14: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粤H冷風 发表于 2018-06-27 22:00:58
原来他们说的都是真的,买了地平线后个个都是修车高手!

他还算简单的


------------
发布于摩托迷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
发表于 广东省 2018-6-27 14: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厉害了


------------
发布于摩托迷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
发表于 四川省 2018-6-27 14: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地平线缓冲胶设计相当坑爹,可能赛车结构考虑到体积采用这类缓冲。体积小接触面积小缓冲效果差,所以非常易损。拆除困难,可以錾子暴力慢慢剔除。摩修店基本不接这活,费力不讨好没赚头,所以一些地平线缓冲胶坏了没法只能换整个轮毂,而常规的缓冲组件耐用性好而且易拆。所以买地平线学技术还是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
发表于 河南省 2018-6-27 14: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好手艺╮(╯▽╰)╭

那卡簧坏还是缓冲胶套的锅@( ̄- ̄)@换尼龙的精度高一些的话或许就好了...


------------
发布于摩托迷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8#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 2018-6-27 15:14 | 只看该作者
茫茫夜色 发表于 2018-6-27 22:47
地平线缓冲胶设计相当坑爹,可能赛车结构考虑到体积采用这类缓冲。体积小接触面积小缓冲效果差,所以非常易 ...

是,所以下个轮毂我是不会在弄这种类型的了。真是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9#
发表于 四川省 2018-6-28 05:57 | 只看该作者
1q5qq 发表于 2018-6-27 23:14
是,所以下个轮毂我是不会在弄这种类型的了。真是坑

地平线轮毂和缓冲结构简单稳定,如果缓冲胶材质过得去还是不错的。估计成本原因不会用优质缓冲橡胶。其他类型的轮毂应该可以通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 2018-6-28 07:22 | 只看该作者
茫茫夜色 发表于 2018-6-28 13:57
地平线轮毂和缓冲结构简单稳定,如果缓冲胶材质过得去还是不错的。估计成本原因不会用优质缓冲橡胶。其他 ...

反正我是不会再入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1#
发表于 四川省 2018-6-30 09: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老哥  你可是把车车整了个片了,,基本上该拆的都搞过了。。。


------------
发布于摩托迷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新帖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5-5-18 18: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