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骑车上路免不了磕磕碰碰,然小磕小碰说不定会给你带来大麻烦,如撞人、撞车、剐蹭,让你破费钱财或吃官司,挨老拳······。因此,学一点戏法或许能大事化小事,小事化了,而金蝉脱壳溜之大吉。
什么戏法呢?答案:装!装!。此戏法不需太多演技,电视剧里群众演员水平就成,如电视剧里被枪打中的外国人,倒地装死,或满地打滚呻吟,口流吐沫·····总之,装的越惨效果越好,越能博得同情,而免责溜之乎。
我国不是真正意义的法制国家。论国情,老百姓也不习惯法律断事,凡事托关系。秦朝是国家,没几年就灰飞烟灭。老百姓断事喜好感情化,就连法官律师嘴里也常掉着“于情于理”,最后才是:于国法不容 ,于党纪 等等。所以说明断是非要看情况而定。
至于交通事故不管谁对谁错,警察要看谁吃亏重,谁吃亏轻,吃亏重的就有理,这就“于情于理”,如汽车撞人,一定是汽车方被索赔,摩托车撞人,哪怕是人撞摩托车,吃亏的是人,所以人有理了,摩托车没理,毕竟摩托车是铁的,人是肉的嘛。另外还看关系,乡土······以此判断谁有理谁没理。这叫 和谐,也是和稀泥。
所以说,骑摩托车要学点戏法,如撞人了,自知理亏,为了扭亏为盈,你可以装受伤躺地装死,入戏深点,你还可口里弄点吐沫出来,呻吟(和叫床声差不多)等等戏法,暗示自己是受害方,以便博得同情,把不利局面扭转过来,。这时围观人群会有好汉说话了“人家都伤成这样了,你还要怎么·······”。于是你的责任就开脱了,即便对方也受了伤,也不会让你赔付。中国人都怕事,弄出人命不好收拾,算了,于是真正的受害方就开溜了,随后你也开溜,就没事了,照样你的摩旅。
镜头一:一摩托追尾小车,小车尾灯裂,一看是宝马。摩托司机立马倒地装死,宝马司机一看吓得够呛,蹲下小声对骑摩托的说:您没事吧?,摩托回答:胸闷,上不来气。宝马司机立马掏五百元,要私了。
镜头二:两电动车相撞,小伙子一看女人伤的不轻,女的倒地不起,小伙子也立即倒地装死。两人被120一同送医院,最后各走各的,没事了
镜头三,山地自行车下色季拉山大坡,小伙子车速过快,撞死一头藏黑猪,藏民立即围了上来,小伙子立马装死,同伴一把鼻子一把泪着,挡车连车带人送医院,藏民没敢阻拦,半道小伙子下车活蹦乱跳的,到八一镇换前轮继续骑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