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耍耍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心丈量旅程--2个月摩旅单飞西部边陲2万公里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1361#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6-14 09:10 | 只看该作者
         哈密王陵位于哈密市西郊的回王陵墓地,维吾尔族称之为“阿勒同勒克”(意为黄金之地)。1709年第一代哈密王-- 清封一等扎萨克额贝都拉死后便葬于此。从此这里便成为历代哈密回王室的墓地。哈密回王陵建筑群由大拱拜、小拱拜和大礼拜寺 (艾提卡寺)等三部分组成。大礼拜寺殿高大宽阔,可容纳5000人同时礼拜,史料记载,该寺修建于一世回王额贝都拉时期(即康熙年间)。四世回王玉素甫时(1740年-1760年间)和六世回王额尔德锡时(1740年 -1813年间)曾两次扩建。同治六年(186 7年)七世回王白锡尔死后,清廷追封他为硕亲王,并拔专款修 建大拱拜(即回王坟)。
































哈密回王墓 (1).jpg (324.87 KB, 下载次数: 103)

哈密回王墓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62#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6-14 09:1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座伊斯兰式的长方形穹顶建筑,高15.56米,四角塔柱撑立,圆尖拱顶用绿色 疏璃瓦覆盖,周身以蓝花祥云白瓷砖镶砌,与木结构亭榭式的小拱拜以及土木结构的大礼拜寺互相照应,风彩各异。整个建筑群占地约20亩。绿树成荫,建筑独特,不仅是专家学者们研究九世(共233年) 哈密回王府历史以及我国伊斯兰建筑艺术的重要文物古迹,也是人们游览观赏的胜景之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63#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 2016-6-14 0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64#
 楼主| 发表于 陕西省 2016-6-14 09:29 | 只看该作者

         到了哈密不得不说说他的水果,“哈密瓜甲天下”,瓜以地得名,地以瓜闻名。哈密瓜已经有800年历史。哈密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哈密瓜的甘甜如蜜。哈密大枣是中国红枣家庭中一个相当独立的优良品系,是在新疆哈密山南平原戈壁特定气候条件下,经长期驯化生成的果中珍品。特点是个大饱满、色泽红润、核小肉厚、甘甜爽口。哈密具有发展葡萄生产的独特自然条件和传统技术优势,哈密葡萄品质好、产量高,是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伊吾县野山杏生长在距县城35公里的苇子峡乡河谷地带,面积达3000亩。当地居民喜食野山杏,夏季将野山杏晾制成杏干,用杏干泡制饮品,清热解毒,具有抗癌作用。还有她的天山野菇,这大类野菇出产于伊吾县沿天山一带,天山野菇实体洁白,肉质细嫩、味美鲜浓、营养丰富,是纯天然的有机食品,被誉为“西天白灵芝”、“天山神菇”,具有强肾、壮阳、补脑、增强免疫力等功效,是保健滋补营养佳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65#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 2016-6-14 09:45 | 只看该作者
         由于绕过了克拉玛依,没有造访那里的魔鬼城,特安排在这里来弥补。魔鬼城位于哈密市五堡乡以南,距五堡乡20Km,距哈密市约100Km,由于它神秘莫测,不熟悉地形的人若遇风暴,有迷失方向的危险,哈密雅丹地貌东起烟墩外的骆驼峰,经雅满苏铁矿,大南湖煤矿,到五堡沙尔湖十三间房等长约400公里,宽约5-10公里,在哈密属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它是经过漫长的风蚀自然而形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66#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6-14 09:50 | 只看该作者
         在魔鬼城可以看到那些酷似城堡、殿堂、佛塔、碑、人物、禽兽形态各异的景观、令人眼花缭乱的陡壁悬崖、以及混迹岩砾中五光十色的玛瑙、随处可见的硅化木、枝叶清新的植物化石,偶尔可获得象恐龙蛋化石的小圆石头、鸟类化石,当夜幕降临时有时会听到鬼哭狼嚎令人发指的嘶叫,因此才被人们称之为“魔鬼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67#
 楼主| 发表于 陕西省 2016-6-14 09:56 | 只看该作者
         哈密(魔鬼城)雅尔丹地貌生态园,以艾斯开霞尔古驿站为中心景点分:东城、南城、西城、北城四大景区。东城:主要景区有古城堡、神女峰、千佛山、方塔山、彩石滩。南城:主要景区有金谷满仓、狮身人面像、金陵石虎、鳖盖梁、原始胡杨林。西城:主要景区有天门洞、比翼双飞、双塔峰、石菇滩、风神、思归、布达拉宫。北城:主要景区有瀚海神龟、双头马、艾斯开霞尔古城、红柳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68#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6-6-14 10:04 | 只看该作者
         走进哈密雅尔丹地貌生态公园,就仿佛走进了一座迷宫,在宽约四十公里,长约五十公里,黛青色的戈壁瀚海中。一座座宫殿或独处或连成一片,在蓝天白云的辉映下雄伟壮丽!在这里,经过风吹雨水的洗礼,更是孕育了您可以极尽想象的各类美景。在魔鬼城附近还有塔勒克坎儿井和托普塔勒等景点,省道235路的一端通向神秘的无人区罗布泊。






































哈密大南湖魔鬼城 (71).jpg (125.69 KB, 下载次数: 114)

哈密大南湖魔鬼城 (7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69#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14 1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70#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14 11:46 | 只看该作者
         哈密周边有着广袤沙漠和戈壁,一些散落在荒野的矿物质结晶、玉石、玛瑙……被人们捡回来,有的纯天然生成,有的稍加工,成了有些人的喜爱。对于这些石头仁者见仁了,喜欢的、有眼缘的,它们就成了无价之宝。不喜欢的、没眼缘的,真翡翠也就是铺路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71#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14 11:58 | 只看该作者
         准备离开哈密的清晨,再次找了些水果带着。卖水果的汉族大姐介绍街对面有家阿不力米提江营养馕全远近闻名,除了哈密的人都知道,就连外地来的也会品尝和带走一点。找过去一看排队等候的人很多,大、小个儿我都买了一些,后来一直吃到阿坝遇阴雨连绵发霉了,不得已扔了两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72#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14 12:58 | 只看该作者
         从哈密出发到敦煌的400多公里路途又开启了寂寞模式,我手机储存的个人认为适合摩旅的100多首歌曲:赵鹏《殇》、巍《雪莲花》、《故乡》和《旅行》,刀郎的《朝圣者的脚步》、《大敦煌》和《驼铃》、阳光的《大风吹》、李玉刚《雨花石》、范玮琪《启程》、曾轶可《旅行的意义》星弟《乘客》、郑志立《一个人旅行》、黄立行V刘若英《分开旅行》、侯湘婷《一起去巴黎》、羽泉旅程》、陈慧娴夜机,以及一些中文DJ和民族器乐等,从珠峰大本营下来开始翻来覆去听了多遍,很多节拍和顿点都能背下来了。G312与连霍高速路路线合并了,路况单一简单更容易疲劳,要不是时时的侧风让我和马儿虽然是走直路也随时处于压弯的状态,还真容易睡着,红牛、咖啡强迫性刺激的有效期只能在30分钟左右了。这段高速也随时可以跨过隔离带到另一车道上去,高度关注后面来的大货车、挂车,不然则它超车时会把压弯的你扇出路基翻滚到戈壁上去。好不容易到了星星峡,在道班门前喝水、吃干粮、打个盹。再往前走就离开了新疆。柳园附近下高速,殊不知国道215在大修,施工的车辆、和我一样不相信施工公告的车辆过后漫天粉尘,遮天蔽日。半途中遇上几拨年轻男女休闲式单车骑行,偶尔跳出几个拦着要求合影、唠嗑的。在离敦煌不远的西湖乡哈密瓜地里遍地哈密瓜,找瓜农买瓜,大胡子爷爷忙不过来,叫我自己挑不要钱,挑了一个自认为较好的,尽管他不要象征性塞给他5元钱。镇上的哈密瓜合作社门前停着很多等货的大挂车和瓜农的毛驴车、拖拉机,一片繁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73#
发表于 广东省 2016-6-15 00:25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就顶,楼主你精彩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74#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15 14:25 | 只看该作者
粤R天剑王 发表于 2016-6-15 08:25
看了就顶,楼主你精彩继续!

         敦煌市是甘肃省酒泉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2012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 “两关遗迹、千佛灵岩、危峰东峙、党水北流、月泉晓彻、古城晚眺、绣壤春耕、沙岭晴鸣”被称为“敦煌八景”。敦煌、平遥、凤凰古城、九寨沟与乌镇、 丽江古城、水墨婺源和新疆布尔津白哈巴村共同评为蜜月必去中国最美的八个小镇。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公元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古代人一般用汉语字面意义来解释“敦煌”地名,如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但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敦煌”的词源不是汉语。一般认为,《山海经》中记载的“敦薨”即是敦煌最早的称呼,而“敦薨”或敦煌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至于是哪个民族,则是众说纷纭。日本学者藤田丰八考证说,敦煌可能是都货罗(Tokhara)译音,而都货罗也就是当时居住在敦煌、祁连间的月氏人  ;中国学者岑仲勉认为敦煌的词源是“桃花石”(Taugas);王宗维认为“敦薨”或敦煌为“吐火罗”的音译,并推断敦煌为吐火罗人居住的故地;李得贤则认为敦煌为古羌人语言“朵航”(义为诵经地或诵经处)的对音。总之,“敦煌”地名的词源为汉朝以前的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之汉译,这点应是没有疑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75#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15 14:36 | 只看该作者
         敦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夏、商、周时,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在敦煌地区发现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岩画。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后大月氏强盛,兼并了原来的羌戎。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
       西汉初年,匈奴人入侵河西,两次挫败月氏,迫使月氏人西迁徙于两河流域(锡尔河、阿姆河)。整个河西走廊为匈奴领地,号称“控弦之士三十余万”。汉武帝继位后,于建元二年(前138年),首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月氏、乌孙夹击匈奴。汉元鼎二年(前115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汉代丝绸之路自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继出玉门关和阳关,沿昆仑山北麓和天山南麓,分为南北两条道路。南线从敦煌出发,经过楼兰,越过葱岭而到安息,西至大秦(古罗马);北线由敦煌经高昌、龟兹、越葱岭而至大宛。汉唐之际,又沿天山北麓开辟一条新路,由敦煌经哈密、巴里坤湖,越伊犁河,而至拂林国(东罗马帝国)。汉宋之际,丝绸之路是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敦煌也由此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及先进技术不断向西传播到中亚、西亚甚至欧洲,而来自西域的物产亦传播至中原地区。丝绸之路上,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络绎不绝,而敦煌成为“咽喉锁钥”,据丝绸之路之要冲,成为中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西域胡商与中原汉族商客在此云集,从事中原丝绸和瓷器、西域珍宝、北方驼马与当地粮食的交易。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文化不断传播到敦煌,中西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使得敦煌成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人文荟萃,文化粲然,这些繁荣的景象在莫高窟第296窟窟顶的壁画上有着生动的记载。汉武帝于元狩二年在河西设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将酒泉、武威二郡分别拆置敦煌、张掖两郡。又从令居(今永登)经敦煌直至盐泽(今罗布泊)修筑了长城和烽燧,并设置了阳关、玉门关,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敦煌成为中西交通的“咽喉锁钥”。当时的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西至龙勒阳关,东到渊泉(今玉门市以西),北达伊吾(今哈密市),南连西羌(今青海柴达木),被誉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
       魏晋时期的河西地区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等封建政权。前凉张骏时期,曾改敦煌为沙州。公元400年,李暠据敦煌称王,建立西凉国。敦煌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国都,以后亡于北凉。凉州成为中国北部的文化中心,敦煌又是凉州文化的中心,名流学者代不乏人。十六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河西成为相对稳定的地区。中原硕学宿儒和百姓逃往河西避难,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汉魏传入的佛教在敦煌空前兴盛。敦煌是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也是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有世居敦煌的译经大师竺法护;有前往印度学习佛法的敦煌人宋云等。法显、鸠摩罗什等佛学大师无论东进还是西去都在敦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乐尊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开石窟供佛,莫高窟从此诞生了。北魏灭了北凉,统一了北方,占据了河西。这个时期,敦煌比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佛教随之盛行。北魏的人在莫高窟开凿洞窟13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76#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15 14:46 | 只看该作者
         隋朝的建立,改北周以来的鸣沙县为敦煌县,后来又将大批南朝贵族连同其部族远徙至敦煌充边。南北汉文化在敦煌融为一体,使敦煌的地方文化更加富有明显的特色。隋文帝崇信佛教,曾几次下诏各州建造舍利塔。诏命远至敦煌。在最高统治者的提倡下,隋代存在的37年,在莫高窟开窟77个,规模宏大,壁画和彩塑技艺精湛,同时并存着南北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唐代的敦煌同全国一样,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佛教兴盛。莫高窟开窟数量多达1000余窟,保存至今的有232窟。壁画和塑像都达到异常高的艺术水平,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玄奘到印度取经返回,经敦煌回到长安。莫高窟中唐洞窟中保存了大量吐蕃时期的壁画艺术。藏经洞内保存了大量的吐蕃文经卷。
        “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由盛转衰,吐蕃乘虚占领河西,统治长达70余年。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敦煌百姓难以忍受吐蕃统治,张议潮率众在河西发动起义,驱走吐蕃贵族,收复河西故地,并归顺唐朝,被封为河西、河湟十一州节度使,建归义军,治沙州。后来,张议潮之孙张承奉叛唐自立“金山国”,结果被回鹘打败。914年,金山国亡,张氏绝嗣,沙州长史曹议金自领节度使。曹氏统治时期,笼络当地望族,发展生产,推行教化,改善同周边民族关系,使河西维持了稳定安宁的局面。这一时期,莫高窟的开窟造像仍在进行,并未受到局势变动的影响。11世纪初,党项族兴起,称霸河西,建立了西夏王朝,与宋、辽形成三足鼎立局面。西夏统治敦煌的一百多年间,重视经济发展,使敦煌保持着汉代以来"民物富庶,与中原不殊"的水平。西夏统治者崇信佛教,不排斥汉文化,在文化艺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在宋、夏时期,共开凿洞窟100个。至今,莫高窟和榆林窟保存着大量丰富而独特的西夏佛教艺术。“敦煌遗书”即在西夏统治时期(1036年)封藏于莫高窟第17窟内。1227年,蒙古大军灭西夏,攻克沙州等地,河西地区归元朝所有。升敦煌为沙州路,隶属甘肃行中书省。后升为沙州总管府。元朝远征西方,必经敦煌,敦煌一度呈现出经济文化繁荣的景象,和西域的贸易更加频繁。著名旅行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是这一时期途经敦煌漫游到中原各地。元朝统治者也崇信佛教。莫高窟的开造得以延续。现存元代洞窟约10个。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兵平定河西,修筑嘉峪关、明长城,重修肃州城。为加强西北边疆防卫,又设置关西七卫。永乐三年(1405年),在敦煌设沙州卫。后吐鲁番攻破哈密,敦煌面临威胁。明王朝又在沙州古城设置罕东左卫。正德十一年(1516年),敦煌被吐鲁番占领。嘉靖三年(1524年),明王朝下令闭锁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制,战乱连年,百姓流离失所,田园渐芜,敦煌渐渐衰败,成为"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地了。清康熙后期,清王朝渐次收复了嘉峪关外的广大地区。雍正三年(1725年),在敦煌建立沙州卫,并开始从甘肃各地移民2400户到敦煌垦荒定居,同时又迁吐鲁番、罗布泊大批兵民于沙州一带。雍正末,沙州已有耕地10万余亩,引党河水分10渠灌溉,农业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形成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绿洲。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沙州卫升敦煌县,隶属安西直属州,直至辛亥革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77#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15 15:08 | 只看该作者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地处莫高镇而得名。它是中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一千六百米。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78#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15 15:23 | 只看该作者
         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唐宋时代木构窟檐五座,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莲花柱石和舍利塔20余座,铺地花砖2万多块。北区的243个洞窟(另有5个洞窟已编入北区492个号中),是僧侣修行、居住、瘗埋的场所,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灶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
       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塑绘结合的彩塑内容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泥等。圆雕、浮雕除第96、130窟两尊大佛,第148、158两大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佛像居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3身,多则11身。以第96窟35.6米的弥勒坐像为最高,小则10余厘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79#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15 15:34 | 只看该作者
         敦煌石窟存有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492个,按石窟建筑和功用分为中心柱窟(支提窟)、殿堂窟(中央佛坛窟)、覆斗顶型窟、大像窟、涅槃窟、禅窟、僧房窟、廪窟、影窟和瘗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中国民族形式 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在多个洞窟外存有较为完整的唐代、宋代木质结构窟檐,是不可多得的木结构古建筑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敦煌石窟开凿在砾岩上,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余多为木架结构。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 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17窟唐代河西都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都惟妙惟肖,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中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雄伟瑰丽。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80#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6-15 15:44 | 只看该作者
         光绪26年(公元1900年),在16窟北壁发现砌封于隐室中满贮从三国魏晋到北宋时期的经卷、文书,织绣和画像等约5万余件。文书除汉文写本外,栗特文、佉卢文、回鹘文、吐蕃文、梵文、藏文等各民族文字写本约占六分之一。文书内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门杂文的宗教文书,文学作品、契约、账册、公文书函等的世俗文书。敦煌艺术的发现,名闻中外,它对中国古代文献的补遗和校勘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槃窟等 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鲜艳瑰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据计算,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5-9-23 05: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