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伊斯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更新“晋江的海”发现者之旅-福建安海古镇到安徽宏村西 ...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181#
发表于 福建省 2012-4-11 12:53 | 只看该作者
摩旅好线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2#
 楼主| 发表于 福建省 2012-4-11 14:52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茶馀饭後 at 2012-4-11 20:53:
摩旅好线路

应该说是春天油菜花开的好线路(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3#
发表于 福建省 2012-4-12 02:4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时节去看油菜花真好。宏村,西递,美啊。在湖边、在马头墙下沐浴着阳光,看着美景,真享受哦。楼主美食享受了不少,吃尽天下美食,看尽天下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4#
发表于 福建省 2012-4-12 03:54 | 只看该作者
羡慕哈 比翼双飞赛神仙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5#
发表于 福建省 2012-4-12 04:05 | 只看该作者
羡慕啊,有时间就是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6#
发表于 广东省 2012-4-12 05:3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顶上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7#
发表于 福建省 2012-4-12 08:51 | 只看该作者
伊斯兰你应该把安海的美景也发发,有头有尾嘛!(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8#
 楼主| 发表于 福建省 2012-4-12 13:54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阿皮 at 2012-4-12 16:51:
伊斯兰你应该把安海的美景也发发,有头有尾嘛!(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是个好主意,这两天要有时间就上图,图片我倒不少,先来个五里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9#
 楼主| 发表于 福建省 2012-4-12 14:13 | 只看该作者
我发的图片因去年的旧城改造很都房子,街景已不复存在,都可以说是珍藏照片了,旧的片区有很多有历史意义的东西无法保留相对痛心啊!!!
    安海镇历史悠久,建镇始于南宋建炎四年庚戌(公元1130年),为福建省三大名镇之一
    安海镇位于围头湾内,在泉州城南二十余公里濒海处。扼晋江、南安两县的水陆要冲,依山临海,海湾曲折,海面开阔,风浪小,是宋元时代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和避风良港。( 主要姓氏有黄、吴、颜、陈、高。   历史上,安海有过湾海、石井、安平、鸿江等别称。   汉代称“湾海”,以其地处“九十九曲”的石井江之滨,海湾航道弯曲而名。   唐·开元六年(718年)晋江设县建制,湾海隶属晋江县。徐征(700-765)字慈恩,号瀫水,晚号长源。籍贯浙江信安人,徐洪从弟,系唐朝状元徐晦祖叔父、中华徐氏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癸酉科状元及第。与唐代进士闽县令黄谣同榜,该榜共取进士二十五人。徐征天性刚直,忠贞不渝,历官福建安平(今属安海镇)主簿、晋江县丞兼少监之职,后被奸臣所害,卒于福建晋江寓所湾海兴胜里长源堡徐宅(后称徐厝),不显而终。 今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兴胜境徐厝中的状元巷亦因唐朝开元癸酉状元徐徵曾居于此巷而名也。   北宋·开宝(968—975年)年间,唐名臣安金藏后裔安连济徙居湾海,易“湾”为“安”,始名“安海”。   宋代地方建制以乡统里,安海镇区属晋江县开建乡修仁里。当时安海港的海外交通贸易十分繁荣,“港通天下商船,贾胡与居民互市”,始称“安海市”,并形成西、东的新市、旧市。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开港设市舶司,州府遣吏在安海榷税,号曰“石井津”(即海关“分关”),安海市即属“石井津”管辖,称石井津安海市。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安海设置“石井镇”,吏部郎朱松(朱熹之父,为首任镇监,安海镇建制由此开始。当时的石井镇并辖今晋江安海、南安石井两地,两镇所沿用的掌故是同一历史事件,即宋代朱松(韦斋)监税于石井镇,故有“石井津开双石井”之称。安海即称石井镇安海市。   元代改乡里为都,现安海地分隶晋江县七、八、九、十二诸都;安海镇区属晋江县第八都,沿称“石井镇”,设石井巡检司于安海。   明袭元制。后安海与南安石井分别析出设镇,南安石井镇沿用“石井”为名,而安海因历代常遭外侮,为希冀平安,则改称“安平镇”。至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整饬海域,撤去巡检司。万历卅四年(1606年)奉旨钦设驻镇安海馆,官署设右井书院。   清朝复称“安海镇”。清初·顺治迁界,安海“丙申(1656年)毁镇”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沿海“复界”,泉州陆路提督就古陵寨把总移驻安海,建立“安海汛”于龙山寺西。安海在夷废将近30年后,才又逐渐恢复起来。   当时清朝在福州、厦门设户部税官,分差各处沃口收税,雍正七年(1729年)在安海设户部税馆,称“鸿江沃”,此乃“鸿江”别称的由来。   辛亥革命后,1933年晋江划分6个区,安海属第二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撤区为乡镇,安海镇辖区分属安海镇、康乐乡。   南宋时,朱熹曾随父至安海任所,青少年时代在泉州度过;朱熹任同安主簿时,又“数临安海讲学,启迪文风,诲掖士子,因而人才蔚起”;后来朱熹之子朱在还在安海主持营建颇具规模的石井书院,奉祀朱松、朱熹父子,因此,安海被称为“二朱过化”之地。泉州府文庙明伦堂旧有一联:“圣域津梁,理学渊源开石井;海滨邹鲁,诗书弦诵遍桐城   明末,安海又是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的府邸所在地和根据地,遭受了多次战火的蹂躏,也留下许多郑氏父子的遗迹。
    安海镇域内文物古迹众多,安平桥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井书院、龙山寺、水心亭、白塔、星塔、忠义古庙等古迹,无不在数说着安海历史的辉煌。


[ Last edited by 伊斯兰 on 2012-4-12 at 22:15 ]

IMG_3195.JPG (80.89 KB, 下载次数: 26)

IMG_3195.JPG

IMG_3187.JPG (66.7 KB, 下载次数: 12)

IMG_3187.JPG

IMG_3191.JPG (39.91 KB, 下载次数: 15)

IMG_3191.JPG

IMG_3193.JPG (80.9 KB, 下载次数: 19)

IMG_319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0#
 楼主| 发表于 福建省 2012-4-12 14:23 | 只看该作者
五里桥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始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经13年建成。为花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桥,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长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驰名海内外,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的桥墩361个,桥面宽3-3.8米,桥板长度5-11米不等,最重达25吨,两侧有石护栏;桥上有亭5座:桥东“超然亭”,桥西“海潮庵”,桥中“泗水亭”,两头各设路亭一座,供游人憩息。“泗水亭”,俗称“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

[ Last edited by 伊斯兰 on 2012-4-12 at 22:40 ]

IMG_3186.JPG (63.38 KB, 下载次数: 25)

IMG_3186.JPG

IMG_4593.JPG (135.85 KB, 下载次数: 14)

IMG_4593.JPG

IMG_3184.JPG (64.31 KB, 下载次数: 21)

IMG_3184.JPG

IMG_3198.JPG (61.94 KB, 下载次数: 15)

IMG_3198.JPG

IMG_0963.JPG (77.19 KB, 下载次数: 24)

IMG_0963.JPG

IMG_4587.JPG (135.2 KB, 下载次数: 21)

IMG_4587.JPG

IMG_4537.JPG (135.62 KB, 下载次数: 9)

IMG_4537.JPG

IMG_0971.JPG (78.26 KB, 下载次数: 18)

IMG_0971.JPG

IMG_0956.JPG (45.83 KB, 下载次数: 16)

IMG_0956.JPG

IMG_4518.JPG (82.37 KB, 下载次数: 26)

IMG_4518.JPG

IMG_4586.JPG (147.36 KB, 下载次数: 17)

IMG_4586.JPG

IMG_0946.JPG (66.74 KB, 下载次数: 15)

IMG_0946.JPG

IMG_4508.JPG (134.16 KB, 下载次数: 18)

IMG_4508.JPG

IMG_4144.JPG (89.96 KB, 下载次数: 38)

IMG_4144.JPG

IMG_0945.JPG (56.04 KB, 下载次数: 17)

IMG_094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1#
 楼主| 发表于 福建省 2012-4-12 14:42 | 只看该作者
整个五里桥正在维修,将整建成以桥文化的主题公园,其实对这桥太熟了都在记忆里反而没有多拍,等日后整治好务必再上图

[ Last edited by 伊斯兰 on 2012-4-12 at 22:55 ]

AMDQR%Y8N_Z79JFZJ4)RN5A.jpg (79.7 KB, 下载次数: 19)

AMDQR%Y8N_Z79JFZJ4)RN5A.jpg

IMG_4650.JPG (87.66 KB, 下载次数: 9)

IMG_4650.JPG

IMG_4623.JPG (73.87 KB, 下载次数: 13)

IMG_4623.JPG

IMG_4627.JPG (138.87 KB, 下载次数: 23)

IMG_4627.JPG

IMG_4645.JPG (121.59 KB, 下载次数: 12)

IMG_4645.JPG

IMG_4642.JPG (70.94 KB, 下载次数: 37)

IMG_464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2#
发表于 福建省 2012-4-12 15:00 | 只看该作者
古镇太漂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3#
发表于 福建省 2012-4-12 15:04 | 只看该作者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4#
发表于 福建省 2012-4-12 15:17 | 只看该作者
古镇真的很有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5#
发表于 福建省 2012-4-12 16:17 | 只看该作者
跑的爽歪歪吧!要是我也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跑就好了!羡慕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6#
 楼主| 发表于 福建省 2012-4-15 02:49 | 只看该作者
安海古镇本镇区里旧时到现在的行政总括地名   九围:英雄墓围,金厝围,史厝围,蔡厝围,高厝围,橄榄围,沈厝围,豆笙围,伍鸡围

十八埔:许厝埔、顶墟埔,下墟埔,大草埔,宝斗埔,小宗埔,寨埔,桥尾埔,打人埔,衙门口埔,驴驮埔,(蜘蛛埔 既《安海志》中的 火烧埔),赤土埔,松树王埔

二十四境:明义境,三公境,靖西境,仁福境,兴胜境,鳌头境,西河境,咸德境,当兴境,圣殿,西宫,大仕宫,玄坛宫,上帝宫,星塔,
尚贤、西畴、霁云、三公、鳌山、兴胜、朝天、第一、明义、镇西、当兴、新拱北、靖西、萃福、三辅、鳌头、西河、忠义、咸德、助镇(城隍)、拱北、晋德、仁寿、复兴

三十六巷:甘蔗巷、广全巷、石狮巷、通天巷、解元巷、大巷、枋皮巷、莫仁巷、打铁巷、管口巷、下墟巷、粟仓巷、桔子巷、施厝巷、露阳巷、朝天巷、周厝巷、露竹巷、吴厝巷,举人巷,字纸路巷,楼仔后巷,壶公巷,尿盆巷,泉州伯巷,牛角巷,拱北巷,李厝巷,合方楼巷,长春巷,五间巷,护钦巷, 增加中

封建的七月鬼节,,叫中元普度,这在台湾省也相对盛行,家家户户轮流烧香祭鬼从初一起路灯,初二另离境,初三西宫,初四龙凤宫,初五憨磕境,初六兴胜境,初七七娘生,初八高厝围,初九黄敦,初十西安,十一五桃境,十二西河境,十三龟湖(鲤鱼尾),十四无人普(休息一天)十五七月半,十六安平,十七大仕宫,十八星塔,十九型厝,二十上帝宫,二十一圣殿,二十二使厝围,二十三三公境,二十四关帝宫,二十五新街头,二十六后库,二十七永姑山,二十八大呈头,二十九龙山寺,三十乞丐营   

但很多将不复存在;(

[ Last edited by 伊斯兰 on 2012-4-15 at 11:04 ]

IMG_4109.JPG (118.15 KB, 下载次数: 10)

IMG_4109.JPG

IMG_4122.JPG (112.83 KB, 下载次数: 23)

IMG_4122.JPG

IMG_4098.JPG (96.46 KB, 下载次数: 16)

IMG_4098.JPG

IMG_4097.JPG (92.92 KB, 下载次数: 13)

IMG_4097.JPG

IMG_4103.JPG (116.88 KB, 下载次数: 30)

IMG_4103.JPG

IMG_4116.JPG (97.99 KB, 下载次数: 11)

IMG_4116.JPG

IMG_4111.JPG (111.33 KB, 下载次数: 18)

IMG_4111.JPG

IMG_2349.JPG (111.55 KB, 下载次数: 22)

IMG_2349.JPG

IMG_4145.JPG (98.21 KB, 下载次数: 32)

IMG_4145.JPG

IMG_4115.JPG (98.12 KB, 下载次数: 15)

IMG_4115.JPG

IMG_2358.JPG (116.19 KB, 下载次数: 16)

IMG_2358.JPG

IMG_4110.JPG (126.24 KB, 下载次数: 23)

IMG_4110.JPG

IMG_4100.JPG (102.71 KB, 下载次数: 25)

IMG_410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7#
发表于 广东省 2012-4-15 02:5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闽南风格的民居规模正在缩小,过十年,成片的就难看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8#
 楼主| 发表于 福建省 2012-4-15 03:10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逸云 at 2012-4-15 10:54:
现在闽南风格的民居规模正在缩小,过十年,成片的就难看到了。

[size=6]是啊,我上的不是新城区,可以说是要逝去的记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9#
发表于 福建省 2012-4-15 09:58 | 只看该作者
哎!看了很感慨啊!好多都拆了,看了你的照片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00#
发表于 福建省 2012-4-15 10:11 | 只看该作者
大片已阅,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5-7-9 07: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