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大漠铁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码相机分类及摄影技巧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221#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0:48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这样做还不行,改换不同焦距的镜头,同时变更被摄体的距离,也可以带来令人满意的效果。退远一点,用长焦距镜头拍摄,常常可以去掉空旷的前景,以及背景上不受欢迎的部分。相反地,走得更近一点,用广角镜头拍摄,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虽然这两种画面的透视关系有很大不同。若是前—种情况,空间深度感显得较小,并更为压缩,但被摄体及背景之间的实际比例能或多或少地被保存下 来。如果是后一种情况,由于近的被摄体表现得反常的大,而远处的被摄体反常的小,深度会显得像扩大了似的。

  “第三种方法是设法把背景或前景中不受欢迎的部分隐藏起来•(并且有时去掉),叫做‘选择焦点’:不是把光圈收到最小,而是调整到只使被摄体表现得具有适当的清晰度,背景或前景不清晰的程度。光圈越大,镜头的焦距越长,被摄体和相机之间的距离相对越短,而且被摄体和背景或前景间的距离相对越大,主体清晰与背景或前景不清晰之间的差别也就越大。”(光圈越大,焦距越长,景深也就越短) 法宁格指出,在解决被摄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时,有经验的摄影师实际上可以在三种类型的背景中进行选择:

  “首先是一种不适宜的背景,不用说,这是应该防止的。因为它太突出,太俗气鲜艳,与被摄主体的颜色、调子太相似,或者多少与它太混合,或者简直太不好看,从而有损于被摄体。此种背景可用前述方法处理。
“其次是一种非彩色的背景,它与被摄体是没有联系的、单纯的,而且其色彩和调子的性质与被摄体对比舒适,并不突出。典型的例子是白、灰、黑或单色的纸板,刷白了的墙壁,以及天空。

  “另一种是成为一体的背景,它直接与被摄体或它的一部分形状有关,例如有些沉重的阴影故意地被作为构图的一部分而采用,以便美化被摄体。也有可能在一些场合中,很难确定哪是被摄体哪是背景。此时,这些背景恰恰是构图上重要的一部分。

  “其他成为一体的背景,还有如补足风景画面的令人感兴趣的云层,作为美术家肖像的背景的画室里零乱的和起刺激作用的东西,婚礼蛋糕背景上的新娘和新郎等等。这些被摄主体、背景和前景的成功的结合,成为良好的构图基础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22#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0:49 | 只看该作者
美国摄影家B.克莱门茨和D,罗森菲尔德合写的《摄影构图学》一书中,对摄影构图的背景处理也极为重视。他们指出,背景是一种微妙的、但却是强有力的构图因素。背景空间对画面的统一感有着深远的影响。有时,被摄体周围有个空间, 似乎使物体靠近了。因为这部分空间往往比任意两个物体之间的空间都大得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把每一张照片的背景都留得很大,而是说明背景空间在改变物体形象方面的作用。如果物体之间的间隔很小而且安排得很紧凑,那么背景可以拍得小一点。此时,那小小的背景区域,看起来给每个物体周围加上了更大的“天地”,并且减少了拥挤和密集的感觉。拥挤和过分松散对于构图同样是有害的。当然,如果物体之间的空间比较大,足以削弱统一感,显得松散的话,那么,背景空间也可以放大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23#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0:49 | 只看该作者
有时,背景显得十分杂乱,拍出的照片也有可能因被摄体背后有其他东西而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况下,摄影家卡尔霍恩认为,最重要的是,首先你应当意识到这种毛病。为了改善背景,改换一下拍摄角度是很有用的。这就是说,你可以围着被摄体转动,直到你在取景点中看到可以接受的背景为止。你也可以站得高一些或低一些,从而取得更精彩的影像。如果实在无法变换角度或背景,则可以开大光圈来减少景深,使背景焦点不实。这样会伎背景不那么显眼。如果你是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拍摄,就不妨使用闪光灯照亮被摄体,这样背景会显得较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24#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0:51 | 只看该作者
摄影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一点是,它在一个平板的二维平面上,能展现三维空间,即表现出事物的高度、宽度和深度。正如美国摄影家阿瑟•戈德史密斯指出的:“摄影不可能再现深度,它只能模拟深度。然而,它却能极生动地模拟。” 为了较好地达到这种模拟效果,必须利用一些景物造成错觉,使照片画面看起来有空间和深度。最常用的是利用前景,将观众的视线引导到主体部位。用广角镜头配合前景,也可以将空间感和深度感夸大,但此时,前景最好兼有引导视线的作用,例如利用婉蜒的山路引向村庄,用一排同样的树木引向高塔等。拍摄时,广角镜头应该很接近前景,越接近深度感越强; 另一种形成空间或深度感的方法,是在画面的前景及背景处,都出现有同样的景物。由于远景和近景的影像大小不同,也会形成深度感,一排同样的白杨树,影像逐渐由大变小,画面就自然有深度的错觉。这种感觉,与镜头的焦距长短有直接 的关系。焦距越短,效果越强;相反,焦距越长,效果越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25#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0:51 | 只看该作者
戈德史密斯提出,一种传统的构图方式是,利用一个前景物体作为边框,框住较远处的物体。他认为这样也可以增加深度感。一个坚实的暗色物体可以突出被摄体,效果通常最佳。如果在照片的前景中摄入黑色或剪影的轮廓,由于构成了强烈的对比,便可以把暗淡浅白的背景强调出来。

  例如拍摄沙滩照片,如果前景摄入一块黑色的石块或婉蜒伸展到远处水里的栏杆,那将会产生很好的深度效果。 英国摄影家迈克•基普林认为,在拍摄风景照片时,任何东西都可用来增添前景的趣味,从而使照片具有深度感。可以是树木、动物、建筑物或车辆,但是它们必须与整个画面有关:“利用广角镜头和低角度拍摄,以及利用这种镜头本身所产生的畸变能进一步突出前景的趣味。当使用这种方法拍摄时,岩石、花草、砾石等都可能显得比例大一些。 “要拍摄有趣的前景不仅仅只限于使用广角镜头,使用长镜头也可以有效地运用这一技术。望远镜头可以压缩透视,这一特性可大大地发挥作用。镜头越长,前景部位的较大物体和背景部位的较小物体的自然透视就会大大地减小。使用200mm的镜头就有可能缩小两者之间的明显距离。如果景深很小的话,即使使用较小的光圈,照片上的所有被摄物并不都在焦点上。此时,摄影师应根据主体的范围来决定把焦点对在前景、中景还是背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26#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0:52 | 只看该作者
基普林指出:“如果背景比较单调深暗,可以使用色彩鲜艳的前景在画面上造成明显的深度。这种拍摄技巧,在光线不太好的情况下是值得一试的。拍摄时可使用一束色彩鲜艳的鲜花来弥补光线的不足。 “从背景部位来照亮前景部位上的陪衬物,也可以提高照片的质量。针对较暗 的背景选择一个受到明亮光线照射的前景,就能很自然地做到达一点。但是,应 该小心使用通过镜头测光的相机,否则前景部位可能会曝光过度。应当按主要被 摄物来测光,然后手动调整相机,或者使用曝光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27#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0:53 | 只看该作者
大师对构图的建议
人们常说,画家所面对的挑战,是怎样在一张空白的画纸上,加上一些东西来使它变得有艺术性;而摄影家所面临的挑战则是迥然不同的,他们要从杂乱的环境中,超过运用构图技巧,把其中无关的景物除去,使画面看来具有艺术性。

??换句话说,作画是从一个空白的画面开始,然后决定把一些东西加进画面内,来表达自己的意念。摄影师(除非是静态的摆设)所关注的,就是怎样安排现有景物内的元素,借以表达自己的意念。 摄影家要想拍出好作品,就必须追求构图上的和谐。

??长期以来,人总结出了一些取得好的摄影构图所应遵循的基本法则,这些法则在一些摄影书刊和文章中,已经介绍得很多了。国外一些摄影名家却经常告诫人们,对摄影构图法则不要过分拘泥,因为它会束缚人们的创造性,重要的是理解其“精神”和“作用”。事实上,他们的许多名作也并非都是采用这些法则来创作的。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构图法则却有引导作用,容易入门;对于大多数摄影者来说,平时记住一些构图要 领,在拍摄以前就能生动地想象出照片拍出后会是什么样子,对于成功地创作一些优秀的摄影作品也是大有帮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28#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0:53 | 只看该作者
美国摄影家L.小雅各希斯认为:“构图是从摄影者的心灵的眼睛做起的。构图的过程也被称为‘预见’,就是在未拍摄某一物体之前或正在拍摄的时候,就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图像或印象。通过经常析自己和别人的作品的构图,就会使自己的这种预见本领更加娴熟,变成一种本能。”

??奥地利摄影家伊涅斯特•哈斯对此也有同感,对于构图,他己达到手中无剑,剑在心中的境界,他认为、“构图在于平衡,每个人对平衡的处理都各有不同。”正如同武功达到最高境界时,已没有招式名称,只凭自己的功力去化解。关于相机在构图中的位置,他认为:“你越能忘记你的器材,•越能集中你的题材和构图,那么相机只是你眼睛的延续,再没有其他意义。”

??小雅各布斯还认为:“构图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线条、形式、质感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空间。当然色彩同样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会聚的线条一般能说明透视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非要表现出透视的深度不可。许多杰出的作品都是平面图案。在取景器中的某个景物或人物的肖像,都是根据摄影者个人的感受进行安排的。因此,怎样构图,和怎样选择主体、光线、色彩一样,也能成为一个摄影家独特的个人风格的基础。“在大多数情况下,每幅照片中都有一个或一组形状或形式起主导作用,而照片中的色彩、体积、位置和其他形状等,都是为主导因素服务的”,“构图中的对比,是指大与小、明与暗、近与远、主动与被动、平滑与粗糙、色彩的浓艳与轻淡等等的对比。要多利用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通过它门使主体影响整个构图。例如,恰当地利用对比法则,照片就会具有强大的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29#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0:54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人或许对构图有天赋。不过,根据美国摄影家维利•奎克的看法,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够通过应用一些基本法则,达到具有相当水平的摄影构图能力。为此,他提出了一些简单的方法。他认为,依据这些方法,任何人都能在短时间内学会拍出较好的照片。

??维利•奎克指出,摄影者最易犯的错误是拍摄的祝点取得过高,与被摄体离得太远,致使画面出现各种各样与拍摄目的毫无关系的东西。他说:“请记住,画家是 把东西画进画面,而摄影者则是从画面去掉一些东西。” 他说:“一张照片应该只有一个趣味中心,画面上不能有无用的东西。如果你对某个物体是否有助于画面抱有怀疑,你就应尽可能地把它放弃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30#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0:54 | 只看该作者
摄影构图法则中,人们最熟悉的可能就是所谓的“三分法”了,即将画面纵横均分为三份,从而使画面被分割成为九个相等的方块,四条分割线上出现四个交叉点。通常摄影者就在这四点上选择一处作为趣味中心的最佳位置(如图3—1)。画面右端那些交叉点,一般又被认为是最强烈的。但奎克认为:“这并不是说,趣味中心非得准确地置于交叉点上不可。正因为如此,实际上趣味中心常出现在交叉点附近。” 奎克指出:“每一幅照片都应保持一定的平衡。这就是说,对主要被摄体的安排,不能使画、面出现向分量大的一边倾倒。但平衡并不意味着将两个同样大小和同等形状的东西置于对称的位置。这里的关系,只要你看一下在玩跷跷板的孩子就知道了。跷跷板两边的孩子,小些的一个必定坐在离中央远些的地方,而大的孩子肯定坐在靠近中央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31#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0:55 | 只看该作者
奎克认为:“把突出的线条安排,指向趣味中心,是拍摄一幅悦目照片的另一个要素。这些线条被称为主导线,有效地利用主导线,可以创造出惊人的照片。把主导线安排成对角线,会产生有力的动感。 “线条常常在照片中提供一个边框。这可以通过选择视点来进行,例如在树下通过树枝框住画面上的被摄主体。此时通常使用小光圈,以使整幅照片清晰。这样做,也有可能使边框过于突出,但安排适当,会得到好照片。
“在一幅照片中,地平线的位置会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拍摄时,地平线要尽量避免处在照片的等比线上,因为这样做会把照片均分为两半,给人以呆板的感觉。 地平线处在画面下方,会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而处于上方,给人的感觉则是活泼、有力的。 “此外,横幅画面可以产生安宁、平静的感觉,而竖直画面则会产生动态效果。” 奎克认为,以上方法如果运用得好,你的照片将会出现明显的改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很快就会学会鉴赏构图,从而为你增添摄影的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32#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0:55 | 只看该作者
摄影家瓦尔特•德•格鲁伊特对摄影构图作了一种全新的阐述。’他认为:“每一种构图都是以排列次序为基础的,就像我们从哥士达心理学和信息学原理中所了解到的那样,构图可以用多种方法获得。它产生于相似事物的组合以及对相反事物的强调。排列次序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形态和色彩的疏密和对比也会产生排列次序。排列次序是以一种美学上的均衡为基础的,而均衡则从复杂、矛盾和动态之中造就和谐。” 他说:“任何人,只要懂得把照片分成单个的构图成分,借以得出它在美学上的一致性和合理性来审查照片的具体效果,就都会成功地创作出好的作品。" "要获得令人满意的照片构图,须经常分析照片。” 他提出的分析照片构图的最重要标准是:

??1.人物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反差情况。
??2。照片所传递的信息的价值以及类似事物。
??3.照明和纵深。
??4,突出的线条和照片的画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33#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0:56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如何获得较好的摄影构图,格鲁伊特提出了以下重要建议:
1.        画面所提供的信息不能造成视觉上的混乱。
??2.人物和环境的关系要有助于传达照片的意图。
??3.应当避免由于人物和环境之间的含糊关系而可能产生的错觉。
??4.明与暗的关系或者彩色对比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5.除了人物和环境在形式上的关系之外,对人物和环境的心理上的权衡也是 十分重要的,因为每个视觉印象都立即作出喜欢或不喜欢的判断。无偏好的估价意味着根本没有反应。
??6.表现与我们熟悉的物体相类似的东西,使人容易辨认,从而能比较迅速地予以理解。因此,重复内容是必要的。
??7.照片的复杂程度一定不能太低(感官刺激不够),也不能太高(感官刺激过分),
??8.每个人对每幅照片的美学评价总是不一样的,而且这种评价是受感情支配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认识,他的经历和他的敏感性。
??9.形式主义和时髦风尚是不能持久的。这种缺乏独创性的缺点,是不可能用技术补偿的。
??10.照明、透视、重叠和影纹的层次变化,有助于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体现出明显的纵深感。
??11.不寻常的透视效果,有助于使照片生动活泼。
??12.有意识地使用突出的方向线和选择适合主体的画幅,会加强照片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34#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0:57 | 只看该作者
突出主体
摄影构图中用以突出主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主体居于画面的中心。由于人物和物体处于长方形画面的中心部位,整个照片具有一种特殊的稳定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35#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0:58 | 只看该作者
苏联摄影家A•德科指出,这种把主体位于画面中心的构图方法,是处理主题的最有效的艺术方法之一。但是,在运用这种构图方法时,应相当细心地安排人物与物体,因为将主体置于画面的几何中心,往往会使照片显得较为呆板。例如有些初学摄影的人,常把被摄人物安排在取景范围的中心,并让其正面对着照相机,两眼注视着镜头。结果照片显得呆板,而且画面四周都留有大小一样的空白。这种构图法,更适宜拍摄有关运动的题材。 德科将摄影实践中一般采用的突出主体的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种:


  1.把主要表现对象拍成特写或接近于特写的中景,这就要求从近距离拍摄,画面范围只是一个小空间。

  2.将主体配置在前景中,这样画面就可以包含足够大的空间,成为一张全景照片。

  3.使主体与背景在影调或色调上有适当的差异,或形成鲜明的对比。

  4.用光线强调构图中的主要部分,使之显得亮度最高。

  5。对主体进行精确聚焦,使次要部分或背景失去清晰度。

  6.使画面中的主线向涵义中心集结,并用光斑加以强调,这种方法多用于表现内景。

  7.把主体设置在画面中心或靠近中心的部位。如果近处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东西,观众首先就会注意到主体。

  8.用拍摄角度来着重强调主体。但须注意,不应用极度的俯角或仰角。
德科认为,光线是最有效的造型手段,可以充分用以强调被摄主体。下列一些光线条件能够突出主体的立体形状、空间感和表面结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36#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0:59 | 只看该作者
 例如,较暗的前景和较明亮的背景。能强调出被摄体的空间纵深感;暗色体态的轮廓形状在谈色的背景上可以很好地被描绘出来;同样,淡色的体态在暗色的背景上会显得很清晰;富有表现力的明暗、物体表面上和谐的影调层次的交替变化,使物体显得与原物相像,因而,照片也就活生生地表现了实际的被摄主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37#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0:59 | 只看该作者
美国摄影家凯瑟琳•卡尔霍思指出,观众看照片时往往首先注意照片上的明亮部分,并且会以为这是趣味中心。因此,当被摄主体陷于阴影中时,他提出了两种可供选择的突出主体的方法 “最可行的方法是定近被摄体并设法避开周围比较明亮的区域。如果实在不行,则可以用辅助闪光略微照亮被摄主体,或者在光线反差不太大的情况下,使用白色反光板或镜子把额外的光反射到主体上,。这也会有所帮助。甚至可以让照片 曝光过度,也就是按照阴影部位曝光,以使画面中的较明亮部分失去层次。虽然后一种技巧运用起来比较困难,但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是处理主体照明不足的较好办法,因为这样还可以削弱背景的色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38#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1:00 | 只看该作者
完美构图的捷径
要想打破构图规则,就得先学习规则,所谓变常出奇。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照片不但自己喜欢,而且能受到别人的赏识。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通过有效而周密的构图。

??构图就是摄影家为了表现自己的意图,在照片画面中对题材所作的控制和处理。对一张好照片来说,技术上的完美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体现作者的意志和思想敏情。也就是说,照片必须具有情感上的冲击力。很久以来,画家们经过认真的研究,找到了一些对绘画创作普遍有用的规则。相机发明以后,这些规则也被摄影家所利用。




??我们知道,观赏照片的时候。象阅读文章一样,是从左往右看的。目光从照片的左下角进入画面,沿某些景物或有关的概念移动,最后落在照片的趣味中心上。了解这点以后。再来研究构图一规则。
线 条

??要讲构图,就得讲线条。说到底,照片就是由线条和形状构成的。这里举出几种线条,它们给人的印象是各不相同的。

??水平线具有和平、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垂直线表示高度、动能和力量,能增强威严感和崇高感。

??斜线能表现动感、力量和方向。容易令人激动。

??曲线表现优雅、美丽和可爱,是一种轻松愉快的线条,人的眼睛很容易追随这种线条。

画幅的选择??横画面在风光摄影中表现和平与宁静。无论陆上风光或海景多用横画幅,因为这里大部分线条是水平的。一有时候为了打破单调感。横画面也利用竖线条。??竖画面在风光摄影中用来表现垂直线条占优势的景物,如灯塔、教堂、大楼、人物等。它能显示崇高和有力。
??在摄影中,当你不能决定用哪种画面为好时,应该不失良机,两种画幅都用,等将来制作时再来推敲哪个画幅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39#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1:01 | 只看该作者
三 分 法


??通过取景器观察景物时,不妨想象着把画面划分成三等分。线条交叉处就是安排趣味中心和其它次要景物的地方。当然这条规则是可以灵活运用的,趣味中心不一定要正好在交叉点上,但大致得在那一带。画面右端那些交叉点通常被认为是最强烈的;当然,左边三分之一处有时也用来安排趣味中心,这要根据画面怎样平衡而定。三分法对横画幅和竖画幅都适用。按照三分法安排主体和陪体,照片就会显得紧凑有力。


  水平线
??一般认为,把画面从中间分开的水平线是呆板的,因为它把画面分成相等的两半,观众的目光必须在画面中去探寻哪一边的景物是最重要的,结果很快丧失了兴趣,转而去看其它照片。

??把地平线安置在画面的上半部分,能够突出前景中的景物。并把这些景物向观众推近。降低地平线的位置,有利于表现距离和空间,使画面显得开阔,渺茫无边。但应该懂得,压低地平线时,天空必须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才行,象日出日落时天空充满了绚丽的云彩那样。如果可能,要尽量避免大片蓝色或白色的天空。万一要把这样的天空摄入画面,前景一定要引人注目,否则就会被大片空旷的天空所压倒。
斜 线

??斜线具有动感,能够令人激动,增加构图的气势。可以利用篱笆、石墙、桥梁、雪垅、影子等等构成这种线条。具有斜线的形状在画面中重复出现,具有会使照片颇具神韵,引起观众的兴趣。




  曲 线

??曲线在线条中是最优美的。它是观众目光容易随之流动的一种轻松愉快的线条。弯曲的河流,蜿蜒的道路,甚至地面上曲折的高出部分,都能增加照片的魅力。

  平 衡



??让画面两边重量相同,就能产生平衡。但代表同等重量的景物不必同样重要,因为一张照片里只能有一个趣味中心。起平衡作用的景物只要能使人产生平衡的印象就行。乡村景色中一个小屋、一棵树木、一辆车子,都能起到平衡画面的作用;要紧的是不能让画面的一边完全空着,而把重量全部压在另外一边。要记住这个道理,最好想想跷跷板,跷跷板只有两边重量相同时才能平衡。
节 奏

??巧妙地安排线条和(或)形状,能给照片带来节奏和动感。它能使观众的目光沿着一个顺畅的有连贯性的渠道移动。这样的景物和形状,在把观众的视线引向趣味中心方面,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比 例

??要努力按照适当的比例和空间关系安排画面中的景物。就是说,要充分利用画面的每一部分。必须让画面中的空间为你服务,保留大片空档时一定得弄清它的作用。前面谈到地平线时说过:空白的天空会给你帮倒忙。所以,有一条老规矩告诉我们:宁肯不要天空,也不能让它空着。在阴天和无云的日子,天空空旷单调。这时就得设法突出前景。相反,天空云霞千姿万态,那就缩小地面,让天空占据显著地位。

  统 一

??照片中所有因素应当彼此联系,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不要让不必要的事物闯进你的画面。拍照以前,选定你要着重表现的主体,围着它多看一看,必要时走近一些,以便把画面中所有的景物紧密地组织在一起。

  紧 凑

??画面中有两个物体互相起着平衡作用时,照片就显得紧凑了。这些物体的位置安排得适当,就不至于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也就是说,如果有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必须起陪衬作用。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让其中一个物体高一些,或者把它放在前景上。替两个人拍照时,不妨请其中一位看着另一位,这样就有可能让观众注意其中的一位,只有他的面孔才被安排在显著地位。
重 点

??一幅照片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重点。有了重点,观众就能立即看到最重要的内容,然后再按轻重次序,观赏其它部分。重点要由次要的细节来衬托。这些细节只能是陪衬因素,而不能成为趣味中心。拍照时靠近一些,让主要目标占据画面的主要部位,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最好办法。必须记注:构图越简洁,效果越好。

??建筑摄影中,要尽量表现房屋的两个面。只有一面的建筑物,看上去好象贴在照片上一样难看。有了两个面,一面明亮,一面阴暗,就会有纵深感和立体感。把主要物体放在强光之中,特别是清晨和傍晚的强光之中,能使它显得非常突出。风光摄影中,清晨和傍晚的光线具有一种魁力,能使景物产生立体感。

??如果所有线条都引向画面的一个地方,不论这些线条来自何方,都能把观众的视线引向它形成的趣味中心,因而说,照片就有了重点。




  框式构图

??要取得纵深感,有许多方法可以使用。一个较近的物体出现在前景上,观众会自然而然地透过它向远处看去。树枝、林木、舟船、花朵、桥梁、人物、窗棂都可以作为前景上的框子,以增加纵深感。
小 结


??以上所谓的“构图规则”,虽然要认真考虑,但终究不过是为了安排画面空间、提高照片质量的一些启示而已。没有必要照搬照套。事实上,在利用相机表现一个事物的过程中,只有把我们自己的某些想法注入作品,通过景物的安排充分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的时候,才有可能拍出有价值的作品来。一个景物在初看一眼时,可能找不到适当的构图,但是,在它周围转上几圈,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观察,你可能一下子发现了构图方案,它正好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你想要表现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40#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8-1-14 11:02 | 只看该作者
以上所谓的“构图规则”,虽然要认真考虑,但终究不过是为了安排画面空间、提高照片质量的一些启示而已。没有必要照搬照套。事实上,在利用相机表现一个事物的过程中,只有把我们自己的某些想法注入作品,通过景物的安排充分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的时候,才有可能拍出有价值的作品来。一个景物在初看一眼时,可能找不到适当的构图,但是,在它周围转上几圈,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观察,你可能一下子发现了构图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5-16 10: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