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夏季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对加拿大夫妻摩旅世界(续)【转帖】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201#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0-3-12 01:30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9月20日 星期天 波罗的海阳光,波兰神殿,德国啤酒
我们要去德国赴约,远在两千公里之遥。在塔林呆的时间太长,现在只剩下五天时间了,只能走最短的线路才能按时到达。鉴于之前在中欧旅行的经验,我们打算经由波兰进入德国,这些国家的高速路不收费。我俩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路上不做停留,不去观光游览,一来没时间,二来也不想去。在我们看来这趟旅行已经结束,这最后一段路不过是谢幕而已。
▲进入拉脱维亚。嘿,毁灭博士就是这里的人呢?
进入拉脱维亚不久我们就住下了,在一个名叫瓦尔米耶拉的小城。我们倒不是看中它离首都里加很近,主要是房价便宜。房东见我们不去里加玩觉得很纳闷,就自动提出给我们推荐她这个小城里一些好玩的东西。我们说不必了,只是路过而已。她一定很奇怪,大老远骑着摩托车从加拿大来就是为了“路过”?不过我们已经没有力气给她讲述这一段老长老长的旅行故事了。
▲进入立陶宛。嘿,这里也出过毁灭博士呢?
第二天我们飞越立陶宛进入了波兰,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像多米若骨牌一样纷纷倒在了我们的车轮之下。从塔林踏上高速路之后,一路上风景基本没啥变化,无聊透顶,好在天气喜人,弥补了失去的夏日,能在阳光的拥抱下骑行几日也不枉在挪威北极圈内遭受的那些凄风冷雨。
才上两天高速妮达就烦了,决定过了立陶宛进入波兰境内后立即改道,往西北方向去马祖利亚湖区绕一圈,据说那里有两千多个湖泊。天黑得很快,到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下了高速便不由自主地开始减档,以一个慵懒的速度沿着乡间小路在如画的风景中遨游。这里的落日不像北极区那么冷漠,暖心地把她橘黄色的余晖披在我们身上,伴着我们走完了余下的行程。
▲这是在高速路上不可能见到的东西
▲马祖利亚湖区给我们带来了些许骑行乐趣
只要去往有山有水的地方就一定会遇到百转千回的路,就一定会邂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摩旅只是为了获得骑行的乐趣,不是为了抵达某个地方,上次什么时候秉承过这种理念我已经不记得了,我想应该有几个月了吧。看看,多美的风景,多么绚烂的光辉,这些岂能是高速公路、旅游景点所能享受到的?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
马祖利亚是个徒步、骑车、划船、露营的好地方,每年夏天来这里玩的人特别多,不仅是波兰人心中的度假胜地,在整个欧洲都享有盛誉。我们今晚打算到吉日茨科过夜,这个城市在马祖利亚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大城市。
▲投进夕阳的怀抱
▲抵达吉日茨科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咱们来研究一下妮达背上那个痣。一开始还只是个不起眼的粉刺,半厘米大小,经过两个月的浇灌,现在已经茁壮成长了,像颗巧克力豆一样粘在她背上。关键是长的位置很奇葩,刚好在胸罩带那个地方,磨来磨去都磨出血了。我上网查了一下,发现有点堪忧,可问题是遇到周末,医院到下周一才开门,现在而今眼目下只能祈求观音菩萨显灵了。
▲离开吉日茨科
波兰没来过,五个月前打了个擦边球,不过无处不在的广告牌给了我一种错觉,感觉似曾相识俺归来。不过波兰还是有一丁点不一样,公路边除了广告牌多之外,还有很多神龛:
▲神龛也不全是拜神的,也有这种纪念死于路上的人的。
回到高速路之后很快就到了德国。我们找到了一个便宜的露营地,就在柏林郊外。营地里有个快餐店,我们进去。好久没下过馆子了,起码有一个月了吧。可惜没有WiFi。德国乡下基本上都没有公共WiFi,这么发达的一个国家呢,怎么如此吝啬,着实让人费解。
▲如果你看到菜单上只有炸猪排和黑啤酒,那就证明你已经到德国了。
第二天一大早爬上德国的主干道,一阵飞驰,终于到了巴登●符腾堡州。我们将在这里呆上几天。
▲在巴登●符腾堡州飞驰
▲终于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02#
发表于 广东省 2020-3-12 07:16 | 只看该作者
车是在当地租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03#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0-3-17 01:00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 宝马推土机公园
我们爱上摩旅的一大推手就是纪录片《长路漫漫》,它是2004年上映的,早得很了。里面有宝马越野学校西蒙●佩维和男孩们一起训练的镜头,妮达一看就受不了了,立志此生一定要亲自上一课,否则死不瞑目。我觉得这个东西固然有意思,不过要是租MotoGP赛道来玩一趟可能会更过瘾。无奈去年在瑞士和贝蒂娜住那几天,妮达偶然发现贝蒂娜也想参加训练,于是当年的旧情死灰复燃,两个人即刻就下了单,整整提前了几乎一年,还相约到时候在位于德国赫克林根镇的训练场见面。
后来我查了一下,发现欧洲的MotoGP赛道玩不起,他们推出的套餐价格(包括摩托车、装备和场地的费用)极其的高,算了,还是和美女们一起吃土比较划得来。
这事儿妮达已经盼了十几年!
▲在赫克林根镇外转悠
我们早到了两天,不过事先已在赫克林根镇定了客栈,就是那种除了睡觉还管早饭的B&B。这个镇小得可怜,除了几栋民房之外就剩下我们住的那个客栈孤零零地在那儿戳着了,实在是没什么可看的,只能窝在大堂蹭WiFi。这可是德国的乡下,房间里是没有公共WiFi的。离此几分钟路程的地方有个叫海登海姆的小镇,我们骑着摩托车去买了很多吃的回来。
▲海登海姆还挺漂亮
贝蒂娜是第二天晚上到的。已经一年没见面了,久别重逢自然要大庆一番,于是下馆子大吃了一顿,在饭桌上聊了几个小时,无非是话话家常呀,扯扯周末的培训呀之类的。
▲上课去咯
▲宝马越野公园,欧洲公路越野两用摩托的天堂。
​宝马越野公园占地26公顷,有山,有坑,有沟,有障碍场地,有飞跃场地,有技巧场地,还有一片茂密的树林,里面有条狭窄弯急的羊肠小道,在这条道上你能体验到各种路面,有碎石的,有岩石的,有土的,有沙的。在监管如此严格的欧盟能有这么一大块用于机动车的运动场地实属不易,更别说专门用于两轮了,因此想过越野瘾的欧洲骑手都爱跑到这里来。欧洲人玩越野的艰难北美人是体会不到的。
▲早上到公园集合,听这两天训练课的简介。
我们的装备全部过关,就是鞋子不合格,街跑用的,不过这里可以租到越野专用鞋。装备检查完之后就开始分班。一共有三个级别,初级,中级和高级。初级一般都是那些既没有越过野,也没有玩过街跑的,不过这样的很少,来的人大多都玩过街跑,甚至还多多少少有点越野经验,所以参加中级班的比较多,妮达和贝蒂娜也是中级班。我自认为越野经验比较丰富,报了高级班,反正教练说过,先自己选,如果到时候不合适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升降,既然如此挑战一下自己又有何妨呢。
▲我敢打赌,布拉德肯定在高级班。
▲左起第三个是妮达和贝蒂娜的教练,叫乌多。正在说话的那个是我的教练,叫曼纽尔。
​得知曼纽尔原来是个越野赛车手,我暗自得意了半天,结果发现他们个个都不一般,不仅技艺精湛,还会英德两种语言。
▲小会开完大家直奔车库抢车
▲妮达抢了辆 F700GS,和她的F650GS几乎没啥区别。
​宝马越野公园有几款GS可供选择,包括G650GS(单缸)、G700GS、F800GS、R1200GS,还有探险版的R1200GS。中级班的大都选择F700GS。高级班那几个越野经验比较丰富的都往F800GS上爬,这款车比G12拳击手更适合这个场地,前轮21寸的,而且减震的行程也比较长;剩下这些硬汉们纷纷选择笨得像猪一样的R1200GS,也不知道想向世人证明什么。
▲车上还有我的名字。这R1200GS真的好大一坨。
​也不是说凡是选R1200GS的都是硬汉,大部分只是想骑一辆自己熟悉的车上课,他们自己的坐驾就在这个车型,起码我就是这样的。自从2013年把R1200GS改成水冷之后我就一直很感兴趣,早就想试一试了,今天机会来了,而且还是在越野场地,真是上天有好生之德。
▲仪表盘和各个开关的设计完全变了,可符合人体工程学这一理念却一脉相承。
培训用的R1200GS和外面店里大家都能买到的基本没啥区别,只是开关没有钥匙,遥控的,挡风要低一些,加了保险杠但没了后视镜。另外车把升高了一两英寸,这样站在脚蹬上骑的时候要更舒适些。这些车都是今年才出的新品,基本没怎么跑过,我那辆的里程才一千公里。轮胎是象牌的Karoo,骑行感受很像我们在拉丁美洲用过的海德瑙K60。
▲妮达已经按捺不住了
把我那辆风冷的R1200GS和人家这辆水冷的R1200GS比肯定我吃亏,我后面堆好多行李哦,操作起来肯定不舒坦,而且发动机负担也要大得多,爆发力肯定也比不过。不过就我刚才的骑行感受而言,就算我的R1200GS回到风华正茂的年代想在动力上比不过人家怕也够呛,关键是人家的声音还那么悦耳动听,真是气煞我也。好在比我那辆要重20来斤,没有我那辆轻盈,骑的时候你可能没啥感觉,等倒了扶车你就会发现20斤真不是个小数目,今天我扶了几次深有感触。
▲主训练场
​每个班都有自己的场地,妮达和贝蒂娜她们那个班把主训练场给占了,曼纽尔只好把我们带到山顶上去,那里还有个训练场。上课方式一般是这样的——每个科目教练先讲十分钟,接着再练一小会儿,然后就不管你了,自己骑去吧。第一天我们学了很多个科目——身体姿态、慢速操练、上下山坡、前后刹的配合,还有山坡上倒车怎么扶起来。别看这么多科目,其实自己玩的时间多。
看着曼纽尔和其他那些真正越过野的人骑着F800在路上自由翻飞,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要是再有这种培训的机会我一定不会选R1200GS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本人在这个大笨猪身上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要知道这个家伙接近五百斤,是普通越野车的两倍,按道理根本不适合这种弯急坡陡崎岖不平的路的,也不知道曼纽尔为啥要带我们来,不会是想整我们吧?
骑着一个五百斤的大家伙越野是什么感觉?这就好比人家请你去玩山地自行车,你却开了辆重型推土机去,一旦冲出跑道那就必然形成移山填海之势,所到之处皆为齑粉。我还算好的,只倒过一次,虽然比不过人家那些越野经验丰富的人,但总比那群基本没越过野的街跑骑手要好得多,我经常看见他们的推土机赖在泥地里不起来,任凭他们使出吃奶的劲也无济于事,场面十分悲壮。我的好胜心也不是特别的强,只要在班里处于中等水平就心满意足了,嘿嘿。
▲午饭时间到了,我们开着推土机浩浩荡荡穿街走巷回到客栈吃自助餐。
​离开越野公园上外边的大路之前接到通知,要求我们把电控悬架、动力控制、油门灵敏度的设置从越野状态调到街跑状态,奈何吃完饭之后我竟忘了调回去,回到公园后车子开始蹦蹦跳跳,到处乱串。骑行当中调不了,当时我正好处于队伍的中间,后面的人肯定以为我一到吃饭时间就忘了怎么骑摩托。好容易熬到教练通知休息,我赶紧调回越野模式,这坨神奇的宝马牌推土机又瞬间恢复了正常。
教训啊教训,悬挂设置的重要性从此刻骨铭心,同时让我刻骨铭心的是——有了这些电子设备之后确实方便多了。不过也有美中不足,电子设备太多,不适合长途旅行,因为一旦出现电子设备故障想靠自己是不可能修得好的,甚至普通修理工也搞不定,非得宝马专卖店那些懂电脑技术的人才能更换芯片、传感器这类东西,像我们这种旅行显然不是个好事情。话分两头,在一切运转正常的情况下还得承认人家确实是辆相当优秀的车,要是哪天我有车库了肯定得买一辆。
▲和推土机一起摸爬滚打
​第一天就差点把我整残了,眼看还差一个小时就结束战斗了可我还是没能坚持住,我知道很丢人,可实在是坐得太久了人都变形了。晚上睡得特别香,像个死猪一样,第二天早上又元气满满继续战斗。
第二天的课程更难,学的都是高难度的越野技术,有前轮滑后轮滑的高速绕桩,有攀山,还有过沙。中午吃饭的时候和妮达聊天,发现中级班和高级班学的东西完全一样,只是高级班的速度更快一些,单独霸占越野赛道的时间多一些,过障碍的时候距离更短一些。
▲教练全程双语教学,一次英语,一次德语。
▲偶尔会遇到妮达那个班,每次她那张脸都笑得稀烂。
​实在是太好玩了!妮达说完全达到了她的预期。贝蒂娜更痴迷,当场就付了定金,下次开学还要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04#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0-3-17 01:30 | 只看该作者
一点情意 发表于 2020-3-12 15:16
车是在当地租的吗?

不是,是先拆散放进旅行袋里带到当地组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05#
发表于 北京市 2020-3-17 03:02 | 只看该作者
又有更新,好幸福。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06#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0-3-27 12:06 | 只看该作者
狼哥@ 发表于 2020-3-17 11:02
又有更新,好幸福。感谢。

现在才译了258篇,人家已经更新到了第448篇,幸福的日子还长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07#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0-3-27 12:21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除豆豆修箱箱玩心跳
我们已将日程表清理一空,再也没了时间地点的催促,几个月来第一次有了喘息之机。不过还是有几个事得解决,首当其冲的便是妮达的痣,这几个周已经长得很大了,像颗巧克力豆似的粘在她背上。这几天我一直在网上搜搜搜,研究了好多有关的医学影像,感觉有点严重,可遇到周末,啥也干不了,只能求德国的朋友帮忙介绍了几个皮肤科医生,求他们指点一二。我们甚至想过去意大利,妮达的姐夫在米兰一家医院上班。后来还是决定先去慕尼黑试一试,离赫克林根近嘛,骑车过去一个半小时就能到。去之前又上网查了一下,找了家既所无需预约又能用英语沟通的皮肤科诊所。
▲慕尼黑这座城市就像我们此行的中转站似的,都不知道来了几次了。
到了诊所之后前台想给我们办个预约,就是过两天再来。那哪儿行啊!我们直接去找了医生,费了好一番口舌才同意马上就诊。看着妮达走进检查室我好紧张,不知道怎么办好,随手拿起一本德文杂志乱翻一气,啥也没看进去。满脑子都是妮达的病情哪里看得进去。
煎熬了45分钟之后妮达终于出现在候诊室外面的大堂里,隔着玻璃对我笑了笑,还竖起了大拇指,我的心一下子就落回了肚子里,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妮达说,医生已经把痣切除了,准备拿去化验,不过她认为是个良性肿瘤,无大碍,叫我们不用太过于担心。
走出医院,像是卸下千斤重担一般,脚步轻快地蹦跶在慕尼黑的街道上,也不知道该去哪儿。最好是哪儿都不去,此刻便是最逍遥的日子。
走回摩托车旁边,我伸手搂着妮达的腰,说:“我的巧克力豆儿,咱们现在去哪儿呀?”
她冷冷地盯着我,竖着一根食指挡在中间,说:“甭给我提这个……”
呃……不过是想缓解一下紧张情绪而已,反应这么大,玩笑开早了?
▲慕尼黑的图尔泰克
整个城市都在忙着为下午的啤酒节做着准备,不过这打动不了我们,人山人海和高价美食不是我们的菜,难以给我们疲惫不堪的灵魂以慰藉,还是继续我们的维修主题要紧,只是这次不是修妮达的巧克力豆,该修摩托了。这里可是宝马的老巢呢,要说修车还有哪个地方比得上这里,对不对?
说干就干,我们骑着车就去了宝马官方总店,先为自己买双骑行靴再说,我那双早在挪威的时候就漏水了。买完鞋直奔位于市中心的图尔泰克店,看看妮达那个漏水边箱还有没有救。店里的伙计说,要是我们把边箱放他那儿,那么下周之前能修好。时间也太长了吧,在我们的再三逼问下他才道出了实情。原来他们这里只负责卖东西,不负责修东西,他们接了维修的活儿也要把东西运到位于尼德雷沙的图尔泰克总部去。据他说尼德雷沙也不是很远,往西走几个小时就到了,要是我们自己去的话大概一天就能修好。既如此那还是去尼德雷沙的好。
伙计见我们即刻要走,甚为惋惜地说:“你看你们大老远地来一趟也不容易,正好又碰上一年一度的啤酒节,过完再走不好么?这在德国也算得上是个大节呢,好多游客慕名而来,你们却要背道而驰,不合理呀。”我们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感谢,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慕尼黑。
▲下了高速路,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到达图尔泰克总部时正好遇到他们下班,让我们明天再来,还帮忙在附近一个小镇里定了一家酒店。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又去了,修边箱的心情那是相当的急切。
▲工作人员把妮达的边箱推去做手术了
▲妮达的坐垫今年初就开始漏水了,也想修一下。
坐垫是Corbin公司生产的,一开始其实联系的是他们的售后服务部,希望给修一下,没想到把我们踢给了销售部,叫买个新的。这不就是滚蛋的意思吗,好吧,那我们只好把钱拿给别人赚咯。
▲这是图尔泰克自己产的坐垫,借给妮达让她去山里转转,看合不合适。
尼德雷沙正好处于德国的黑森林区域内,这里的路是出了名的,不仅弯得够爽,还美得窒息。图尔泰克的人就是乐善好施啊,除了把坐垫借给妮达之外,还送了张地图,有了它,这一地区有哪些极致线路便一目了然。
▲妮达要独自去探索黑森林了,我则留在图尔泰克总部写游记。
两个小时后妮达回来了,看样子一个人在黑森林里玩得挺开心。她跟我说看中了两条路,还有几个好玩的地方,等会儿带我去。问她这图尔泰克的坐垫怎么样?她说一开始还好,一个小时后就坐不住了,太硬,屁股受不了。当然硬啦,这是越野坐垫,又不是街跑坐垫。看来妮达是不想要的了,只能继续物色咯。
▲下班之前妮达拿回了她的箱子
他们实际上给妮达换了一个尾箱,原来那个有个设计缺陷,底部连接安装支架那块儿容易破。至于边箱,他们解释说不是盖子的问题,是安装支架那个地方和支架经常猛烈撞击,时间一长导致密封不严了,里面漏水,重新做了防水之后还用高压水枪试了一下,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了才交给妮达的。干了这么多居然分文不收,简直把图尔泰克人的乐善好施发挥到了极致,不点赞怕是要天怒人怨的吧。
▲妮达买了一对增高码,来图尔泰克不买点什么她会甘心吗。
这对东西妮达垂涎已久了,她一直在抱怨她那辆F650的手把太矮,弓腰驼背骑着不舒服。在宝马越野公园培训的时候骑了一辆F700,那辆车的手把是升高了的,骑过之后就彻底疯了,叫嚷着非要买对增高码不可。其实才高了两公分而已,不过效果倒是挺明显。
好像我们又渐渐找回了那个当初的自己。
至于接下来要去哪儿仍然还是个未知数,现在只想看望朋友,只想和他们扯南山侃北海。我们在德国有很多朋友,今年年初我们还打算一一拜访,可惜妮达的链条不争气,折在了捷克,等修好之后时间又不够了,只得赶回去坐飞往多伦多的飞机。现在良机已到,当初未能实现的计划必须完成。
▲到斯图加特看望我们的朋友卡门
卡门住在斯图加特郊外,从图尔泰克总部走高速路过去只要一个小时。我们发现这些天太阳很早就下山了,天气越来越冷,冬天快要来临了,难道我们也得跟着冬天的脚步回加拿大吗?
我们第一次遇见卡门是在从卡塔赫纳到古巴的船上,当时她已经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摩旅完南美洲,正打算以背包客的形式结束这趟旅行。我们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一转眼两年半过去了,原以为时间会冲淡我们的友谊,没想到轻松愉悦的相处状态瞬间便死灰复燃。
▲这道菜是卡门替我们点的,是施瓦本地区的特色美食。
和卡门这样的长途旅行者聊天是件十分开心的事情,大家都是同道中人,深谙其中的酸甜苦辣,不用任何解释就能心领神会。我们的旅行正好处于一个关键节点,在路上颠簸了这么长时间之后接下来的生活会怎样是我特别感兴趣的点。
卡门现在有一份她喜欢的工作,还有一个安定的小家,不过她依然很想念在路上的感觉,一直在筹备着下一个宏伟计划,一直在梦想着再来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漫漫征程。
晚上和卡门道别之后这个问题我想了好久。
▲进入斯图加特找过夜的地方
过夜的地方其实老早就找好了,就在城里,等我们到的时候却发现营地成了个狂欢场所,他们正在这里举办斯图加特啤酒节,此刻正处于鼎盛时期。我实在是没想到慕尼黑之外还有啤酒节,下巴都惊掉了。
到处都是喝得醉醺醺的斯图加特人,高唱着足球赞歌四处乱串,我们左躲右闪,好容易才发现路牌找到了营地。营地在停车场里,停满了大卡车,给狂欢节运大型游乐设施的。保安师傅说没位置了,搭不了帐篷。妮达祭出了她的德语技能竭力打听哪里还有可以过夜的地方,我则抱着导航一阵狂翻。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晚上十一点了还没找到地方住,而且在啤酒节期间酒店有可能都定完了,即使有也肯定贵得离谱,在这么危急的关头我不但毫无压力,居然还有点小兴奋,实在是不可思议。
其实也没什么不可思议的,这几个月都在按计划行事,一切尽在掌握中,现在终于漫无目的了:
“咱们去慕尼黑图尔泰克修边箱吧。”“好的!”
“哦,得去黑森林才能修啊?”“好的!”
“去德国转转吧,看望看望咱们的朋友。”“好的!”
“哦,不能在这里睡啊?得另找地方?”“好的”
仿佛又回到了北美那会儿,没有计划的催促,闲庭信步,优哉游哉,让每一天就这么静静地流淌,我们跟随着它的脚步像个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自由的感觉又回来了?没错,又回来了。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妮达让保安去把营地的经理找来。经理见我们只有两辆摩托车,帐篷也不大,占不了多少地儿,便同意我们住下了。我们在停车场的一个角落里搭好帐篷,舒舒服服地钻进睡袋的时候,外面绚丽的灯火已经开始渐次熄灭了,赞美足球的歌声也渐行渐远,大概是去酒吧了吧。
终于过了几天快活的日子。
▲第二天早上才看清这个停车场营地周边的环境
▲整装待发
▲马车上的人兴致勃勃地看着我们,我们也兴致勃勃地看着他们,互为欣赏。
好容易才出了城,找到了往北的高速路。德国北部还有几个朋友要去拜访。
▲半道上下了高速,我还把行李全都卸下来了。
▲没错,这就是纽博格林。
我第一次在纽博格林北赛道飙车还是在2000年的时候了,当时驾驶的是一辆保时捷911——996型,双涡轮增压。那个时候这个车型很罕见,《极品飞车》之《保时捷之旅》这款游戏本身是没有这个车型的,得另外下载安装才能玩得上,可费劲了。
北赛道举办过MotoGP比赛,后来考虑到安全问题在1980年停办了。1976年尼基●劳达不是出了重大事故了吗?就是在这里出的事,还拍成了电影,叫什么《急速风流》。出了事之后F1也停办了,现在这个赛道不再有顶级赛事,成了各大跑车测试新车型的宝地。这里跑出的单圈成绩可是衡量跑车品质的标准。
北赛道停车场里停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车子,有小车,也有摩托车,有些还是家里的买菜车。大家都在停车场里忙着调教车子,比如调整防倾杆或者胎压什么的,都想大显身手,挺高自己的单圈成绩。我也一样,把后面的行李全取下了,免得过弯的时候脑壳没出弯屁股倒先出去了。成绩咋样先放在一边暂且不提,咱得把架势做足了,对不对?
▲在入口排队
想在纽博格林骑车还得买张卡,用来记录圈数,每圈27欧元,到自动检票口刷一下钱就飞了。太特么贵了,我骑了一圈就赶紧走人。想当年整天成谜于《极品飞车》不能自拔,连续玩几周都不带累的。不过那已是15年前的事了,弯道长啥样已经不记得了,加上骑了一辆大笨鸟,前后轮还装的是运动胎,总而言之一句话,我骑得很慢就是了。
本人初来乍到,不晓得纽博格林的规矩,幸好看见入口抬杆上写着“遵守德国交规,靠右行”,要不然可能小命不保。
北赛道全长20公里,本来拍了个20分钟的视频,为了保全脸面就不拿出来分享了,来张照片吧。看那辆小车呼哧一声就超过去了,多有意思。
▲我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08#
发表于 河南省 2020-3-27 14:14 | 只看该作者
真精彩,让人耳目一新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09#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0-3-30 03:36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10月2日 星期五 继续德国的访友之旅
往北去波恩继续我们的访友之旅。自去年夏天踏入欧洲以来,茱莉亚和汉斯三番五次地邀请我们去做客,一直被琐事困扰着未能前行,现在一身轻松,终于可以不负盛情了。
▲山路弯弯
▲在新维德等候渡船
▲渡过莱茵河
▲我们的摩托车可以在汉斯和茱莉亚家里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了
他俩也是摩旅爱好者,知道我们需要的无外乎一餐热饭、一个安乐窝、一个车库、一个洗衣机,还有可以联通世界的WiFi,刚一进门就一一安排妥当,实在是感激之至。
▲他们用热气腾腾的家宴欢迎我们的到来
​汉斯和茱莉亚是我们第二次游完中美洲坐船前往南美洲的时候认识的。他们在路上的时间也不短,用了整整九个月沿着泛美公路从北往南穿越了整个美洲大陆。和他们聊天就像家人一样,没有隔阂,让人倍感温暖。在重温他们曾经的摩旅经历时那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让我再次感受到了长途旅行过后真实生活的模样。
他们和那些视死如归的人不同,走前和老板协商了个超长的假期,既保住了饭碗,也保住了房子,不至于旅行结束之后无家可归。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回家之后无时无刻不在梦想着什么时候能重返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或许对于我们这类人来说“真实生活”就是漂泊的日子,旅行的间隙像是在梦游一般,整日干着些无聊至极的事情,干着那些能让我们再次跨上铁骑自由驰骋于广袤天地之间的恼人俗务。
我们真的想放弃已经牢牢攥在手中的这份自由么?
▲走了多少路轮胎最清楚
妮达的后胎该换了,看来我们的维修之路还很漫长啊。新胎是汉斯和茱莉亚帮忙定的,米其林的Anakee 3,已运至他们家了。恰好汉斯刚弄了个工作室,里面各种修车工具都很齐全,我们便把妮达的车轮卸下,开车去附近修理店换胎。
▲这是汉斯和茱莉亚摩旅美洲时的座驾,两口子都骑的这个车型,本田的非洲双缸,酷毙了。
▲Anakee in the U.K. (or in this case, Germany)
我的轮胎也是米其林的,不过是 Anakee 2,当时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换的时候只有这个,我倒要看看这2和3到底有啥区别。旅行一开始我和妮达还打算同时换胎,后来发现不行,我的车子比她重,排量也大,轮胎的磨损速度快得多,只能各换各的。路上买胎换胎很花时间的,希望打算长途旅行的摩友能从中吸取教训,尽量选择同一个型号的车,免得浪费时间。
▲汉斯成了樵夫,在为壁炉准备柴火。
▲刚一进门就吃到了香喷喷的苹果派
德国的水果当中苹果的产量是最大的,现在又正好是上市时间,难怪我吃了那么些苹果派。奥地利也有苹果派,不过没有德国的苹果派来得特别。听茱莉亚讲,吃德国苹果派的时候不能平着吃,得竖着吃,否则旁边的人要遭殃。这还是大家印象中的德国货吗?
▲科隆大教堂
第二天好客的主人带我们去附近的科隆观光。汉斯对教堂的热爱我们早有耳闻,首先去参观科隆最著名的教堂一点都不意外。
▲里面好漂亮
▲教堂里的蜡烛才是我的最爱
▲音乐会即将开演
汉斯说到教堂楼顶可以一览全城风景,不过要爬532级台阶,垂直攀登150米的高度。我最烦徒步了,尤其是爬楼梯,那又能怎么样呢,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只好跟着他们呼哧呼哧地往上爬,歇了好几次才爬到了楼顶。
▲看到莱茵河从科隆城里蜿蜒流过才发现这楼爬得值
▲这辆杜卡迪998又勾起了我的思念
▲漫步于莱茵河岸
▲科隆老城区打扮得花枝招展,很像中美洲那些“外国佬旅游线路”上的城市。
▲我最喜欢拍的是蜡烛,此外就是原住民。
汉斯和茱莉亚不仅是优秀的导游,还是慷慨的主人,请我们吃了这么一大桌子德国佳肴:
▲德国蹄髈,炸得外酥里嫩,虽说算不得科隆特产,但其味道真的是让人梦中垂涎湿枕头无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10#
发表于 安徽省 2020-4-1 01:1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带来精彩的翻译游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11#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0-4-12 03:06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10月3日 星期六 啤酒大战
利物浦和曼切斯特在足球场上争锋相对,蒙特利尔和多伦多为了争谁才是冰雪中心打得头破血流,波士顿和纽约两只棒球队在场上肉搏的时候教练们根本坐不住跑到场边吼得撕心裂肺,牛津和剑桥不仅要在泰晤士河上一较高下,在学术上也不甘示弱,非要争个子丑寅卯不可。在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也有两个邻居不和,就是科隆和杜塞尔多夫,也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正好离这两个城市不远,汉斯和茱莉亚便带我们去一探究竟。
▲先看看阿尔滕贝格大教堂再说
汉斯又带着我们去看教堂了,这人对教堂的热爱简直无与伦比。科隆大教堂当然是这一带最有名的教堂,但阿尔滕贝格大教堂也毫不逊色,尤其人家还是在这么偏僻的地方。
▲这么好的天气我们出来透气儿,把摩托车扔家里,人家可不这么干。
▲汉斯对教堂的前世今生如数家珍
汉斯带着我们在这个巨大的教堂里到处乱转,眼见累得差不多了,一个个口干舌燥的样子,才回到科隆城里,去了此地最有名的啤酒厂,叫什么Cölner Hofbräu Früh的,他要在这里请我们吃顿午饭。说是吃饭,实则主要是喝酒而已。趁我们坐下来点菜的功夫,他又开始给我们灌输历史,说这科隆和杜塞尔多夫为了争夺啤酒之王搞得水火不容。听他说起来好像世界上其他那些纷争在啤酒面前都算不得什么。
汉斯说这两个城市都准备带我们去一趟,尝尝各自酿的啤酒,看看哪个城市酿的啤酒好喝。他说他自己心里有杆秤,先不说破,免得影响我们的判断。
听汉斯讲,这个酒厂除了啤酒闻名于世之外,服务员也相当有个性,一个个傲娇得不行,对人粗鲁得很。正说着,服务员进来了,看了一眼我们点的菜单,数了一下要几杯,然后就出去了,很快便端着酒回来。我们一看心里凉了半截,0.2升的酒杯,小得可怜。这哪里粗鲁,人家很小家碧玉嘛。
▲这就是科隆最好的啤酒Kolsch
在这里喝啤酒要注意,服务员只要看见杯子空了就会来给你添上,要是不想喝了得眼明手快,趁服务员没赶到之前把杯垫盖在杯子上。每添一杯他们会在杯垫上画一道杠,以此记录你喝了多少杯。如果看见杯垫上横七竖八画了很多条杠,请稍安勿躁,这里有个奇怪的规矩,你这一桌每喝一轮服务员就可以替自己点一杯,酒钱算你头上。
这个Kolsch牌啤酒属于lager啤酒,色浅味淡,和中美洲的cerveza啤酒一个吊样,清凉解渴,适合夏天润喉。我和妮达更喜欢那种颜色黑黑的啤酒,味道浓烈,震撼人心。
▲为了公正,在喝Kolsch的时候汉斯没有露出任何好恶之形。
品完之后妮达给出了评价:“味道不够强劲。”说得像外交辞令。接着又补了一句:“服务员倒是确实不大客气。”汉斯点了点头,颇为满意。茱莉娅翻了翻白眼。我只能跟着附和。
▲鸵鸟养殖场
在科隆城里观完光之后歇了两天,我们又上路了,这次去了莱茵兰乡下,风景美如画。途中见一鸵鸟养殖场,于是停车拍了几张照片。本世纪初,这个地方出现了疯牛病,人们不敢吃牛肉了,鸵鸟肉成了替代品。此事很快传遍德国,鸵鸟肉莫名其妙地风行起来,鸵鸟养殖场也随之如雨后春笋,开始遍地生花。
▲世界上最大的鸟却长了个这么小的脑袋,看着很滑稽。
看完鸵鸟又去看伯格城堡,据说此乃莱茵兰最大的城堡,虽然是后来重建的。
▲伯格城堡大门
▲刚出炉的新鲜烤货
▲苹果酿的酒,德国人对苹果的热爱真的是无人能及。
▲庭院深深,可惜游人太多,少了几许幽幽之气。
▲我的俩保镖
▲二手货,我不是说中间那个啊。
▲这面旗帜飘啊飘,不知疲倦,好羡慕。
​离开伯格城堡后,我们沿着武伯河往北徒步,长度大约两公里,一路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在城堡转悠了半天,又带着我们走几里地,不知道汉斯意欲何为,可能是想让我们对这趟啤酒之旅的下半场更加渴望吧。
▲远处为明斯特大桥,德国最高的铁路大桥。
徒完步又马不停蹄地去了杜塞尔多夫,科隆在莱茵兰地区最大的竞争对手。这一天可够忙乎的。
▲进城后直奔老城区,一个号称“全世界最长酒吧”的地方。
放眼望去,街道两边酒吧林立,露台密布,家家生意兴隆,人满为患。汉斯张开双臂,得意洋洋,像是在说:“看看,这里多受欢迎,啤酒肯定好喝。”
▲品酒之前又到处逛了逛。这是杜塞尔多夫政府大楼。
▲好像比科隆显得更青春。人山人海啊!
▲莱茵河岸同样餐馆酒吧鳞次栉比
▲汉斯就像个历史叫兽,走到哪儿说到哪儿。
▲终于喝到了产于杜塞尔多夫的Altbier牌啤酒
我们走进老城区拥挤的酒吧,服务生笑容满面,即刻端来了四杯Altbier啤酒。从黑黢黢的颜色上可以看出这是艾尔啤酒,不用尝就知道肯定比科隆的Kolsch啤酒好喝。汉斯抿了一口,眯缝着眼,一副要升天的样子,这是保持中立的举动么?茱莉娅对着他摇了摇头,不置可否,一副爱谁谁的样子。我是第一次喝这款啤酒,一入口,麦芽和啤酒花浓烈的香味便在舌尖上舞动,舞得我心花路放。瞟了一眼妮达,发现她也一副陶醉的模样。走了一整天终于有了回报。
美酒的诱惑难以抵挡,我和妮达一杯又一杯,一直喝到脚不听使唤了才爬进车里。回波恩的路上,我俩像死人一样爬在后座上动弹不得,科隆和杜塞尔多夫之间这场啤酒大战害死个人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12#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0-4-19 02:29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 黑森林
离开汉斯和茱莉娅的时候比当初来那会儿情绪高涨多了,在德国这段访友之旅确实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和我们认识的人、认识我们的人、大家一起摩旅过的人聊聊天,话话家常,整个人就和暖起来,孤独寂寞之感淡了许多。我们掉转车头往南进发,继续我们的访友之旅,去看望今年夏天错过的朋友。
▲跟汉斯和茱莉娅道别。看到墙上的图案没有?那是他们在表达对摩托车的酷爱。
▲阴沉沉的天气没能左右我们的心情
今天不走高速,打算沿着蜿蜒奔向瑞士边境的莱茵河南行。白昼越来越短了,天气也越来越凉了,此刻正值南迁之时。把朋友们都拜访完了之后做啥呢?不知道。管他呢,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方为王道。
▲再次渡过莱茵河,不过这次是从北往南。
▲乌云总能找到我们
▲沿着莱茵河一路向南
▲圣戈阿,莱茵河边这样的小镇很多。
▲停下来加点油,吃块三明治,拍两张照。
▲任轻舟飘过万重山,莱茵岩古堡自岿然不动。
优哉游哉地走了几个小时之后便到了卡尔斯鲁厄,摁响了西蒙和安妮家的门铃。像大多数欧洲朋友一样,我们也是在铁耗子上认识的。他们当时在度蜜月,背包环游世界。到哥伦比亚之后西蒙不幸得了登革热,我们还特意去看望了他们。转眼两年过去了,如今他们已回到了德国,有了新家,换了新工作,还整出了个宝宝 !!!∑(゚Д゚ノ)ノ
▲西蒙,安妮,还有他们的宝宝塞尔玛。
这次出来遇到好多背包客,我们好像和他们很相似,走得慢。通常遇到摩友打声招呼就各奔东西了,骑士们闲不住,总是不停地奔波。背包客不一样,每到一个地方停留的时间会稍微长一点,这点倒很符合我们的气质,我觉得我们应该叫摩托背包客才是。
各种闲聊中,“是否想念旅行”这个话题始终绕不开,我一定得问。答案是肯定的,即便有了孩子也是如此。
我和妮达这一个半月基本上就没怎么观光游览了,也没这心思。不过我却不希望就此打住,找个安乐窝,再找个工作,下班回来后躺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思念路上的日子,我不希望仅仅是因为旅行疲劳就终结了我们的摩旅生涯。
但是我们始终燃不起探索新大陆的热情……
▲第二天早上便和这一家三口告了别
▲又该上路了
去哪儿呢?当然是继续看望朋友,这事儿让我们快乐了一周,为什么不继续呢?
卡尔斯鲁厄位于黑森林的北部边缘。叫黑森林并不是说这里的树是黑的,是因为这些树属于常绿阔叶林,且枝繁叶茂,以至于遮天蔽日,伸手不见五指。这一带的路很平坦,就着山势千转百回,直教人骑乐无。
▲没想到今天天气这么好,雨衣都白穿了。
▲黑森林里藏着很多漂亮的村庄
▲特里贝格
这些小村庄里的房子好像个个都是从格林童话里搬出来似的,也说得过去,毕竟童话里的故事大都发生在黑森林里。商店也打扮得童趣盎然,感觉每道门背后都藏着个大灰狼,要不然就藏着个女巫,正在那儿做姜饼呢。说起商店,这个东西好像在这一带颇受欢迎:
▲手工做的布谷鸟钟
我估计世界各地的人们涌入黑森林就是为了买个德国造的布谷鸟钟,要不然也没这么多卖钟的店铺。一看标价能吓死你,一个木头做的玩意儿要价几千欧元,太特么坑爹了。
▲这玩意儿我的老铁杰夫也弄了一个
▲极具高山风格的房子
▲视频里可以看到更多漂亮的村庄,还能体验一把黑森林里骑乐无穷的路。
我们从黑森林南边冲出来,跑到坎登镇安营扎寨。这里离瑞士边境咫尺之遥,距巴塞尔非常近,骑车半小时就到了。正好我们有两个朋友住在巴塞尔,便和他们联系,看看有没有空吃个晚饭。其实我们也没报什么希望,眼看要下雨了嘛,没想到他们竟爽快地答应了。
▲美食只能算个锦上添花,有朋友相伴才是重点。
上次见到科林和丹还是在法国第戎呢,一眨眼已经半年过去了。和朋友一起混就是爽啊,好久没过上这样的社交生活了。
▲吃完饭他俩便回去了,可惜天公不作美,又下起雨来。
在欧洲的这段日子过得舒坦极了,熟人多嘛。冬天的脚步近了,要是气温还能忍受的话我们打算把访友之旅继续下去。好在南方也有很多朋友可以去拜访……(^-^)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13#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0-4-23 04:05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瑞士阿尔卑斯山
早上起来,天边漏出了几丝阳光,昨夜洒在地上的雨水已经干得差不多了,我们收拾好帐篷前往瑞士边境。我们要途经瑞士,也不打算观光游览,昨晚科林和丹知道后给了不少建议,可谓雪中送炭。
▲收拾好行装,准备离开德国。
​事先就有人提醒我们,说瑞士实行的是vignette制,就是你得提前购买通行费才能在这个国家的路上开车,而且一买就得一年,不零售,问题是我们只是路过而已,一天足矣。一张vignette要价40瑞郎,大约40美元。要命的是这几个月加元贬值得厉害,一天40美元的通行费实在是有点难以接受。
昨晚我们跟科林和丹探讨了一下,如果不买票被逮住的几率有多大。那个vignette不是电子票,只是张贴纸,贴在挡风玻璃上,如此说来只要不遭拦住就没什么问题。我上网查了一下,逃票罚款200瑞郎,差不多200美元,按现在的汇率换算成加元上千了!我的天哪,这还是当初出发的时候那个加元么?
科林和丹跟我们说,那个vignette都是年初发放,现在都岁末了应该管得不是那么严了。好吧,既这么说那咱就去裸奔一回,要是被逮住了老子一定把罚单寄给你俩。
接下来这几个小时就得小心了,千万不要引起警察的注意,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一点速都不能超,所以领骑这事儿还得我来,妮达这个人总觉得警察叔叔的测速雷达是个摆设,看不到她。
▲一般这种照片都会有妮达的身影,这不是非常时期么。
从上面那张地图就能看得出来,这趟骑行的前半段实在无趣,只有到了瑞士南部,靠近阿尔卑斯山才能找到骑行的乐趣。唯一的乐子就是在看到警车的时候,战战兢兢,疑神疑鬼,小心脏跳得扑通扑通的,挺刺激。
走着走着,无意间看到一块路牌,上书“卢塞恩”三个大字。我用对讲机问妮达:“喂,要不要去逛一下?”妮达知道我的心思,爽快地答应了。
▲2002年我们就是在这里订的婚,这座城市里有我们满满的回忆。
▲我们在车流中奋勇拼搏,找寻那个特殊的地方。
天气不是很好,阴沉沉的,湖面上笼罩着一层薄雾,完全看不到对岸。2002年住的那个酒店的名字我不记得了,只记得在水边,于是在湖滨大道上来来回回骑了好多趟,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们找到了那栋熟悉的房子:
▲皇家酒店!看到那个绿色的穹顶了没?我就是在那里跟妮达求的婚。
记得当时我们租的是豪华套房,在最顶层,推开窗,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我立刻意识到,这里就是向妮达求婚的最佳地点。
剧透:她答应了。
骑着车从这个豪华酒店前走过彰显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过去的生活方式之间巨大的变化。13年之后再次来到同一个地方,酒店的贵气依旧,我们却从帐篷中醒来,曾经的豪华套房变成了如今的三尺布屋,真是天壤之别啊。
好了,旧也怀得差不多了,还是回到路上继续南下要紧。
▲大山就在前面,幸福在向我们招手。
▲刚一进山美景便扑面而来
▲安德马特,一个坐落于阿杜拉阿尔卑斯山谷的小城,近来成了游客们追逐的热点。
▲安德马特位于两座大山之间,东北是Nätschen山,南面是Gemsstock山。
按照科林和丹的建议,我们将暂时偏离南进路线,往东走,翻越Nätschen,那里有几个大名鼎鼎的山口。
▲安德马特宾馆酒店云集
安德马特能重新火起来得益于像圣莫里兹这些度假胜地价格猛涨之故。当然了,安德马特的便宜也只是相对的,要知道瑞士这个国家的消费水平不仅在欧洲,在全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的,比挪威还高,仅次于新加坡。幸好上回来瑞士是受了贝蒂娜之邀,吃住全免,逃过一劫。
▲几个德国骑士呼啸而过
▲大家都在上班,街上空无一人。
​现在正值瑞士阿尔卑斯山的淡季,滑雪吧又太热了,徒步吧又太冷了,不过却挡不住骑士们穿街过巷奋勇攀登的脚步,在摩旅人眼中,那些高耸入云的山口,那些蜿蜒曲折的道路是没有淡旺季之分的。几周之后,当大雪纷飞之时,这些空荡荡的街道又将游客云集,人头攒动,对我们来说,此刻才是旺季。
▲妮达满大街乱转,只看不买。
▲法拉费三明治,此乃科林和丹力荐之物。
这是菜单上最便宜的东西了,不过还是贵得要命,好在味道不错,也算是物有所值吧。我们是坐在餐厅外面吃的,进去人家要额外收费。就在我们吃得正嗨的时候,看到几个德国摩友摸到我们的摩托车面前东张西望。我们过去打了个招呼,聊了一会儿,得知他们今早从德国出发,打算去瑞士阿尔卑斯山兜一圈,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回去。这种硬核骑行倒是很符合当年我们的风范。
吃完法拉费,离了安德马特,往东直扑Nätschen山。
▲山势逐渐增高,草也由绿转黄。
▲路千回百转,天公也知趣,极乐世界也不过如此。
▲到了山谷,草又变绿了。
▲再加上这美得窒息的风景,这天简直是我人生的巅峰。
▲从小城旁轻轻飘过

▲瑞士奶酪生产线
离卢加诺越来越近了,建筑风格也变得大不同,上次来的时候没注意到这点,主要是因为我们从意大利过来,只在提契诺区兜了一圈。这回不一样了,一天之内跑遍了整个国家,看到了从北边日耳曼风格到南边地中海风格的演变过程,收获满满。
贝蒂娜春风满面,用一桌热腾腾的饭菜热烈欢迎我们的到来。近来老跟贝蒂娜混,和她一起聊聊摩托车,说说家常,感觉很舒坦,就像多年的老友一样。
▲贝蒂娜在向我们炫耀她的新车——杜卡迪怪兽,太漂亮了。
▲书贝蒂娜在给我们制作明天的路书
穿越瑞士只用了一天,但这一天收获满满,不仅收获了骑行的乐趣,还收获了朋友的陪伴。简单便是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14#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0-4-29 08:21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10月7日 星期三 科莫风光
我们拿一只眼睛盯着前方南进的路,另一只眼睛则盯着日历,以免被跟在屁股后面穷追不舍的寒冬赶上。近来天气变化无常,阴晴不定,冷暖交替,预示着欧洲大陆又一个秋季行将结束。我们现在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此乃大伙儿陪伴之功,既如此何不继续访友之旅呢。
▲沿着瑞士境内的卢加诺湖骑行
▲莫尔科泰是提契诺州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
上次来瑞士贝蒂娜和斯蒂法诺曾带我们来这里玩过,这次没停留,也不打算停留,直接去意大利。乡野村落,湖光山色,再伴以晴朗的天气,真是相得益彰,愈发的美了,叫人不敢相信这居然是一秋之末。
▲不知不觉中又回到了意大利
现在可以把跟人打交道的事情交给妮达去办了,我就轻轻松松做个意大利的过客好了。我们两人中妮达要外向些,每次到一个语言上我更强的国家,妮达就感觉像是被世界抛弃了一样。幸好这样的国家不多,也就法国、摩洛哥,还有比利时的瓦隆地区,要不然妮达恐怕早就抑郁了。我就完全不一样,要是别让我搞翻译,别让我跟人家打嘴仗,啥也不管,只管享受旅行,我会快乐得多。很懒是吧?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
虽然离开意大利已经整整一年了,但刚一跨过边境,一看到街边停着的、满大街飞奔着的踏板车,一看到衣着光鲜的意大利娘们,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立刻便涌上心头,真是奇了怪了。
▲在科莫城里找出路
科莫是座大城市,可我们没兴趣,直接出了城,往北一拐,去了Triangolo Lariano。这个是三角形的半岛,位于科摩湖意大利一侧,昨天听得贝蒂娜说,半岛山高路险,骑乐无穷。
▲科莫湖畔,阳光灿烂。
▲除了有狭窄的沿湖公路外,还有很多像右边这种进入岛内的路,非常陡峭。
▲我们随便选了条路进入岛内。远处就是格里尼亚山,在湖对岸。
没想到竟选了条大名鼎鼎的路,叫什么Passo del Ghisallo,如果你是个自行车爱好者就肯定听说过,此乃环伦巴第赛其中一条赛道,长度只有十来公里,落差却有五百米,发卡弯一个接一个,像是永无止境,这是对自行车选手的最大挑战。我倒不觉得是个什么挑战,反倒觉得很享受,虽然都是两个轮子,谁叫咱下面多吊了坨东西呢。
▲圣地
沿着路爬到顶会看到一个小教堂,叫Madonna del Ghisallo,里面供的菩萨是自行车手的守护神。这可不是我瞎编的,因为这个教堂也兼做博物馆,里面有大量的藏品,什么衣服啊,自行车啊,还有些著名骑手的老照片之类的,每年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自行车爱好者跑来骑这段路,到了这里都会进入朝拜朝拜,以示敬意。
▲到达贝拉焦
▲真是山不转水转
我们停好摩托车,正打算在贝拉焦转转,正好遇到上面这位先生走出一栋大楼,高声叫我们的名字,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我一向不擅长记人名和长相,但此人我敢肯定不认得。他做了自我介绍,说自己叫基诺,苏格兰人,也是个摩旅爱好者,特别喜欢我们的游记,追着看。地球那么大,偏偏在这里碰上了,世上竟有这么巧的事?
还有巧的呢,今年年初,基诺和她老婆还款待过莎拉和丹尼尔。莎拉和丹尼尔是我们的加拿大老乡,一起在挪威走过一段。这个世界可真小,基诺和他老婆到这里来度假又碰上了我们两口子,不过这次没骑车。我们站在大街上聊了好一会儿才互道珍重各奔西东。
▲杜卡迪999,意大利血统,看得我口水长流,要知道我也曾经拥有过她,好怀念。
▲贝拉焦是个高消费的旅游城市
那些意大利有钱人把这个城市叫作“湖上明珠”,一到夏天,像米兰这样的低洼地带会很炎热,他们便纷纷跑到这里来避暑。看看那些门面的排场,谁敢进去,像我们这样的一般人恐怕连瓶水都买不起,还是走吧,多骑骑车比较划算。
▲真是个好地方啊,可惜不属于我们。
▲别看了,咱们还是上路吧。
▲去米兰
▲妮达的姐姐住在米兰,打算在她家待几天。
米兰正在举办世博会,为期一个月。戈加告诉我们,他们去过,那里不仅挤得要命,花销还很大。正好我们也不想观光游览,来这里就是想和家人在一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15#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0-5-6 06:01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重返意大利阿尔卑斯山
在米兰和家人呆了差不多一周之后我们再次上路。
冬天临近一般来说应该往南走,可这次偏偏背道而驰,走了一条风景线,一条更加骑乐无穷的路。为了换换口味,我当起了制定路书的重任,重返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山,再穿越伦巴第的加达尔湖区,然后翻越南蒂罗尔的群山和奥地利之南意大利一侧的白云石山,尽量避开高速,专走羊肠小道,个人觉得应该是条不错的骑行线路,。
走了一小段高速,经过布雷西亚到达加达尔湖南边,从那里爬上高耸于湖东岸的巴尔多山。
▲爬上意大利阿尔卑斯山之后阳光再次光临
▲东边就是苏瓦韦白葡萄酒产区维罗纳,那里有大量的葡萄园。
加达尔湖两岸有几个漂亮的旅游城市,可惜不是我们的菜,直接略过,转向内陆山区。今天以骑行为主,因此这篇游记除了骑行照片也就没什么其他要哔哔的。
▲又是葡萄园
▲沿着维罗纳省西北部走过了几个幽静的美丽小镇
▲阳光灿烂,真是个骑行的好日子。
▲在依山傍水的小镇间穿梭

▲画中行
▲看到这张照片我就忍不住要笑,这路有必要弯成这样吗?
▲就这么绕来绕去像是永无尽头
▲这条路可不只有我们喜欢,其他摩友也像苍蝇闻到便便一样。
▲加达尔湖附近的峡谷
▲这张照片本来……
一路上是拍了不少照片,由于本人行动迟缓,好照片可谓寥寥无几,比如上面这张就是个**。其实峡谷中有一连串隧道,直到最后一组我才想起拍照,可惜隧道太短,等我拿出相机等着自动对焦完成的功夫妮达已经消失在前面那个隧道里了,没能捕捉到她,实乃遗憾之至。本来想P一个,又觉得没这个必要,就这么的吧。
▲盘旋于山野之间
路偶尔会契入悬崖峭壁中,变成一条窄窄的羊肠小道。远处的山峰在云雾缭绕中忽隐忽现,身边的山谷一落千丈,深不见底。晚秋的树像着了火一般,天空却蓝得晶莹剔透,莫不是从我们失去的那个夏天借来的?

▲我还是把相机收起来吧,别浪费了这些弯弯。
▲飞流直下三千尺才到了罗韦雷托
罗韦雷托位于加尔达湖北端,我们将在这里吃顿迟来的午饭。一个半月以前,一个经常关注我们游记的人从多伦多给我们发了封邮件,说是看到我们夏天回了城,希望和我们见一面。我们的游记一向跟不上我们的步伐,他发邮件的时候我们已经到了欧洲,见面的事未能如愿。此后一直有联系,真是天缘凑巧,没想到大家居然跑到了同一个地方。
发了封邮件联系了一下,我们便匆匆决定要去敲响一个陌生人的家门,而且还是在一个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地方,不过大家都是加拿大人,我们心里还是觉得挺踏实的。
我们这位神秘的主人依然想继续神秘下去,所以就没有他的名字,也没有他的照片。他请我们吃了顿午饭,席间大谈特谈旅行的话题,完全忘了时间的存在。他和我们一样,也是个旅人,这十年基本上都在外面漂泊,有时摩旅,有时背包。我们有着相似的背景,有着同样的兴趣爱好,聊起来自然酣畅淋漓,甭提有多爽了。我们分享着对漂泊生活的感悟,四处流浪的体验,这些东西是不好此道的人难以明白的,也不可能引起共鸣的。
▲罗韦雷托的城市广场
得走了,多好的小镇,多好的主人,实在是不舍得,可惜已经定了住处,非走不可。本来计划在这白云石山脉里多跑点路,多尝尝羊肠小道的乐趣,谁会想到吃顿饭花了那么多时间,可是值得,和志同道合的人聊天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本来白天就越来越短了,加上在山里,太阳便落得格外的早,我们得和它赛跑了。都是挪威的午夜阳光给闹的,叫人忘了还有晚上这一说。在城市广场上互道珍重之后便急急地上了高速路,越过特伦特,直扑今天的目的地萨帕达,一个掉落在白云石山脉心脏地带的小城。虽说走的是高速路,景色却相当宜人,可惜天色朦胧看不清,不过没关系,明天有的是时间去慢慢探索。
▲等房东来接。萨帕达只有这条街,实在是小。天黑成这样,其实才八点。
我知道我们两个都在思考未来,都在想着旅行的终点在哪儿,想着旅行结束之后该干什么,一天到晚东想西想搞得脑仁疼,只有爬上摩托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骑上几个小时才能放飞心情,就像今天这样,什么烦恼都在马达的轰鸣声中烟消云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16#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0-5-14 11:58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本非我意
每年一到这个时候晚上就特别冷,好在我们住的旅店很温馨,全木质的,颇有古风。此地名为萨帕达,位于白云石山脉心脏地带,一个小得可怜的村庄,只有一条街。别看它小,人家可是滑雪爱好者的天堂。现在没到冬天,不是滑雪的时候,显得异常清静,甚至有点瘆人,如鬼城一般,不过我喜欢。我更喜欢的是房间的价格,比白雪茫茫的时节可便宜不少呢。
感觉我们像是在度假!
▲妮达躺在床上看大片,安逸死了。养足精神吧,明天可是个大日子。
▲一觉醒来发现天变成了这个吊样
雨凶狠地敲打着屋顶,街道变成了河道,洪水滔天,这还怎么骑车?
我没什么可抱怨的,好日子持续了几周,下雨天屈指可数。我们哪会有这么好的待遇,我其实一直在焦急地等待雨神大驾光临,没想到来得这么不是时候。
我们只好躲在温暖的小木屋里瞅着,等待雨势减弱。
▲忘了告诉大家,这家小旅店还有个地下停车场,被我俩独霸,太爽了。
▲趁雨神打盹的功夫赶紧走人
▲山峰都被浓雾挡住了,人世间最遗憾的事莫过于此。
今天往东走,穿过朱利安阿尔卑斯省级自然公园,就在斯洛文尼亚西边。早上山里潮湿的空气寒彻入骨,我们把雨衣穿上保暖。况且今天肯定还会下雨,反正到时候也得穿。
▲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里这种漂亮的小城多的是
▲教堂是每个小城必备之物
▲进入森林
跨过边境就到了特里格拉夫国家公园,朱利安阿尔卑斯山的森林也跟着追随到此。进入公园后妮达兴奋异常,不停地讲斯洛文尼亚有哪些哪些地方好玩,一定要带我去看看。
对讲机真是个好东西啊,路上这三年半基本上都是我俩独行,要不是这玩意儿恐怕早就憋死了。只要一上路,对讲机就是开着的,看到什么好玩的东西便能及时交流,不用攒着等晚上到达目的地再拿出来回锅。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妮达感慨万千,多少陈年往事涌上心头。她说那时候常和家人去斯洛文尼亚的大山里徒步,一走好几天,在艰难跋涉中培养起了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她说起了每天晚上替他们遮风挡雨的小木屋,还有热气腾腾的炖肉,可香了,大快朵颐,为第二天的旅程积蓄力量。
▲斯洛文尼亚的特里格拉夫国家公园
▲妮达指了指远处几个山峰说她小时候曾爬过
她本来想停下来好好给我介绍一番,结果由于天气太差,只好指了指一个云雾缭绕的山峰说:“那些山我们都爬过……”,接着不无遗憾地补了一句“可惜你现在看不到”。她又说起当年的南斯拉夫。旅游度假是由政府包办的,一般是去斯洛文尼亚,在几个共和国中最为进步,所以现在才最富裕嘛。从妮达的讲述中也听得出来,斯洛文尼亚一直都是几兄弟中最有钱的,人人都爱去,只是看到人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不免心生嫉妒。
▲进入斯洛文尼亚……准确地说应该是再次进入斯洛文尼亚。
穿过特里格拉夫国家公园的这条路有几段很窄,弯也很急,可惜又下雨了,没能享受到骑行的乐趣。再加路上厚厚一层落叶,滑得要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走到一半实在是兴趣全无,找了个出口离开公园上了主干道。这条路与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的边界线纠缠不清,我们在两个国家间往来穿梭,像是在雨中玩跳房子一般,幸亏我俩都是欧盟的一员,要不然得在护照上盖多少戳儿。
匆匆离开公园让妮达很不开心,这条线路可是她辛辛苦苦捯饬出来的,本来想好好给我展示一下她孩童时的故地,结果事与愿违。
▲我们在布莱德郊外定了家民宿,打算在这里小住两天。
布莱德的宾馆酒店太贵了,住不起,只好到三公里外一个叫Zasip小村庄里找了个民宿。从认识妮达那天开始,她就一直给我叨叨这个布莱德:“太漂亮了!”,“哪天我一定要带你去一次!”,“我敢打包票,你一定会爱上它的!”好吧,既说得这么热闹,那就等哪天出了太阳咱们进城去一探究竟。
▲民宿外景
第二天满天的乌云依然如故,看不到任何消散的迹象,除了眼睁睁地看着,能奈何之。一整天足不出户,待在屋里看看邮件,我呢装模作样地写写游记,都好久没更新了,实在是没脸见江东父老。
▲第二天还在下雨,我们决定离开斯洛文尼亚。
这天气什么时候能变好,说不清,不能再等了,今天必须跨过边境进入克罗地亚。我对妮达说,下雨没关系啊,咱们先骑车去布莱德,逛一小会儿,然后再过境。
▲布莱德湖心那个教堂是这个小城最迷人的地方
▲这个东西叫pletna,是斯洛文尼亚的特产,坐它去小岛是最好不过的了。
pletna是一种小船,平底,上有棚可遮风挡雨,而且只有Pletnarstvo族人才能划到布莱德岛上,这个传统已经代代相传了数百年。信不信由你,反正人家是这么宣传的。
进入城中,满满都是妮达的回忆。她给我讲起一家人度假的时候会上山滑雪,也会走进古城里游玩,还会去湖上滑冰,周围美景相伴,其乐融融,可惜天不作美,美好的回忆全都淹没在了烟雨蒙蒙中。
▲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妮达没能把她记忆中的布莱德显摆出来,很不高兴。其实用不着这样,透过头盔面罩上的雨滴我已经看到了这个地方的美丽,湖滨路上一排排迷人的店面、餐馆、酒店,还有漂浮在城市上空雄伟壮丽的阿尔卑斯山,我都看到了,非常漂亮。
▲这天儿适合散步?!!
布莱德这些山路太难走了,只好放弃。妮达很失望,我理解,毕竟这条线路是人家辛辛苦苦搞出来的嘛。我劝她,反正这里离克罗地亚很近,等天气好了咱们再来。
在布莱德我们上了直通克罗地亚的大道,斯洛文尼亚在蒙蒙细雨中渐渐模糊。
▲克罗地亚边境
走了两个小时就到了克罗地亚边境,把阿尔卑斯山甩在了身后,天也神奇般地放晴了,终于可以卸下各种防雨装备了。
可好天气并没有缓解妮达的痛苦,闹心的事儿接踵而至,仙人们像是在合起伙来欺负她,非要把她的美好青春回忆杀搞砸不可。一进入克罗地亚,路立马变得稀巴烂,和斯洛文尼亚比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妮达再次受到沉重打击,当年那些羡慕嫉妒恨又在心头熊熊燃烧:“他们为什么连这点面子工程都不弄好一点呢?难道让人家对我国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鸟样吗?!?”
▲少小离家老大回
进入克罗地亚后妮达又放松下来,晴朗的天气和熟悉的环境终于让她重振了雄风。
通过对讲机她告诉我:“很抱歉,我未能把斯洛文尼亚给你展示周全,那些我常挂在嘴边的地方你也没能看见。”
其实不用说抱歉,在斯洛文尼亚阿尔卑斯山中穿行这几天我们的所有对话都在我心中回响,那些兴奋、乡愁,甚至她声音中透出的那种酸溜溜的嫉妒全在我脑子一幕幕闪现。
妮达,你已经把那些地方展示给我了,我一直与你同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17#
发表于 广东省 2020-5-14 14: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旅途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18#
发表于 上海市 2020-5-15 04:35 | 只看该作者
帮顶了,多多回复几个帖子增加点经验,好多帖子都是无权查看郁闷中。


------------
发布于摩托迷Android客户端    下载A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19#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0-5-21 01:10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10月25日 星期天 学说克罗地亚语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马不停蹄地把欧洲逛了个遍,诚然和朋友们一起鬼混是件特别赏心悦目的事情,不过找个地方一动不动地待上片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去年我们把妮达她妈妈的房子给卖了,如今回到普拉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幸亏伊娃她爸在梅杜林有套房子,这段时间一直住那儿。梅杜林离普拉不到十公里,是个满清静的小城。
▲卡洛琳是我们在一个摩托车网站认识的朋友,她给妮达寄了个刺绣图案,是用我们
在这次旅行中拍的一张照片做的。瞧瞧这进度,堪称神速,可见这段时间有多闲得慌。
这一周多我们就没挪过窝,卸下包袱轻松自在确实是件相当惬意的事情。妮达的朋友以为我们要落地生根了,觉得时间有的是,也就不急着找我们玩了。天气舒坦得要命,这都什么时候了,简直不可思议,一年前来普拉的时候可不是这样,我们是在凄风冷雨中被冬天赶出克罗地亚的,苦不堪言啊,哪像现在,二十来度,天天艳阳高照,要是天气继续这样下去说不定可以在这里多磨蹭一段时间,攒足力气,等着被迫再次南迁。
▲妮达太嗨皮了,又可以秀她的厨艺了嘛,现在我们天天吃的都是美味“家”肴。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的摩托车还在从南美运过来的路上,只能眼巴巴地等着,今年不一样了哦,我们有了自己的交通工具,方便多了,妮达可以天天骑车去普拉买菜,保证我们每天都能吃到新鲜食品。妮达是个海边长大的孩子,喜欢海鲜,从市场买回来好多鱼,都是刚从海里捞上来的,鲜活得很,做出来的菜全是她小时候在克罗地亚最爱吃的。
我现在基本上进入了休眠模式,除了吃饭、睡觉、看电视,啥也不想做,我都难以相信自己竟累成这样。最近东奔西走不得闲,感觉身体都被掏空了,我要像海绵一样把这段宕机时间吸得一滴不剩。我觉得现在的我就是几个月啥也不干也不会厌倦。
何时何地结束这趟旅行还在考虑中,不过现在回加拿大肯定不在考虑之列,寒冬腊月跑到那片冰天雪地里受冻实在是说服不了自己。我觉得现在就应该哪里暖和去哪里,只要气候尚可咱们就甭动弹,那些乱七八糟的决定都留待春暖花开之后再说,到那个时候咱们的选择余地自然会大很多。
我要在路上过第四个生日了,每一个这样的周年纪念日就是一块里程碑,立在了旅途中的不同地方,值此良辰之际这些地方又在我脑海里一一浮现。我在路上的第一个生日是在加利福尼亚的圣何塞过的,第二个是在从巴拿马到哥伦比亚一艘叫铁耗子的船上过的,第三个是去年在瑞士过的,瞧瞧我们走过多少地方,想想就让人激动不已。
为了给我庆生,妮达安排了一场伊斯特拉半岛一日游。
▲这是我们的第一站,参观一个叫kazun的东西。
普拉周围这一带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这种圆形的石头小房子,取名kazun,原本建来供橄榄园的工人遮风避雨的,现在基本上都变成了工具房,要么就是个摆设,甚至还做成了旅游纪念品放在商店里卖,俨然成了伊斯特拉的文化符号。我和妮达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她就给过我一个这样的东西,我把它摆在办公桌上,想她的时候就看一眼。
我在普拉城外多次见过kazun,每次都飘然而过,这是第一次停下来亲密接触,甚至还在人家面前搔首弄姿了一回,简直了。kazun这个词儿我倒是蛮喜欢的,听起来很像打喷嚏——“阿嚏!”“阿……阿……阿……阿嚏!!!”
▲挺进东岸
伊斯特拉半岛东海岸崎岖不平,妮达安排的这条线路就紧贴着海岸线,以前是从东部通往大陆的南北交通干线,后来修了高速路后就退居二线了,只有当地人还在走,要不然就是来兜风的。
▲将从拉巴克开始我们的沿海之旅
▲找半天没找到沿海公路在哪里,原来根本就不在拉巴克,还在北边。
▲又得返回内陆,北上,然后再回到海边。拉巴克这么漂亮不如再来两张美图吧。
▲普洛明到了,我们停下来开启了撸猫时间。
沿海公路始于普洛明,这里有个美丽的海湾,游轮货船往来穿梭。还有个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叫普洛明电厂,克罗地亚13%的电力都由这家电厂提供。
▲我到悬崖边拍海湾,
▲这只猫跟在我后面还想要抱抱,也可能是在找吃的。不好意思啊,猫咪,我对你过敏。
▲弗兰罗娜酒店也在普洛明
以前妮达经常坐客车往返于里耶卡和普拉之间,高速路建成之前这个酒店便是中途打尖的地方。在停车场她总会看见大量骑士,一个个全副武装,一心要征服这条充满挑战的沿海公路。这里既是挑战的起点,也是胜利的终点,今天轮到我们来一试身手了。
▲这么多摩托,都是冲着这秋高气爽来的吧。看官请上眼,最后面那坨东西就是妮达以前的交通工具。
▲酒店露台是个好地方,可将整个海湾一网打尽。
▲回到路上压弯去也
从普洛明到半岛顶端的奥帕蒂亚之间这段沿海公路大约30公里长,柏油路面,九转回肠,景色优美,摩托车川流不息,和我们打过照面的就不下几十辆。时不时地就有辆跑车飞驰而过,按照欧洲的礼仪,骑手会伸出右腿给我们打招呼。实际上不仅是骑跑车的,所有从我们身边经过的摩友都会对着我们挥舞右腿,像是在说:“哎呀,你俩好慢。”连一辆面包车副驾上一位女士摇下车窗也给了我们一腿。
▲克尔克是克罗地亚最大的岛屿,这里的古城海滩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简直不敢相信,妮达此前从来没来过克尔克岛,这回居然是我俩的第一次。一座1.5公里长的大桥高悬于亚得里亚海里耶卡湾之上,要想去岛上就得跨过这座桥。
克尔克我最喜欢的还是它的名字,没有元音,念的时候很像是在清嗓子,要是你有动不动就叫唤的爱好,那么恭喜你,学会克罗地亚语已经指日可待了。
在克罗地亚语中,像克尔克这种没有元音的词有很多,路上闲得无聊,我俩傻了吧唧的编了好些和克尔克押韵的词,像什么Srk, Mrk, Brk, Trk, Krk之类,无他,打发时间而已。
▲冒充伊斯特拉人在克尔克岛上混了顿海鲜大餐
▲妮达点的鱿鱼,一道经典的伊斯特拉美食。
▲克拉克岛上的码头
▲坐在古城墙外这位便是我们这个旅行团的头——库克船长
▲还是码头。太阳下山得这么早,只能回梅杜林了。
▲收拾收拾,准备回家。
▲回程路上特地停下来把克尔克大桥在夕阳中的丽影留在了照片中
▲回到桥上重新汇入车流中
又在路上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十分享受克罗地亚这段休闲时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20#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0-5-27 13:06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11月1日 星期天 闻玫瑰花香,看云卷云舒。
来克罗地亚已经半个月了,在梅杜林借住的那套房子都快成我们的安乐窝了。妮达和她闺蜜们天天出去玩,我一个人待在家里除了睡觉就是发呆,偶尔动笔写两句游记也是万般不愿。
天气依然如故,大家都说这不是他们熟悉的伊斯特拉,要是搁往年都这什么时节了哪能这么和煦如春。对我们来说这倒是个好消息,用不着起营拔寨,骑着摩托车到处找温暖了。我估计妮达在伊斯特拉待个十年八年都没问题,她觉着这里舒坦,不过有一点我俩还是一致的,都希望离冬天越远越好,把摩托车埋雪里几个月,那还有个什么劲,我还是喜欢说走就走的畅快。
暂时好像还没什么可担心的。
又是一篇“生命不在于运动”?非也!最近来了个自驾游,很好玩,各位看官请上眼:
▲我们的自驾游阵容简直无敌了,全是普拉美女!!!
说好天气是拜了伊娃和塔贾娜这两个普拉美女之福也未尝不可,和她们一起在西班牙旅行的时候天气也是这么好,我记得她们是到西班牙度假,我们一起玩得特开心。这次他们计划了一个短途旅行,伊斯特拉半岛还有些地方我未曾去过,要让我去见识见识,于是乎,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全都钻进伊娃的车里,准备来一场迷你自驾游。
▲罗琦镇是今天的第一站
从普拉出发,开车大约一小时就到了罗琦,在一个名叫格拉哥里文之路的地方。斯拉夫文的前身就是格拉哥里文,格拉哥里文就起源于这个地方,为了纪念这一盛事,便请了些艺术家在这里搞了几个雕塑之类的东西。
▲罗琦是个城寨,也就是用城墙围住的城市,这是其中一个城门。
▲无处不在的南瓜在提醒我们收获的季节即将过去
罗琦是伊斯特拉半岛的地理中心,也是格拉哥里文的圣地,要不是托了格拉哥里文之福,
这座城市也建不起来。格拉哥里文是由两个拜占庭僧人创造的,他们是因为传道才来到了这里。
▲这两位便是创造出格拉哥里文字的僧人,一个叫西里尔,一个叫墨索迪乌斯,两兄弟。
西里尔和墨索迪乌斯为了把圣经翻译成斯拉夫语才创造了格拉哥里文,后来演变成了西里尔文,到现在有些国家还在使用,比如俄罗斯、塞尔维亚等,妮达说她当年上历史课的时候这些东西都要学。我们第一次约会她送过我一张卡片,亲手做的,很漂亮,上面还有我的名字,用格拉哥里文写的。除了这张卡片还送了我一个kazun,可见妮达对克罗地亚传统文化感情之深,也许是她刚到加拿大才几个月的缘故吧。
▲爬到石头砌的城墙上晒太阳
围着罗琦走了一圈,回到车里,赶往几公里外一个叫科特利的地方,那里有个小瀑布,旁边还有个咖啡馆,爬完山后可以在咖啡馆里坐会儿,看看水。
▲故地重游
瀑布那里有个水磨。妮达说小时候她爸爸经常在这一带干农活,她总陪着他,一般会带个火腿三明治,到了中午便在瀑布旁水磨外的石头上吃。
一整天都能听到妮达在讲她的童年往事,每到一个地方她都能凭记忆编织一个故事,这些故事比我从维基百科上剪贴的那些文章精彩多了。
▲在瀑布闲逛的塔贾娜和妮达
▲我交了个新朋友
▲满池秋叶
▲游完瀑布伊娃和塔贾娜带我们去了附近一个叫胡姆的小城
▲胡姆不仅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小的城市,还说自己也和格拉哥里文之路沾亲带故,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走过中世纪的城门

▲胡姆城只有20个居民
▲发小就是亲切
我有点搞不懂女人之间的友谊,不像我们男人,单凭打嗝放屁带来的乐子就能让友谊天长地久。另外我还发现女人的外号都有讨好之嫌,给塔贾娜取了个Tayo,动画片里一辆可爱的小巴士,而且跟她真实姓名的读音也差不多;把伊娃叫作Zoof,其实就是她的姓,这些玩意儿哪像一个人的绰号,装逼也要装得像一点撒。
男人的绰号就不一样了,一般都是拿对方身体上最致命的缺陷来取的,要不就是拿他们最糗的事来取,这种糗事在喝醉了的时候最容易被朋友看见。他们也知道这种绰号太伤自尊了,不是朋友的人千万别瞎叫,会立马跟你翻脸的。
这三年多时间里基本上就我和妮达相依为命,不夸张地讲,在这一段历史长河中我俩就是传说中的连理枝。我们是夫妻,也是彼此最好的朋友,虽如此却仍然难以满足对方对同性朋友的需求。准确地说应该是我没能满足到妮达,我还好,把妮达当成了同性朋友,给她取了好多绰号,那个“小糖豆”她到现在还耿耿于怀。另外在她面前也开了不少打嗝放屁的玩笑,反正我的需求基本上得到了满足。
妮达就惨了,一路上都在渴望没有男人的世界,到了普拉和儿时的玩伴相聚才填补了这一心灵的空白。我当然看出了妮达的痛苦,于是就想啊,能不能也学学画脚指甲,多说说话,有的没的扯一大堆,打嗝放屁的量也得稍微控制一下……最后一点恐怕做不到,这可是我做人的底线。
▲看到妮达开怀大笑我也感到特别高兴。
▲现在在谈女人那点事儿,几分钟后突然把脚指头拿出来捣鼓上了。
▲男人在一起的时候更像这个东西,满世界溜达,看见母狗就追,
追上了还闻人家的屁股。当然了,闻屁股这事儿可能有点夸张……
▲在妮达熟悉的土地上看太阳慢慢划过天空
▲感谢伊娃给我们拍了这张照片,拍得相当不错。
▲这张照片中的房子里住了胡姆镇一半的居民
▲还有一半住这里……
▲多么美好的一天!和老朋友在一起就是开心。
▲闻玫瑰花香
你可以年复一年地旅行,用车轮丈量脚下的土地,追逐每一个燃烧的夕阳,辗转反侧到天明,迎来崭新的一天,在异国的天空下尽情呼吸。你可以用你那张嘴嘲笑学到的新词,也可以用来对陌生人微笑,聊天,喝他们奉上的美酒,陌生人便也不再陌生。亦或许依然陌生,总在奔波,泛泛之交难以持久。
有时候可以停一停,和朋友们分享你说过千百遍的旅行故事,就算他们已经听过了千百遍,就算他们自己也是故事的主角。唯有停下来才能看到昨晚那个太阳又落在了熟悉的土地上,也唯有停下来才能在自家后院里闻玫瑰花香,看云卷云舒。
停下来吧,和朋友们开怀大笑一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9-21 01:2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