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药王山,从铜川市耀州区奔咸阳市的三原县。 沿着G210南下,在和一条叫东大街的交叉路口右拐进入,想去陵前镇的那个李渊的祖父的永泰陵看看。 刚刚进入东大街的三原县境的标示牌时,路上赫然铺设着一组双道的加速带!心里咯噔一下——这是什么意思?! 咯噔未及,又是一组,就想停车拍照,正犹豫间,又来一组:也就是百米的距离,铺设了三道双组合的高规格的减速带! 这个地方前不招村后不招店,既没有学校也没有工厂、村庄,更没有军事重地,有的只是三原县和富平县分界的标识牌。这明显的是狗撒尿做标记的态势,告诫你,你进入了我的地盘了!《水浒传》里初入牢房的要先打三下杀威棒就是这样的节奏。三道双组合高规格,显示其威严的脸面可以明鉴。 真的不是借着一点小事情借题发挥。世间的人和事,一个小细节足够代表一切,所谓见微知著。跑了全国那么多的村道县道,还真的没见过三原县这等的态势。但,也接触过相近的一例。 2016年秋天用了一个整月在湖南境内摩行了近5000公里,在临出湖南的湘东南那一带的湖南省级的村头村、陂副村、阳山村三个历史文化名村就遭遇过这种情况。那里的县道都设有减速的路障:20公分宽10公分高,水泥石子和水泥县道浇筑为一体。由于和水泥县道同属一体,不到眼前根本发现不了。我的摩托要是40码的速度,肯定在那个路障上要人车分离。这种路障不止村前村后,而且半途随时都有。对此疑惑不解。正常的节奏这片古村落众多,历史是应该是个民风敦厚之地,为何如今这般设置?想了想,除了那种由头,本质上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封闭保守以至阴暗的心理。后来寻访的这三个古村落,从构筑的格局上也典型地折射出这种心理。村落的构建是一个严密的封闭形态,入村的正门1.5米宽,巷道呈井字形不足2米宽,各个巷道都设有门楼,入夜即封闭。作用是防贼。不是城堡打造得如城堡一般。湘西那片的城堡,是为了防兵患、防匪患,而这里,一切是为了防贼患。有的整座村落就是如今的集体宿舍的态势,成排连片组合在一起,前后房子的距离2米都不到,暗无天日,更不设公众的活动场地,表现出的是一种家族聚居住严谨封闭保守的心态。唯一的优点是节约了土地。而这一片是丘陵地区,最不缺的就是土地。我跑过全国将近三分之一的中国历史名村名镇吧,那一片的是我见识的最差的古村落。中国文化中的糟粕。 场解解读的古村落和现代的路障如出一辙,渊源流长。 三原县的这三道双组合的减速带,感觉和我在湘东南那时是一个节奏。故此呻吟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