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查看: 11569|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消磨时光、积累经验--滨江哥国庆探秘郪江小跑一圈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 2017-10-5 06: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庆节有八天的长假,不出去跑一圈,实在是对不起自己的摩托车,更对不起自己。于是约了两个朋友一起出去跑,他们都苦闷的说八天时间,有六天要去吃别人的喜酒。而滨江哥只有一个喜酒,真是羡慕他们,直流口水。滨江哥连连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说你们人缘好。他们就苦笑,几千块钱又没了!而且还没法出去和滨江哥一起跑一跑。
   
    算了吧,就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出去跑一跑吧!滨江哥先骑单车跑了涪江,今年的7月和成都的张大哥又跑了嘉陵江,前不久跑了三台城边的凯江。干脆,这回一个人再去跑一跑成就了位于三台的四川著名古镇-- 郪江古镇、也成就了大英县中国死海的另外一条江,它的名字叫“郪江”。于是,立马决定,一车一人,探秘郪江,顺道再小跑一圈。
   
    这次小跑一共跑了有550左右公里,从三台出发,经过中江县、大英县、遂宁市、蓬溪县、西充县、盐亭县,再回到家乡三台县。
   
    这次小距离的摩旅,整体来讲,比较顺利,也比较满意,中间有历险的,但结果还是令人高兴。好在出发前,都带了厚衣服厚裤子,所以,在大英县住宿下了一晚上的雨,第二天的气温陡降十度左右。厚衣服厚裤子,让滨江哥渡过了难关。
   
    这次小跑,没有奇特景点,没有奇特的线路,就是消磨时光,积累摩旅的经验而已。今天发帖子,主要的目的就是起一个纪念的作用,供后来自己好好回顾一下曾经骑过的线路。不喜欢的朋友,请绕道,千万不要乱喷,谢谢你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 2017-10-5 06:49 | 只看该作者


     郪江位于四川省东部,发源于四川省中江县民主乡响滩子水库(响滩河是郪江正源),它们淋漓尽致地反映了郪江的悠久历史和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境内有锦江与郪江交汇,山清水秀,与古朴典雅的古镇互相呼应,是观光、度假、旅游休闲的绝佳境地。
      
      郪江为涪江支流,在大英县城东郪口汇入涪江,总长度大约为120公里。沿岸风景秀丽,有郪江源风景区、禹王宫、大英死海等风景名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板凳
发表于 江西省 2017-10-5 06:54 | 只看该作者
踏板跑长途,有点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 2017-10-5 06:55 | 只看该作者


    10月2日早晨,准时从三台东城门出发,前往第一个目的地中江县的民主乡,也就是郪江的发源地。






   
    在三台县的乐安镇吃早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 2017-10-5 06:56 | 只看该作者
曾经逢400V就反 发表于 2017-10-5 14:54
踏板跑长途,有点佩服

谢谢光临 。祝国庆节中秋节双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 2017-10-5 06:58 | 只看该作者







  最讨厌就是这种把公路当街道的城镇,沿途有很多这种情况,对于过往的车辆来讲不方便,实际对当地人来讲,安全隐患非常的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 2017-10-5 07:05 | 只看该作者


















    滨江哥先是沿着省道101,到达中江县之后,沿着二环跑,然后再沿着省道106,过玉兴镇之后,这地方的车堵成了狗了。好在这关键的时刻,摩托车的优势一下显示出来了,汽车司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滨江哥在旁边穿行到达了堵车的最前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8#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 2017-10-5 07:08 | 只看该作者


















在这个地方右转前往郪江的源头民主乡。好在路还不错,虽然是乡道,但全是水泥路,骑行还比较舒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9#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 2017-10-5 07:14 | 只看该作者


















   行驶约十分钟左右,滨江哥就到达了郪江的源头桥。这就是郪江的源头水,这就是郪江的第一桥。是挺小的,就像小水沟,但是所有的源头都是很小的,越往下流水流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 2017-10-5 07:17 | 只看该作者

















   下了省道106之后,左拐前往联合镇,全是tmd烂路,非常难骑,时不时的还有小石子儿,坑洼不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1#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 2017-10-5 0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 2017-10-5 07:28 | 只看该作者





   
  九龙大桥是后来架的桥,是三台县和中江县的分界之桥。在桥的上方郪江之上,有一座古老的桥,就叫九龙桥










     这就是名声在外威名远扬的九龙桥。以下是某记者的报道。   


        根据现有文字记载,九龙桥桥长有三个不同数据:约50米、35米、40米。到底哪个数据比较准确?记者在几名垂钓者的协助下,现场丈量出桥长为46米。

        九龙桥始建于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清同治八年(1869年)培修,历经多次大洪水,但除了人为破坏,自然灾害几乎没有对桥身造成什么大的毁损。白砂岩的硬度很差,九龙桥又是平板桥,为什么历经风雨200多年,自然毁坏并不明显呢?这要归功九龙桥的建造者,将民间惯用的3.5米墩跨改成了2.9米礅跨,分散了承受桥面的重量。而九龙桥的每块桥面石板厚度也在45厘米以上,比一般的古桥桥板厚20厘米左右。同时,建造者还在桥墩与桥板之间加装了质地坚硬的树木,挤占了石桥板与桥墩之间可能因风化出现的缝隙。除此以外,建造者还在每个桥墩下游方向,用长条石支撑桥墩,因而九龙桥的抗洪能力比一般的古桥更强。

    建桥石碑记载有人一次捐金1000两 为什么叫九龙桥?当地民间有一个传说:古时候郪江里经常有水妖作怪,造成河水泛滥,江上又没有桥,村民往来非常麻烦,于是就到土地庙祈求天上神仙降妖除怪。土地爷上天反映民意后,玉皇大帝就派了九条龙到凡间,降服了妖怪。

     从此郪江太平无事,为了纪念这九条为民除害的龙,当地村民就在江上建桥并取名九龙桥。

     “九龙桥是清乾隆初年修建的。”唐志应说,1964年以前,九龙桥北岸这边有一座很气派的建桥碑,在建桥功德碑部分,石刻文字上,有一个叫李时光的人排名第一,捐款金额是1000两黄金。可惜后来桥碑被砸烂,桥上的龙头、龙尾也损坏了不少。 几个钓鱼的中年人听唐志应说起关于桥的话题,也告诉记者,他们曾听爷爷辈说起过建桥碑,但李时光应该是捐的1000两白银而不是黄金,1000两黄金在乾隆年间应该是个天文数字,建一座石板平桥,尽管上面有九条石龙,也用不了这么多钱,况且还有其他官员、乡绅捐款。 “看九龙桥,最好的季节是在每年的七八月份。”家住郪江镇斗山村的代先生常年在九龙桥上垂钓,他告诉记者,每年夏季,波涛滚滚的洪水经常把九龙桥淹得只剩下龙头、龙尾露出水面,那时候站在上游方向,就会看到九条龙似乎在逆水奋进,吞水镇江,“九龙逆水拜金阙”那句民谣,应该就是作者在那种场面下写出的。

      在九龙桥上细细观察,就会发现,在第五座桥墩的上游方向左侧,凿刻着一把剑,在第七座桥墩的右侧,凿刻着一把刀,其它桥墩上还分别凿刻着仙鹤、喜鹊等飞禽。居住在九龙桥南面万福镇中三村、今年79岁的刘华富大爷说,听已经过世的老人讲,凿刻在九龙桥桥墩上的刀剑、飞禽,跟农村一些老宅门前立的“吞口”寓意差不多,是用来辟邪镇妖,永保太平的。

       50多年前当地人在九龙桥下掏出古剑 说起桥墩上的刀剑,今年46岁的代先生说,50多年前,他父亲代永富和同龄好友代明谦等三人在九龙桥下游泳时,意外在水底发现一把只露出一截剑柄的宝剑。起初他们并不知道那是什么,只是出于好奇,想掏出来看个明白,就不断地潜入水底掏,最后掏出来,才发现是一把锈迹斑斑的剑。

        代先生曾听他已经去世十多年的父亲讲,当时普通老百姓没有文物保护意识,也没有人说得清楚那是一把什么剑,于是他们三人将剑砍成三截,一人一截。“我父亲拿了剑柄,后来拆建房子,没有注意收藏,已经找不到了。至于代明谦他们两家拿去的剑刃部分还在不在,就不得而知了。”

       春秋战国时,郪江镇是诸侯国郪国王城所在地。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郪县,三国蜀汉设置东广汉郡。郪王城山环水绕,虎踞龙蟠,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和豪杰名流聚会之所。代永富他们在九龙桥桥下掏出的这把古剑,到底属于哪个朝代的产物,因为没有实物考证,就不容易得出结论了。

    九龙桥上风景独好这是属于他们的一种乡愁 九龙桥属于三台县、中江县共有,听说中江县拥有四个桥孔,三台县拥有六个桥孔。事实确实如此,在桥南面第四个桥孔上,有两块水泥桥板。

     记者问是不是原来的桥板断裂后,用特制的水泥桥板补上去的。刘华富大爷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人将作为县界的石桥板撬开丢到江里去了,同时还将部分桥墩上半部分的龙头、龙尾也推到了江里。后来,两岸村干部又一起特制了水泥桥板,恢复了九龙桥的通行。

      “估计那些被人推进江里的龙头、龙尾、桥板还在桥下。”唐志应分析说,九龙桥下水深,夏季虽然波涛滚滚,但水下流速并不大,加之自从他们记事起,桥下从来没有清过淤泥,普通洪水应该不至于冲走这些重达几百斤甚至数千斤的东西。

       1993年1月,九龙桥被公布为三台县文物保护单位。虽然与之相邻的九龙公路大桥早就通车了,但从九龙桥上经过的行人还是不少。

       “从九龙桥上过,好看风景。”几个从桥上经过的村民这样说。即使目前是寒冷的冬季,郪江处于枯水期,九龙桥和支撑桥墩的长条石大部分都露在了水面上,但在薄雾中显得异常平静的郪江在群山、农舍的陪衬下,的确是一幅难得的风景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 2017-10-5 07:31 | 只看该作者








郪江古镇位于三台县城南47公里处的郪江河畔,与中江县隔河相望。东邻建中乡,南与中江县交界,西连安居镇,北界观桥镇。1992年9月建制调整设单列镇,是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郪江镇历史悠久,为古代郪王城遗址,西汉至南朝齐为郪县治所。明朝因葬千总于此,故名千总坟,谐音千子坟。因有郪江从场镇南侧流过,镇由此得名。

    郪江镇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境内数以万计的东汉崖墓群系全国四大汉墓之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众多的古建筑、千佛岩和九龙桥都具有极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和旅游价值.该镇1992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4#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 2017-10-5 07:38 | 只看该作者









     城隍庙会是指产生并长期盛行于三台县郪江场镇王爷庙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自发组织的群众性朝拜活动,在每年农历的五月二十八日举行。一到会期,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众到王爷庙顶礼膜拜,祈福平安,规模宏大。其主要活动形式为团体敬香、朝拜以及化装游行等形式。
   
      城隍庙会与王爷庙的建筑同步发展。王爷庙修建于乾隆丙戌年(1766年),已有230多年历史。随着郪江汉墓的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庙会的香火和人气也愈来愈旺,成为了方圆50公里内三台、大英、中江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广大善男信女心目中的一个重要节日。
      
       历史价值:王爷庙至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由山门乐楼、前殿、正殿、紫云宫组成,主体建筑皆沿中轴线构筑,是郪城内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古建筑群。在王爷庙的周围有很多的文物古迹和优美的民间传说。如与之相邻的帝主庙、金钟山汉墓、紫金湾汉墓、“镇江王爷”、“玉皇大帝”、“十殿阎君”、“牛头马面”与“黑白无常”等,极大地丰富了城隍庙会的内涵。
      
        艺术价值:城隍庙会是融合民间信仰神灵的一种典范,它将传说中的阴阳界、城隍菩萨、吴二爷、鸡脚神等以化装的形势表现出来,展示了另一个世界神灵鬼怪的活动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寄予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5#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 2017-10-5 07:40 | 只看该作者


















   离开著名的奇景古镇,沿着三大公路,前往大英县的像山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6#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 2017-10-5 0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7#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 2017-10-5 07:45 | 只看该作者

















    骑行到大英县的象山镇的时候,油表现红。堂堂的象山镇就没有一个加油站!向当地司机问,大街尽头有私人的用杆称称私人油。为了不让车把自己放到半道,于是生平第一次斗胆加了路边的私人油。只见一个老太太用杆称,称了两公斤多,把滨江哥的油箱加满了,给了20块钱。

    本以为拣了老便宜,结果后来只跑了80公里,油就烧干了。平时的耗油才2.5左右,看看耗油表,竟然达到了四点多,太tmd吓人了,滨江哥就不明白,看着加满的为什么那么不经烧呢?

   滨江高奉劝朋友们,摩旅在外的时候,迫不得已,千万不要加路边的私人油!还好,这回发动机没出问题要是半道熄火,发动机在出大的问题,那就上了大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 2017-10-5 07:48 | 只看该作者



    平时加油,滨江哥有加油卡,只加中国石油的油,耗油量平均在2.4左右,加满一箱油能跑180公里到200公里。


    离开象山之后,一直沿着郪江而下,沿途道路非常烂,但是郪江的风景还是非常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 2017-10-5 07:52 | 只看该作者


















      经过不停的颠簸,滨江哥终于到达了大英县,发现这个地方正在大动干戈,新建什么地中海之类的,好像大英特别有钱似的,把郪江的水利用的特别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0#
 楼主| 发表于 四川省 2017-10-5 07:55 | 只看该作者


















滨江哥在县城哪瞎逛一圈,顺便找旅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发新帖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5-8-9 01: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