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里应该有不少搞机械的吧。
每年参加国际标准会议的时候,中国代表是几乎没什么发言权的。因为这种会议讨论的大多数高精度轴承,但国内几乎没有量产的高精度轴承可用。
至于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是我们没有这个实力,而是我们没有这个条件。
哈瓦洛……哪个轴承厂现在干得好?那些正儿八经干活儿的老工人老专家还留有几个?企业体制问题!
大道理不说,如果让你选1万块钱以下的车,那就是国产。1-5万,相信大多会优先选择合资。5万以上,估计都在想进口了吧。
国产高精度轴承不是造不出来,而是造出来成本太高,比进口高很多,没人购买。能用到高精度轴承的设备,放着成熟的进口配套轴承不用,谁敢冒险用国产?
我们国家善于“集中力量干大事”,但干大事是需要成本的,需要集中力量的,力量有限,被集中干此,必然就失彼。
只说事实,不谈政治,爱国和承认自身短板不冲突。
我们确实有 一部分在国际上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但要知道,在绝大多数产业中,我们至今走的依然是低价低质的路线。我们有自己的宇宙空间站,但这也不妨碍我们没有高质量高精度的量产轴承。
什么时候我们骑国产车的可以公然鄙视骑进口车,那就是我们的工业真的崛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