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年黄A5K,年收入1.4k,需要3.5年收入购买,家庭收入:1.4*2=2.8,家庭收入1.78年可买黄A一块
当前黄A40w,年收入10w,需要4年年收入购买。家庭收入:10*2=20,家庭收入2年可以买一块
从纯粹收入与黄A价格比照,30年来,几乎没有变化。
如果考虑到1985年那个时候,家电、汽车未普及,房子基本棚户,家庭资产基本为零,这个情况下的5000元,要压死人的;那个时候,一块黄A可能占一个家庭资产的很大一部分,买摩托车的人无非是万元户、有海外关系的或者买一辆摩托开摩的,这是他的谋生工具生产资料;
看看现在,再破的房子也有卫生厨房,也值几百万,家电不说了,四轮普及了,吃喝不愁了,出国游了,名牌了,这个情况 下家庭年收入2年等于一块黄A的价格,到底是便宜了还是贵了?还有多少人把摩托当作谋生工具或者生产资料。
80年代2年家庭收入买一个谋生工具不需要政策管制干预,30年以后同样2年的家庭收入买一块黄A挂在一个玩具上,就变成大事情了?需要政策来干预,需要限制?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逻辑?
30年前摩托车是个大事情,一点不比现在的四轮事小,事实上,30年来,摩托车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不断降低的,一个逐步从工具变成玩具的东西,现在需要管制了?黄A在摩转汽之前数量庞大,从5k涨到摩转汽(2010年前大量摩转汽)时的5w左右,也有10倍的涨幅,这个时候不需要管,现在数量1w多,从摩转汽时代5w涨到现在也只有8倍,需要过户限制、需要驾照了?
30年来,除了1995年到2000年摩牌价格十分稳定甚至略有下降外,其余的时间都在不停的往上涨,由市场不断的调整着,30年平安无事,忽然说要政策干预,就是因为40w了,40w很多么?如果眼睛很小,40w就很大,如果把历史搞清楚,就知道,曾近的5k比现在的40w更大。
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本人仅还原历史真相、根据数据、历史进行逻辑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