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查看: 7905|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6年10月3日登“太行陉”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6-10-16 14: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游纪有取自百度词条的介绍,如有不当敬请谅解。太行陉 太行陉又称太行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沟通晋城市和焦作市的一条重要通道。南起河南焦作沁阳,北接山西晋城市泽州县。是著名的“兵要首地”、“商旅通衢”。


地理位置
        太行道南起河南省沁阳市山王庄马鞍山北至晋城泽州县。崇山峻岭间,孔道如丝,蜿蜒盘绕,“北达京师,南通河洛”,是我国古代一条军事、商贸和文化交流的大动脉。
据史**载,此起今晋城市泽州县天井关,南至河南省沁阳常平村之间的太行道,山路盘绕似羊肠,关隘林立若星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特别是天井关,更是天下名关。古人称““形胜名天下,危关压太行”。
        太行陉一带的关隘共包括羊肠坂、盘石长城、碗子城古长城、孟良寨、焦赞营、大口、小口、关爷岭、斑鸠岭、揽车村、天井关等多处要塞。但由于各种资料相互抵牾或语言不详,难以认证。

       星轺驿和天井关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与古道共存亡。星轺驿以南的横望隘、小口隘、碗子城,则是天井关所辖的重要关隘,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这里干戈迭起,硝烟不散,为历朝历代的兵家必争之地。
       横望隘和小口隘,位于天井关村以南12公里处的太行绝顶,为晋豫古道上的重要关口。横望隘也叫大口隘,因唐朝宰相狄仁杰自汴州北上路经此地时,登山遥望,白云孤飞,便想起留在河阳的父母而怀情吟诗,泽州太守为之刻石纪念,横望隘因此得名。相传北宋大将孟良曾在此筑寨,把守关口,故曰孟良寨1现寨址尚存,还留有建寨碑记。小口隘位于小口村南的山梁上,两边山岭高峻,崖悬沟深。隋大业三年,隋炀帝南上太行,欲到河南沁阳的御史张衡家中,为此专门开道九十里,由此通过。后北宋大将焦赞在此修筑城寨,防守关口,故曰焦赞城。时隔千年,焦赞城已不存,而孟良寨由于修筑坚固,至今整体寨墙仍屹立在太行山的高岗上。

太行陉古道全长100多公里,最险要处是沁阳常平村到天井关这一段。在这四十华里中,太行陉由沁河平原托举上升到相对高度1500多米的太行之巅,所经之处,崇山峻岭,瀑流湍急,实为险隘。我们要寻访重走的就是由常平--羊肠坂、碗子城、孟良寨-大口村、拦车村-天井关村的一段太行陉古道。
由沁阳入晋公路下古道,七拐八弯折到废弃多年的羊肠坂上。行走其上,才真正明白了“羊肠坂”的含义:危崖高耸,沟壑深涧,路形崎岖弯折,路面顽石丛生。

历史记载

从西汉设立“天井关”后,历朝历代这里纷争不断,兵戈迭起,大小战争数百起,给这里留下丰厚的文化积淀。
经有关专家初步考证,有史以来共有50余起战争,直接或间接利用太行陉便捷畅达的交通条件,或大或小的改写着人类的历史进程。
《史记》载:“(秦昭王)四十四年(前263),白起攻(韩)南阳太行道,绝之。四十五年(前262),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南阳”和“野王”指得均是现在的沁阳一带,"太行道"就是太行陉。即是秦将白起截断太行陉,断绝了韩国上党郡与国都(现河南新郑)的联系,使得上党郡成为“飞地”,无奈降赵。为此秦赵两国对垒长平,大战爆发。在战略相持了三年之后,决定秦胜赵负的最终因素,是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第三年),秦昭襄王河内数十万少壮男儿由太行道北上,经碗子城天井关赴长平战场,为长平之战的最后总包围加上了关键的筹码,太行陉一直是秦国通往长平战场的战略输送线。
历史在此摒弃了赵国而选择秦国最终大一统中国,太行陉成为其中一个不可小视的“地利”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6-10-16 14:09 | 只看该作者
游记:主要关隘


        我从10月2日下午联系郑州摩友清风,谁知道他一早上就从郑云高速跑到沁阳去了,我是下午2:30从家里出发从郑云高速一路跑到沁阳,用时2小时。       我们从沁阳的山王庄镇顺着S104省道一路北上,先路过著名的碗子城,碗子城西南是“古羊肠板”碗子城
  碗子城是扣在羊肠坂上的一个小小石碗,为一座青石叠垒的圆形城池,一亩不到,其地狭窄,形似饭碗。羊肠坂穿城而过,呈现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扼守之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到了清代,承平日久,它已经渐渐失去了作用,?清乾隆河内(沁阳)知县范照黎,有一首《碗子城》的诗,非常生动地描述了这种变化:“城如碗大踞高山,梁晋称兵角此关。今日承平残雉堞,雄关虽险变投间。”?
现在太平年月,这块山坡上似被遗弃的“碗子城”,近来却成了多年相安无事的晋豫交界两地纠纷不断的根源。原因是两地均把碗子城和孟良塞划为自己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立石碑也均被对方摔毁。就连城东西两门镶嵌的刻有“北达京师”、“南通河洛”的两块石碑也被砸成断片。关于“碗子城”的这段讼案还打到了中央电视台的“说法”栏目。估计现在也无定论。看来,碗子城真是一块永远弥漫着“烽烟”的必争之地。

377139675958600657.jpg (206.72 KB, 下载次数: 48)

377139675958600657.jpg

psb (1).jpg (63.81 KB, 下载次数: 25)

psb (1).jpg

psb (2).jpg (166.21 KB, 下载次数: 32)

psb (2).jpg

psb (3).jpg (231.67 KB, 下载次数: 25)

psb (3).jpg

psb (4).jpg (194.41 KB, 下载次数: 24)

psb (4).jpg

psb.jpg (43.53 KB, 下载次数: 24)

ps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6-10-16 14:18 | 只看该作者
古羊肠坂
古代诗人李白,白居易,李隆基等100多位名人留下诗句
出碗子城西门,南下数十米,苍黑的石壁上,雕凿着清代“两朝帝师”翁同书所题的四个大字:古羊肠坂。粗砺的山石,清俊沧桑带着喜悦的温暖,给人一种苏醒的感觉,它淹没在荒草荆棘之中,字迹严重风化,已与周围山石融为一体,不用心侧目细看,则难以发现了。我们不住地去摸那石、那字。
东北边与之相隔不远的地方,新修的入晋公路上车水马龙,正欢腾雀跃一路疾驰着奔向未来。我一遍遍抚摸沧桑的字迹,似乎在跟它道别,它来自历史的深处,又将慢慢退隐到岁月中去,抛弃了一切奢侈光荣,如水入海,如海枯竭,如今一语不发,安息在这里。周围的一切都无音无字,如宇宙的暗示。

psb (1).jpg (104.38 KB, 下载次数: 21)

psb (1).jpg

psb (2).jpg (101.13 KB, 下载次数: 24)

psb (2).jpg

psb (3).jpg (229.56 KB, 下载次数: 15)

psb (3).jpg

psb (4).jpg (182.09 KB, 下载次数: 27)

psb (4).jpg

psb (5).jpg (221.85 KB, 下载次数: 19)

psb (5).jpg

psb (6).jpg (280.19 KB, 下载次数: 21)

psb (6).jpg

psb.jpg (104.7 KB, 下载次数: 26)

ps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6-10-16 14:21 | 只看该作者
        看过古羊肠坂和碗子城,天色渐黑,我和清风去晋庙铺镇找旅馆,晋庙铺全镇没有旅店,问当地百姓只有南边的聚寿山有农家乐,我两个一路跑到聚寿山住下,一人30元还不错,早餐每人10元。

P1060412.JPG (146.77 KB, 下载次数: 22)

P1060412.JPG

P1060413.JPG (69.8 KB, 下载次数: 19)

P1060413.JPG

P1060414.JPG (78.49 KB, 下载次数: 16)

P1060414.JPG

P1060415.JPG (44.59 KB, 下载次数: 37)

P10604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6-10-16 14:32 | 只看该作者
横望隘和星轺驿

出碗子城向北不远,为著名的两处驿站——横望隘和星轺驿(现在分别叫大口村和拦车村),在我们的飞速中一闪而过。史料上所载的“悬崖峭壁,沟深谷壑,绝难通行”之况已经完全不复存在。时过境迁,古驿站留下的印迹已经荡然无存,如同所有省道边的村庄一样,加油站,修车店,千篇一律,乏善可陈。只有些已呈颓破之象的明清时期建筑,雕梁画栋,楼阁耸立,依稀可寻当年商旅马帮“马蹄嗒嗒”、“人语嘈嘈”人流物流南来北往的繁盛之况。

psb.jpg (106.05 KB, 下载次数: 27)

psb.jpg

psb (4).jpg (50.92 KB, 下载次数: 40)

psb (4).jpg

psb (1).jpg (213.81 KB, 下载次数: 29)

psb (1).jpg

psb (2).jpg (189.72 KB, 下载次数: 25)

psb (2).jpg

psb (3).jpg (130.27 KB, 下载次数: 23)

psb (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6-10-16 14:36 | 只看该作者
天井关
一路驰太行之险峻,入天井之高关。在山顶扼守太行陉的天井关,又名天门、太行关、楚雄关、平阳关、雄定关等,《战国策》中军事家吴起说“夫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阴”,可见它夏朝时就已经成为太行陉的要塞了。?
村南古关门虽破旧凋敝,但仍岿然屹立,关楼分上下两层,来往行人从门洞中出入,正面楷书:天井关。关口古道西侧,一块高3米许的巨碑赫然在目,上刻“孔子回车处”。“处”字还是“辙”字?时代久远,蒙尘过厚,分辨不清。
据说孔子周游列国,登太行,欲入晋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不料才到天井关就听到晋国执政赵简子连杀两位贤人,大为失望,念叨着“鸟兽之于不义尚知避之,而况于人乎?”,叹息而返。还有一种说法是“孔子师项橐”版,被一小儿说得理屈,又见一松鼠口衔核桃,谦和拱立,作礼拜状,遂叹“晋知礼已甚!”旋车而返。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说明孔老夫子早在春秋时就为理想和抱负,踟踟蹰蹰在太行陉上了。



psb (1).jpg (125.25 KB, 下载次数: 8)

psb (1).jpg

psb (2).jpg (136.59 KB, 下载次数: 12)

psb (2).jpg

psb (3).jpg (151.42 KB, 下载次数: 9)

psb (3).jpg

psb (4).jpg (124.1 KB, 下载次数: 25)

psb (4).jpg

psb (5).jpg (171.39 KB, 下载次数: 15)

psb (5).jpg

psb (6).jpg (122.38 KB, 下载次数: 12)

psb (6).jpg

psb (7).jpg (159.06 KB, 下载次数: 11)

psb (7).jpg

psb (8).jpg (143 KB, 下载次数: 10)

psb (8).jpg

psb (9).jpg (157.22 KB, 下载次数: 5)

psb (9).jpg

psb (10).jpg (187.78 KB, 下载次数: 5)

psb (10).jpg

psb (11).jpg (189.58 KB, 下载次数: 11)

psb (11).jpg

psb (12).jpg (116.75 KB, 下载次数: 18)

psb (12).jpg

psb.jpg (173.04 KB, 下载次数: 12)

ps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6-10-16 14:39 | 只看该作者
大琪镇的“玫瑰古堡”
         出了天井关我们一路朝着晋城方向,来到大琪镇,镇上有个著名的"玫瑰古堡"由
于于这个古堡建在一个巨大船形的大石头上,也成“陆地方舟”

psb.jpg (166.35 KB, 下载次数: 42)

psb.jpg

psb (1).jpg (179.86 KB, 下载次数: 24)

psb (1).jpg

psb (2).jpg (247.06 KB, 下载次数: 19)

psb (2).jpg

psb (3).jpg (169.75 KB, 下载次数: 33)

psb (3).jpg

psb (4).jpg (176.96 KB, 下载次数: 26)

psb (4).jpg

psb (5).jpg (151.89 KB, 下载次数: 28)

psb (5).jpg

psb (6).jpg (193.73 KB, 下载次数: 28)

psb (6).jpg

psb (7).jpg (171.46 KB, 下载次数: 33)

psb (7).jpg

psb (8).jpg (95.8 KB, 下载次数: 40)

psb (8).jpg

psb (9).jpg (52.84 KB, 下载次数: 20)

psb (9).jpg

psb (10).jpg (59.91 KB, 下载次数: 27)

psb (10).jpg

psb (11).jpg (97.42 KB, 下载次数: 24)

psb (11).jpg

psb (12).jpg (62.68 KB, 下载次数: 17)

psb (1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8#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6-10-16 14:43 | 只看该作者
出大琪镇我们一路折回,顺着拦车村一路南下,来到太行峡谷里与世无争的古村
“窑掌村”

    窑掌村归属山西晋城泽州晋庙铺镇管辖。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
    窑掌村北有“小月寺” “映月寺”中有“中月寺”南有“大月寺”
走进窑掌,你就走进了一个石头的世界。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这是石头砌就的家园。石墙、石阶、石板路,牛圈、羊圈、鸡舍屋。
小月寺

psb.jpg (160.35 KB, 下载次数: 151)

ps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9#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6-10-16 14:44 | 只看该作者
映月寺

psb (1).jpg (195.13 KB, 下载次数: 53)

psb (1).jpg

psb (2).jpg (251.35 KB, 下载次数: 25)

psb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6-10-16 14:44 | 只看该作者
中月寺

psb (4).jpg (113.59 KB, 下载次数: 32)

psb (4).jpg

psb (5).jpg (118.06 KB, 下载次数: 23)

psb (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1#
发表于 河南省 2016-10-16 14:51 | 只看该作者
顶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6-10-16 14:56 | 只看该作者
窑掌村,听村里的老人讲:古时候窑掌村也是年下河南北上晋城,骡马商队云集,清代村民在村南建起了关口,匾额“通天大镇”

psb.jpg (254.3 KB, 下载次数: 27)

psb.jpg

001v15Ztgy6YyGJtm6C1a&690.jpg (184.12 KB, 下载次数: 15)

001v15Ztgy6YyGJtm6C1a&690.jpg

psb (13).jpg (233.13 KB, 下载次数: 27)

psb (13).jpg

psb (1).jpg (304.68 KB, 下载次数: 13)

psb (1).jpg

psb (2).jpg (105.26 KB, 下载次数: 29)

psb (2).jpg

psb (3).jpg (226.28 KB, 下载次数: 35)

psb (3).jpg

psb (4).jpg (101.11 KB, 下载次数: 19)

psb (4).jpg

psb (5).jpg (104.13 KB, 下载次数: 33)

psb (5).jpg

psb (6).jpg (283.84 KB, 下载次数: 19)

psb (6).jpg

psb (7).jpg (223 KB, 下载次数: 19)

psb (7).jpg

psb (8).jpg (257.8 KB, 下载次数: 29)

psb (8).jpg

psb (9).jpg (218.06 KB, 下载次数: 23)

psb (9).jpg

psb (10).jpg (216.18 KB, 下载次数: 21)

psb (10).jpg

psb (11).jpg (295.85 KB, 下载次数: 21)

psb (11).jpg

psb (12).jpg (145.23 KB, 下载次数: 19)

psb (1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6-10-16 15:00 | 只看该作者
窑掌村正南进入峡谷的尽头就是“大月寺”

通往大月寺的路上,视线中的山体突现天门一样巨大的豁口,看上去甚为怪异,原以为是大自然的杰作,一问才知是当年农业学大寨时用**炸开的,村民介绍说,当时想在这里造一座水库蓄水,后来发现地下渗漏,蓄起的水来都漏光了,只好作罢。于是留下了这么一道风景,也算是一处有着时代标志的人文景观了。

大月寺原建筑已然了无痕迹,现有建筑全由民间信徒们自发集资修造,风格和现代普通民居不差多少,一无可看,水泥抹成的八角亭,简陋粗鄙,亭子里放着两面功德碑,都是时下的东西,毫无价值。

寺院外的天竺花开的正好。

据说看寺院的老乡来自河南。

不远处的的平畴上,有老乡在耕种。



psb (1).jpg (146.08 KB, 下载次数: 25)

psb (1).jpg

psb (2).jpg (145.08 KB, 下载次数: 19)

psb (2).jpg

psb (3).jpg (184.92 KB, 下载次数: 31)

psb (3).jpg

psb (4).jpg (177.49 KB, 下载次数: 16)

psb (4).jpg

psb (5).jpg (223.4 KB, 下载次数: 29)

psb (5).jpg

psb.jpg (108.68 KB, 下载次数: 16)

ps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4#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6-10-16 15:02 | 只看该作者
出了大月寺,返回到拦车村,向东南方向途径“草底铺”,从草底铺在正南走
太行陉的西支线回河南,这边有 营房门,小口村,焦赞城,风口,斑鸠岭,关爷庙。
保留比较完好的就是小口村,
小口村(古代也叫横望镇)
小口村位于晋城市南端,晋豫两省交界处,距市区30公里,分5个自然村,全村共150户,610口人,男女劳动力均衡,男劳动力125人,女劳动力102人,分5个村民小组。晋城古有四大名胜景观:东有珏山吐月,西有松林积雪,南有孔子回车,北有白马拖缰,它们早已众所周知。此外,在孔子回车的地方,还有素称“晋南屏翰”、“冀南雄镇”的晋庙铺镇的边陲关隘——横望镇,它也是蕴藏在晋城山水间的一颗璀璨明珠。      
    横望镇西边山下泉水——东东水,水质清纯达标,号称自然矿泉水,是晋庙铺的主要水资源。听说最近开通了去东东水的车路,我便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故乡——横望镇,随行的同伴自然把我当做了向导。      
    横望镇地处太行绝顶,道路崎岖是晋豫另一僻静通路之关隘。有诗为证:“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唐狄仁杰登太行山,路经此地,见地势险峻,遂驻足观望:见云雾缭绕,山色苍茫。南眺,山势渐缓,山脚下即中原大地,辽阔无际于天相接,被道路村庄切割似网状。黄河如带,邙山如几,丹沁交汇一线。瞻长久之,云移乃去,遂得名横望镇。清朝雍正十三年,泽州知府朱樟在路旁立石曰:狄梁公望云处。横望镇古阁楼至今仍在,而且加以修缮。该阁阕高3.5米宽2.8米,进深6米阁上镶嵌横望镇石匾一块,为清朝同治甲子年1846年重修时所嵌,后改为小口。
横望镇是一历史古村。东洞水山清水秀,河里有鱼,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还有河蟹,更是个大肉美。夏天村里无蚊,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

psb (1).jpg (161.92 KB, 下载次数: 12)

psb (1).jpg

psb (2).jpg (67.22 KB, 下载次数: 9)

psb (2).jpg

psb (3).jpg (154.52 KB, 下载次数: 13)

psb (3).jpg

psb.jpg (123.23 KB, 下载次数: 7)

ps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5#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6-10-16 15:03 | 只看该作者
出了小口村我们一直南下河南,回郑州
在桃花峪服务区小歇

psb (4).jpg (96.16 KB, 下载次数: 29)

psb (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6#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6-10-16 15:04 | 只看该作者
奉献一张卫星地图,有兴趣游玩太行的加我。

psb (5).jpg (183.62 KB, 下载次数: 28)

psb (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7#
发表于 河南省 2016-10-17 06:38 | 只看该作者
把太行当做自己的后花园  信步而游  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
发表于 河南省 2016-10-17 08:37 | 只看该作者
佛珠屠龙 发表于 2016-10-17 14:38
把太行当做自己的后花园  信步而游  精彩!

佩服佩服。好活动呀。图片精彩。文字详细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
发表于 河南省 2016-10-17 10:07 | 只看该作者
近期少有的好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0#
发表于 陕西省 2016-10-17 11:12 | 只看该作者
蕴含着深厚的古文化气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发新帖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6-24 07: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