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justm778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看65楼,前挡泥板钻孔,夏天低速行驶可以大大减少发动 ...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41#
发表于 云南省 2016-2-21 16:06 | 只看该作者
真的那么神吗,楼主想的这些办法太简单了,厂家应该不会那么笨吧!另外车太脏了,该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2#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6-2-27 02: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油箱下面固定油箱两颗螺丝的这块铁片,在下面也可以打玻璃胶,对油箱很微弱的减震效果,不过就算只有1%的减震效果的话,积少成多,效果就很可观了,钢丝球在普通的排气管的位置放两块是排气管内径三分之二的圆形铁板,估计可以达到增加一级回压的效果,如果加四块圆形铁板可以达到增加二级回压的效果的话,就可以达到普通的三级回压管的效果了,而且加了这几块板的话,废气对最后一块回压板的震动应该会大大降低,从而可以把排气管的震动和噪音进一步降低。可以全面淘汰普通的三级回压的排气管,圆形铁板中间要垂直上颗螺钉或者焊根铁丝,否则铁皮碰到挑气管侧壁震动就会加大。【我的车在排气管里放了三个钢丝刷,并且把这三个钢丝刷中间的孔用铁片堵住,发觉声音不错,比普通的三级回压管声音好听,降噪效果不错,基本达到了普通三级回压管的降噪和动力效果】。【大家可以按照我下面图片来做排气管,这个排气管比放钢丝刷的效果好,这个排气管低速和高速动力以及静音效果和普通的三级回压管完全一样。而且可以把大部分水分排到空气中,排气管里面的水分大大减少,排气管不容易生锈,排气管的使用寿命可以大大延长。而且我增加了散热功能。】有那个老板对这个专利感兴趣的话可以和我联系,这个专利是委托专利代理公司申请的,快的话,今年六月就可以拿到专利证书了。这个散热片的铜管套在排气管根部的外面。下面那张图手指的地方是手把龙头钢管下面的三角板,三角板的下面可以打胶。
这段时间每天都在实验,发觉在钢丝球里面放几个打磨机用的钢丝刷效果不错,钢丝刷中间是铁皮,旁边是钢丝,所以铁皮永远也不会碰到排气管侧壁。钢丝刷可以在中间洞的位置一定不要焊铁管,我试了,效果不行。
http://motorcycle.sh.cn/thread-18473671-1-6.html
摇篮车架。一根管子就解决楼主| 发表于 2018-1-21 14: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后面焊接到底部发动机固定螺栓的支架,前面焊接到发动机吊架,以后只要不大修发动机就不用动。要是大修得用角磨机切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 16: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qq2037893384 发表于 2018-01-21 15:01:00
嗯!这样震动小多了!

还真是,振动比以前真小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15: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昨天从青岛往回跑,试了试,转弯指向性好了很多,跑100也稳当了不少。有空我再焊上一根,左右对称。另外诸城92汽油5.6元每升左右,不如我大临沂便宜,我大临沂莒南很多站4.8到5元之间



本田电喷摩托车排气回压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厂家无所谓的态度损害我们的利益(转帖) http://motorcycle.sh.cn/thread-18070958-3-1.html发表于 2016-1-30 12:03 | 只看该作者#42

Originally posted by fordchen at 2016-1-30 11:06:
50的小车能差多少油,有排气管就有回压,没回压就成拖拉机了

楼主你这是吃饱撑的



给大家科普下摩托车发动机的基础知识。就事论事哈。
    四冲程发动机的排气过程分为自由排气,强制排气,过后排气,三段。
    自由排气:在活塞到达爆炸冲程下止点之前,排气门就在某个角度提前开启,为的是保证活塞运行到排气冲程上止点时排气门有较大的开度。一般是把排气门开启到下止点这段时间称为自由排气段,这段时间在总的排气时间中所占的比例虽然短,但是由于气缸内爆炸气体压力的原因,排出的废气量是很大的,可以达到总排气量的60%,由于排气管压力与气缸压力之间巨大的差异,排气是处于超临界状态,以声速排出的,膨胀不完全,因此声音很大,必须要装排气管来消声。
    强制排气:活塞从爆炸冲程下止点开始向排气冲程上止点移动时,这段时间的废气是被向上移动的活塞强制推出去的,所以称为强制排气阶段。
    过后排气:活塞到达排气冲程上止点后,转向下行进入进气冲程,但是此时排气门并没有完全关闭。虽然活塞在下行,但是由于排气气流还有一部分能量,可以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进一步排出废气,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惯性排气”。
    注意看哈,好戏来了,如果排气门开启的时间没有设计好,就是说凸轮型线没有搞对,那么在强制排气阶段,活塞接近排气上止点时,此时的进气门为了气缸充量系数的需要,将提前开启,存在一个进排气门同时打开的夹角状态。这个时候,排气的能量还很充足,杯具就出现了,废气通过打开的进气门,冲进了进气道,本来想要冲进气缸的可燃混合气,遭到了废气的迎面阻击,被迫后退,等到废气的能量小于活塞下行吸气的能量后,这股失去势力的废气被可燃混合气重新推回了气缸。
    这就是排气回压(背压)的厉害之处。
    我们可以想象下,夹杂着废气的可燃混合气,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进气效率下降,充量系数降低。直接表现就是同样工况下,动力下降,油耗升高。呵呵,各位看官是不是觉得爽歪歪啊!

    再来说说排气管长度的事情,当排气门打开的时候,随着废气的冲出,在排气门端将产生很大的正压波,这个压力波传到排气管口子的时候,反射成负压波回传到排气门端,这是一个来回波动的压力波转变。很枯燥的专业语言,不过可以很好理解,往小水塘里丢一个石头,水面是不是荡起了水波(涟漪)?注意看,水波荡到水塘岸边的时候,又会返过来往水塘中间荡,反反复复,直到停止。此时如果水面有片树叶,呵呵,将会看的更清楚。所以多么高深的术语,其实都可以简单解释的。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是专家,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才是砖家。
    跑题了,呵呵,重新回来。排气的正压,就是阻止排气冲出的压力,废气在气缸内冲出时,体积突感膨胀,压力急剧释放,于是在哪些没有排气管的车上,我们听到了犹如放鞭炮一样的响声。道理其实是一样的,无非一个是爆炸的汽油,一个是爆炸的**而已。在突然膨胀的气体周围,是不是产生了一个推动力?阻碍气体外的东西靠近。所以说正压是把废气往气缸里压的,而负压,是把废气往气缸外带的压力(吸力)。
    对于四冲程发动机,如果在排气过程的后期,使排气门端形成稳定的负压,那么就能吸出更多的废气,促进可燃混合气的进入。反之,如果此时形成的是正压,呵呵,你懂的。废气又被压回气缸,充量系数再次下降。我们又面临着动力和油耗的困扰。
    压力波传播是有一定速度的,也是有变化规律可循的,通过设计适合的排气管长度,就能满足发动机工作原理的需要。
    对于一个赫赫有名的厂家,这种错误真让我等无语啊。
    是失误!是不懂!还是故意而为!
    不得而知啊。
    补充一点,这篇帖子反应的问题,简单说就是排气管有点堵塞了,买台新车,用着有点堵塞的排气管,亲,你懂的,这将是一件多么爽歪歪的事情啊。
    呵呵,砖家分析完成,请楼下的斧正。
    不喜勿喷。
呵呵,这是我在另一个版区发的这篇文章的回复,技术这个东西,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
其实链条拉长的真正原因在这里。。。 - 第7页 - 维修改装 - 摩托车论坛 - 中国摩托迷网 将摩旅进行到底!
https://www.chyangwa.net/thread-18092421-7-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6-4-18 09:43 | 只看该作者


顺昌摩托配件 发表于 2016-4-17 22:54
只要不把链条干过就行了


是啊,干磨噪音还大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1:00 | 只看该作者


开心520 发表于 2016-4-21 16:20
那怎样保养才能使链条拉长的慢些?


正常情况至少每周一次,要点就是勤上油,少上油。上油的时候尽量让油充分的进入滚子和套筒或者销轴之间,充分润滑。不过这也是慢活,功夫活
发表于 2016-4-25 18:42 | 只看该作者


并且明确的告诉你,链条油上的越多,拉长的越快,而且还容易把盘齿拉变型,这里有一个概念,叫爬尖效应,
发表于 2016-4-26 05:29 | 只看该作者


野郎中 发表于 2016-4-25 19:14
我的链条总上油,现在小链轮的齿都往一个方向弯。原来是这个原因。


国产山寨货没指望,材质不过关,链片钢度都不够,盘齿强度更别提了,一但机油上多了,链条在强大拉力做用下,顺着盘齿往盘齿尖部爬升,由于盘齿尖部结构强度更差,很快就变型了,现在国外的越野车,有用铝合金的,但是可能直接拉断.
发表于 2016-5-10 09:42 | 只看该作者


无敌小雷 发表于 2016-5-9 16:39
是啊,一切还是从实际出发


跑长途用踏板车齿轮油,不跑长途可以用某宝的链条油,这两样都不贵,15-20元。一般晚上上油比较好,上好后空转几分钟,然后静置一晚上,过多的油已经滴得差不多了,而链条的各节也得到充分的润滑了。第二天用车时就不会甩得到处是油。最好不要用机油来润滑链条,容易粘灰和沙。
发表于 2016-6-8 11:25 | 只看该作者


刚买车子头几年,三天两头给链子上油,经常将链条拆下用柴油洗,常常甩得到处都是油,结果用不了太长时间还是会坏,直到牙盘尖尖都快磨没了。【期间修车师傅跟我说链条上油太勤不是好事,坏的更快,我还不信】后来几年索性不打理了,紧一次链条上一次油,就不管了,直到下次紧链条再上油,我惊异的发现,他妈的链子反而更耐用了,牙盘尖尖也磨得没那么厉害了,而且直到换套链的时候看牙盘也磨得不算太严重。所以我相信了一句话:物极必反。
发表于 2016-9-24 05:39 [color=#999999 !important]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链条拉长的真正原因是,后车架设计缺陷。把后平插改成硬尾,大链轮不失圆,保证链条在运行中不会出现一紧一松现象,就会极大延长三件套寿命。链条松了,我们要调节一下,有时发现过几天就又松了,原因就是空车时,调节链条松紧度正好,坐上人后,后平插向后撑,链条紧了,运行不畅,加大链条负荷。我在想如果把小链轮轴和后平插轴改的同心就可以彻底解决问题。
发表于 2016-10-23 16:39 | 只看该作者


适当润滑,不能过松或过紧。过松,链条不落齿,动力传输承担在落齿的几个连条节上当然加速销子磨损,适当松紧下满齿情况,动力传输均匀分布在全部接触点,
最重要的是不要过松,我有个侄子家摩托车从不保养,只要能走。后牙盘都快磨平了。问我怎么链条那么响...
发表于 2017-2-17 14:25 [color=#999999 !important]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是后链轮缓冲垫不同心,造成一紧一松的拉力,这才是三件套最大的磨损伤害
亚翔450点火系统改进与本田FCR化油器节气门开度同步控制 - 维修改装 - 摩托车论坛 - 中国摩托迷网 将摩旅进行到底!
https://www.chyangwa.net/thread-18206535-1-1.html发表于 2016-12-24 15: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践发现,亚翔450不单单是“”限速’问题,交流线圈不易于启动,线圈还容易烧坏【绕组线直径过细】,整流器单相功率太小也是缺陷.

有些车友说亚翔NC不好点火,是因为原厂点火器启动时的曲线进角设计有点稍早

NC 的配气.点火时间启动时对化油器要求太过严格。

日本车之所以易启动,是因为启动时退角点火。就是说适时晚点火。


所以说,点火器,与车上的配气,及化油器都需要配合调整到最佳状态,就完美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3-13 19:12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排气管烧红是汽油标号高导致的,换低号汽油就好了
雅马哈的蓝芯技术是降低各种零件的过载能力么? - 雅马哈-骑式车讨论专区 - 摩托车论坛 - 中国摩托迷网 将摩旅进行到底!
https://www.chyangwa.net/thread-18217652-1-1.html发表于 2017-3-4 10:57 | 只看该作者
蓝芯技术就是 烂芯儿 技术!
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啥东西都设计的刚刚够用,遇到稍稍暴力一点的用户,这零部件就要呵呵了。
以前的雅马哈可是没有此技术的,是跟建设合作成建雅后才有这技术的。
以上文字纯属吐槽,如有雷同-------你能咋的?
同样排量125跨骑功率比踏板高好多?为什么 - 踏板论坛 - 摩托车论坛 - 中国摩托迷网 将摩旅进行到底!
https://www.chyangwa.net/thread-18222469-1-1.html发表于 2017-3-17 12:15 | 只看该作者
转速,缸径,行程都不一样。何况跨骑的最大功率都是在非常高的转速下了,一般开不会那么高。所以直观的感受是,踏板由于传动机构的原因,路口起步加速是比跨骑来的快的。但是尾段跨骑功率优势就出来了
发表于 2017-3-17 12:25 [color=#999999 !important]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也就大10%,踏板最高转速一般7500转,跨骑最高转速8500转,转速高了10%。踏板因为是自动变速器,如果大油门,转速提高8500转,油耗过高,跨骑人为控制档位,可高可低
发表于 2017-3-17 13:33 [color=#999999 !important]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变速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有差异












































[ Last edited by justm7782 on 2016-3-7 at 20:27 ]

IMG_20160227_092558.jpg (383.51 KB, 下载次数: 39)

IMG_20160227_092558.jpg

IMG_20160221_101332.jpg (299.39 KB, 下载次数: 26)

IMG_20160221_101332.jpg

wwIMG_20160310_181735.jpg (349.77 KB, 下载次数: 36)

wwIMG_20160310_181735.jpg

wwIMG_20160310_182109.jpg (407.21 KB, 下载次数: 30)

wwIMG_20160310_182109.jpg

062c519de75b379b2c0febc362c4b0b8_dCABAAAAAAAA&ek=1&kp=1&pt=0&bo=gALgAQAA.jpg (35.22 KB, 下载次数: 32)

这个是我的排气管头部的散热片,铜管和一个瓶子连接以后在里面装满水就是沸腾水冷给排气门降温。

这个是我的排气管头部的散热片,铜管和一个瓶子连接以后在里面装满水就是沸腾水冷给排气门降温。

71d72dc4a2ded5e6ae60a66365945d0c_dB8BAAAAAAAA&bo=4AGAAgAAAAAFB0c!&rf=viewer_4.jpg (40.08 KB, 下载次数: 33)

排气门汽水冷,水蒸汽在上升过程中会遇冷变成水流回到瓶子中,不用经常加水

排气门汽水冷,水蒸汽在上升过程中会遇冷变成水流回到瓶子中,不用经常加水

QQ图片20170314092652.jpg (108.28 KB, 下载次数: 37)

在15度的气温也有水蒸汽出来

在15度的气温也有水蒸汽出来

4ABBA66B1F521A2DA482552AE74CB6BC.jpg (62.41 KB, 下载次数: 30)

4ABBA66B1F521A2DA482552AE74CB6BC.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3#
发表于 广东省 2016-2-27 05:28 | 只看该作者
震惯了的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4#
发表于 广东省 2016-2-28 03:05 | 只看该作者
太阳能水冷什么样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5#
发表于 河南省 2016-2-28 03:07 | 只看该作者
自欺欺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6#
发表于 江苏省 2016-2-28 05:08 | 只看该作者
你钱没有花到。。明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7#
发表于 浙江省 2016-3-7 08:37 | 只看该作者
本人把磁钢的触发条加长到30mm,改直流数字点火器,车震动的确减少,但高速并不理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8#
发表于 北京市 2016-3-7 08:5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车车好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49#
发表于 山东省 2016-3-7 10:2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有这个时间把车子先洗洗不行吗,看了真别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0#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6-3-10 23: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Originally posted by fxm22 at 2016-2-8 20:36:
钢丝球一年就差不多锈烂成渣渣了!

钢丝球在我的车上已经用了估计有一万公里了,没有一点绣,看看我发的图片就知道了,大家可以看看42楼的图片,用30厘米的不锈钢波纹管,把两头的两个接头去掉,把管子弯成圆形一头用不锈钢焊成漏斗和玻玟管焊在一起,比加钢丝刷震动小,提速非常流畅,提速也比加钢丝刷流畅,声音大小达到了三级回压管的效果,震动感觉?有点降低,低速动力感觉有点提高,高速有点降低,玻玟管和漏斗的外面可以包做油烟机排气管的软铝皮以减少震动,总算找到了一种不增加震动又可以增加低速动力的方法了,玻玟管不要碰到档板就可以了,大家可以照我说的自己做一条,排气管挡板上的出气管里面也可以放不锈钢波纹管,不锈钢波纹管和出气管之间打玻璃胶。如果不焊漏斗就是三级回压的效果。一级回压管有个好处是冷启动容易。假设普通的的三级回压排气管和我这个排气管留在排气管里面的水分都是7毫升,如果假设在带漏斗的波纹管里面存了2毫升水,如果同时假设钢丝球上面的积碳吸收了1.5毫升的水,再假设出气管里面的波纹管吸收了2毫升水的话,那么,我这个排气管再排气管内壁的水分就只有7毫升水-2-2-1.5=1.5毫升了,和普通的三级回压排气管相比较,排气管内壁是水分就从7毫升变成1.5毫升,那么排气管的使用寿命就会延长一倍以上。
另外有南宁的摩友吗,我想借用你的摩托车半天,去自治区质检局做这款排气管的震动测试报告,半天时间一百元租金。到南宁我请你吃饭。请看下面这个链接,http://motorcycle.sh.cn/thread-17923610-1-1.html我 的观点是150的水冷顶杆和水冷越野在烂泥路和山路的动力比GN250好,在国道和省道以80以下的速度在平路跑长途和GN25O一样。在国道和省道摩托车的速度是很难长时间保持80的速度骑行的。而GN250是风冷GS的发动机。化油器车冬天提高冷启动效果的方法,目前我从网上收集到的有三种,一种是把油针提高,一种是提高点火能量(也就是换数字点火器),另外就是我所说的加装蓄能器。闲着没事,测了下机油温度 - 跨骑车论坛 - 摩托车论坛 - 中国摩托迷网 将摩旅进行到底!https://www.chyangwa.net/thread-18216511-1-1.html发表于 2017-2-20 23:59 | 只看该作者
摩托车发动机内部机油的实际工作温度不能这么平均下来算的,摩托车发动机工作时,大部分机油都在沉在底部用来润滑档位齿轮组,离合器,曲轴等零部件。少部分被机油泵泵上缸头去润滑凸轮轴,摇臂,气门杆等零件,还有少部分飞溅去润滑活塞组件,而发动机工作时温度最高,工作条件最恶劣的正是凸轮轴,活塞组件与缸壁等部分,那些地方的工作温度能达到150度,甚至更高,这时HTHS值就有意义了,而那些地方的机油温度也要超过100度,只是经过循环落下来再回到油底壳后,与其他没有参与高温零部件润滑的低温油混合后,温度被平均才降低了。 就像国家公布中国人人均年收入超10万元了,那么所有中国人都应该买得起汽车?都消费得起高档摩托车?事实是虽然民政部的数据中有点水分,但有些中国人还买不起汽车的原因是,他们的年均收入还远达不到10万元,只是被占人口少数的富人们平均拉高了而已。
       而且80巡航并不算极端恶劣的使用,恶劣情况是山区坡道公路,你只能降低档位长时间拉高转的行驶,那种情况你再来量平均后的油温,也绝对不只75度。



点评 煦雨涵香
车速低于20,发热确实严重发表于 2017-2-21 00:57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得有道理,我在高速路上连续100跑一个小时,也不觉得发动机很热,但用1、2档交替爬陡坡30多分钟,发动机热得直烤腿,后来发动机都没怠速了,丢油门小油门就熄火,必须拉中油门大油门才不熄火。
发表于 2017-2-21 08:03 [color=#999999 !important]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风冷发动机最怕一档载重爬长陡坡,平路一个人骑行快慢都没关系!
风冷发动机过热后没怠速,是什么原理? - 跨骑车论坛 - 摩托车论坛 - 中国摩托迷网 将摩旅进行到底!
https://www.chyangwa.net/thread-18216532-1-1.html发表于 2017-2-21 08:20 | 只看该作者
最常见是气门间隙过小造成的
发表于 2017-2-21 08:51 | 只看该作者


还有涨缸压缩比太低的原因
发表于 2017-2-21 09:1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气门间隙留得小,发动机高温后,排气门温度比进气门温度高,所以,排气门杆会有变长导致排气门关闭不压实,导致怠速不稳,这是气门间隙小高温后漏气的原因,
还有机油不好也会导致,高温后机油润滑变差内阻增大导致,
  还有,如果车新,汽缸配合紧密,燃烧室内高温导致活塞温度高有膨胀,导致运行阻力增大,,,
我猜的,基本上就是这几个原因
在摩迷改装版,我感觉技术应该是无私的!!! - 第10页 - 维修改装 - 摩托车论坛 - 中国摩托迷网 将摩旅进行到底!
https://www.chyangwa.net/thread-16944266-10-1.html发表于 2011-4-10 19:01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我就一马甲 at 2011-4-10 17:44:

.....而俺个人认为,缸径加了这么大,一没见处理点火角度,二没见处理化油器,甚至连进排气道稍稍抛个光也没看到,这实在有些莫名其妙了。可能人家另有高深的谋略吧
.......


缸径加大了,点火角度可以按原车,如果原来的凸台比较短或者太短,可以焊长,但同时更换可调点火器更好(排量增加,全段点火角度最好从新找合适点),但又需要调点火器的功力了(就不说哪几款,可调点火器也就那几家,至于谁家的好,见仁见智),进排气道得加大,否则动力太直接,中高速无提升(虽说气门直径不变,但扩大气道还是有提升性能的余地的,但别扩太大),化油器的话,小口径的话,很容易调到低速好,但中高速由于化油器先天性的条件,无法提高,甚至降低或者严重发动机的功率产生
这是小弟改自己的车长久以来学习到的经验跟实践出来的

  胖子哥,我只说,我顶你,因为,你,我知道,跟你联系过,虽然听不大懂你的口音,但能深深的感受到你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因为我之前菜到不行的菜鸟,打电话问你,你也无怨无悔,而且不会不耐烦的回答我,感谢你~


   其实很多人内心的感觉,内心的感受,我知道,但人家靠这行赚钱,不像我们玩车的人,是闲着也是闲着玩的,现在房价一天一天的高,油价一天一天的高,不赚哪行啦,但就是做法让人无法理解....
发表于 2011-4-10 19:30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恋战小伟 at 2011-4-10 19:01:

缸径加大了,点火角度可以按原车,如果原来的凸台比较短或者太短,可以焊长,但同时更换可调点火器更好(排量增加,全段点火角度最好从新找合适点),但又需要调点火器的功力了(就不说哪几款,可调点火器也就那 ...




我顶一切技术交流……鄙视那些拿各种嚎头坑害广大摩友的举动。

话说到这里了,点火角度都是随缸径的增加而增加的,因为火焰燃烧的缸壁是需要时间的。

如这次改装,曲轴不动,单纯的加大了缸径,从新配气门和座圈,估计他也没那个本事,气门座圈和气门杆的同心是要精确到0.01的,但你好歹把进气道给扩大点,最次的也要抛个光吧?不然那额外多出来的每缸40cc容积从哪里抽啊?就不要说化油器的匹配了,125的化油器能完美当200的话,那也不需要什么大口径化油器了

当然了,也许人家就是要低速的有力就行,不追求高速。。。。

但是能用和好用真的差的太远了……

我不太喜欢不限制的扩大缸径,一是原厂的连杆和曲轴强度也就是耐用度,二是散热。这还没说化油器。

看过胖子改他车的帖子,有理有据,所有资料和部件全部拍出来给你看。



怪侠作为职业修车的,给人改车收费,这无可非议,收费多少,那是人家的事,我们也谁管不着

但是你把摩托迷的一个版块当成你家,特殊照顾支持你的人,对别的商家恶意打击,还随便封人禁言。这就是你人品问题了。。。。

就这次改200的粗制滥造,加上为己私利恶意封人禁言,还去版务区投诉,说实话,这一手太不地道了。
发表于 2011-4-12 12:59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我就一马甲 at 2011-4-10 19:30:


话说到这里了,点火角度都是随缸径的增加而增加的,因为火焰燃烧的缸壁是需要时间的。

如这次改装,曲轴不动,单纯的加大了缸径,从新配气门和座圈,估计他也没那个本事,气门座圈和气门杆的同心是要精确到0.01的,但你好歹把进气道给扩大点,最次的也要抛个光吧?不然那额外多出来的每缸40cc容积从哪里抽啊?就不要说化油器的匹配了,125的化油器能完美当200的话,那也不需要什么大口径化油器了


确实,不过新配气门跟座圈,是很高难度的动作,进排气道扩大也是有讲究的,150-175,进气道最大限制别过28,125的一般都25-26,如果大了,化油器很难调,然后200-250就必须30以上了,化油器又是一个难度很高的动作了,市面上很难买到匹配出改装车的化油器,都是必须换大小量孔,浮子油液面调整又需要运气来加持


  其实,改装气缸对于我来说,根本就是小儿科,真的,只要算好压缩比,气缸外加工过关,基本没啥问题,曲轴的话14销的就排量不可以过大,15销的可以到175上下,16或者17的就更高了
  虽然我很少发图片跟技术贴,但是有人跟我交流的话,我也是无保留的全解说的,不过就是我跟天海胖子一样,不是赚这行钱的吧:D

  哥们,说实话是好,但是直了点哟:(
发表于 2011-8-2 21:30 | 只看该作者


以前看到楼主帖子里说油箱添加2T机油具有去除积碳功能,经过个人尝试,证明确实有效。可惜大多数人不信。
有关于摩托车挡风玻璃的调查 - 第2页 - 跨骑车论坛 - 摩托车论坛 - 中国摩托迷网 将摩旅进行到底!
https://www.chyangwa.net/thread-18177536-2-1.html发表于 2016-7-7 20:16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装了风挡!极速有所提高!而且不会吹的抓车把好吃力
发表于 2016-7-7 20:19 [color=#999999 !important]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说风挡会增加油耗的!那要看是什么形状的风挡!
水平对置发动机问题。 - 跨骑车论坛 - 摩托车论坛 - 中国摩托迷网 将摩旅进行到底!
https://www.chyangwa.net/thread-18231308-1-1.html发表于 2017-4-5 16:19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国家为什么不搞两缸的水平对置发动机?
两缸水平对置发动机,比直列两缸好。
水平对置成本估计会比直列的要高。
可是水平对置,低转速,高转速,平衡很好,而且做功也很平均,动力连贯性好。
这么好的发动机真心希望有国产厂家生产。
还有水平对置发动机曲轴应该有三个主轴径,两个连杆中间应该有一个主轴径,两个连杆分开独立连接在主轴销上。
宝马的1200是两个主轴径,两个连杆是链接在一起的,只是角度不同。
我觉得材质再好还是应该独立链接在曲柄臂上,由主轴径分开两个连杆。虽然两个气缸不会在一条线上,但是曲轴会更好的承受震动和惯性冲击,从而延长发动机寿命。
300cc排量以上,600排量以内,这发动机会不会强过,直列两缸的。



发表于 2017-4-5 16:32 | 只看该作者


水平机只有宝马研究最好,其它的或多或少存在着发动机缸体润滑上下不均的现象。
长江750机一老化油耗就变大,你要问老用户才知道。
发表于 2017-4-5 16:56 | 只看该作者


由然 发表于 2017-4-5 16:52
要是加强润滑呢?直接用机油喷嘴,


此处无解的,不管怎么润滑活塞与气缸之间必然是有磨损的,这个谁也解决不了,没错吧,

立式的发动机的磨损是一圈相对平均的磨损,而水平的,可能70-80都磨下面了,,你想想是不是这种情况。
楼主| 发表于 2017-4-5 17:19 [color=#999999 !important]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huangll 发表于 2017-4-5 17:13
这我那知道,,除了宝马谁有这种数据,,我说的也只是基于工程理论推论而已,,

反正水平发动机只有  ...


十年,要是降低排量,降低压缩比,估计用的更长,看来同步双缸还是很好,加大排量做低速机震动小还是可以。

点评 追风千里
四冲程发动机的压缩比不能低,否则会影响发动机效率和油耗。  详情 回复 [color=#999999 !important]发表于 2017-4-5 21:28

huangll
我觉得主要是材料,之后是转数,压力应该关系不大。就是来回磨多少次的问题,材料好就更耐磨,转数低就是磨的次数少。 那些改老爷车的,也得找行驶里程少的,来回磨的少的。
帮第五个朋友,长久解决车子共振问题,效果不错。。 - 第2页 - 雅马哈-踏板车讨论专区 - 摩托车论坛 - 中国摩托迷网 将摩旅进行到底!
https://www.chyangwa.net/thread-17809371-2-1.html楼主| 发表于 2014-4-8 11:46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确认共振来自大撑呢?目前我的共振出现在80码左右,共振点在脚踏处,请问这个是大撑的共振么??

很简单啊。。收起大撑,,靠近排气管那边。。用铁丝吧大撑和排气支管捆绑到一起。。传动箱那边也是。。确定大撑不会松动后,。,上测试共振。。能明显改善的。就是大撑问题。。不能就是还有其他问题。
发表于 2014-3-27 23:2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帮的第五个朋友解决车子大撑共振问题。。效果很好。。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就可以解决共振的杂音,,按这样的方法本人的车子已经行驶2万KM了。。依然没有出现烦人的共振杂音。。后面也对几个朋友的车子做过这样的改进一样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此和车友们分享。。
1.JPG (106.43 KB, 下载次数: 54)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17:50 | 只看该作者


是高速震还是低速震

共振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小了很多倒是真的..大撑共振发出'咔咔咔' 是没有了。朋友反应0-90KM急速。烦人的大撑‘咔咔’杂音和踏板边‘嗡嗡’声也没有了。。来回跑了70KM。。基本只有车子发动机的咆哮声。。整体还是不错的。。还会不会有其他杂音。。有待时间检验。。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17:54 | 只看该作者


减震橡胶垫

对。。就摩托内胎胶做的。主要是把大撑和吊架间的缝隙填满。。胶垫同时将高频率的震动大部分吸收掉,,

土鳖改油冷 - 第2页 - 维修改装 - 摩托车论坛 - 中国摩托迷网 将摩旅进行到底!
https://www.chyangwa.net/thread-18048137-2-1.html楼主| 发表于 2015-10-18 10:45 | 只看该作者
铜管太硬了!高频震动全松!有点漏油!虽然轻微漏油!但是还不算完美!有空改成胶管

















































[ Last edited by justm7782 on 2016-3-15 at 11:42 ]

ww1456881541580.jpg (296.99 KB, 下载次数: 34)

ww1456881541580.jpg

wwIMG_20160302_091428.jpg (312.28 KB, 下载次数: 32)

wwIMG_20160302_091428.jpg

wwIMG_20160308_104950.jpg (380.4 KB, 下载次数: 38)

wwIMG_20160308_104950.jpg

wwIMG_20160308_105035.jpg (429.64 KB, 下载次数: 31)

wwIMG_20160308_105035.jpg

UC_Photo_001.jpg (47.41 KB, 下载次数: 22)

UC_Photo_001.jpg

IMG20171107161125.jpg (156.4 KB, 下载次数: 28)

买三块钱的铜丝就可以了,按照这个方法改装同样可以把排气管的使用寿命延长一倍,声音浑厚有力,非常像某种 ...

买三块钱的铜丝就可以了,按照这个方法改装同样可以把排气管的使用寿命延长一倍,声音浑厚有力,非常像某种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1#
发表于 安徽省 2016-3-11 01:08 | 只看该作者
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   顶顶 顶顶
顶顶  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 顶顶   顶
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   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  顶 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  顶   顶顶
顶顶   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
顶 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   顶 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顶  顶顶 顶 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 顶顶 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
顶顶顶  顶顶   顶顶顶顶 顶  顶顶 顶顶 顶顶顶顶
顶   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 顶顶顶   顶顶顶顶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2#
发表于 广东省 2016-3-11 02:5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折腾,也很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3#
发表于 江苏省 2016-3-11 08:38 | 只看该作者
厉害!楼主的钻研精神值得我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4#
发表于 广东省 2016-3-11 09:25 | 只看该作者
买个直排放钢丝球怎么样。。希望有数据(本消息来自手机摩托迷:http://wap.motorfans.com.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5#
发表于 山东省 2016-3-11 11:08 | 只看该作者
6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6#
发表于 山东省 2016-3-11 11:13 | 只看该作者
牛人,支持有专研精神的人,对中国摩托车发展做出贡献,赶超小日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7#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6-3-15 09: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motorfans.com.cn/thread-17996133-1-1.html
昨天驾驶睾丸第一次挑战跑山路性能还是不错的发表于 2015-5-24 11: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约几个朋友跑了几十公里山路,力帆KPR150,川崎Z250,钱江黄龙300,永源250趴赛,铃木EN125,其中有几公里山路雨水冲刷好多道沟坡度达到将近70度,路况基本沙土构成,KPR150通过不好走起最困难扑街一处,黄龙300公路性能不错过山路就比较难了扑街后油箱压瘪一路上坡速度起不来水温一直超高,永源250趴沟一次,Z250好车坡道过后发动机不怎么烫,这种山路EN125竟然好不逊色我的睾丸,以前有人说睾丸山路通过性不好不适合山路,这次证明不一定,当然驾驶技术也有一定关系。



发表于 2015-5-24 21:29 | 只看该作者
爬陡坡150单缸比GW250好使多了



http://www.motorfans.com.cn/thread-17891255-1-1.html
关于大排车的咻咻声发表于 2014-8-26 22: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其实大排们会发出好听的咻咻声,一部分是因为3缸以上的引擎排气声造成的,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引擎内大量使用了消间隙齿轮造成的。最典型的就是消隙齿轮离合器的使用不仅可以发出咻咻声,还能消除典型的离合器大鼓响,(这里还有一种使用消隙齿轮的典型车型不仅把消隙齿轮用在了离合器上还用在了凸轮上这就是cbr250),如果厂家能开发这种离合器到gw250上,相信会有更多人喜欢上它的。图1是cb400的离合器,图2是cbr的凸轮,cbr的凸轮,由图可见凸轮上稍稍错开的齿轮。



iuyyu
昨天换了一条成色很新的不锈钢三级回压管,发现震动和我改装的排气管差不多,而且也没有共振区,估计是车架打了玻璃胶的功劳,我估计是我改的排气管原来的两块挡板没有搞彻底,造成震动大,建议大家把排气管横向切开后,后段再纵向切开,才能把原来的两块挡板用打磨机彻底抹掉,否则会造成震动增大。排气管侧面要非常光滑。看来大家想要消除共振区有两个方法,要么改成一级回压,要么车架打玻璃胶
1361#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3:40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仙人手 at 2012-9-17 13:04:
关于你改装成水冷后,火花塞略黑,使我想起了那位摩友发的“三个疑问”的贴子,其中有一问就是燃烧室最佳温度是多少,抛开他的动机不谈,我觉得这一问的内容还是略有一些道理的,在相同排量和压缩比的条件下,风冷 ...



水冷汽车用的火花塞热值大多数是6,也有5或7的
我的原车火花塞热值是8,厂家推荐夏季或长途用热值9的
厂家一般按发动机温度来选择火花塞热值,而不依火花塞热值来调整发动机温度
风冷机在夏季中速跑10公里后,往缸盖上浇水,都会“吱吱”响,是否这个现象表明燃烧室温度正合适呢?

在此感谢“三个疑问”的贴子,教我重新认识了“电子节温器”的重要性

有谁知道原厂水冷摩托车的火花塞热值一般是用多少?

忘记说了另一个变化:
自从改成水冷后,冷车缓慢起步(预热)过程中,发动机温升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不知道是不是好现象#009#
145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16:11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longrain at 2013-1-23 15:23:
再次顶楼主,有个问题没搞清楚,就是楼主如何排尽冷却系统的空气,因为如果内部有空气,那会造成气阻,而且内部空气被液体加热会产生膨胀,气阻进一步加大,能否给解答一下?



很多人有和你一样的担心
我后来放掉过冷却液,故意没有抽真空直接加进去,管道的几个最高拐点里面全是空气,发现当水泵运转时缸盖通道内自然是充满冷却液的,这个管道系统就像一根肠子里面装了液体在工作,加上肠子相对很粗,高拐点处内部的空气是不会和冷却液一起参与流动的,只要液体流动,使用中无任何关于气阻的问题。

记住:
1、关键是水泵的安装位置不能高(中低位置就可以了,比缸盖水道位置低,我选的位置比中缸底部还低一点)
2、而且水泵的进出口那一段的管道都要求必须是向上扬着的,就是说水泵必须处于一个U形弯管的底部处,水泵转子始终被冷却液淹着,确保水泵运转时不会有空气进入水泵,其他的地方有空气完全不用担心。
1558#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18:32 | 只看该作者


如下图,重新整理管道后:
水泵的出水口仍然连接到缸盖的化油器一侧,冷却水流经缸盖水道后,从缸盖排气管侧的接口出来,经硅胶管连接到保险杠上部横杠中心位置的接口,经保险杠内部后,从保险杠左侧耳朵上的接口流出来,经过一段12cm左右的硅胶管后进入三通接头的水平端口,三通接头向下的那个端口连接到水泵的进水口,向上的端口接到副水箱。
冷却液经过一年的使用仍然清澈透明,管道内无腐蚀现象,此次灌回去的冷却液总共有1220ml,副水箱容量120-160ml,顶部扎一个极小的针孔与大气相通就可以了。冷车时能看到副水箱(实际安装时比保险杠耳朵上部稍高就行,主要作膨胀空间用)内有20%的冷却液就算OK,或者保证在最冷天气冷车状态下副水箱内可以看到底部有一点冷却液就行了,不要加太多,留下膨胀空间。
经上述改动后,散热器出水温度升高,流速加快。1572#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16:02 | 只看该作者


1220ml的水由4摄氏度上升到25摄氏度,膨胀6.4ml;若上升到94摄氏度,则膨胀27.5ml。
副水箱的容积取冷却液总体积的10%或稍大,即120-160ml范围。
气温25度冷机时,副水箱有20-40ml水量就可以了。

另外,管道与大气压力是平衡的,副水箱接在水泵的吸水侧(必须这样接)。
水泵接在散热器末端,接触的是冷却后的水,避开了高温水。
缸盖内的水道接在水泵的出口端(高压扬程侧),避免了缸盖内有气泡残留。

水泵全速运转时,副水箱水位会下降一点点,我测出的下降容积是0.8ml。1573#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16:03 | 只看该作者


不必一定要用大众速腾水泵
也可以用空气能热水器的水泵,质量不错
淘宝搜索“12V无刷直流水泵”,价格60-90元不等,扬程达到2米就可以。1583#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4:54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poponxy~ at 2013-6-17 13:40:
多谢!handshake(b)




耳朵高低与缸盖水道高低无直接关系,高出缸盖更好。

下图的连接方式不是在无意中形成的,而是每处都是有意的:
副水箱(膨胀用)底部必须高于所有管道,而且要接在水泵回水通道上,否则会吐水。
水泵在散热管道末端,吸进的是散热后的低温水。
而且缸盖水道处于水泵的排水口段,空气无法残留于此。
图片是骑在车上看保险杠,上横杠的中间是用圆铁板封堵了,因为右边有烧红了的排气管,所以保险杠的进水口焊在封堵位置的左边,然后用十多厘米长的硅胶管连到排气管旁边的缸盖接口上。
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到缸盖靠化油器那边的接口上。1594#
发表于 2013-6-20 18:30 | 只看该作者


[table]
我改缸头缸体全水冷是用卡夫特704硅胶粘合的,粘力可以说手指都扣不掉159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19:45 | 只看该作者


[table]
汽车水温最佳值是88度(现实中80-95度都算良好)
我个人觉得,从发动机单方面考虑,最佳水温应该高于88度。有人要说会开锅,没错,最佳温度时已经开锅了!
为什么是88度呢?是因为受制于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冷却液,是它要沸腾了,设计师们屈服于它而不得不定在88度,完全出于无赖。
当然,有几招可以让温度提升一点:一是添加剂让沸点到108度,二是封闭管道升高压力不让水沸腾,三是开发所谓的无水冷却液。
所以,现在有很多汽车的水温设计比往年高5度以上,是想尽量让发动机工作于最佳温度。

很多人惊慌于:水温到95度啦!不是说85度最好吗?会不会拉缸?!
老鸟都知道:只要不开锅,高一点更好。

再说水泵的工作点:
简单的处理方式是全开全关
水温低于95度,水泵给0V电压;
水温达到95度,给14V电压;大于95度也是14V。
当水温跌到90度时,水泵全关。
再次升温到95度时,水泵再次全开。
1599#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20:14 | 只看该作者


实现上述功能只需一个碟形温度开关
常开型,动作温度95度,复位温度一般有15度,即必须跌到80度才会断开。

开锅后的温度可能对发动机有好处,但压力太高对管道造成威协,开放式系统会喷水!
所以绝不能开锅,温控开关在这里有两个问题可能造成开锅:

1,温度开关安装于缸盖散热片上,因为风冷作用,散热片不同位置的温度与水温有很大区别。
火花塞左边向下挨着气缸体的散热片沟底与水温最接近,达92-95度时,冷却水开始沸腾。
2,碟形温度开关的误差较大,温度值的稳定性也不好。
为防止开锅,只能选80度的。1600#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20:22 | 只看该作者


[table]
温度传感器+电子开关也可以实现全开全关功能。
此种方式的温度值可精确调整,稳定性高,传感器尽量安装在反映真实水温的位置。
回差值也能很方便地设定不同值。
电路比较简单,不详细说了。
1805#
发表于 2014-3-10 00:43 | 只看该作者


LZ的毅力很佩服
但是你的做法不太完美,因为没有考虑水冷后给发动机燃烧带来了什么,为什么火花塞会黑。
你还敢自己切火花塞 真是强人,GP赛车技师都要根你学习了。
发动机的温度是有个规定范围的 不能高也不能低。
控制方法很简单高0.1度就大循环散热,低1度就小循环散热。
找到燃烧最好 动力最大的范围才是最重要的/看来LZ还没找到。
坚持啊!!!!!!!!1823#



缸头水冷兼有冷却机油的作用,而缸体水冷对机油降温的效果不会太明显。
1834#
发表于 2014-5-1 19:58 | 只看该作者


改装缸头水冷以后,变速箱温度降低了,也恰说明它对机油起到了冷却的作用。

1955#我也有这个感觉,缸头没有达到正常温度,火花塞会有些黑的
1956#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6:2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凌晨一点,坐垫上结了冰,路上积水也有点薄冰,60时速跑了13公里,水泵自动启动,一分钟内减速自动关闭,以前还没走过结冰的天气……

















[/td][/tr]
[/table]


[/td][/tr]
[/table]


[/td][/tr]
[/table]





[ Last edited by justm7782 on 2016-3-15 at 17:27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8#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6-3-25 07: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磁钢改装,充当平衡轴,有点效果,已经用了几天了,感觉不到有什么不良后果,每个档位的震动都有点降低,尤其是油箱的震动减少最明显。我是用角磨机的切割片割的,从散热器到气缸盖,或从散热器到水泵,大都采用橡胶软管,使用橡胶软管可以吸收发动机的振动。我的磁钢磨多了,现在只好在磨掉的对面磁钢再磨掉一点,现在震动有点降低。但是高速的时候脚踏的震动增加很多,84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11:17 | 只看该作者


85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12:04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jgm119 at 2012-5-28 11:47:
照这温度,不用上水冷了。不是说发动机一般工作在90度左右吗?



对,像我今天这样是不用水冷的(载人的话也可以对付),人都有点冷!
我出门的时候是穿的毛衣哦,跑丘陵地的小山,我等这个21℃的低温天气好久了!

假设路程更远,平均时速50-70,又载个人,山路,气温达到30度,只需其中一个因素,缸盖一定会超出100℃

另外,前面说过了,封住气道前,我只做了一次缸盖温度记录(日期2012-03-13:气温21℃),上面给的数据,仅仅为了对比用。是看中了今天早晨的气温也刚好是21℃,这季节气温在不断上升之中,为了对比封住气道后的差别,所以今天是机会...



906#
  楼主| 发表于 2012-6-2 18:55 | 只看该作者


刚才17:00-17:30跑了20km(待翻修的县级公路),时速40-60km/h,实测气温26℃,跑完后立即测缸盖散热器表面温度94℃(左边小链轮侧),温升68℃。
注:缸盖气道已被封死不透气,没加水。
个人感受:缸盖散热器表面80℃时(估计缸盖中心85-90℃),发动机噪音最小,震动最小,动力最好,加速敏捷。
新大洲本田专用机油SJ 10W-30已使用1900km。战神总里程9900km。



去年夏天(当天35℃)带人爬长坡(因修隧道而废弃的28公里山路约花3.5小时,其中16公里上坡约花2.5小时,1档10%、2档70%、3档20%),动力4..5次下降一个档位,不得不休息!等机头完全冷却后(冷却到6..70℃时浇水),再次上路时部分路段不到15分钟动力又下降1档,再次休息......反反复复......当时感觉这车就是个垃圾!!!
(y) #009# #031# :mad: #028# #024# #002# #045#
没有带温度计,缸盖沾水吱吱响,立即蒸发!估计那时缸盖表面温度140-150℃以上#005#
当时是新车,总里程显示1500-1550km
————————————————————————
没封住气道前的机温(缸盖左侧温度):
时间:2012-03-13中午(仅仅只有这一次原车数据记录,遗憾)
地点:湖北松滋市境内
室外气温:16℃上升至21℃微风
车型:战神SDH150-F
人员:1人/体重65kg
骑行过程:
(记录温度时停留1分钟,不熄火)
时间  里程表  气温  缸盖左侧温度
10:32 0        16    16(平直路面)
10:38 2.0     16    46(平直路面 此前时速24)
10:54 10      17    66(平直路面 此前时速32)
11:05 20      17    71(平直路面 此前时速60)
11:23 30      18    75(进入市区 此前时速35.3)
11:43 36.5    19    78(市区找人 此前时速20.5)
返回:
13:03 36.5    20    39(市区)   
13:15 43      21    69(进入平直路面 此前时速35.5)
13:42 63      21    80(平直路面 此前时速46.2)
14:00 73      21    79(平直路面 此前时速35.3)
————————————————————————
封住气道后的机温(缸盖左侧温度):(前后接口用棉布堵死)
(这季节气温不断上升,今天早晨刚好也是21℃,必须测一下缸盖温度,和以前对比!)
时间:2012-05-28上午
地点:湖北松滋洈水坝区
室外气温:21℃无风
车型:战神SDH150-F
人员:1人/体重65kg
骑行过程:
(记录温度时停留1分钟,不熄火)
时间  里程表  气温  缸盖左侧温度
7:51  0       21    21(平直路面)
7:53  0.6     21    33(平直路面 此前时速18)
7:58  3.7     21    64(平直路面 此前时速46.5)
8:03  6.0     21    74(开始上小山 此前时速34.5)
8:10  9.9     21    86(山区 此前时速39)
8:15  12      21    86(山区 此前时速31.5)
返回:
8:15  12      21    86(开始下小山 此前时速31.5)
8:20  14      21    82(山区 此前时速30)
8:28  18      21    81(开始进入平直路面 此前时速34.3)
8:31  20      21    80(平直路面 此前时速60)
8:38  24.1    21    86(平直路面 此前时速41)
————————————————————————
结果是:县道日常骑行(平路或丘陵地带,时速30-60波动),堵住风道后缸盖温度上升了6-7℃



1009#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11:50 | 只看该作者


1036#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21:00 | 只看该作者


收好相机,14:37出发,从街区到郊区,柏油平路,快马加鞭,时速50逐渐加到75
跑了6..7公里发现1号和3号温度很难上升了,时速50就跌,75时稍涨
看到500毫升的“营养快线”涨了5..6厘米,怎么回事呢?
原来,水泵一直没开,开锅了!它会自动按“沸腾式”工作? #036#
不管它,开锅就开锅!狠抽一把油,75维持3分钟,1号温度怎么都不涨了(一减速就跌!),3号刚刚超过了110℃(109.9℃可以正常显示)
14:47,怠速900,靠边停车
历时10分钟,行程10.4公里,平均时速62.4,1号92.9℃,2号88.7℃,3号估计112-115℃,4号89.7℃
1037#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21:1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这条路上没人,车很少,刚才停车时的缸头噪音比出发时要小一些,应该是机油充分润滑了
看来,加水后不开水泵也整不出高温来,除非水烧干 (y)
太阳太大,没带头盔,刚才就是跑到这个树荫下拍的照片
286.JPG (226.23 KB, 下载次数: 39)







Originally posted by 摩托车夫 at 2012-6-10 11:04:
终于看见楼主详细 严谨  而复杂的测试过程了,  相当之佩服。  看来,我也要想办法给自己的水管,加装一个循环用的水泵了,, 另外, 塑料的水箱,也要换成一个金属板状的, 这样对散热也有好处。   谢谢楼主的无 ...



还有几个问题:
1:削减探头,只留1.3.5.10号,加一个曲轴箱机油温度探头,共5个
2:初次路试有点匆忙!下次找一个车少的平坦路面,如下:
a、稳定车速(中高速),行驶到最高温度稳定了再开水泵,一直行驶到温度不再降,记录不同时间的里程和温度;
b、稳定车速(中高速),改成自动开停水泵(设定好多少度自动开,多少度自动关),记录开或停的时刻及里程
3:3号位置温度最高,以前居然没留意测试 #031# 因为左边有小链条室隔离,缸盖和缸体左边与内部温度相差较大,右侧则相对接近内部温度
4:现在,3号位置的热量会向缸盖快速传递,缸体内壁靠机油散走部分热量,活塞里面有喷射机油冷却,活塞上有部分热量也会传到缸体内壁上。3号位置是否需要加强散热呢?先骑一段时间再说
5:曲轴箱的温度是不是不能再降了??#009# 3号位置可通过水冷或油冷散热(如果需要的话),水冷方式对曲轴箱温度影响小一些,油冷方式对曲轴箱温度影响要大一些(曲轴箱温度会下降的多一些!)
1038#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21:32 | 只看该作者


14:49,10.4km,开水泵,往前走
14:52,13.0km,停车拍照,看温度下降了多少?
2.6km,历时3分钟,平均时速52
1-10号温度依次为:73.4、66.9、90.7、73.6、71.5、72.5、56.5、54.2、53.6、36.0



104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21:55 | 只看该作者


14:58,里程仍然是13.0km
停车怠速运转6分钟了,怠速由900降到了800(快熄火了!)
1-10号温度依次为:72.7、67.1、85.3、71.5、72.6、71.5、60.9、58.7、57.8、35.1
104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22:13 | 只看该作者


15:00,里程表13.0km,水泵一直开着,继续往前走
15:07,里程表20.0km,停车拍照,看温度变化了多少?
7.0km,历时8分钟,平均时速52.5(40-70)
1-10号温度依次为:70.8、62.0、95.1、69.0、69.1、66.3、53.9、50.4、49.0、34.0
1047#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22:52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战鹰9135 at 2012-6-12 22:18:
我又来给环旗姐顶贴了!!!



嘻嘻嘻,还有呢
15:10,20.0km,水泵一直强制开着,怠速还在下降,到750了,上车往前走
15:21,30.2km,停车拍照,看温度变化了多少?
10.2km路程,历时12分钟,平均时速51,怠速又回800(按以往是1100-1200)
1-10号温度依次为:70.1、62.3、91.7、69.4、69.6、67.1、53.2、50.5、49.2、33.0
1054#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00:11 | 只看该作者


说说主观感受吧(现在才说不迟吧?):
#032#1、缸头噪音控制的出奇的好!:虽然用的是废机油(新车出厂时的机油用了两千多公里了),这条路上也极少人和车,很安静,但感觉缸头噪音比以前刚换新机油时还好!震动和噪音小了,油门任意拧
(y)2、整不死!:只要你有精神,7..8月份,时速80,连续108小时整不死机!动力不减,声音不变,绝不会出现汽车的开锅现象!两个油冷器加保险杠,想把缸盖温度整到80℃,那是相当困难!
:D 3、等红绿灯两个小时都不怕!(停车怠速运行时温度还会降!)
#031#4、新车时没这样改,极度后悔!虽说现在才一万公里



1059#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00:47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叉叉 at 2012-6-13 00:04:
楼主费尽心思让保险杠都参与散热,怎么水箱不加两个风扇,效果更佳明显吧。



后面马上就会知道,一个保险杠至少相当于现在用的这两个油冷器!
而且静音,不耗电,防水!
如果要我选择的话,我宁愿选择一个保险杠,而放弃现在的两个油冷器
当然,现在还是可以加两个风扇(风扇主要用来防止开锅,但现在想开锅很难很难很难!)
我用保险杠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确保不开锅的情况下省去风扇



106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01:15 | 只看该作者


16:20,37.2km时,看到3号表到了110℃,停车拍照记录
5.9km路程,只用两个油冷器,没用保险杠,没开水泵,历时10分钟,平均时速35.4,怠速涨到950了,准备开水泵




1064#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01:29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查云 at 2012-6-13 01:04:
又来看进度。。。
莫非LG手艺,LP发贴?



哈哈哈 :)

16:22继续走
16:23,39.1km时,看到3号表跌到了102.2℃,停车拍照记录
1.9km路程,只用两个油冷器,没用保险杠,已开水泵,历时2.5分钟,平均时速45.6,怠速跌回900



1094#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20:39 | 只看该作者


气温35℃下,水泵连续运转,时速50连续行驶,3种不同水冷散热器对应的发动机散热片温度稳定值(℃)如下:


                           缸盖右  缸体右  离合器盖
两个油冷器              80       102        72       ℃
保险杠                    78        99        72       ℃
两个油冷器+保险杠   70       92        70       ℃

由上可知,完全没有必要用两个油冷器+保险杠
二者选其一足够了
甚至仅仅一个油冷器也可以在恶劣环境下把缸盖温度控制在95℃以下!
110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2:20 | 只看该作者


由上可知,恶劣条件骑车,需要降温的先后(或力度)依次为:缸盖、缸体(缸套、中缸)、曲轴箱,由于曲轴箱完全是被动加热的(当然有离合器、齿轮、磁带机也会产生部分温度),底壳有机油,箱体也大,可以不管它。
缸盖和缸体二选一时,要选择缸盖降温在先。二者都选最好。

油冷可以兼顾三者都能降温,按刚才的25℃气温,中速行驶30-50km,缸盖缸体曲轴箱分别为90、90、65℃,加油冷可以到80、80、60℃,我现在的这套可以到60、75、55℃(强制开水泵)

35℃气温,中速行驶30-50km,缸盖缸体曲轴箱分别为120、110、80℃,加油冷可以到100、90、75℃,我现在的这套可以到70、92、70℃(强制开水泵)



1157#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12:49 | 只看该作者


气温35℃下,水泵连续运转,时速50-60连续行驶,油冷及3种不同水冷散热器对应的发动机散热片温度稳定值(℃)如下:

GS125改油冷后(车神大号油冷器,原车机油泵):缸盖右92,缸体右102
两个油冷器走水:缸盖右80,缸体右102
保险杠走水:缸盖右78,缸体右99
两个油冷器+保险杠走水:缸盖右70,缸体右92

根据上面再推测出:
保险杠只用中间的大口字走水,散热器也不要了:缸盖右78-82,缸体右99-102

比油冷还低10℃,这下赚大了!
不用买散热器,散热器的安装很让人头疼!保险杠加工也变得很简单,整体外观更简洁漂亮!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3:20 | 只看该作者


内置油泵油冷或沸腾式水冷在气温低于15℃后,必须想办法关闭它的散热功能
另外,内置油泵油冷或沸腾式水冷对于经常短途,或长途的起步段是有害的!
如果你夏天每次路程50km以内,千万不要装内置油泵油冷,有百害无一益!
15-25℃气温下,经常50-100km小长途,我究竟要不要拆下内置泵油冷?





[ Last edited by justm7782 on 2016-3-25 at 15:28 ]

PvPo3MSQ48227.jpg (310.56 KB, 下载次数: 34)

PvPo3MSQ4822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9#
发表于 广东省 2016-4-20 14: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样改法会降低发动机小油门(怠速)燃烧做功效率,会增加怠速油耗和排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0#
发表于 浙江省 2016-4-24 13: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行不行啊??难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5-5-26 00:4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