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钱志江 于 2016-3-29 15:45 编辑
誓节镇政府门前,很有志气,“誓节”在这里被赋予新的涵义。我想:“立誓弘节”看看容易,可不是那样容易做到的。“立誓”相对容易,嘴上说说就行了。但“弘节”就有难度,当然“弘”多少,是自愿的,无法强求。“节”字在中国的解说,就是"关键时刻"。最常用的词是“节约”,就是关键的时候能否少用一点。至于节约成了“豆腐渣工程”,那是另回事情。“节”和“日”配合一起,恐怕人人喜欢,可往往官员最纠结,很多犯事也来自节日。再比如, “节”和“气”配合一起,有前配与后配。如果是“节气”,只要官员不误农事就行;但如果是“气节”,那高度不是人人都可到达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