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hx135cb7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灣自動變速踏板車簡史-1980年代(不定期 更新)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141#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6-29 10:39 | 只看该作者
137樓:

你那輛台灣叫迅光,約1998年停產

但我家附近街上算蠻常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42#
发表于 北京市 2011-6-29 14:57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好帖,不顶良心过不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43#
发表于 浙江省 2011-6-30 01:43 | 只看该作者
75楼的TACT 这车我还有仪表大灯点火系统一套。到灯泡都是原装的,日本本土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44#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6-30 04:51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51253 at 2011-6-30 09:43:
75楼的TACT 这车我还有仪表大灯点火系统一套。到灯泡都是原装的,日本本土版


只有零件沒有整台車? 如果是那當初買來零件要做何用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45#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6-30 05: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圖文出處

http://tw.myblog.yahoo.com/art-ok/article?mid=33&sc=1

民國78年 凌風50新車報導

來篇速克達報導吧.

原刊於風火輪雜誌78年3月號第39期


凌風50大概是當時50cc等級中尾速最高的速克達.

當時同學有一輛,新車直上90….不過性能很快就衰退了~

然後煙超多的~~怎麼調都一樣多XD~~~

========================
當年的電視廣告說在美國空地狂飆,塑造出超高速的樣子,不得不佩服台灣山葉的廣告預算
肯砸錢下去宣傳


此款車,我同學說他曾騎到錶速95,空前絕後的50cc 市售車

去年六月我去奧地利 維也納玩時居然發現此車

請見  http://www.motorfans.com.cn/bbs/ ... &originator=yes         12樓附件 4和5
(居然那麼早就賣到歐洲去了) http://blog.xuite.net/tsai.kevin36/scooter/27838169

除50cc外,90cc也賣的不錯
現在已變成傳奇車種

[ Last edited by hx135cb750 on 2011-6-30 at 13:15 ]

1989 target-3.jpg (214.82 KB, 下载次数: 107)

1989 target-3.jpg

外銷凌風_兜風.jpg (46.05 KB, 下载次数: 113)

外銷凌風_兜風.jpg

1989 target-1.jpg (229.51 KB, 下载次数: 120)

1989 target-1.jpg

1989 target-4.jpg (211.51 KB, 下载次数: 111)

1989 target-4.jpg

1989 target-2.jpg (183.12 KB, 下载次数: 108)

1989 target-2.jpg

1989 target-5.jpg (216.22 KB, 下载次数: 134)

1989 target-5.jpg

凌風Z.jpg (139.58 KB, 下载次数: 135)

凌風Z.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46#
发表于 云南省 2011-6-30 05:54 | 只看该作者
又更新了,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47#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6-30 09:48 | 只看该作者
那個跑速樂我映像很深的.1986讀花中時因要回家拿東西借了朋友家已4.5年的跑速樂
來回120公里花了2.5h...幾乎全部極速運轉

台灣的踏板.除早有的vespa外
兜風算是一個里程~cvt被市場認可...但僅限50cc
名流也算是一個里程碑....打到100cc通用多數族群.市場上踏板車已能凌駕跨騎檔車
到豪邁125時代...........踏板cvt在最通用的125cc幾乎一統天下底定.跨騎車已經是少眾.發展至此cvt已是很成熟的技術了

可能因豪邁大賣.隨後沒多久.三陽也有honda授權的迪爵.光陽與honda分家.honda的mark從此告別台灣....

[ Last edited by brada on 2011-6-30 at 17:59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48#
发表于 北京市 2011-6-30 11:0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喜欢80年代,喜欢80年代方方正正的车型。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49#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7-1 04:31 | 只看该作者
"那個跑速樂我映像很深的.1986讀花中時因要回家拿東西借了朋友家已4.5年的跑速樂
來回120公里花了2.5h...幾乎全部極速運轉"

這樣車不會掛,真的是佩服這台小車,此外1986讀花中,看來你比我大個1-3歲,那時我才國二而已






台灣的踏板.除早有的vespa外
兜風算是一個里程~cvt被市場認可...但僅限50cc
名流也算是一個里程碑....打到100cc通用多數族群.市場上踏板車已能凌駕跨騎檔車
到豪邁125時代...........踏板cvt在最通用的125cc幾乎一統天下底定.跨騎車已經是少眾.發展至此cvt已是很成熟的技術了


我也有同感...
===================
感謝你的經驗談

[ Last edited by hx135cb750 on 2012-11-18 at 08:50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50#
发表于 江苏省 2011-7-1 04:37 | 只看该作者
朋友!继续期待!(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51#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7-1 04:41 | 只看该作者
圖文出處
http://blog.xuite.net/tsai.kevin36/scooter/18870628

台鈴在民國七十八年中推出歐風50,原型是日本鈴木的AD50,其實在之前的一些機種已奠定了與鈴木母廠深厚的合作關係,所以在七十九年合併台灣鈴木工業之後,企業名稱由石橋機車全面改為台鈴機車。

比起幻象50,歐風的Two Tone塗裝顯得更活潑,更亮麗。

歐風的儀表板承自Mode100有轉速表的設計,後面和火鳳凰一樣有第二煞車燈。雖是鼓煞,但強調是大型的鋁合金煞車鼓。
記得這照片最早是出現在摩誌的專輯報導中,不過後來在雜誌對折廣告中也看到。那時企業識別都還是石橋機車。

上圖的紅黑配色很像是日本原裝的Hi-up R。
可動式很快就上市了。也是TT塗裝。
記得歐風原廠就有平衡端子,能不能消除震動不曉得,不過還滿帥的。台鈴現在應該也可以改慮AV裝上平衡端子。否則它廠的車每台都和電子花車一樣,台鈴的就顯得太過保守了一點。
記得最早的歐風50廣告(包括電視CF)代言人竟然是三、四個著黑衣的超大胖子(真對不起,這字眼沒有眨意),或許是強調歐風的性能,看起來還滿funny的,後來平面上也請來上圖中的兩位雙胞胎,好像是當時的歌星吧。

最後這張型錄一面是歐風,一面是駿,是改組合併之後各自保留的機車。

武車方面,台鈴留下雄獅,而當初鈴木工業留下青雲,擁有相當完整的載貨強打。



=============================
此車台北算常見,它的後繼車款 新貴50我蠻喜歡的

[ Last edited by hx135cb750 on 2011-7-1 at 12:45 ]

1989歐風50_4.jpg (62.22 KB, 下载次数: 104)

1989歐風50_4.jpg

1989歐風50_1.jpg (62.83 KB, 下载次数: 104)

1989歐風50_1.jpg

1989歐風50_雜誌.jpg (58.62 KB, 下载次数: 92)

1989歐風50_雜誌.jpg

1989歐風50_3.jpg (52.54 KB, 下载次数: 119)

1989歐風50_3.jpg

1991歐風50.jpg (39.26 KB, 下载次数: 118)

1991歐風50.jpg

1989歐風50_2.jpg (53.2 KB, 下载次数: 103)

1989歐風50_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52#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7-1 04:52 | 只看该作者
鈴木工業的幻象29和 石橋的歐風50
都是日本鈴木的 ADDRESS 50 系列
後來有出百事可樂紀念版




圖文出處
http://tw.myblog.yahoo.com/jw!1J ... e?mid=3649&sc=1

快20年的車子了 ..找了好久..無意間在拍賣上亂逛 看到就上台北拉回家了 ..

阿洲問其他車店 ~竟然回答~~好久以前有一台拉去賣廢鐵 200元 ~~暈倒

這台車是我高一時陪伴我一陣子的機車 當年是騎--紫色駿50 ..記得當年百事可樂版貴3000元前碟煞版

當時鈴木車隊在GP500比賽中表現突出,尤其是凱文.史旺茲這個德州佬,往往在賽事中和山葉車隊的懷恩.雷尼龍爭虎鬥,互爭高下。前者衝勁十足,後者冷靜沉穩。往往是雷尼奪得年度冠軍,但凱文也在民國78或是79年拿到年度冠軍。因此台灣鈴木藉此和贙助英商百事可樂合作,推出百事紀念車種,限量六千輛。

限量6000輛 現存就不知道多少輛了 ..雖然是朔膠車 ..但是它對我有一種重大的意義

紀念版_2.jpg (106.57 KB, 下载次数: 102)

紀念版_2.jpg

紀念版_1.jpg (109.16 KB, 下载次数: 97)

紀念版_1.jpg

ap_F23_20090220014719226.jpg (45.87 KB, 下载次数: 99)

ap_F23_2009022001471922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53#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7-1 04:57 | 只看该作者
圖文出處
http://blog.xuite.net/tsai.kevin36/scooter/43381276

再見!我的新象50貼紙

北投林姓車友問我還有沒有百事可樂版的貼紙或是型錄,可惜我都送人了。不過手邊有份幻象同系列的"新象50"貼紙可以給他。

其實我的東西也不是隨便給人的,主人要有這輛車才可以。

因為如此,這些東西才能得到最好的照顧並發揮最大的功用。
整理出來才發現自己的貼紙竟然不完整,還缺了前斜板的。奇怪了,我明明當初是買整套的說。

新象其實就是幻象29的可動版。

民國77、78年幻象上市後,在大都市的銷售狀況很好,可是在鄉下一點的地方吃不開,原因在於它太過前衛的斜版造型。

理論上改成可動不難,可是當時的鈴木工業硬是搞了一年才將可動版的推上市,造型也並不理想。

因此,在民國79年台鈴併鈴木工業之後,留下的50cc機種是斜版的駿50,以及可動版的歐風50。

新象50貼紙.jpg (78.54 KB, 下载次数: 51)

新象50貼紙.jpg

新象50.jpg (46.3 KB, 下载次数: 48)

新象5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54#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7-1 05: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圖文出處
http://blog.xuite.net/tsai.kevin36/scooter/15880850
民國七十七年,石橋工業得到技術母廠全力奧援,引進不少車種,款式可說是包羅萬象,從輕檔車RG50到改款的斜版火鳳凰及中排氣量的歐風100,他們的共通點是--馬力超強。

歐風100是日本鈴木交由德國漢斯.穆勒(Hans Muth)所設計。漢斯設計過BMW汽車,而機車,最著名的就是鈴木的”刀”系列。

在當時,或許有些初次見到歐風的人還不習慣-包括它充滿曲線的車身線條及另外將引擎包覆起來的設計。不過它獨特的優雅氣息,倒是獨具風格。

歐風為人稱道的是它水平式的引擎,配合99cc的容積,行車感覺非常順暢。記得某月的摩特車雜誌以電子測速實測結果歐風的極速達93左右,可和當時的二行程125西西匹敵。(另一本測三陽的風稄110,極速89左右)

台鈴於隔年改款,重點是大燈殼部份,改為更加流利的造型。另外還有款特別的單人座墊,然而,個人覺得不甚實用。
歐風的引擎後來延續在新鋒、嬴家系列上。經過不斷調整,引擎的效率及舒適度廣受好評。
(當時台鈴還未與鈴木工業整合,故型錄上還是寫著"石橋機車")



============
當年第一代豪邁125實測極速也才90左右,不愧為二行程的車,真是會跑

此車當年街上偶而有見過,蠻另類的造型

[ Last edited by hx135cb750 on 2011-7-2 at 16:04 ]

歐風100_2.jpg (52.18 KB, 下载次数: 102)

歐風100_2.jpg

歐風100_1.jpg (61.02 KB, 下载次数: 126)

歐風100_1.jpg

1989_歐風100.JPG (552.82 KB, 下载次数: 102)

1989_歐風100.JPG

歐風100_4.jpg (48.78 KB, 下载次数: 94)

歐風100_4.jpg

歐風100_6.jpg (51.38 KB, 下载次数: 93)

歐風100_6.jpg

歐風100_3.jpg (50.61 KB, 下载次数: 117)

歐風100_3.jpg

歐風100_5.jpg (55.57 KB, 下载次数: 90)

歐風100_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55#
发表于 江苏省 2011-7-1 10:0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幸苦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56#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7-2 07: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古車選購術  鈴木幻象29


該款為SUZUKI  ADDRESS 一代車

原設計毛病有寫出來,可以看看

中古車選購術_幻象29_3.JPG (496.78 KB, 下载次数: 115)

中古車選購術_幻象29_3.JPG

中古車選購術_幻象29_1.JPG (515.14 KB, 下载次数: 92)

中古車選購術_幻象29_1.JPG

中古車選購術_幻象29_2.JPG (523.65 KB, 下载次数: 98)

中古車選購術_幻象29_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57#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7-2 07: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當時還沒生產,只是讓消費者先知道該車性能

因為ADDRESS 一代的幻象29有缺點,故針對缺點修改後,馬力從6.5PS 提升到7PS
,超過本田系和YAMAHA 系的50cc 踏板車
台灣出的叫駿50,石橋工業的歐風50是第一代還是二代還要再查一下

[ Last edited by hx135cb750 on 2011-7-2 at 16:10 ]

1989_鈴木ADDRESS 二代_1.JPG (510.46 KB, 下载次数: 108)

1989_鈴木ADDRESS 二代_1.JPG

1989_鈴木ADDRESS 二代_2.JPG (599.03 KB, 下载次数: 96)

1989_鈴木ADDRESS 二代_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58#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7-2 07: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資料來源:家中1989年 7月摩托車雜誌報導

面對1980年代日系踏板當道,歐系踏板車大廠也推出自動變速車款


銷量奇慘,我只看過一次而已

[ Last edited by hx135cb750 on 2011-7-2 at 16:34 ]

1989_VESPA PK125XL.JPG (540.12 KB, 下载次数: 93)

1989_VESPA PK125XL.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59#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7-2 08: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當年電視廣告歌曲

心動的感覺(光陽機車豪美50電視廣告曲)

作詞:吳國安/倪慧虹
作曲:倪慧虹
編曲:李正帆

當你出現在地平線的那一邊 我幾乎不能相信我的眼
在剎那之間 覺得地轉天旋 我知道我已經為你改變

當你出現在地平線的那一邊 除了你我什麼都看不見
在轉眼之間 你已來到面前 我們的距離不再遙遠

一種心動的感覺 好美好美 鼓起勇氣無限 終於來到你的面前
也許世界因為時間改變 愛在你我之間
雖然是匆匆一眼 珍惜每一個明天
你會在我的身邊 (我會在你的身邊)


圖文出處
http://blog.xuite.net/tsai.kevin36/scooter/18038260
光陽在民國七十六年底推出台灣第一台具安全帽置物空間的速克達,取名"新生代50"。

新生代50擁有全新一代的流線造型,隨即在台引發銷售旋風。本田強而有力的六流式二行程引擎,雖未讓這台小海豚稱霸賽埸(當時賽場稱霸的是兜風50),但在道路上的表現有口皆碑。

接著新生代換上鮮艷的外裝,改名”動感50",我記得是台灣速可達最早在輪圈顏色上作文章的車子。

外型上頭燈上的小風鏡取消,後尾架也取消。日本原廠車50cc是單人座,光陽並未在尺寸上加大,但在廣告上強調是"一又二分之一情人座"。

光陽同時推出可動式的豪美50,延續了很長的銷售期。(至少到2003年)

印象中有一陣子中國時報和光陽異業合作,不知道是買豪美送一年報紙還是買一年報紙美豪美,反正當時這個活動效果超好的。
再來的風神50/50R改進了前避震及加速管,上圖也看到了把手上的平衡端子,當時的速可達很喜歡配備這個玩意,不知道是否真有效果。
光陽位於南台灣,在取名字上常採台語的音,如公司名KYMCO,台語像是”金庫”,風神也有類似有趣之處。

最後貼上的是這系列的末代金豪美。

=====================
至今,街上還是很常見,大都是太太小姐騎比較多

[ Last edited by hx135cb750 on 2011-7-15 at 09:21 ]

動感50.jpg (43.36 KB, 下载次数: 94)

動感50.jpg

1989_風神 50.jpg (39.19 KB, 下载次数: 90)

1989_風神 50.jpg

1989_風神50.jpg (42.92 KB, 下载次数: 103)

1989_風神50.jpg

家中1989年 六月豪美DM.JPG (997.94 KB, 下载次数: 101)

家中1989年 六月豪美DM.JPG

1988 freeway50.jpg (63.76 KB, 下载次数: 91)

1988 freeway50.jpg

1989_豪美50.jpg (44.92 KB, 下载次数: 114)

1989_豪美50.jpg

動感50_2.jpg (51.74 KB, 下载次数: 92)

動感50_2.jpg

21世紀的末代金豪美50.jpg (124.8 KB, 下载次数: 129)

21世紀的末代金豪美50.jpg

風神R.JPG (880.34 KB, 下载次数: 65)

風神R.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60#
 楼主| 发表于 台湾省 2011-7-2 09:06 | 只看该作者
台灣1980年代的車款大致介紹完了,有不到5款的車沒介紹到,日後補上


1980年代自動變速踏板車大致上主流車款是50cc的

目前網路上論調50cc日系車款設計水準是分三個世代

第一代
無座墊下置物箱,馬力3-4匹等級的,CVT或行星齒輪變速的,約1985年前的車款


第二代
無座墊下置物箱,馬力4-6匹等級的,約1985-1988年車款


第三代
有座墊下置物箱,有的甚至配備免加水電瓶

到了第三世代,動力快達日本法規上限7.2PS.也有座墊下置物箱.基本上已經跟1990年代車款一樣,只差油壓前避震器沒有普及化而已


在用途方面

原本是通勤用途,到後來出現旅行車(名流150),跑車(兜風,凌風...)
至於越野車款要到1990年代初才出現(PGO 的HOT 50)



非50cc踏板中,比較特別的是光陽的名流100,1980年代初生產到1993年左右,它雖然是行星齒輪變速車款,但四衝程發動機耐用和較二衝程發動機省油的特色,讓該款車變長青車款.

汽缸材料上:
這些車款的,整體而言,都還是傳統的鑄鐵汽缸,當時唯一有特殊材料汽缸的只有三陽,但它只有用在野狼125車款上


車廠方面,日系車廠幾乎只剩四大家,三陽,光陽,台灣山葉,及1990年整合的台鈴工業

那十年不只是車款,連廠商的變化可說蠻大的


其中三陽工業算是最大的贏家,靠著達可達,領導車系,市佔率還是第一,除此之外,該公司在1980年代下半年的汽車業
靠著本田的3-4代喜美(CIVIC)車款,也賺了不少

光陽工業靠著新生代50,豪美50,名流80/100/150車款,還有跑車款的"王牌135",太子款的"豪爽135"居於第二

萬山工業開創自動變速踏板車的時代,但後繼無力而倒閉,而KHS功學社非嫡系車廠反而整合萬山設備變成台灣山葉.在1980後半,靠著"兜風50",跑車的"追風135"(跑車款的銷售冠軍),也佔了一片天


SUZUKI車系的車向來馬力都不小,外型也不差,但
石橋工業這十年大概只有天箭50銷量最大,歐風50/100賣的還可以,跑車的RG50叫好不叫座

台灣鈴木工業更慘,積極引進日本最新車款(新潮流50,幻象29),卻始終沒有受到消費者歡迎
最後在1990年被石橋併購

比雅久(PGO)在1980年代初期,靠著歐式踏板車跟台灣偉士牌搶奪歐式手動變速踏板車市場,1983-1985年日系踏板車開始當道的時代下,於1985年轉型生產日系踏板車,辛苦的經營著

踏板車的始祖,台灣偉士牌,市佔率變的很低,勉強於1989年推出歐式自動變速踏板車,也算辛苦的經營著



到1990年,據當時雜誌所述,踏板車在台灣的市佔率已超過40%,跨騎車慢慢的退出通勤代步車的市場

[ Last edited by hx135cb750 on 2013-1-16 at 12:47 ]

1984-1987_三代四門Honda_Civic_sedan_01.jpg (58.89 KB, 下载次数: 51)

1984-1987_三代四門Honda_Civic_sedan_01.jpg

1988四代CivicLX.jpg (91.92 KB, 下载次数: 52)

1988四代CivicLX.jpg

三代三門Honda_Civic_DX.jpg (110.64 KB, 下载次数: 64)

三代三門Honda_Civic_DX.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5-7-8 03: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