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北峰往上走,队长的傲慢尽头就没有了。脚也站不直了,腿也不想迈了,但年轻的他以他的意志和体力支撑着身体,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嘴里还念念叨叨:“不行了,没有当年勇了,可能是缺乏锻炼的缘故吧”。大张哥刚乘缆车上来,身上还积蓄着一股力量,在他的视野里,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窜前窜后,走上跳下,精神饱满,令人佩服。他手中的相机几乎没有空闲,沿途的美景、美人都收入到了他的镜头中。
爬山,我肯定不甘愿落后,也不会落后。我身轻如燕,健步如飞,越陡的梯子我兴趣越高,越难行的道路越能激发起我的斗志,几十年的梦想如今正在实现,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啊,我无法用语言表达。
对华山的认知源于儿时偶尔得到的一本连环画《智取华山》,那时没有什么精神食粮,偶尔得到的一本书使我爱不释手。连环画看了一遍又一遍,天下还有这么奇险的山峰?后来又多次看到《智取华山》这部电影,使我对华山的感情越来越深,那时就有一种冲动,一种要征服华山的冲动。多年以来,这个愿望多次被搁浅,可我的愿望并未泯灭,多少次在梦里还梦游华山。如今我终于来了,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我们三人达成了共识:我们要登顶华山的最高峰,然后还要到达华山最有名气的西峰。
华山历来以险峻峭拔称雄于五岳。
从北峰登主峰的第一程是擦耳岩,左脚下面悬崖落千丈,右手扶岩峭壁擦耳沿,名不虚传,要不是现有铁石双重护拦,谁敢在悬崖峭壁上轻移半步,这回终算身临其境尝到了“如临深渊”的滋味。前方都龙庙,有一岗顶坪台,上下苍龙岭游人,都必在此台石凳小憩,抒发感慨,交流心得,就地评品“韩愈投书”。
且看苍龙岭,俨然一条500米石龙横空,首尾搭接在上下两座山头上,龙脊宽不到1米,两侧浑圆,时有白云飘绕,下面深不见底,再大胆的人在苍龙岭上,也只得小心翼翼地“骑岭抽身,渐以就进。”《太华山记》“岭宽尺许,游人至此,莫敢倪视,须骑行而过。”游人到此,没有不匍匐爬行的。相传古时石匠开路,朝凿夕合,龙脉不断,后经仙翁指点,挑灯大干昼夜不停,才修成这石阶险道。明代才子袁宏道欲过岭南游华山东南西三峰,见苍脊云遮雾障望而生畏,便作诗壮胆:“瑟瑟秋涛谷底鸣,扶摇风里一毛轻;半生始得惊人事,撒手苍龙背上行。”将生死置之度外,终成此行,爬过苍岭。
而唐代韩老夫子游山,来到苍龙岭时两腿发颤,不敢动步,望深渊嚎啕大哭,并写了告别妻儿的绝命书,投下山谷,留下了“韩愈投书处”。知府闻讯,派人将韩愈抬下山来。其后,顽强的百岁老人赵文备登到此处,却放声大笑:“韩退之怎么这么胆小?”清人李柏游苍龙山,攀上这段艰途,瞻前思后,面壁吼嚎,山回谷应,随吟出:“华之险,岭为要;韩老哭,赵老笑,一哭一笑传二妙。李柏不哭亦不笑,独立岭上但长啸”的诗篇,用呼喊声发泄了征服华山苍龙岭的快感。
苍龙岭整天烟岚缭绕,远眺像一条腾云驾雾的巨龙,名不虚传。李柏的诗就被刻在岭头的巨石上,为游人所注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