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查看: 567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一个关于机油粘度帖子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3-3-2 1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汽车机油黏度级别是如何划分的  

2009-09-30 17:23:00|  分类: 润滑常识 |字号 订阅
1.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
符号W代表冬季是Winter(冬天)的缩写,
W前的数字越小,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

2.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

3.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
5W/20、5W/30、5W/40、5W/50、
10W/20、10W/30、10W/40、10W/50、
15W/20、15W/30、15W/40、15W/50、
20W/20、20W/30、20W/40、20W/50,

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


复杂地说,是这样的……

润滑油的黏度多使用SAE等级别标识,SAE是英文“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缩写。

例如SAE40,SAE50 或SAE15W-40、SAE5W-40,

“W”表示winter(冬季),其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机油的低温流动性越好,
代表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在冷启动时对发动机的保护能力越好;

“W”后面(一横后面)的数字则是机油耐高温性的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机油在高温下的保护性能越好。
较高黏度的机油对运动系的阻力也相对较高,
不但耗费功率、增加油耗,而且机油温度会升高,容易氧化、影响冷启动的保护。
象SAE40,SAE50这样只有一组数值的是单级机油,不能在寒冷的冬季使用。
象SAE15W-40、SAE 5W-40这样两组数值都有,
15表示冬天时,机油黏度为15号,40表示夏天机油时相当于40号机油的黏度。
这就代表这种机油是先进的"多级机油",适合从低温到高温的广泛区域,
黏度值会随温度的变化给予发动机全面的保护。


(SAE) 适用的环境温度(°C)
  5w -30°C
  10w -25°C
  15w -20°C
  20w -15°C
  30 30°C
  40 40°C
  50 50°C

多级油的优点:
1.全年使用,延长发动机寿命,减少磨损(减少冷启动引起的磨损);
2.提高燃油经济性;
3.降低润滑油消耗;
4.减少磨损;
5.提供良好低温润滑性;
6.更长的换油期;
7.大多数重负荷发动机制造商推荐。

市场中现有的机油按SAE法分类,单级机油:冬季用油有6种,夏季用油有4种,多级机油:冬夏通用油有16种。

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   0W、5W、10W、15W、20W、25W;
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   20、30、40、50;
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
                                 10W-20、10W-30、10W-40、10W-50、
                                 15W-20、15W-30、15W-40、15W-50、
                                 20W-20、20W-30、20W-40、20W-50。


最后,附上一些关于机油指标的出处:

在机油罐的卷标上可以看到各种标示,一般来说较常见到的有APl.ACEA和CCMC”等等认证。另外,较少见的也有ILSAC,以及各车厂自订的认证。对于油品.每个人比较好奇的重点在于哪种油比较”优”,这问题的答案是不一定,机油品质的好坏是靠上述机构所通过的认证来判别,每种认证都有不同的规范和等级上的区别。而测试方法就是在特定的地点,以特定的引擎进行各项代表实际行车状况的仿真试验.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测试后将引擎分解,然后检测积碳、油污、腐蚀及磨损等’情况,再与标准样本做比较。说了这么多,其实各厂牌基础油的技术与品质相差不远,而各加添加剂的成分配方就变成油品好坏的指针,各大油厂会将生产的油品送到具有公信力的机构测试与认证,所以这些机构的认证标志就成了机油品质优劣的指针。

(1)API:
    API是最常见的机油国际认证规范标示,是American Petroleum lnstitute“美国石油工程学会”的缩写.通过APl测试认证的油品可以在机油瓶身标打上API的双环标志,它区分机油等级标准主要依据油品的低温流动性、高温清净性,扩散过滤性,氧化稳定性、耐磨耗性,防腐蚀及防锈性.触媒兼容性以及环保要求(这个部分后面会再提到).目前共有SA、SB、SC、SD、SE、SF、SG、SH、SJ、SL、SL这11种等级,以SL等级为最新。S所代表的是汽油引擎.后面的英文字母为其等级区别,一般在罐身上所看到的标示方式为SJ/CF.斜线后的C所指的则是柴油引擎,分级方式与亦同,即字母顺序越后面所代表的等级越高。

(2)CCMC
    原本的欧洲油品认证规范组织CCMC在1996年正式改组为ACEA。CCMC为Coremittee OfCommon Mar—ketAutomobi,eConstructors,亦即"欧洲共同市场汽车制造委员会”,由CEC负责开发燃料与润滑油性能的试验方法,再由CCMC进行分级。CCMC所制订的规格从最低级G1起一直到最高级的G4。G5,G代表汽油引擎.PD代表柴油引擎。值得注意的是G4所认证的油品局限于低温流动指数10W、15W与20W,但是W后面的高温黏度指数则没有限制,而G5所认证的油品只包括5W与10W。

(3)ACE
    ACEA为Association des Constructeurs Europeens Automobiles,为原来的CCMC改组,于1996年1月1日正式称为ACEA,分为A1.A2,A3三级.ACEA的认证规范标准是由BMW。FlAT,FORD、GM、MERCEDS-BENZ、PORSCHE,RENAULT、SCANA、VW、VOLVO等车厂共同制订,1996年取代CCMC,不过目前ACEA与CCMC的认证标示仍然并行使用,在许多油品的罐身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两种认证规范的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3-3-2 1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动机油的粘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目前,国际上内燃机油粘度等级分类均执行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 SAE J300 标准,这种分类方法没有包括机油的其它特征,它只说明在一定条件下机油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流动性能。该标准于 1962 年正式提出,其后于 1980 年、 1984 年、1987 年、1994 年、1997 年经过多次修定, 每次变动均是针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将内容加以完善,下表列出 1997 年版 SAE J 300 分类。
SAE J300-1997 粘度分类

SAE J300-1997 粘度分类
SAE粘度等级        低温动力 粘度mPa.S 不大于        低温 泵送温度下 的粘度mPa.S不大于        运动粘度(100)mm2/s        高温高剪切粘度(150℃,105) mPa.S不小于
不小于        不大于
0W        3250(-30℃)         60000(在-40℃)        3.8         -         -
5W         3500(-25℃)         60000(在-35℃)        3.8         -         -
10W         3500(-20℃)         60000(在-30℃)         4.1         -         -
15W        3500(-15℃)         60000(在-25℃)        5.6         -         -
20W        4500(-10℃)         60000(在-20℃)         5.6         -         -
25W         6000(-5℃)         60000(在-15℃)        9.3         -         -
20         -         -        5.6         9.3         2.6
30                           9.3        12.5         2.9
40         -         -         12.5         16.3         3.7(15W/40 、20W/40 、25W/40、40级)
50         -         -        16.3         21.9         3.7
60         -         -        16.3         26.1         3.7
发动机油的选用
一、根据您的车型选用质量等级:
首先参照“汽车说明书”选定合适的级别,如:桑塔纳、捷达车型要求至少选用 S F 级汽油机油。然后,根据您的汽车具体使用条件做些调整,如:城市出租车常处于停停开开状态,载货车重负荷长距离行驶,空气中灰尘大等原因都会加速机油变质,此时最好选用高一个级别的发动机油。


二、根据气候选定粘度等级:
只有参照下图表选用合适的粘度等级,才能保证发动机既能在低温时顺利起动,又能在高温时保证润滑和密封。另外,尽可能选用冬夏通用型机油,即多级油。如:
15 W- 40 适宜于在 -20℃ 至 +40℃ 的温度范围内使用,故可在气候较温和的地区一年四季通用。更重要的是:多级油的低温性能和粘温性能好,既可以有效减少发动机的磨损,还可节省燃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 2013-3-2 1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冲程摩托车用机油和汽车用机油有什么区别。区别在哪?[
一、结构不同 二、冷却效果有差异 三、机油滤清有别 四、每升功率的大小 五、强化强度    汽车机油要比摩托机油的粘稠度高,除柴油机机油外。

一般都可以通用的!没什么好坏,就是用汽车机油有点大才小用。

一下是理论性的东西!可以看下!有时候理论就不一定OK!本人用汽车机油效果感觉还是不错的!

它们的差别有以下几点:

一、结构不同编辑本段汽车发动机与变速器、离合器是分开润滑的,曲轴箱内的机油温度约在75-90C之间;而摩托车发动机中包括湿式多片离合器、高速及变速器齿轮、换挡机构以及活塞、气缸、进排气阀等运动零件都在同一结构体内,共用同一容积内的机油,况且离合器的摩擦片、变速齿轮的转动会产生很多的热量,曲轴箱内的机油温度最高可达80-120℃。

二、冷却效果有差异编辑本段汽车发动机的机油容量大约有5-7L,而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量只有1L左右,机油只有充分流动才能发挥其散热等性能。机油量的多少对散热性能影响很大,再加上大多数摩托车一般都是风冷,其冷却效果比汽车的水箱循环冷差很多,即使是水冷机也因为其水容量小于汽车而散热性差,这必然导致摩托车发动机的机油温度要大大高于汽车机油的温度。

三、机油滤清有别编辑本段汽车的机油滤清器比较齐全,有粗滤器和精滤器,其滤清效果极佳,而摩托车就大不相同。为了减轻摩托车的整机重量和体积,机油滤清器在设计上较为简单,其滤清效果差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每升功率的大小编辑本段汽车的排量功率一般为60-80Kw/L,而摩托车则为100-120Kw/L,约等于汽车的1.5倍还多,而体积功率则为汽车的2倍。汽车发动机的标定转速通常在3000-5000r/ min,而摩托车发动机的标定转速约8000-11000r/min,比汽车高50%一120%。在最大功率输出时,摩托车发动机的转速在10000- 15000r/min,而汽车发动机在4000-5000r/min,最高也不超过6000r/min。

五、强化强度编辑本段由于行驶条件的差异及各种技术要求,摩托车发动机的强化强度通常比汽车高3-4倍。摩托车车身轻盈,经常以最大功率或最大扭矩输出时的转速行驶,发动机温度不仅高而且磨损也较大。由此可见,摩托车的工作环境要比汽车苛刻得多。

综上所述,四冲程摩托车发动机与汽车发动机相比,由于其结构上的差异、机油滤清及冷却效果的不同以及每升功率、强化强度上存在较大差别,故而两种机油的组成完全不同。摩托车机油特别注重机油的耐高温性、优异的热氧化稳定性和低温启动性,它能有效地清除发动机部件上的沉积物,防止油泥的产生,保护发动机在苛刻条件下不受损伤,减少机油的消耗量,在道路及天气情况恶劣时为发动机提供更好的保护,从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也就是说,机油要保证在高温条件能保持稳定的性能,确保一定的油膜厚度,保证各运动摩擦部件能得到可靠的润滑,发挥摩托车高功率。大扭矩和瞬间的加速性。所以说,无论何种型号的汽车机油,哪怕是最高级别的也满足不了摩托车对机油性能的要求。因此,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汽车机油来代替四冲程摩托车机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地板
发表于 陕西省 2016-9-10 01: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太长的看的就是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
发表于 山西省 2017-10-27 07:05 | 只看该作者
有两段话看起来有点矛盾:
一、结构不同 二、冷却效果有差异 三、机油滤清有别 四、每升功率的大小 五、强化强度    汽车机油要比摩托机油的粘稠度高,除柴油机机油外。

一般都可以通用的!没什么好坏,就是用汽车机油有点大才小用。


无论何种型号的汽车机油,哪怕是最高级别的也满足不了摩托车对机油性能的要求。因此,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汽车机油来代替四冲程摩托车机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
发表于 广东省 2017-10-27 11:10 | 只看该作者
吕梁山8859 发表于 2017-10-27 15:05
有两段话看起来有点矛盾:
一、结构不同 二、冷却效果有差异 三、机油滤清有别 四、每升功率的大小 五、强 ...

确实很矛盾。不过整文看完后,结论大概就是:摩托车发动机机油使用条件比汽车机油的更恶劣,所以汽车机油不能用在摩托车发动机中。




一个相反的问题是,摩托机油是不是可以用在汽车发动机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新帖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6-12 10: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