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产铃木设计隐患----“担缸机”、单螺栓联接车架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181#
发表于 陕西省 2007-9-5 14:45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at 2007-9-5 22:29:


油膜是因为油自身的粘性、液体张力等作用下覆盖于物体表面的一层薄的油层。
发动机部件热涨冷缩,比如气门间隙就是因此存在。
按你说法假如0℃时极薄的油膜足以隔开凸轮轴颈/座,但是150℃时凸轮轴颈/座“热涨”可能已经填满或超过油膜润滑的间隙,所以凸轮轴颈/座间隙是厂家设计好了的,0.0XXmm的规格,不是你想象的只有一层油分子的厚度。担缸机凸轮轴颈/座间隙磨损到0.1Xmm就要换缸头、缸体/凸轮轴。

不好意思 才看明白 你的话  气门间隙和油膜没关系 前帖第二段回答 作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2#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 2007-9-5 14:58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芒果圣代 at 2007-9-5 22:42:
第一段的回答:
首先从这句话“油膜是因为油自身的粘性、液体张力等作用下覆盖于物体表面的一层薄的油层。”里看我认为楼主已经 认可我前面的解释
第二段的回答:
但是你又说了一句 气门间隙咋又如何与油膜扯上关系了 气门间隙就是凉车给热车预留些空间 和这又有啥关系
第三段的回答:
轴热涨座也热涨也 甚至于座热涨得还多


我没认同你关于“油膜”的说法。
照你说法气门间隙也不必存在了。
材料热涨冷缩是非线形的。假设凸轮轴用材料A,缸体用材料B。
在不同温度的材料A与材料B的膨胀系数、膨胀大小不同。在甲温度段材料B膨胀速度大于A——间隙变小,在乙温度段材料B膨胀速度小于A——间隙变大。所以凸轮轴/座间隙并非小到只容一层油分子长度的厚度。油膜强度跟厚度关系很大,就像纸张叠起来越厚越难撕破一样。一层油分子长度的厚度的油膜根本不能保证发动机在-30℃到完全热车的150~180℃的润滑、保护。

[ Last edited by 跩 on 2007-9-5 at 23:00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3#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 2007-9-5 15:08 | 只看该作者
所谓的滑动轴承,起重要作用的机油,微观角度来说,是许多机油分子在摩擦副之间滚动、碰撞、位移,其中滚动形式是减磨效能最高的,机油分子就像“滚珠”。也证明了宏观角度,合格的滚动轴承减磨效能最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4#
发表于 陕西省 2007-9-5 15:12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at 2007-9-5 22:58:
我没认同你关于“油膜”的说法。
照你说法气门间隙也不必存在了。
材料热涨冷缩是非线形的。假设凸轮轴用材料A,缸体用材料B。
在不同温度的材料A与材料B的膨胀系数、膨胀大小不同。在甲温度段材料B膨胀速度大于A——间隙变小,在乙温度段材料B膨胀速度小于A——间隙变大。所以凸轮轴/座间隙并非小到只容一层油分子长度的厚度。油膜强度跟厚度关系很大,就像纸张叠起来越厚越难撕破一样。一层油分子长度的厚度的油膜根本不能保证发动机在-30℃到完全热车的150~180℃的润滑、保护。

呵呵 好 你没认同 那你解释你的油膜概念里的一层薄的意思
论材料热涨 那你说 座孔和凸轮轴间隙受热变大还是变小
从你的理论里已经看到一层薄的字眼 你在这说的“油膜强度跟厚度关系很大”厚度又指的是什么 什么叫油膜强度
你的比方打得不太合适 油和纸好像特征好像相差大了 有一堆弹球或者一堆篮球比喻比较合适
另外  我的发言 就此为止 我的以上问题 你也可以不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5#
发表于 广东省 2007-9-5 15:22 | 只看该作者
我看LZ就不要用小车了,现在的车都是“担缸机”设计的。小心半路跪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6#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 2007-9-5 15:39 | 只看该作者
在铸造时,工件材料纯度、压力、冷却顺序、冷却速度等因素,使得工件内部微观角度,各原子/分子间距不等,有的原子/分子聚合成团,有的地方松散,加工时聚合成团的部位很大几率变成“峰”,松散地方很大几率变成“谷”。凸轮轴颈/座加工后、甚至磨合后表面微观角度是凹凸不平的,并非完整光滑的平面。仅有一层油分子的厚度的油膜,很容易被摩擦副微观角度突起的分子、分子团撕开,所以所谓仅有一层油分子的厚度的油膜不能润滑保护凸轮轴颈/座。

凹凸不平的合金SEM形貌.jpg (242.15 KB, 下载次数: 108)

凹凸不平的合金SEM形貌.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7#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 2007-9-5 15:45 | 只看该作者
小车我还真不想用,10万的车凸轮轴颈/座磨损换缸座、轴座、凸轮轴要5千以上。都怪厂家抠门,造出抠门车还让小白崇拜为“先进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8#
发表于 浙江省 2007-9-5 16:10 | 只看该作者
争论到最后方向变了!!这是每次争论必然的结局!!
感觉楼主不太妥当,我认为意思就是:铃木车本来这个地方可以更好,但它没有做!也不能说设计的缺陷!!
举个例子:我以前搞油压机的,立柱和导套之间是滑动摩擦的,理论要求工人每班加机油的!常规的材料是:立柱45钢,导套HT200!这样的材料配合应该说用了至少几十年了,也没有改变!也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但在客户要求高档点的时候,有时就采用铜基合金的导套代替那个HT200了,这个铜基的好处就是摩擦系数小,而且是个自润滑的,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磨损,而且可以一段时间不加时间不加润滑油也没有关系!效果好不少,但由于价格贵一下,就没有大量采用!设计的人员也就参照要求的结构,都有定性思维了,居然没有问题浪费经历和成本干嘛??
和楼主举的例子有个类似的地方,就是那个HT200导套也可以用个10来年,后果也就是间隙大了,精度不好了!!反正10多年的机器精度不好大家都认为很正常的!!平常也就要多加油,磨损大点,低速效果不好点(基本也没有客户喜欢慢的,除非特殊需要!).
如果谁说导套用生铁HT材料是设计缺陷的话也一定会被这样对待:这样的设计都几十年了,难道设计人员都没你熟悉么??都用了10年了也没有坏啊,干嘛说不好啊!!
  随便说一下,导套是安装在滑块上的,滑块的材料也是生铁HT150,只不过级别比导套稍微低点,从原理上来说,在滑块上直接镗孔就行了(当然用个8年我想也没有问题吧!),为什么要加导套,就是为了磨损后换零件方便!!但如果我们行业直接在滑块上镗孔的话,会被笑死的!
  以上说的,无非就是发表一下个人意见:铃木在这个地方不用轴瓦,除了节约成本,想不出其他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9#
发表于 湖南省 2007-9-5 16:1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干脆自己设计一款发动机,交给宗申去生产,从此一举将铃木打跨并赶出中国,好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0#
发表于 浙江省 2007-9-5 16:23 | 只看该作者
至于润滑油膜是不是一层分子,好像记得不是一层分子的那么薄的!!利用分子张力什么的好像也有点记忆!但模糊的记忆中好像油膜是轴转动,由于液体与轴有摩擦,因此油也被带动进入轴与孔之间的间隙,因此理论上来说转速越高,油膜硬度越大!!
  都糊涂了,有条件的XD能不能找一本《发动机原理》这类书,上面比较权威的!都毕业好几年了,搞的也不是本专业的工作,早忘光了!刚才找一下,也没有找到那个书!
     以上有什么说错了,希望大家不要笑话!!呵呵!有什么不对的大家交流,增加点知识也是好的!

(希望一些摩友不要老是使用一些挖苦的口吻!!这样不是谈技术贴的态度,毕竟楼主已经比较辛苦了!)

[ Last edited by mmm1233 on 2007-9-6 at 00:26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1#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9-5 18:14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不管谁是谁非~~,我都非常敬佩楼主的~执着精神~~

谨代表本人向楼主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2#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9-5 18:17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东西是做到老学到老的,~~科技是不断创新的~~追求一时的结果并不代表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3#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9-5 18:19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楼主的见识还是很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4#
发表于 浙江省 2007-9-6 00:42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at 2007-9-5 21:09:


日产风度的凸轮轴轴颈间隙 标准值为0.045-0.086mm,油分子伸展长度大概是2.5nm,即0.0000025mm,0.045mm与0.0000025mm相差多远?
关于机油我特别写了一文
[url=http://www.motorfans.com.cn/bbs/viewthread ...

4.5丝--8.6丝我想这不光是油膜的空隙,还包括了热膨胀的间隙。
有一个问题我想请教LZ
                       就是轴承的工作温度范围????
你说在缸头这样高温区域,是用轴承好呢?还是用担缸这种形式会更好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5#
发表于 陕西省 2007-9-6 01:27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at 2007-9-5 23:39:
在铸造时,工件材料纯度、压力、冷却顺序、冷却速度等因素,使得工件内部微观角度,各原子/分子间距不等,有的原子/分子聚合成团,有的地方松散,加工时聚合成团的部位很大几率变成“峰”,松散地方很大几率变成“ ...

楼主要用金相图片来说明很好 更直观一些 但是 你要用这种形式的话 应该同时附上同等放大倍数地油膜的照片 才好说明 不然 这个时候油膜是啥样子不知道 没办法说明问题

[ Last edited by 芒果圣代 on 2007-9-6 at 09:30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6#
发表于 广东省 2007-9-6 01:30 | 只看该作者
世间上的事和物。存在就是合理的!!!看来LZ买车用车,一定要求此车用一生一世的。并且不能坏的。现在世上当然可以造出这类车。但售价一定是天文数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7#
发表于 陕西省 2007-9-6 01:51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疑惑 就是担缸机这个概念 在你发这帖一前 我只见过摩友把想对于摇篮车架的一种车架叫担缸机 并且在青蛙车断梁的讨论中频繁用到
以前把发动机用作车架的一部分的形式叫担缸机 这种形式很方便看到 就像你举例子的照片里的车型
请问楼主 你的帖子里提到的“担缸机”的概念的出处在那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8#
发表于 陕西省 2007-9-6 02:03 | 只看该作者
另外不好意思 我不能提供以前的出现“担缸机”的词条 以为一百度“担缸机”全是这名的帖子了

[ Last edited by 芒果圣代 on 2007-9-6 at 10:23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9#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9-6 02:15 | 只看该作者
啥也不说了先顶了
可我还是喜欢GSX125-3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00#
发表于 广东省 2007-9-6 03:25 | 只看该作者
LZ的话:EN125发动机最早是重庆望江铃木从日本铃木公司引进,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望铃未投入生产,后来广东江门大长江集团(豪爵厂)接手望江铃木的管理后,就把EN125的发动机拿到了广东,EN125原来是六档发动机,大长江经过改变,制造出了五档(EN125-A车),也保留了六档(EN125)。

   你知道EN125发动机的来历吗?哈哈。其实由于GN发动机的的中低速性能不是太好,大长江要求改进,因此铃木公司在GN125发动机的基础上推出了此款发动机,主要是变更了凸轮轴型线、缸头进气道、缸体散热片加大、点火器、化油器、活塞顶形状等方面,而且但是厂内代号为E053加速改进型,共改进了3 次,最后定型的是第3次改进型,当时是在GN125加速改进车上使用。
   后来为了对应时常,开发了EN车,外观是日本设计的,也参照了铃木系列其他的车型外观,拿到过内来后决定用GN加速改进型发动机来匹配,为了配合外观,左右盖进行了重新设计,3D模型就是我做的,定型后装上了EN车上,而且一开始就是5档,后来为了让市场多个选择,搞了个6档机。
   LZ非要说是望江铃木引进的,不知为何?望江原来就只有GN250一款发动机,被大长江收购后才将CB机给它生产。
   对这些东西我应该比LZ清楚点,就不要跟我争辩了,没什么意思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6-20 02: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