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三轮天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摩旅回忆录~2013年自驾A7三轮进藏游感--及高原地区的诸 ...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321#
 楼主| 发表于 河北省 2016-4-15 23:09 | 只看该作者
老摩托高声 发表于 2016-4-15 22:37
没有备用油,新疆没去成,下次再去就有充足理由。把西藏318.219全走过也算收获。不虚此行。

言之有理,为下次进藏找个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22#
 楼主| 发表于 河北省 2016-4-16 02:34 | 只看该作者
藏北羌塘草原八塔风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23#
 楼主| 发表于 河北省 2016-4-16 02:39 | 只看该作者
   7月4日,那曲镇阴,早七点起床,因招待所滴水全无洗漱全免,8点去吃早饭,河南胡辣汤,外加水煎包,饭后8:30出发,先爬过一座4881米的申格里贡山,然后爬5017米的头二九山,下山时天气好转,兰天白云之下,藏北羌塘草原碧绿如毯,公路左侧的各拉丹冬雪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下午13点多进入安多县城(4800米)加油,加完油后看时间还太早,就准备走哪算哪吧。
   我之所以不愿意在安多住宿并不是因为安多海拔太高,而是还有一个多少年来不愿意提及的往事,今天能够说出来,对于我也许是一种心理上的解脱,记得2009年我骑两轮摩托川藏线进拉萨,青藏线返程时走到距安多县城6公里的地方,因为大卡车翻车造成堵车5公里长,我们耽误了很多时间,进入安多县城已经是夜里22点多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旅馆,老板娘直接说全住满了没有房间,当时又饿又累又冷,三更半夜也不可能露宿街头吧,无奈之下请求老板娘说,已经半夜了,我们随便凑合一宿就行了,老板娘说空房间真的没有了,但是有一个5人间,午后住进去一个刚刚下火车的旅客,还有几个空床位,我们赶忙答应住下来,我们拿上行李进入房间,只见靠窗的床上脸朝里侧身睡着一个人,因为那人蒙着头,所以只看见一点头顶的头发,因为已经深夜了,我小声提醒同伴安静点,不要影响人家休息,放下东西之后,我们就悄悄地出去吃饭,好不容易找地方随便喂饱了肚子,回到旅馆后,我无意间问老板娘那位旅客是干什么的?老板娘说是一个独自出门旅游的人,午后在安多站下火车后感觉头疼难受,就住到这里了,我们回到房间后,我看到那位旅客还是文丝未动原姿势躺着,我小心的关好门后,把耳朵凑到旅客跟前,可是听不到任何呼吸或其他声音,我当时真的想叫醒那位旅客,想问一问他需要不需要高反药品、或是叫医生。又一想,假如人家只是熟睡着,毫无端由的叫醒人家,我岂不是太尴尬了,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又累又困上床睡觉吧,和衣而卧一觉好睡,凌晨时分,枕头下的手机震动把我叫醒,7点多起床晃醒同伴,准备出发,7:30我们悄悄地出门时,那位旅客依然如故原封未动,下楼结账后,我把那位旅客的情况和我的担心告诉了老板娘,老板娘说,你们走吧,我稍后就上楼去看看。从那天我们开车离开安多至今已经7年了,那位旅客的生与死成了一个迷,事情虽然不明就里,可那件事一直是我的一个心结,虽然不至于自我心理谴责,但还是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24#
 楼主| 发表于 河北省 2016-4-16 02:49 | 只看该作者
    开车离开安多加油站后,我们继续前行,走行91公里后爬上唐古拉山口(5231米),今天天气十分给力,山口对面的冰川及湖泊十分清昕,游玩拍照后刚始下山,翻过唐古拉山口就算进入青海省了,我们边走边玩,48公里后住公路旁边的温泉宾馆。宾馆尽管是彩钢保温板板建筑的,但是干干净净条件相当不错,还有川味的炒菜可以吃,非常知足了,宾馆对面有一个温泉可以解解乏。晚饭点了几个炒菜和几瓶啤酒,饭后后本说去泡々温泉,可是疲劳+啤酒我就难以抵抗了,钻进干淨舒适的被窝里,动也不想动了,哪里还想洗什么温泉呢?转眼之间已经是雾里梦中。

羌塘草原风光

就这张照片问摩友一个问题:公路边成排的高柱是什么?

唐古拉山口留个影

羌塘草原风光

给公里标拍照是个毛病

温泉宾馆,好高大上的名字,不过在如此严酷的地方有吃有住已经很难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25#
发表于 河北省 2016-4-16 06:22 | 只看该作者
好家伙。唐山728地震后八月六号你来过唐山。汽车,火车全不通,那你一定是两轮麽拖,看了唐山大地震,也看了汶川。我也有心,去汶川,绵阳。看一下他们地震前后。天涯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26#
 楼主| 发表于 河北省 2016-4-16 07: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轮天涯 于 2016-4-16 15:07 编辑
老摩托高声 发表于 2016-4-16 14:22
好家伙。唐山728地震后八月六号你来过唐山。汽车,火车全不通,那你一定是两轮麽拖,看了唐山大地震,也看 ...





我就是干铁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27#
发表于 天津市 2016-4-16 11: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高柱尖尖滴,避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28#
 楼主| 发表于 河北省 2016-4-16 11:09 | 只看该作者
胡洲 发表于 2016-4-16 19:01
高柱尖尖滴,避雷?

避雷针不可能那么低、也不会那么密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29#
 楼主| 发表于 河北省 2016-4-16 12:55 | 只看该作者
唐古拉山口风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30#
发表于 重庆市 2016-4-16 13:22 | 只看该作者
热棒
在可可西里地区,在铁路和公路两旁可以看到很多竖立的“铁棒”,有关技术人员说,这其实是一种高效热导装置,叫做“热棒”。车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热棒是青藏铁路在运营过程中处理冻土病害、保护冻土的有效措施。
中文名 热棒
目录
1 简介
2 制造
简介编辑
据了解,热棒是一种由碳素无缝钢管制成的高效热导装置,5米埋入地下,地面露出2米。具有独特的单向传热性能:热量只能从地面下端向地面上端传输,反向不能传热。在冬季,热管内工作介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带走管内热量;在暖季,热棒则停止工作。独特的冷却地温的作用使热棒堪称“魔棒”。
热棒的结构大致为一个密闭空心长棒,内装有一些液氨,液氨沸点较低,在冬季土中热量使该液体蒸发,到顶部,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冷却后又液化回到下部,保持冻土冷冻状态不松软。在夏季,液体全部变成气体,气体对流很小,热量向底部传导很慢。
制造编辑
中圣研制开发了中国人自己的冻土治理技术——低温热棒,成功解决了40多年来一直困扰中国科学家和青藏铁路建设者的重大技术难题——青藏铁路路基多年冻土层夏季融沉、冬季冻胀的不稳定问题。该产品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和青藏铁路专家组的充分肯定,被指定为青藏铁路冻害处理的唯一技术储备。我公司是全国交通工程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热棒工作组承担单位,组织起草热棒国家标准。公司制定的热棒标准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热棒上部(放热段)装有散热片,热棒的下部(吸热段)直接埋入多年冻土中。针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的冻土层,在相当长的时间段,环境温度低于热棒吸热段周围冻土层温度,热棒中的液体工质吸收冻土中的热量,蒸发成汽体;蒸汽在管内压差的驱动下,沿热棒中心通道向上流动至热棒上部,遇到较冷的管壁后,放出汽化潜热,冷凝成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管壁流回吸热段再蒸发。如此循环往复,把自然界大气中的冷量源源不断地传输到地基冻土中。由于热棒单向传热的特点,夏天大气中的热量就不会通过热棒传到冻土中。
通过热棒的单向导冷作用,冬天在地下冻土层中储存大量冷量,在夏季使冻土不致融化,形成“永冻层”,提高了冻土的强度;可有效防止以冻土为路基的铁路、公路在运行时的融沉。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冻土地带的铁路、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固变电铁塔等工程建设。

[1]
参考资料
1.  热棒  .中圣集团[引用日期2012-11-28]
词条标签: 社会 , 交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31#
 楼主| 发表于 河北省 2016-4-16 13:38 | 只看该作者
慢游摩旅 发表于 2016-4-16 21:22
热棒
在可可西里地区,在铁路和公路两旁可以看到很多竖立的“铁棒”,有关技术人员说,这其实是一种高效 ...

你答对了!100分,这就是青藏铁路首先采用的散热棒技术,后公路部门采用于青藏线的永久冻土带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32#
发表于 河北省 2016-4-16 14:41 | 只看该作者
卖芦苇碰上织席人。巧到家拉,【漫游】湿热棒承做单位人,不然没去过青藏的人怕没几个能知道密如林的棒棒是什么,有什么功能。另外弱弱的问一下天涯,唐山震后十八天去唐山,你在铁路,也就是说铁路通车了。你是援助唐山地震第一批援救大军中一员。感谢你天涯。谢谢,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33#
 楼主| 发表于 河北省 2016-4-16 16: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轮天涯 于 2016-4-17 00:10 编辑
老摩托高声 发表于 2016-4-16 22:41
卖芦苇碰上织席人。巧到家拉,【漫游】湿热棒承做单位人,不然没去过青藏的人怕没几个能知道密如林的棒棒是 ...

尚未通车,路局抽调支援唐山。老兄不必客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34#
 楼主| 发表于 河北省 2016-4-17 01:52 | 只看该作者
   7月5日,温泉,阴,温泉是地名,因公路旁有一眼温泉故名,此处距唐古拉山口仅48公里,海拔4900米,比安多还要高100米,早7点起床,出门寒风呼啸,乌云翻滚,昨晚下雨了,发现外边湿漉漉的,东边的山上复盖着新雪,气温只有零上2、3度,感觉甚冷。体型巨大的高原乌雅在周围觅食,早饭要得西红柿鸡蛋面15元,等饭时间围着火炉烤火,高原与内地的气候差异实在是太大了。早饭后开车奔沱沱河,如果顺利的话,今天穿过沱沱河到五道梁住。沒走多远就又下起雨来,经过雁石坪后,公路进入高原永久冻土带,因路基溶解变软,柏油路面变成大波浪形,三轮车就像小船一样摇々晃々像喝醉了一样,12点穿过肮肮杂乱到处泥水的沱沱河镇,出镇过沱沱河大桥后左转,一条小路直通长江源纪念碑和万里长江第一桥纪念碑。游玩拍照后继续前行,14点爬上风火山垭口(5010米)稍事休息后开车冒雨下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35#
 楼主| 发表于 河北省 2016-4-17 08: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轮天涯 于 2016-4-17 16:42 编辑

高原风光--沱沱河长江第一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36#
 楼主| 发表于 河北省 2016-4-17 14:53 | 只看该作者
   途中一崭新的白色本田两葙车超过我们,几分钟后在山下过一个大下坡左转弯后,我看到刚才超车的那辆白色轿车窜下了左侧公路,也许是怕着火吧,车上的一男一女在忙着从车上卸东西,我马上打右闪靠边仃车,和同伴下车准备抢救伤员,我们几个下到沟底后,一个女孩在哭、旁边蹲着一个男孩,用手捂着脑袋,我们先查看有沒有受重伤的,万幸的是,车上四人均无严重伤,只是一些剐蹭和碰伤,此时该车残骇下满是机油汽油,油泵仍在工作,喇叭狂响,一个电火花就可能着火,此时必须马上掐断电源,可是汽车前部已经撞烂,引擎盖变形根本打不开,我和同伴废了好大劲才勉强掀开一条缝,拽断了蓄电池的一条大线,油泵和喇叭才停了下来。此时再看事故现场,简直惨不忍睹,右前轮爆了,右后轮折断在车身下,安全气囊全爆,前挡风玻璃破碎,前脸撞烂,汽车外部各种配件撒落百余米,车子是彻底报废了,看看车牌照是重庆市的,四十多岁的女司机告诉我,他们是一家四口从重庆到拉萨游玩之后,准备经格尔木、兰州、西安返回重庆的,因为十几分钟前她丈夫说感觉有点头晕,就换上她来开车,在超过我们之后大下坡左转时,自己不清楚怎么回事就打滑窜下公路了。好在孩子大人身体并无大碍,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我问她报警了吗?她说早已经吓坏了,没想到报警请求救援,我看看周围没有发现公里标,报警求救必须有详细地点和公里数,此时同伴主动开车前行找到公里标后返回,报了警请求救援拖车。告别这点背的一家人后,我们开车继续奔五道梁,没想到十几公里后又有一辆6轴半挂车窜下路基,翻了个底朝天,司机室完全破碎,吊车正在救援。看着一起起惨不忍睹的车祸,内心有一种战战兢兢的感觉,惊醒自己千万不可疏忽大意。高原事故的确多,但是有许多事故都是莫名奇妙发生的,我感觉大部分都是因为高反缺氧,司机打盹儿睡觉造成的,所以在生命面前,开车如何小心都不为过,愿路上的朋友的以此为签,阿弥佗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37#
 楼主| 发表于 河北省 2016-4-17 14:55 | 只看该作者
风火山下急难相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38#
 楼主| 发表于 河北省 2016-4-17 14:57 | 只看该作者
   下午15点天气放晴了,兰天白云让人赏心悦目,边开车边享受苍凉的高原风光,途中有幸见到成群的藏羚羊和藏野驴在路边的草原上悠然自得的吃草,记得2009年第一次进藏走青藏线时,很少见到藏羚羊和藏野驴,现在不但经常看到它们,而且这些高原的精灵也不太怕人和车了,这充分说明国家的野生动物保护政策起到了作用,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动物的种群才有大幅度的增长。我们边走边玩边拍,16:30进入五道梁镇(4676米),就近有家西宁宾馆,(其实就是个招待所)干淨整洁,还有院子可以仃车,老板是陝西咸阳人挺和气的,住下休息吃饭喝啤酒,明天就可以翻越昆仑山口到格尔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39#
发表于 河北省 2016-4-17 16:01 | 只看该作者
  我先谢谢天涯。在危难时出手相救,尤其是有着火爆炸可能时候。才见机智,敏捷,善良,勇敢,果断。在这危险一瞬间,体现出一个高尚人格的品质。天涯是值得信赖的人。谢了天涯。按女司机讲,不知为什么就稀里胡度蹿下公路。按你的想法是缺氧。。。。。阿弥陀佛。。五千米高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340#
发表于 河北省 2016-4-17 16:04 | 只看该作者
五千米上的藏密宗佛教。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6-19 02: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