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标题: 摩旅无终点,快乐在路上。旅行路上故事之五:艾山脚下长春湖,牟世家业已作古 [打印本页]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0-9-14 07:50
标题: 摩旅无终点,快乐在路上。旅行路上故事之五:艾山脚下长春湖,牟世家业已作古
摩旅无终点,快乐在路上。旅行路上故事之五:艾山脚下长春湖,牟世家业已作古。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说实话,要不是牟氏老房子
我们摩旅骑着车,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到栖霞来转转--
牟氏家族
1949解放前,中国最大的地主
山东省栖霞市
牟氏庄园:门票60.00
受疫情影响,节假日30.00,平日12.00
代表人物:牟墨林
由于长相面色黝黑,所以人们给他起了个“牟二黑子”的外号
在解放前的几百多年间
牟家祖孙几代,先后任过山东栖霞县主簿、直隶正定府同知、南宫县知县等职
链接政府的关系,不断地扩充家业
截止到解放前,牟家的土地达六万多亩,林地十二万多亩,房屋五千五百间
现在,昔日的牟家人已分崩离析不知所终
牟氏老房子已经成栖霞市的旅游景点
持续为当地经济发展做着贡献
深受人民的喜爱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0-9-14 08:09
年收入300万的大户
1836年(道光十六年),栖霞“岁大歉,人相食”
饥民们纷纷到古镇都牟氏门前借粮
他立下规矩:粮食不借,只能用土地换
饥民只得忍痛用地换粮,据传,当时上门以地换粮的人 "踵门者趾连而肩摩"
待存粮换完,牟墨林又从东北贩回一船高粱,开始用1斗高粱(大约15市斤)换1亩地,后来换粮的太多,又降至几升(一升等于1.5市斤)高粱换1亩地
饥民迫于生计,仍接连不断地登门换地
1837年,他两囤高粱换了土地67公顷,用此落井下石卑鄙手段吞并了周围18个村子农民的土地, 致使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 沦为牟家的佃户
除此之外,为争取民心,他在灾年还偶有“施舍”之举
他一生不讲穿戴,常扛着铁锨粪篓上山察看庄稼
临终嘱咐诸子继承己志
其子孙效法祖辈,着力经营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0-9-14 08:25
善于经营,精于谋略
牟墨林的后代继承牟墨林的衣钵,精于谋略,善于经营,土地越来越多,家业也越来越大
除了兼并土地之外,牟氏地主还以地租为主要。年收地租量最多时达300万千克以上普遍采用“大斗进,小斗出”的方法对待农民。
此外,牟氏地主还通过放高利贷、雇工、无偿劳役等手段剥削农民
《栖霞县志》记载:北七里庄:林松梅,在灾荒年借了牟家400吊钱
在之后两年时间,就连本带利滚到了 3940吊被迫将家中8亩地、5间房和1头牛全部用以还债
仍未还清
兼并土地一直为牟氏所有
为了占好地,或使自家土地连成片牟家买农民的地。如农民不卖,则或者将其绑进衙门,或者纵人畜破坏田地里的庄稼让农民屈服,聚敛了大量财富
牟家在栖霞县城悦心亭建有庄园式建筑,并在烟台市置有大量房产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0-9-14 22:25
青岛银有句老话:
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
比不上潍县的萝卜皮
这烟台的苹果
说的就是产自栖霞福山一代的苹果
现在嘎啦已经过季,随后就是富士大量上市了,可以大快朵颐了
骑行路上
秋风拂面果香扑鼻
峰回路转
快乐惬意
作者: 捷行天下 时间: 2020-9-14 23:49
说实话60有点贵
作者: peigf 时间: 2020-9-15 00:45
楼主所言如果属实,那这地主必须要打到,否则百姓永无出头之日
作者: 机械裁切 时间: 2020-9-15 02:52
地主恶霸!
------------
发布于摩托迷Android客户端 下载APP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0-9-15 04:02
谢谢兄弟的顶帖
在叙述牟氏家人所为的时候,我尽量不带感情色彩--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0-9-15 04:03
现在平日是12.00
周六周日是30.00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0-9-23 07:50
可能是内容不合格--
这个帖子的后续内容发不上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0-9-27 23:01
{:1_87:}
汤显祖《牡丹亭—虏谍》:
万里江山万里尘, 一朝天子一朝臣; 北地怎禁沙岁月? 南人偏占锦乾坤。
作者: 道法自然116 时间: 2021-1-26 06:29
这个地主良心坏了
作者: 那山那海 时间: 2021-1-26 07:19
好贴,学习了,传播地方特色文化,赞一个。
作者: smile7085 时间: 2021-1-28 02:36
赶快讲你的故事
作者: baikal 时间: 2022-10-24 22:49
古风历史,还是令人感叹嘘唏
欢迎光临 摩托车论坛 (https://www.chyangwa.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