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摩托车论坛 首页 器材仓库 查看内容

18.8万起!阿普利亚RSV4 Factory/ Tuono V4国内上市

2022-5-27 07:36| 发布者: 摩迷小编| 查看: 13143| 评论: 0|来自: TOP1摩托

摘要: Aprilia隆重推出全新RSV4,传承非凡经典,成就独一无二的骑行体验。全新集成式定风翼、动力澎湃的发动机与升级的电控系统以及改良的人体工学设计等,全面升级性能体验,进一步强化RSV4超级摩托车行业标杆地位。在202 ...
Aprilia隆重推出全新RSV4,传承非凡经典,成就独一无二的骑行体验。全新集成式定风翼、动力澎湃的发动机与升级的电控系统以及改良的人体工学设计等,全面升级性能体验,进一步强化RSV4超级摩托车行业标杆地位。


在2022全球顶级摩托车赛事MotoGP激烈的竞争中,Aprilia赛车脱颖而出冲在最快阵营。如今,汇集多年Aprilia MotoGP赛车技术,最新民用版超级跑车RSV4 Factory 终于来到我们身边。


RSV4以其独特的故事书写了Aprilia 最辉煌的篇章之一。Aprilia RSV4从2009首次亮相至今,以其为赛道而生的设计理念,是过去十年里一直备受行家青睐、问鼎各大顶级赛事的超级摩托车。经过大幅改造升级的Aprilia RSV4车型还层亮相MotoGP. 即使在各大摩托车厂商不断为产品加码最新科技的背景下,RSV4的设计仍具前瞻性。Aprilia车队拥有傲人的战绩,成立时间虽短,却已夺得54个冠军头衔,其中包括七个世界超级摩托车锦标赛冠军。此外,Aprilia曾在250级别GP大奖赛斩获18个冠军,并在143场中获得名次。RSV4是充分利用车队宝贵赛事经验而诞生的最佳成果,将赛道上积累的经验被充分运用在产品之中,只为让每一个人感受到Aprilia赛车的激昂魅力。2022年RSV4是搭载 65° V4发动机的量产运动跑车,车架沿袭传奇经典。发动机搭载最新应用电子管理系统,动力性能优越,为该车型带来双重加持。


占据细分市场领先地位十余年之后,Aprilia隆重推出全新RSV4,决意捍卫在超级摩托车领域的标杆地位。全新RSV4在外观设计、空气动力学、人体工学、发动机、悬架结构、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升级优化,旨在提高圈速,全面改善赛车性能,帮助骑士以更加轻松的方式再创佳绩。


搭载的1099 cc V4发动机使Aprilia RSV4 Factory 独树一帜,气宇轩昂,成为顶级车型。同时,Aprilia RSV4 Factory在全新RSV4基础上装备更多前沿科技,例如与Öhlins联合研发的半主动悬挂系统,以及一对锻铝轮毂。


设计:创新风格融合源自MotoGP的空气动力学套件

RSV4车型的目标定位长期以来既定明确:打造最好、最快的超级摩托车,在性能与效率方面全力接近Aprilia赛车的各项配置。作为一款高端车型,RSV4是同级产品中的佼佼者,专为追求更佳驾驶体验和一流技术配置的用户量身打造。


首款搭载空气动力套件的车型是2018年上市的RSV4 RF LE,2019年和2020年面世的RSV4 1100 Factory也配备了空气动力套件。Aprilia成为首个在超级摩托车上搭载空气动力套件的品牌,对应用空气动力学技术孜孜不倦的研究成就了全新Aprilia RSV4的设计,体现了Aprilia研发对清晰缜密与创新方案的进一步决心。


全新RSV4的线条以RS 660的革命性设计为灵感,空气阻力系数更低,带来更强悍的高速行驶性能。对骑士的气流保护增加了11%,更好地隔绝了肩部与头部的阻力。前端的特殊设计使气箱的气压增加了7%,进而改善发动机性能。定风翼嵌入双层整流罩,而非作为附件置于车侧。为兼顾设计与功能性,这两个二维平面的研发尤为复杂。该车型的效率分析包含三个环节:首先由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执行计算,随后进行风洞实验,最后为道路和赛道测试。该方案的研发由Aprilia车队空气动力工程师直接跟进并调试,研发测试流程与赛车保持一致:导流空气的下行压力, 减弱转弯时倾向空气压力波动, 提升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紧急制动时的稳定性;该方案同时改善了发动机的冷却性能,避免骑士受高温气流影响。极小的侧板表面积使前轮充分展示,提供更顺滑的转向操作——该解决方案已在RS-GP车型上于MotoGP中使用。整流罩彰显了最新一代Aprilia运动摩托车的典型特性,以动感、现代的线条和内敛的涂装风格为特色;经典的三重LED大灯组件由两个主灯及环绕主灯一周的DRL(日间行车灯)构成,这种排列确保RSV4在任何照明条件都是最亮眼的存在。转向灯嵌入至两个日间行车灯的轮廓中,让前端造型更为简约。该照明系统的独特功能可进一步确保骑行安全:光线传感器可自动激活近光灯,自动双跳灯会在紧急制动时开启闪烁(该功能可在赛道模式上禁用)。“弯道灯”功能也不容小觑,可在转弯时打出抛物线形的光束,照亮弯道内侧,增加了转弯时的能见度。


人体工学设计也是产品研发的重点:由于配备了新式油箱,新座鞍的高度降低了9mm,脚踏的位置也下降了10mm,抓地力更强,使骑士更舒适、放松地适应整流罩的位置。车上更大的空间使身材高大的骑士也能自然、随性地享受骑行乐趣。尽管脚踏的位置下移,但由于两端的设计更为简约,两侧的离地间隙反而提高了1.5°。新式油箱的形状在制动状态下能更好地支撑上肢,从而减少施加于手臂的力量,也能让腿部外侧在转弯时更加放松。


与Aprilia最富运动性的车型一脉相承,RSV4在设计也充分考虑到拆卸配件的便捷性,后视镜、乘客脚踏、车牌架等赛道驾驶不需要的配件均可简单而迅速地拆卸。


悬架结构:Aprilia为您呈现最佳的机身配置和驾驶体验

Aprilia超精细车悬架结构封装技术广为人知。这一领先优势不仅来自于Aprilia对制造优质车架技术的掌握,更是源于对优化各类悬架结构方法(这是更具挑战性的难题)的熟知。“Noale制造”即为高质量悬架的代名词。


RSV4的独家特色之一在于标配悬架可进行调节(前几代车型也具备该特色功能)。事实上在超级摩托车领域, Aprilia的产品可供骑士调整发动机离地高度、转向前倾角可调 、摇臂支点和车尾高度,当然前后减震系统也可调节,这与真正的赛车并无二致。该悬架的亮点众多,其中之一便是重心的完美集中。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每个部件的研发都细致入微。与赛车一样,油箱的位置也经过仔细考量,大部分燃料位于鞍座下方,从而优化了车辆平衡,也消除了满油和空油状态下的操作差异。


沿袭Aprilia的传统,RSV4的铝悬架采用了多元件焊接技术,充分利用航空级别铝制铸造和冲压工艺, 保证强度和灵活性:这一结构可使扭转刚度水平得到校准,不仅能提供直观感知,也能实现最大程度的骑行控制。目前,此项传统技术已十分成熟。新后摇臂的结构技术与车架相同,但增加了一个较低的加强支架,较此前该装置已做出了简化。焊接元件之前为七个,现在仅保留了三个,从而节省了600g重量。此外,由于加强支架臂长更长,摇臂的横向刚度在车轮销区增加了30%,具有明显的牵引力优势。应Aprilia车队要求,特意延长了车轮销的调整槽,为后轮提供了更大的定位范围——这在赛车中至关重要。


RSV4 Factory搭载了一流的半主动悬挂系统——由Öhlins研发的Smart EC 2.0,历经紧锣密鼓的研发调试才得以面世。该产品也是瑞典和Noale工程师们协作研发的成果,他们在最富挑战性、条件最严苛的Imola和Mugello赛道上长期耕耘(也在常规道路上进行了调试),直至实现主要目标,即改进Öhlins悬挂系统,通过机械操作改善骑行感觉和性能。管理Öhlins Smart EC 2.0悬挂的ASC(电子控制单元)实时与11MP ECU通过高速数据总线通讯,换言之,该ASC可识别各种骑行阶段,进而全局调整前叉、后减震器和转向阻尼器液压系统的校准。这一功能的实现与Öhlins和Aprilia合作开发的特殊算法密不可分。因此,该悬挂系统能在赛道上的各个骑行阶段为骑士提供更好的支撑,也能让前轮提供更好的骑行体验。这一特色功能曾成功应用于此前的RSV4车型,现已十分成熟。此外,这套悬挂系统主动侦测路面颠簸情况并与11MP ECU互动,使得道路骑行更轻松、更愉悦。


Smart EC 2.0半主动悬挂系统使用的特殊技术可对前叉和减震器进行简单的个性化校准,其中包含两种操作模式:半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使用车把上的按钮可自如切换。A1、A2和A3三种图谱以不同方式调整悬挂并选定半主动调整幅度。第一种专为光滑轮胎打造,特别适合非常光滑的赛道路面;第二种专为复合轮胎和路面不平的赛道打造;第三种专为公路打造,以更灵活的液压系统为特色,能够更好地吸收路面不平整带来的颠簸感。另一方面,在手动模式下,M1、M2和M3三种图谱提供了众多预置校准类型,无需半主动辅助,操作方式与机械悬挂系统相同。在半主动和手动模式下,用户仍可以在上述三个逻辑图中根据个人喜好和骑行风格对悬挂校准进行精准调节,非常利于更专业、要求更高的骑士充分享受骑行乐趣。Öhlins转向减震器也由Smart EC 2.0系统进行电子控制,并可根据前叉和减震器的校准情况进行个性化操作,以实现最佳校准效果。Aprilia RSV4的彩色TFT仪表盘配有OBTi(基于目标的调优接口),便于进行直观的设置操作。OBTi的操作逻辑以骑士在各骑行阶段的目标为基础:例如,若希望NIX前叉以更可控的方式下降,则可在制动时提供更多支持;如若希望TTX减震器在油门全开时提供更强劲表现,则可在加速时提供更多支持。该系统还能手动调整减震器和前叉弹簧的预紧力。


RSV4车型的制动系统采用一对轻巧&高效的Brembo Stylema®卡钳,同时配备了超高性能刹车片,重量下降7%以外还大幅降低制动液在卡钳内的流动, 而新增加的卡钳内置通风道, 搭配aprilia外置碳纤维卡钳散热导流罩(可作为Aprilia原厂改装件选配)结合使用,即便在极端赛道使用情况下也能保证同样出色的制动性能。


Aprilia RSV4的性能级别能充分满足运动型骑士的期望,V4发动机的功能及其无与伦比的声浪更是锦上添花。这是一款称霸赛场长达十年的发动机。它既能满足顶尖运动型骑士的需求,也为赛车研发奠定了优良基础。有别于之前的系列产品,如今新推出的RSV4 Factory车型则配备了1099 cc动力核心,金色DLC二代活塞, 搭配全新设计的曲轴进一步提高压缩比, 提升发动机性能空间。这是第一款搭载窄幅高性能V4发动机的量产摩托车,而V4发动机是Aprilia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最强大的发动机。由于使用了“一体化”电子系统,该款发动机尺寸小、重量轻。对于尺寸和重量的优化,镁质外壳、油底壳和汽缸盖也功不可没,打造出这款独一无二、无懈可击的传奇发动机。狭长的V型结构, 纵向非常紧凑,有助于重心集中,并且成就了性能极高的悬架。紧凑的正时系统采用了更优化力学设计:链条凸轮轴只驱动进气凸轮轴,而进气凸轮轴又通过齿轮驱动排气凸轮轴。这一设计使前端更显紧凑,有利于车架的布局,因此RSV4的车架布局与GP赛车实现了同样的紧凑度。单体曲轴箱带有集成铝制气缸套,以确保刚度达到最高级别,同时保证性能的稳定。副轴可抑制振动。


新一代APRC系统:源自Aprilia的尖端电控系统:

Aprilia的新一代主动电子控制系统在RSV4 Factory上首度登场,相比以往车型,新一代电子控制系统得到了深入优化和实践,在效果和精准调节方面一直被专业人士和消费者视为标杆。

新一代APRC(Aprilia Performance Ride Control)以备受赞誉的赛车控制系统包为基础,使用了具备超高计算能力的六轴惯性平台,可有效检测摩托车的动力状况,进而实现极为精密的电子控制策略。

在完全嵌入式线控油门的支持下,第五代Aprilia APRC与精密电子调节系统完美地融为一体。这在重量方面带来了明显优势(与传统系统相比,减轻的重量可以量化为590g)。

AEB(Aprilia发动机制动系统)是新一代APRC的新功能之一,这一可调节的发动机制动控制单元,如今独立于选定的发动机图谱。

Aprilia RSV4 Factory标配新一代APRC,系统包括下列单元:

- ATC:Aprilia牵引力控制系统,可在行驶中调整,无需关闭油门,共设8个调节级别,操作逻辑性能更强。

- AWC:Aprilia防翘头控制系统,设有5个调节级别的车轮控制系统,可实现更精准的操作策略。车轮控制采用了实用的左车把电子操作单元,可以像ATC一样在行驶中、不关闭油门的情况下即时调整。

- AEM:Aprilia发动机图谱,提供3种不同的图谱,可改变发动机的特性以及提供动力的方式。

- AEB:Aprilia发动机制动系统,发动机制动系统设有3个调整级别,采用特殊算法,把倾斜角度纳入计算范围,优化操作。

- ALC:Aprilia弹射控制系统,为赛道专用,配备3种设置,使用高效操作策略。

- AQS:Aprilia快速换挡, 电子变速箱,采取全新策略,可在不关闭油门或使用离合器的情况下实现快速换挡。AQS还配备了降档功能,以实现无离合器降挡;还允许骑士在油门打开的状态下降挡。

- APL:Aprilia 维修站通道限速器,该系统允许骑士选择和限制赛场维修通道的最高速度,也方便骑士遵守道路限速。

- ACC:Aprilia定速巡航控制系统。电子管理系统引入了巡航控制,便于长距离骑行,可让骑士在不触碰油门的情况下维持设定的速度。

除APRC系统外,RSV4 Factory还标配多图谱弯道ABS系统。该系统由Aprilia与Bosch联合开发,不仅保证了道路安全,也为赛道上的最佳表现提供了保障。该系统重量轻、尺寸小,并且能在特定算法的协助下优化过弯的制动效果和ABS干预——这一算法不断监测横向加速度、施加于前制动杆上的压力以及倾斜、俯仰和偏航角度等各种参数,调节制动动作以确保减速稳定比。ABS系统与Aprilia RLM(后轮抬升缓解)系统协同运作,可在突发的制动过程中限制后轮的抬升。多图谱弯道ABS根据Aprilia的具体指标进行精密调节,分为3个敏感度级别。各级别图谱可与任何新发动机的图谱相结合,经验和技能水平各不相同的骑士也能找到适合各自骑行风格的最佳组合。


引入六种骑行模式,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优化不同使用条件下的骑行体验,也让在路上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骑士只需选择最符合自身骑行需求的骑行模式,即可自动获得牵引力控制系统、防翘头控制系统、发动机制动、ABS和其他管理参数的最佳设置。


三种常规道路骑行模式:
街道,适合日常行驶;
运动,适合常规道路运动骑行;
自定义,可实现对电子控制系统实现完全个性化设置。


三种专为赛道设计的骑行模式:
竞速模式,Aprilia研发团队依据自身经验调试设计了该模式,充分利用了RSV4的潜能,是车手在赛道上的不二之选;
赛道1模式和赛道2模式,专业骑士可对电子设置进行全面个性化配置,用于存储两条参考赛道的记忆参数。


新的电动车把控制装置简化了电子设置管理:设有四个按钮以及快速管理巡航控制和牵引力控制指令,左车把电动操作单元的控制装置简单而直观。


全新升级的5英寸彩色TFT数字仪表盘,拥有出色的显示选项。共有两块屏幕供选择操作:道路模式或赛道模式(由于配备了光线传感器,两者都有自动夜视功能和日间背光灯),分别对应两套不同的指标参数。Aprilia MIA新一代多媒体平台为系列配件之一,可选装配置,它与智能手机连接,进一步拓展了仪表板的功能。Aprilia MIA系统的连接协议能将手机电池消耗降至最低水平,囊括了信息娱乐系统等功能,并且能够通过手把便捷管理语音助手、通话和音乐。


RSV4 Factory配套设备更完善,包括锻造铝轮毂和Öhlins Smart EC 2.0半主动悬挂系统。提供两种不同的配色设计:

Aprilia 黑

暗夜黑

Aprilia RSV4 Factory 1100
建议零售价: 人民币238,800元起

技术参数
 
发动机
纵向65°V4发动机,4冲程,液冷系统,双顶置凸轮轴 (DOHC),每缸四气门
缸径冲程
81 x 53.3 mm
实际排量
1,099 cc
压缩比
13.6:1
进气系统
带有前动态进气口的气箱。4个独立48mm Marelli节气门体,8个喷油嘴, Ride-By-Wire 电子油门控制系统。
变速箱
6速卡式变速箱
变速杆配Aprilia 快速换挡电子系统 (AQS)
离合器
多片式湿式离合器,配防跳离合系统
电控系统

APRC 系统(Aprilia Performance Ride Control)包括Aprilia 发动机图谱 (AEM)、Aprilia发动机制动系统(AEB)、Aprilia 牵引力控制系统(ATC)、Aprilia防翘头控制系统(AWC)、Aprilia弹射控制系统 (ALC)、定速巡航控制 (ACC)、Aprilia 维修站通道限速器(APT)。
6 种骑行模式(3 种公路模式,3 种赛道模式)

悬架
冲压和铸造制造的双梁铝合金悬架, 配备Öhlins Smart EC 2.0主动电子控制转向阻尼器

前悬挂
倒置式,Smart EC 2.0 电子管理 Öhlins NIX 前叉。
Ø 43 mm TIN 表面处理支柱, 铝制径向卡钳安装座,液压压缩、回弹阻尼和弹簧预载可调,行程125 mm

后悬挂
倒置双支撑铝制摇臂;Smart EC 2.0 电子管理 Öhlins TTX 单避震悬挂,弹簧预载、轴距和液压压缩和回弹阻尼可调。行程 115 mm

制动系统
前轮:  Ø330mm浮动式不锈钢双制动盘。Brembo Stylema® 单体径向卡钳配4个Ø30 mm 对置活塞
后轮: Ø220mm制动盘;Brembo卡钳,配2个Ø32 mm活塞
Bosch ABS防抱死系统,配转弯功能和 3 种设置,带 RLM(后轮提升缓解)策略

轮毂
锻造铝合金轮毂, 
前轮:3.5”x17”;后轮:6”x17”
轮胎
前轮胎:120/70 ZR 17;
后轮胎:200/55 ZR 17;
车辆尺寸
轴距1,435 mm
长度2,055 mm
宽度735 mm
车头转向角度:24.6°
拖拽距:104.5 mm
整备质量
油箱容量
202 kg
17.9 L(包括 4 L储备容量)

 

TUONO V4

同时亮相的新车还有舒适度更高的TUONO V4,Ta是超级街车的出色代表,拥有独具匠心的设计,配备集成式定风翼、高级电子控制系统和全新升级的MotoGP赛车风格摇臂。V4发动机与赛车车架,带来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能


有史以来最受车迷和专业评论人士追捧的摩托车之一,历经焕新升级,以全新面貌亮相:这是一款Aprilia出品的摩托车,该车型在赛车手圈享有盛名,被视为名副其实的惊喜制造者。这辆街车车型非比寻常,以Tuono之名尽显独一无二的风采。继新世纪最出色的超级摩托车之一RSV4之后,Aprilia又推出了Tuono V4超级街车,可谓一笔惊艳之作。该车型一直被视为其细分市场标杆,在运动街头骑行和极限赛道骑行领域的体验都已成为行业典范。Aprilia率先看到挺直骑姿的极简车型之优势,并以赛道型悬架结构与发动机为基础,赋予每一代Tuono车型无与伦比的澎湃动力。全新Aprilia Tuono V4续写了Aprilia摩托车的经典传奇,被评为有史以来最令人兴奋的车型之一。如今,该车型的性能和精致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Aprilia在顶级赛事中耕耘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功不可没。


新一代Tuono系列车型在完整性和多样性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能够陪伴骑士完成个人成长之旅,但仍是严格意义上的运动型摩托车,成功续写了Tuono系列的辉煌传奇。该系列包括个性强烈的入门级摩托车Tuono 125;重量/功率比创下纪录的Tuono 660,这款车型非常轻巧,人人都可驾驶;以及摩托车业界的巅峰之作Tuono V4。


新上市的Tuono V4车型特色更为突出:Tuono V4是一款趣味无穷的摩托车,街头色彩更为浓厚,专为运动骑行打造。


设计:全新空气动力学解决方案,提升骑行乐趣


这款无与伦比的车型在设计方面同样无懈可击。相比上一代,虽已历经全面焕新升级,但仍然以现代、积极的方式诠释了每一款Aprilia的经典风格,轻巧的尺寸和简约的体态,二者也巧妙地增强了车辆的运动性。


秉承传统,全新Tuono V4的前整流罩也固定于车架上,是减轻前端重量的关键设计,同时造就了车辆精准、灵敏的反应,又能有效降低空气阻力,在经典运动街车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尽管Tuono V4的表面面积较小,但沿袭了RSV4的双整流罩理念,双整流罩被用作一种空气动力学套件。而这也体现了Aprilia研发精密空气动力学解决方案,致力于提高性能和舒适度的决心。赛车世界无疑是灵感源泉:从双重整流罩之间穿过的气压能在高速状态下优化稳定性,保护骑士免受气流直吹,进而提升骑乘舒适度,与此同时还有助于发动机散热。


前整流罩安装了LED前灯组,两个主灯旁侧配备外围日间行车灯,该照明组合让Tuono V4在任何光线条件下均能顺利行驶。转向灯嵌入至两个日间行车灯的轮廓中,让前端造型更为简约。照明系统具备几项独特的功能,可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光线传感器的设置能够自动开启近光灯,而可自动熄灭的指示灯则会在紧急刹车时闪烁。此外,“弯道灯”功能也不容小觑,可在转弯时打出抛物线形的光束,照亮弯道内侧,增加了转弯时的能见度。

Tuono V4的人体工学设计则专注提升骑士和乘客的舒适度。新油箱拥有全新设计,两侧更窄,让骑士的骑行姿势与车身更为贴合,也能在制动状态下能更好地支撑上肢,从而减少了手臂用力,还能让腿部外侧在转弯时更加放松。


悬架:Tuono V4为同级产品树立新标准

Tuono V4的悬架结构一直是同级产品的标杆。前轮出色的性能体验可谓该车型最受人追捧的优势。可以轻松上手。由于前端操作简单,行驶路径精确,一上手便可自信驾驶。这归功于Aprilia在组装超精细悬架架构方面的技术经验,全新Tuono V4使用的超精细悬架架构已经非常成熟。沿袭Aprilia的传统,Tuono V4的铝制车架采用了多元件焊接技术,充分利用这些铸造和冲压元件的强度和灵活性:这一结构可使扭转刚度水平得到校准,不仅能提供直观感知,也能实现最大程度的骑行控制。目前,此项传统技术已十分成熟。新摇臂的结构技术与车架相同,但增加了一个较低的加强支架,较此前该装置已做出了简化。焊接元件之前为七个,现在仅保留了三个。此外,由于加强支架臂长更长,摇臂的横向刚度在车轮销区增加了48%,具有明显的牵引力优势。


Aprilia Tuono V4全新升级的5英寸彩色TFT仪表盘配有OBTi(基于目标的调优接口),便于直观地进行设置操作。新版OBTi的操作逻辑以使用场景和骑士的体验感受为基础。骑士可为悬挂系统的每种受力情况进行个性化校准,例如加速和制动阶段,以便在各个阶段都拥有理想设置。

Tuono V4车型的制动系统采用一对轻巧高效的Brembo M50®卡钳,同时配备了高性能刹车片。制动卡钳可与一对碳纤维卡钳散热导流罩(可作为Aprilia原厂改装件选配)结合使用,以控制操作温度,即便在极端的使用情况下也能保证同样出色的制动性能。


所向披靡的Aprilia V4 发动机

Tuono V4搭载了65° V4 发动机的运动型街车。狭长的V型结构缩短了发动机的长度,有助于集中重量,并且成就了极高性能表现的悬架。这是一款称霸赛场长达十年的发动机。它既能满足顶尖运动型骑士的需求,也为赛车研发奠定了优良基础。正时系统采用了极为特殊的动力学原理:链条凸轮轴只驱动进气凸轮轴,而进气凸轮轴又通过齿轮驱动排气凸轮轴。这一设计使前端更显紧凑,有利于车架的布局,因此Tuono V4的车架布局与GP赛车实现了同样的紧凑度。单体曲轴箱带有集成铝制气缸套,以确保刚度达到最高级别,同时保证性能的稳定。副轴可抑制振动。部分重大更新让超高性能1077cc动力装置如虎添翼:分配系统采用了更轻、更高效的气门弹簧桶挺杆. 新一代Magneti Marelli ECU 11MP ECU的应用使得连接更多的元件成为可能,也能管理更为复杂的算法——这归功于针脚数量的增加(从80到144)以及计算能力的提升。


新一代APRC系统:一流电子控制系统

在Tuono V4 登场的新一代Aprilia主动电子控制系统,历经焕新升级,在效果和精准调节方面一直被专业人士和消费者视为标杆。新一代APRC(Aprilia Performance Ride Control),使用了备受赞誉的赛车控制系统包,与精密电子调节系统完美融合,在完全嵌入式线控油门的支持下,配备拥有超高计算能力的六轴惯性平台,因此可以有效检测摩托车的动力状况,进而实现极为精密的电子控制策略。

除APRC系统外,Tuono V4还标配弯道ABS系统,提供3种级别调节.该系统由Aprilia与博世联合开发,不仅保证了道路安全,也为赛道上的最佳表现提供了保障。该系统重量轻、尺寸小,并且能在特定算法的协助下优化过弯的制动效果和ABS干预——这一算法不断监测横向加速度、施加于前制动杆上的压力以及倾斜、俯仰和偏航角度等各种参数,调节制动动作以确保减速稳定比。ABS系统与Aprilia RLM(后轮抬升缓解)系统协同运作,可在更为突然的制动过程中限制后轮的抬升。三种敏感等级的第一级可做出调整,可以关闭后轮ABS,如需在赛道上取得最佳成绩、获得最激动人心的体验,该设置是理想的解决方案。 

引入六种骑行模式,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优化不同使用条件下的骑行体验,也让在路上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骑士只需选择最符合自身骑行需求的骑行模式,即可牵引力控制系统、防翘头控制系统、发动机制动、ABS防抱死系统和其他管理参数的最佳设置。


新车拥有三种常规道路骑行模式,以及三种专为赛道设计的骑行模式,专业骑士可对电子设置进行全面个性化配置,用于存储两条参考赛道的记忆参数。

车把上新设计的控制按钮简化了电子设置管理:设有四个按钮以及快速管理巡航控制和牵引力控制指令,左车把电动操作单元的控制装置简单而直观。

全新升级的5英寸彩色TFT数字仪表盘,拥有出色的显示选项。共有两块屏幕供选择操作:道路或赛道(由于配备了光线传感器,两者都有自动夜视功能和日间背光灯),分别对应两套不同的指标参数。Aprilia MIA新一代阿普利亚多媒体平台为系列配件之一,可选装配置。 它与智能手机连接,进一步拓展了仪表板的功能。Aprilia MIA系统的连接协议能将手机电池消耗降至最低水平,囊括了信息娱乐系统等功能,并且能够通过手把便捷管理语音助手、通话和音乐。


Tuono V4:为运动骑行而生的街头摩托车

Tuono V4是打造更富街头风格、速度更快的运动型摩托车。Tuono V4充分利用顶尖技术和行驶性能,为那些把摩托车视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骑士提供无与伦比的骑行乐趣,双人出行也不在话下。人体工学设计自然也是产品研发的重点,旨在提升骑士与乘客的舒适度。Tuono V4的车把位置更高,骑士骑行时可以挺直后背,采取更放松的骑行姿势,在风洞中设计的顶部整流罩尺寸更大,防风效果更好。面积更大的坐垫舒适度显著提升,改善了乘坐体验;结实的扶手和一对位置更低的脚踏板能让下肢得到伸展,即便是长途旅行,舒适度也不打折扣。可选配包括宽大的不对称边箱。配合街头风高速运动摩托车的定位,Aprilia Tuono V4搭载了Sachs可调机械悬挂三件套。前叉和后减震器还配备了校准,确保舒适的骑乘体验。全面可调节的系统使得每位骑士都能在不同场景下调配出自己心仪的设置。

Tuono V4是一款值得玩味的街头摩托车,也适合高速行驶。提供两种不同的配色设计:柏油灰,以灰色和黑色为主,强调Tuono V4的成熟气质;冰川白,以哑光白为主,凸显Tuono V4的纯净线条。


Aprilia Tuono V4 1100 
建议零售价: 人民币188,000元起

发动机类型
纵向65°V4发动机,4冲程,液冷系统,双顶置凸轮轴 (DOHC),每缸四气门
缸径与冲程
81 x 52.3 mm
实际排量
1077 cc
启动方式
电启动
变速箱
6速卡式变速箱
变速杆配Aprilia 快速换挡电子系统 (AQS)
离合器
湿式多片式离合器,带防跳离合系统

电子管理系统
APRC 系统(Aprilia Performance Ride Control),包括发动机图谱 (AEM)、Aprilia发动机制动系统(AEB)、Aprilia 牵引力控制系统(ATC)、Aprilia防翘头控制系统(AWC)、Aprilia弹射控制系统 (ALC)、Aprilia 定速巡航控制 (ACC)、Aprilia 维修站通道限速器(APT)。
6 种骑行模式 (3 种公路模式,3 种赛道模式)

悬架
双梁铝合金悬架,带压制和铸造板材。Sachs 转向减震器

前悬挂
倒置式,Sachs前叉,Ø43 mm支柱。

后悬挂
倒置双支撑铝制摇臂。Sachs单避震悬挂,弹簧预载、液压压缩和回弹阻尼可调

制动系统
前轮:Ø 330 浮动式不锈钢双制动盘. Brembo M50 单体径向卡钳,配 4 个 Ø30 mm 对向活塞。
后轮:Ø 220mm制动盘;Brembo 卡钳, 配 2个Ø 32mm活塞
Bosch 9.1 MP ABS系统,配转弯功能和 3 种图谱设置,带 RLM(后轮提升缓解)策略(可禁用)

轮毂
铸铝轮毂 
前轮:3.5”x17”
后轮:6.00”x17”
轮胎
前胎:120/70 ZR 17;
后胎:190/55 ZR 17
车辆尺寸
轴距1,450 mm
长度2,070 mm
宽度810 mm
车头转向角度 (前倾角)24.7°
拖拽距 99.7 mm
整备重量
209 kg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5-30 19: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