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查看: 110086|回复: 1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丽的新疆我的家---新疆民族风俗简介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11-4 0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丽的新疆我的家,来到新疆不想家。各位摩友大家好!今天说说新疆的民族风俗,大家有空的话请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11-4 09:11 | 只看该作者
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共有5百95万7千人,约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人口的二分之一,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 维吾尔族有自已的语言,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建国后,推广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现两种文字并用。维吾尔族人民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维吾尔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族舞蹈等闻名中外。维族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族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民间乐器有“达甫(手鼓)、“都他尔”和“热瓦甫”等。维吾尔民族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俗: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婚俗:男女青年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码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食俗: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 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 典型食品: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包子、面条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油馓子、银丝擀面(维吾尔语称“玉古勒”)、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黄萝卜(胡萝卜)酱等。   节庆: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卖,除将羊皮、羊肠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过肉孜节时,成年的教徒要封斋1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11-4 09:12 | 只看该作者
维吾尔族的婚俗,一般经过恋爱、提亲、订婚然后结婚。男方在选定对象后,家人即托亲友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同意后,男方的母亲便带着礼物由女亲友陪同前往女方家商定订婚日期。订婚时,男方父母带着聘礼,由亲友陪同去女方家与其父母及亲友会面,女方收下礼物并表示感谢,而后,双方商定婚期,结婚当天早晨,新郎由伴郎及近亲陪同去女方家,由宗教人士按教规念“尼卡”(证婚词),询问男女是否愿意结为夫妇,回答愿意,宗教人士将两块沾盐水的馕分赠给新郎、新娘,让新郎新娘吃下,并祝新人白头到老。仪式结束后,男方即回家准备迎亲。     下午娶亲时,新郎在伴郎陪同下打着手鼓,吹着唢呐,去女方家迎娶,新娘的女友会堵住门,不让新郎进门,新郎撒些糖果礼品方可开门,然后与岳父岳母告别,才可以娶走新娘,并由新娘父母的亲友送亲。新娘由伴娘及女友陪伴进入婆家庭院或客房,头蒙丝巾和新郎并坐中间,由婆婆上前揭开盖头取另一头巾披于新娘肩上,并亲吻一对新人的额头,祝他们幸福美满。款待送亲的亲眷后,除伴娘及新娘的女友们留下外,其余送亲人即返回。当天下午男家举行“麦西来甫”,邀请男女来宾欢歌曼舞,共贺新喜。     婚后第三天,新娘由新郎陪同回门,女方家向新娘新郎赠送简单的礼品,而后,男女两家互相宴请对方的亲戚邻居,互相介绍认识,便于以后往来。

少女.jpg (9.14 KB, 下载次数: 210)

少女.jpg

少女2.jpg (2.9 KB, 下载次数: 173)

少女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11-4 09:15 | 只看该作者
你听过维吾尔族情歌吗?歌中把维吾尔族姑娘形容得如花似月,美貌动人。的确,新疆的维吾尔族姑娘非常漂亮,这除了天姿外,还和她们所用的化妆品有密切的关系维吾尔族妇女所用的化妆品是大自然所赐,不是工厂生产的,在商店里也买不到,可谓名副其实的“特产”。       在南疆农村中,常见到维吾尔族妇女把眉毛描得很黑、很细、很长;,甚至连眉宇之间也连结起来,远看,在一对水汪汪的大限睛上面,有一条波纹似的黑眉,真是别有一番情致。特别是她们在讲话时,常用眉毛来表达感情,从而使这又细又长的眉毛更富有魅力了。       她们描眉的原料是房前屋后种植的“奥斯曼”(板蓝、松蓝的根茎),其方法是榨取板蓝根的汁,用细木棍缠上棉花蘸其汁描眉。据说用这种汁描眉,不仅效果好,而且可以保护眉毛,刺激眉毛的生长。       所以维吾尔族小姑娘从四五岁便开始描眉,等到她们成人之后,眉毛自然非常动人了。她们还在“海纳古丽”(海纳花)盛开的季节,用花瓣捣成泥,抹在指甲上,放过数小时之后,艳红的颜色就印在指甲上,可以保持数天不变。这比城里人用的指甲油要经济得多了。既描眉又染指甲,当然服脂是不能少的。吐鲁番的妇女用一种名叫“托特库拉克古丽”的四瓣紫花,直接涂在脸蛋上,瞬间,脸面两侧便出现了和谐的红润色。这种只有2寸多高,长到1寸多时,便开花,从春季一直开互秋季,可保证有半年多的时间供妇女打扮。更有趣的是维吾尔族妇女用的一种“头油”,竟是沙枣树的胶,维吾尔语叫“依里穆”,平时,她们把这种树胶收集起来,每逢过节过年或是出门走亲访友时,总要把这种树胶掺水化成液体,用梳子或手涂在头发上,然后梳成小辫,等干了以后;辩子就变得又黑又亮,非常漂亮,在一周之内不会变型,这是任何“头油”所达不到的效果。       这种特制的“头油”在南疆比比皆是,“货源”充足,既省事,又省钱。用“依里穆”涂发,不仅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持发型的美观,而且还可以保护头发,使头发色泽变黑发亮,难怪维吾尔族姑娘的辫子都是“粗又长”了。

民族人物10.jpg (7.94 KB, 下载次数: 189)

民族人物10.jpg

民族人物9.jpg (3.82 KB, 下载次数: 176)

民族人物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11-4 09:17 | 只看该作者
作者:                更新时间:2007-8-22

    维吾尔族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维吾尔族人十分讲究衣着打扮,男子传统服装为条绒无领黑色或花条布袷袢,黑长裤。脚穿套鞋,冬天高寒地区则穿毡筒。腰系质地不同的方形腰带,维吾尔语称“法嗒”,头戴小花帽。女子无论春夏秋冬,都喜欢穿色彩绚丽、图案别致的艾德丽斯绸宽袖连衣裙,外罩黑色金丝绒对襟绣花小坎肩;城市妇女上身穿西装外套,下身穿裙子或裤子。穿裙子时,裤子必须塞入长筒袜中。脚上穿做工考究的各色高腰皮靴。头戴花帽或围乔其纱纱巾,老年妇女则喜欢披白色纱巾。  维吾尔族人,无论男女都喜欢戴花帽。花帽,又名“多帕”,吐鲁番人叫“伯克”,维吾尔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也是馈赠亲朋好友、贵客佳宾的珍贵礼品。吐鲁番花帽与新疆其他地区的花帽形制、花纹、色彩有明显不同,其主要特点是红花绿底,大花底空小,颜色红火鲜艳,镶黑色绒布边,这种花帽,尤为老年人所喜爱。用珍珠串成图案的“玛勒江伯克”,高雅华贵,受到文化艺术界女士们的青睐,而宗教人士则喜欢戴帽沿用羊皮做成的“赛勒布西吐玛克”。在城市,吐鲁番男子常戴短沿硬壳圆形鸭舌帽,知识分子则喜欢戴做工考究的礼帽。  在吐鲁番农村,许多维吾尔族群众喜欢穿套鞋,维吾尔语叫“喀拉西”。这是一种用橡胶制成,穿着卫生,既保暖,又能保护皮鞋寿命的短腰胶鞋,无论是做礼拜还是做客,只要脱去外面的套鞋即可,方便、实用、卫生。套鞋“玉德克喀拉西”为圆头,为一般人所喜爱;“买塞喀拉西”为尖头,则受到中老年人和宗教人士的欢迎。  维吾尔族妇女天性爱美,喜欢佩戴手镯、耳环、戒指和项链,喜欢用天然的奥斯曼描涂眉毛,用海纳花涂红指甲,用托特库拉克花作胭脂,用沙枣树油(维吾尔语“依里穆”)作头油。

帽子.jpg (111.88 KB, 下载次数: 185)

帽子.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11-4 09:19 | 只看该作者
女孩子到三四岁时就要穿耳洞,从事穿耳的人大多是有经验的大龄妇女或是首饰匠人。穿耳洞时,首先把耳垂用手指揉搓,使耳垂的血散开,同时做简单的麻醉后,用消毒的银针在耳垂部迅速穿过,再用小木棍插进耳洞中。然后给女孩吃一两个鸡蛋。被穿的耳眼痊愈后,把小木棍抽掉,带上消毒的耳环。此外,亲戚朋友及女孩的同龄女友送礼物祝贺,不举行任何仪式。

民族舞蹈7.jpg (3.3 KB, 下载次数: 178)

民族舞蹈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11-4 09:21 | 只看该作者
女孩子到三四岁时就要穿耳洞,从事穿耳的人大多是有经验的大龄妇女或是首饰匠人。穿耳洞时,首先把耳垂用手指揉搓,使耳垂的血散开,同时做简单的麻醉后,用消毒的银针在耳垂部迅速穿过,再用小木棍插进耳洞中。然后给女孩吃一两个鸡蛋。被穿的耳眼痊愈后,把小木棍抽掉,带上消毒的耳环。此外,亲戚朋友及女孩的同龄女友送礼物祝贺,不举行任何仪式。

NX141.jpg (116.47 KB, 下载次数: 176)

NX14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8#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11-4 09:22 | 只看该作者
戴帽几乎是大多数少数民族共同爱好,尤喜欢戴花帽,但又随民族与地区不同而互有差。绣花帽“花帕”是维吾尔族最具特色的头饰。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这种做绣工精细的四棱小花帽。维吾尔族花样繁多,多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出各种花纹图案,花纹变化多端、千姿百态。哈萨克族的帽子也很有特色,帽顶绣花,帽檐用珠子镶成各种美丽图案的圆斗形绣花帽“塔合亚”是姑娘们最喜欢戴的帽子,帽顶插一撮猫头鹰羽毛,戴上不仅美丽动人,而且也象征勇敢、坚定。柯尔克孜族男女则喜戴各色丝绒圆顶花帽。塔吉克族妇女喜戴刺绣精美、带耳围的绣花棉帽,这种帽子戴上不仅美观,而且还能御寒。塔塔尔族妇女尤喜欢戴镶有彩珠的平顶花帽,帽子上喜披一块彩色头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9#
发表于 湖北省 2007-11-4 09:22 | 只看该作者
到新疆一定要吃烤全羊.  谢谢楼主发这样的好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11-4 09:23 | 只看该作者
维吾尔男子的传统长袷袢,一般没有扣子,特别是寒冷的冬季一般总要扎腰巾。除当腰带巾外,腰巾还有多种用途,如携小物体、食品等;又是男子服装的重要装饰品。做工一般都比较精细,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表现了维吾尔人热爱生活的审美情趣。它可分为两种式样:方形腰巾。使用时折成三角形系在腰间,图案花纹向外。它多是用各色布、绸缎、织锦料绣制而成。有些青年人的腰巾色彩艳丽,而中老年的较雅淡。长形腰巾。是一种线织长腰巾,多是黑色或黑绿色,。用艳丽跳跃的色彩在两端织上数层几何形纹样,别具特色。
    马靴
新疆的各少数民族,几乎都有比较悠久的游牧生活的历史。为适应这种生活,他们逐渐养成了喜穿马靴的习俗。虽然人类生活在不断进步、发展,但这些民族依然保留着穿马靴的习惯。它已成为新疆许多少数民族人民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特需用品。在喜庆的节日里,欢快的舞会上,新婚日子里,他们仍喜足登油光锃亮的马靴,配上独特的民族服装,将这些民族剽悍英武的体魄和豪爽开朗的性格表现得更加突出。

马靴.jpg (4.41 KB, 下载次数: 210)

马靴.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1#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11-4 09:25 | 只看该作者
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色泽艳丽、五彩缤纷、种类繁多。维吾尔、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妇女爱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套坎肩。维吾尔、乌孜别克族连衣裙宽大,胸前多褶,而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连衣裙下端多皱裥,塔吉克族妇女喜欢在裙子上系上围裙。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的男子多穿过膝、无领、无袋的"裕袢"(外衣),喜欢在腰间系一条腰带。蒙古族、达斡尔族喜欢穿袍子,腰扎红、黄、绿彩色缎带。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还非常喜欢在衣服的领口,胸前、袖口、肩、裤脚等处用各种彩线绣上各种精美的花卉花纹图案,有时缀上彩珠和各色亮片等装饰品。 帽子  戴帽几乎是大多数少数民族共同爱好,尤喜欢戴花帽,但又随民族与地区不同而互有差。绣花帽"花帕"是维吾尔族最具特色的头饰。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这种做绣工精细的四棱小花帽。维吾尔族花样繁多,多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出各种花纹图案,花纹变化多端、千姿百态。哈萨克族的帽子也很有特色,帽顶绣花,帽檐用珠子镶成各种美丽图案的圆斗形绣花帽"塔合亚"是姑娘们最喜欢戴的帽子,帽顶插一撮猫头鹰羽毛,戴上不仅美丽动人,而且也象征勇敢、坚定。柯尔克孜族男女则喜戴各色丝绒圆顶花帽。塔吉克族妇女喜戴刺绣精美、带耳围的绣花棉帽,这种帽子戴上不仅美观,而且还能御寒。塔塔尔族妇女尤喜欢戴镶有彩珠的平顶花帽,帽子上喜披一块彩色头巾。 腰巾  维吾尔男子的传统长袷袢,一般没有扣子,特别是寒冷的冬季一般总要扎腰巾。除当腰带巾外,腰巾还有多种用途,如携小物体、食品等;又是男子服装的重要装饰品。做工一般都比较精细,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表现了维吾尔人热爱卑劣的审美情趣。它可分为两种式样:方形腰巾。使用时折成三角形系在腰间,图案花纹向外。它多是用各色布、绸缎、织锦料绣制而成。有些青年人的腰巾色彩艳丽,而中老年的较雅淡。长形腰巾。是一种线织长腰巾,多是黑色或黑绿色,。用艳丽跳跃的色彩在两端织上数层几何形纹样,别具特色。 马靴   新疆的各少数民族,几乎都有比较悠久的游牧生活的历史。为适应这种生活,他们逐渐养成了喜穿马靴的习俗。虽然人类生活在不断进步、发展,但这些民族依然保留着穿马靴的习惯。它已成为新疆许多少数民族人民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特需用品。在喜庆的节日里,欢快的舞会上,新婚日子里,他们仍喜足登油光锃亮的马靴,配上独特的民族服装,将这些民族剽悍英武的体魄和豪爽开朗的性格表现得更加突出。

异国风情.jpg (3.17 KB, 下载次数: 164)

异国风情.jpg

新疆民俗风情图2.jpg (73.19 KB, 下载次数: 163)

新疆民俗风情图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11-4 09:26 | 只看该作者
维吾尔族把盐称为“吐孜”。在维吾尔族的生活和一些习俗中,都离不开盐。在维吾尔族举行“尼卡”时,新郎和新娘要拿用盐水蘸过的馕来吃。以避免灾难,表示爱情的甜蜜。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纠纷或争执。常用发誓来解决矛盾。如果用脚踩盐来发誓(也有踩馕块或抱《古兰经》发誓的),那就是千真万确的,绝无谎言。所以另一方则完全相信,不再追究。维吾尔族对盐和馕非常珍惜,从不轻易践踏,所以他们从不把含有粮食和盐的洗碗水、洗锅水随意倒在人们行走的路上,而是倒在人们踩不到的墙旮旯。维吾尔人还把盐看作是吉祥之物。在吐鲁番一带的维吾尔族,盖新房、乔迁、结婚时,都要用盐,以此来祈求平安、吉样和幸福。   有趣的是,南疆一些地方的维吾尔族群众还用盐来下“逐客令”。如果谁家来了一位不受欢迎的客人,久坐不走,主人又不好意思开口叫客人离去,于是,他们到厨房移动几次盛盐葫芦,相信客人会很快离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11-4 09:28 | 只看该作者
达翰尔族
  塔城地区的达斡尔族,是清乾隆年间在塔城戌边的达斡尔族将士的后代。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就有达斡尔族官兵换防进驻塔城。同治初年,伊犁爆发农民反清起义,部分驻防伊犁的达斡尔族官兵突围后绕道俄国,抵达塔城。光绪九年(1883),塔城达斡尔族被改编为两营。光绪十五年(1889),参加重建塔尔巴哈台绥靖新城的达斡尔族人有300多户。光绪十七年(1891),达斡尔族编为六旗驻守塔城。民国初年裁军,1917年,达斡尔族迁居今塔城市阿西尔一带屯耕。新中国成立后,塔城县设“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1990年,全地区有达斡尔族4474人,聚居在塔城市的有4324人。
  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一部分人兼通汉、哈萨克、维吾尔等族语言,有“天然翻译”之称,现普遍使用汉字。达斡尔族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刺绣、剪纸至今相传不衰。达斡尔族历史上曾信仰萨满教和喇嘛教。多祭“腾格尔”(天)、祭“鄂博”(即在山顶上用土或石垒成圆堆),每年农历五月祈求风调、人畜平安。新中国成立后,信教人数极少。从事农业生产的达斡尔族居住土木或砖木结构的平房,屋内砌有保暖御寒的火炕。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达斡尔族住单位统建的楼房或家属。
  达斡尔族有在“哈拉”(部落)内部通婚的习俗,但不限制同其他民族通婚。男女缔结婚姻,经订婚、过礼、迎娶三步。婚礼俭朴,气氛活跃。
  丧事施行棺殓土葬。达斡尔族人很重服孝,一般祖父、祖母、父、母亡,服孝3个月;伯父、伯母、叔、婶亡,戴孝2个月,5代以内的侄孙也要戴1个月孝;舅父、舅母亡,无子女戴孝时,由外甥服孝;丈夫死,妻给丈夫戴孝3年。服孝期内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不出远门。新中国成立后,服孝礼节已大为简化。
  达斡尔族传统服饰近似蒙古族。女子旗袍和罩褂的领口、袖口和襟摆上,贴绣各种花纹的镶边,男女皮袍的襟摆沿边配上各种图案的装饰。新中国成立后,男性多着制服、西服达斡尔族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和奶制食品,普遍食用蔬菜。达斡尔族最大的节日是春节。腊月三十要祭祖、扫墓。除夕,欢乐通宵。一,晚辈一起向长辈拜年请安,然后男女老少,逐户互拜,一直热闹到初正月十五。清明、端午、中秋节和十月初十的千灯节亦是达斡尔族的传统节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4#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11-4 09:29 | 只看该作者
俄罗斯族
  18世纪末期,一些俄罗斯族人从俄国进入塔城经商定居。19世
纪末至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又有一部分俄罗斯人迁居塔城县、
额敏县、乌苏县境。20世纪30年代,一批东北籍华侨携带部分俄罗
斯眷属入境,加入中国籍。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中期,大部分俄
罗斯族人返回苏联。1990年, 全地区有俄罗斯人口2696人,大部分
聚居在塔城市,主要从事教育、卫生及各种修理业、运输业的手工业
塔城俄罗斯族男性多着西服,女性喜穿花色连衣裙,戴方头,80年代,男女青年多着时装。饮食
以小麦面为主食,多加工成烤制品,一般家庭主妇都会制做面包、饼干等食品。喜食奶制品。塔
城地区的俄罗斯族过圣诞节、复活节,也过春节。圣诞节亲友相聚,欢歌起舞。1985年后,每逢
圣诞节,由政府有关部门举办联欢晚会,多是男女成对,围成圆圈跳集体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5#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11-4 09:30 | 只看该作者
哈萨克族
  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13世纪,哈萨克族
信仰伊斯兰教,逐步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字。
  居住:逐水草而游牧的哈萨克牧民,春、夏、秋三季住轻便灵巧的毡房,转场搬迁开始时,将行李及毡房构件捆上牛、马、驼背即可,到有水草处即卸下搭好。冬季回到冬窝子,住向阳坡泥土石块或圆木修建的低矮平房。近年,政府支持牧民定居,多数牧民住进土木或砖混建筑的宽敞明亮新居。从事农业或其他职业的哈萨克族住有庭院平房或楼房。
  婚姻:哈萨克族限制同一部落的男女结亲,如果通婚,无血缘关系必须超过7辈, 联姻的人家要相隔7条河。哈萨克族旧时的婚姻具有浓厚的买卖婚姻性质,且由父母包办。彩礼也因门第差别悬殊。嫁妆一般多为毡房、驮畜、家具、服饰和新娘的乘马等。确定婚约后,女婿方可拜见岳父母,开始往来。婚嫁时, 男女双方唱《怨嫁歌》、《劝嫁歌》和《揭面纱歌》等民间歌曲,以赞颂婚姻的美满。新中国成立后,贯彻执行《婚姻法》,废除封建买卖包办婚姻,青年男女大多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结婚、离婚、复婚均到政府办理手续。彩礼、嫁妆无成约,嫁娶仪式逐步简化。
  丧葬:哈萨克族人的葬礼隆重,按照伊斯兰教的仪式举行。人死后,头朝北、脚朝南、面朝西安放,以洁净白布盖脸,用布幔围帐将遗体遮挡起来,由亲属守灵。出殡前,遗体用清水沐浴后,由毛拉(阿訇)用白布缠裹安放于灵床,举行 祈祷仪式。遗体一般是当天或次日埋,实行土葬。葬后7天、40天和1周年,均要过“乃孜尔”(祭祀),对死者表示缅怀和哀悼。按照哈萨克族传统习惯,丈夫死后,妻子必须守孝1年。1年之内妻子必须穿黑色衣服或素色服装,包白头巾,以示悼念。吊唁人若是至亲或妇女,死者的妻子必须前去拥抱,放声大哭,唱挽歌。
  节日:哈萨克族的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纳吾热孜节。纳吾热孜节 每年3月21日即春分这一天为“纳吾热孜”节,是哈萨克族人信奉伊斯兰教之前的节日,相当于汉族传统节日的春节。从“纳吾热孜”节这一天开始,哈萨克族即将开始搬迁牧场,从事新的一轮畜牧生产,就算辞去旧岁,迎来新春。过节时,各家各户都用小麦、大米、奶疙瘩、肉、奶豆腐等混合做成“纳吾热孜饭”,人们走家串户吃“纳吾热孜饭”,唱“纳吾热孜歌”;同时周围的哈萨克人还要聚集在一起举行民歌对唱和阿肯弹唱等文娱活动祝贺新年,祝愿在新的一年牲畜兴旺。节日前,家家户户打扫卫生,赶制食品和缝做新衣裳。男人们节日清晨沐浴更新衣到清真寺做礼拜之后,一家人上坟,缅怀先人。当日宰牲、煮肉备饭,凡登门者均以客人相待。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尤为隆重。肉孜节肉孜节也叫“开斋节”。肉孜节是封斋30天后的开斋欢庆日。60年代后,哈萨克族职工和青年学生已不恪守封斋旧教规,封斋期间正常吃饭喝水。
  割礼:按伊斯兰教习惯,男孩子5-7岁时行割礼(割除生殖器包皮)割礼前,男孩头上、肩部戴鹰羽,骑马拜见亲属。亲属们为其送鹰羽、小羊、牛犊、马驹等。马驹耳朵上打上记号,名曰:“割礼马”。割礼习俗保留至今。骑马日、男女孩子5-7岁时举行一次骑马仪式,此日小孩头戴插有鹰羽的帽子,骑上备有特制"乙"型小马鞍的马前去拜见亲友,亲友们除给小孩赠送奶疙瘩、包尔沙克等食品外,还要赠送马肚带、马镫和马鞍等礼物,至此,小孩便有了自己的马鞍具。小孩10岁左右,多成骑手。到60年代,骑马日在牧区还偶有所见。娱乐活动哈萨克族的娱乐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文娱表演性的,如冬不拉等乐器演奏、唱歌、跳舞、阿肯弹唱、演唱史诗等。另一类是运动锻炼性质的。这类活动主要在夏牧场进行,而且是在马上进行为多。如赛马、刁羊、姑娘追、骑马拾银元、马上角力(即马上摔跤)、骑马拾手绢、马术技巧、赛骆驼、走马赛等。其他还有摔跤、下棋等活动。这些娱乐活动具有粗犷、气势宏大的草原牧民特点。待客、 哈萨克族人耿直,重友情,反对欺骗,相互友情特别好者的财物不分你我,往往视为“塔睦尔”(共同财务),亲如一家哈萨克族人把客人分为偶然来客、专程来客、特邀来客3种,对哪一种来客都热忱招待,把热忱待客视为美德,谁要冷淡客人就会受到邻居和亲友的耻笑。对过路客人或望门投宿的人,如适逢主人用餐时,必得相邀入座,至少喝一碗奶茶,假如这时客人不接受邀请,则认为是对主人的不礼貌。遇有贵客来访,多要宰马驹或宰羊羔款待。进餐时,将煮熟的羊头、羊尾油、羊后腿、肋条、杂碎等放入大盘端上,以示全羊。主人把羊头献给客人,客人先割一片羊面颊肉,递给席中长者,再割一只羊耳递给席中幼者,自己也割一片后,将羊头奉还主人,大家方可动手抓吃盘中的羊肉。此礼节保持至今,在牧区尤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6#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11-4 09:31 | 只看该作者
回族
  回族使用汉语汉文,其语言基本上保持西北各省方言特色,由于地缘与宗教关系,还夹杂有塔城方言和少量阿拉伯、波斯语,以及维吾尔、哈萨克词语及宗教词汇。有些回族人兼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民族的语言、文字。
  服饰:回族人传统的衣饰,年长者多穿黑色布料外衣,喜穿白衬衣,青色和棕;色坎肩中老年男子常戴白色小圆帽。老年妇女多着青色服装,布料多为平绒和条绒,白袜子,平绒或条绒布鞋,扎腿,蒙白色盖头。青年妇女喜穿大襟绣花外衣、绣花胸兜、扎绣花围裙。喜戴首饰,多戴耳环、发卡。已婚妇女要盘发(或梳两条辫子),蒙黑色盖头或戴白布深檐圆帽。新中国成立后,回族人的服饰有很大改变,中青年人的服饰同汉族人相似,唯老年人和一些农村妇女,仍然保持着回族服饰的某些传统特点。
  饮食:回族人只食牛、羊、驼、鸡、鸭、鱼肉,家庭日常饭食,一般有蒸馍、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揪片(汤面)等。回族人的风味小吃拌面、烩面、炒面、 凉粉、面皮子、粉汤、清汤牛(羊)肉面、酥馍、麻花等独具风格。 回族喜欢饮茶,各家都备有茶具,来客则以盖碗盅沏茶并加方块糖。
  婚姻:新中国成立前,子女婚姻一般都由父母做主,姨表、姑表近亲结婚较为普遍。从订婚到结婚,聘礼繁多。新中国成立后,废除包办、买卖婚姻,提倡自由恋爱,但仍保留某些旧婚姻礼法。男女恋爱后,仍要由男方差媒人提亲,送“开口礼”(糖、茶、核桃、枣各一包,又称四色礼),女方留下礼品便意味着同意成亲,便可送大礼、会大亲(双方家长互相邀请),领取结婚证书,订日子完婚。成亲时,在农村有请阿訇念“尼卡哈”(结婚词)的习俗。3天“回门”,女方父母和亲戚还要在新娘、新郎临走时赠礼品。 丧葬:回族人的丧葬按伊斯兰教规施行土葬。一般晨亡午葬,午亡次日晨葬,葬礼简朴。
  节庆:回族主要传统节日有“大尔吉”(又称“开斋”节,即肉孜节)。和“小尔吉”(又称“宰牲节”,即古尔邦节)。
  其他习俗:回族青年见了老人要问好、不许对长辈恶声浪气;宴请安,言谈要和蔼, 不允席上,老人坐上方,老人先动筷;行路,让老人走在前面。回族禁食猪、驴、骡、狗等肉,马肉非禁食,但许多回族也不吃;此外,还忌食残暴的、巨齿的、形奇状陋的、吃生肉或同类相食的凶禽猛兽,以及动物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7#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11-4 09:32 | 只看该作者
柯尔克孜族
  清代初期,塔城境内已有柯尔克孜族游牧,多聚居于额敏河流域;
今多分布于塔城市几个牧场。1990年,全地区有柯尔克孜人口1916人
其中塔城市有1523人。柯尔克 孜族有自的语言文字,使用以阿拉伯
字母为基础的柯尔克孜文,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塔城地区的柯尔克孜
族兼通哈萨克语、蒙古语和维吾尔语,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也有一部分
人信仰喇嘛教。柯尔克孜族的婚姻与哈萨克族大同小异。葬礼同维吾尔族接近。“纳吾热孜”节
是柯尔克孜族传统节日,太阳历元月初一(即公历3月20日或21日)为节庆日。柯尔克孜族也过
古尔邦节和肉孜节。 塔城地区的柯尔克孜族长期同萨克族共同生活,其衣食等生活习俗与哈萨
克族十分相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11-4 09:33 | 只看该作者
满族
  满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曾有文字,现
在普遍使用汉语文。满族男女喜爱骑射,很善于冬季游猎,饮
食中时有野味食品。
  满族服装在清朝时均为八旗式样,妇女着旗袍,喜用
绸缎袖边、领边及衣襟等处,多饰以各种花边。妇女习惯梳叉
字头,爱戴绢花,有的穿木底绣花鞋。男人服装与汉族相似由于满族和汉族长期相处,在风俗
惯上共同性愈来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11-4 09:34 | 只看该作者
蒙古族
  蒙古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塔城地区的蒙古族操卫拉
特方言,使用托忒蒙古文,亦推广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使用的胡都木蒙古文。
  居室: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传统居室。它和哈萨克族房不尽相同,包顶篷杆是直线杆,门必须朝南开,炉子设在正中天窗下。从事农业或牧业定居蒙古族农牧民,居住土木或砖木结构平房。从事牧业的牧民,春夏秋季仍以住蒙古包为多。蒙古包的质量和内部陈设比旧时已有很大改善,冬季则迁往固定的居民点,住向阳暖和的平房,机关干部、工人、商人等住单位。公有楼房或家属院。
  服饰:蒙古族的服饰,因性别和年龄而异。中年男子冬天穿大襟皮大衣,布面以黑、蓝为多。冬季老年人戴“巴司勒克”皮帽,中年人戴“居木得克”皮帽,帽顶都有用红布条编成的一小圆疙瘩,两边耳扇在后部相连,前边可以护住鼻和嘴部。夏天多穿黑色大襟长袍,用蓝布缠头,城镇居民以戴礼帽为多。妇女的服饰以长袍为主。少女夏天穿的长袍一种有大襟的叫“拉布西克”另一种从中间系排扣(银扣或布扣)到腰以下,左前襟加宽,叫“比西米特”。长袍上绣有各种图案花边。腰上缠红、绿、黄色的绸子或布带,头上缠绣花白布头巾,喜戴戒指、手镯和耳环。已婚妇女穿“铁尔勒克”,外套“切格德克”,不穿“拉布西克”。有的穿无袖长袍“别日孜”,腰部左右系带,不用纽扣。帽子上缝有银饰物,帽顶有一条垂到后腰的红色长穗子。已婚妇女的长袍均不系腰带,老年妇女的衣服不用色线绣花边,帽子上无银制饰物。新中国成立后,青年男女多穿制服,如列宁装、中山装、学生装,以及西服等。中年妇女喜欢穿连衣裙,戴头巾。传统服装多为中、老年妇女在节日穿戴,平日少见。
  饮食:以奶制品、肉和面食为主。奶制品分奶制饮料和奶食品。奶制饮料有鲜奶、酸马牛)奶、马(牛)奶酒、奶茶,奶食品有奶酪、奶豆腐、酥油等。蒙古族除手抓肉外,还喜炖羊肉、火锅,也食熏肉。面拌以炒面为主。食用时加酥油或牛羊油,以茶水搅拌。馍馍、烤饼、油炸饼、饺子、面条、抓饭也是常用食物。
  婚姻:蒙古族同姓不婚。 还须由喇嘛以生辰查看经典进行“合婚”。新中国成立前,男女婚姻多由父母方父母或其亲戚带上白酒等礼品去女方家中求婚。订婚时,男方带上自制的奶酒、一只熟羊和其他礼品,到女方家中,先敬哈达,再致订婚词,然后把带来的奶酒倒入碗中,给在场的女方亲友、邻居每人品尝一口。然后大家饮酒、吃肉。结婚前,男方还要给女方送过礼(即聘礼),多为肉、酒和新娘的梳妆具和衣料。聘礼多少,由双方长者商定。出嫁前一日,女方家中举行送嫁宴会,亲友赴宴,以唱歌、跳舞倾诉亲人的依恋和父母的养育之恩。婚礼上,除宴饮、歌舞活动外,并安排一些诙谐戏。有趣的角力游新中国成立后,青年男女婚姻自由恋爱,由父母做主操办。成婚程序较旧时已大为简化。
  丧葬:旧时,塔城地区蒙古族有火葬、天葬、土葬等多种葬仪。王爷、扎萨克、大喇嘛和念经祈祷的喇嘛用棺木土葬;僧人和一般人都用天葬。现今,都实行土葬。
  节庆:春节,又称“白节”、“大年”,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塔克勒根”节(敖包会)有部落和区域性的区别,时间多在农历六七月间举行,以部落为单位,人们汇聚到一个“敖包”祈求风调雨顺、牧草丰茂。新中国成立后,时以国庆节的庆祝活动代替“塔克勒根”,在节日中多举行摔跤、赛马等传统有体育活动。那达慕大会蒙古语意为“娱乐”或“游戏”。旧时是封建王公、牧主寻欢作乐、勒索盘剥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增加了许多健康有益的内容。80年代 ,那达慕大会增加集市贸易的商品展销活动。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娱乐活动蒙古族传统的娱乐活动有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射击、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演唱、 民间舞蹈。土尔扈特蒙古族舞蹈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有随歌伴舞,舞姿飘逸豪放,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其他习俗: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以笑面迎接,摆上奶酪、奶油和各种面制干粮,捧上奶茶。茶后,向客人敬上醇美的奶酒和白酒,主人把自已酒碗里的酒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喝一口。为了凑兴,常以唱歌劝酒。对贵客则宰羊款待。老年人来到时,则要外出迎接,走时搀扶上马。到长辈家里做客,一般要带些糖果、饼干、酒和自制面食品做礼物。蒙古族人民尊敬长辈,进门、入座、喝茶、饮酒、吃饭时,让长者领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0#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07-11-4 09:34 | 只看该作者
塔吉克族
  文化艺术: 塔吉克人在帕米尔高原生息,千百年来几经兴哀,一直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历史上用过波斯文,现在通用维吾尔文。但他们的口头文学丰富多彩,有民歌、叙事诗、民间故事、传说等优美动人的民间文学在塔吉克人民群众中传诵着。这些口头文学语言幽默,妙趣横生,很受人欢迎,表现了塔吉克人的生产生活斗争和爱憎感情,表现了人民的理想、愿望和美好的情操,具有现实意义和浪漫色彩,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近年陆续搜集发表的塔吉克民间 故事来看,这些故事有叙述事物来历的传说,有表现人与人之间现实生活关系的写实故事,有通过超自然的神奇力量曲折表现人间生活的童话、神话等幻想故事,还有通过动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人生哲理教训的寓言。在这故事中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塑造了一些动人的艺术形象,是我们认识塔吉克民族、社会和了解塔吉克文学传统的宝贵资料。帕米尔高原由于山川险阻,交通阻塞,塔吉克人羡慕那自由翱翔于雪山之巅的山鹰。他们对鹰几乎是图腾似的崇拜,把鹰当作英雄的象征,以至于将鹰“人格化”,所以在塔吉克族的传统社会文化中,流传着很多关于鹰的故事、鹰的民歌、鹰的寓言和鹰的谚语等。塔吉克族的舞蹈也是模拟雄鹰的动作,时而振翅直上,时而展翅回旋,时而收翅降落,舞姿轻松活泼,动作矫健优美,所以人们称它为鹰舞。塔吉克族的舞蹈分恰普语舞和迈里斯舞两大类。在形式上,恰普语 舞主要是双人舞;迈里斯舞是一种群舞,近似维吾尔的“麦西来甫”,属于民间集体舞。他们的男子舞姿,两臂一前一后,前臂较高,后臂较低,步伐矫健灵活,恰似雄鹰飞翔。慢步时两肩微微弹动,显示出豪迈的理想,无敌的勇气和顽强不屈的性格。快步时盘旋俯仰,如鹰起隼落,刚劲而稳健,富有高原特色。妇女舞姿,双手在头顶上部里外旋转,动作柔软,婀娜多姿,显示出和顺而勤劳的性格。他们伴奏的“那艺”也是用鹰的翅骨镂刻而成,长只30厘米,仅有三个音孔,吹奏起来音色明亮高亢,凄清激越,优美悦耳,象长空鹰鸣,别具一格。这种鹰笛,在手鼓、热瓦甫、巴郎阔木等弹拨乐器伴奏下,塔吉克人引吭高歌,一唱众和,音乐曲调悠扬,歌声热情奔放,再加那如雄鹰博击蓝天般的舞蹈配和,当歌舞进入高潮时,观众往往情不自禁,为舞者击掌助兴,吹起口哨,并发出“噢!噢!”的欢叫声,气氛更加热烈,充分显示出“鹰的传人”的独特风格。我国许多音乐、舞蹈、美术、作家等文艺工作者,不远万里,纷纷前往帕米尔高原。跋山涉水,深入农村牧场采风。他们慕名而来,无不满意而归。
  衣食起居: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塔什库尔干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之东、昆仑山之西,平均海拔高度4000多米,所以,生活在这里的塔吉克族人在衣食起居各方面,都有他们自己独 特的的方式,具有高寒山区的特点。先以衣着穿戴来说吧,这里的塔吉克人,凡男子都彪悍强健,一年四季,大多头戴黑绒为面的绣着花边的圆筒形羊羔皮帽,身穿条绒无领长外套,系着腰带腰间随身携挂着工艺精美的的小刀,脚穿着野羊皮为帮,牦牛皮为底,既轻巧柔软,又坚实耐磨的长统皮靴。他们骑着牦牛和骏马,英气勃勃地弛骋 于高山草原,真有点古代武士的风度。寒冷时,帽沿翻下来遮住双耳和面颊,衣服外面又加光面羊皮大氅,脚部套上毡袜,不怕狂风暴雪,不畏酷冷严寒,上雪山,过冰川,如履平地一般,真不愧是“世界屋脊的居民”。这里的女人大多婀娜俏丽,喜穿连衣裙,而围裙系在后面,头戴圆筒绣花羔皮帽,且缀有后帘,再加足登长统皮靴,骑着骏马与男子并马齐驱,英姿飒爽,颇有古代巾帼英雄的风貌。特别是节日和喜庆的日子,姑娘们穿着美丽的呢绒丝绸盛装,帽沿加缀一排小银链,颈绕数道珠子或银扣项链,胸前佩带名为“拉斯卡”的圆形银饰,亮闪闪的。在在身后披肩的发辫上,则又缀有白银扣或有色玻璃扣子与古线,耳朵戴着大耳环,系有五彩缤纷的腰带,打扮的花枝招展,色彩艳。塔吉克人的房屋也很有特色。他们的房屋大多正方平顶,外形好象一个方形积木,门朝东开而靠近墙角。墙壁都是用石快或草皮砌筑,房顶架树枝、抹草泥,厚而坚实。每家自成院落,一般都建有住房、厨房、牲蓄圈。由于高原多风雪,塔吉克人的房屋虽然比较宽敞,但较底矮。他们的住房内在屋子当中开了一个天窗,通风透光,屋中央对着天窗处建有一个高高的土炉灶,在炉灶四面筑有土炕,围成“回”字形,炕上都铺着毛毯供人坐卧。据说,这种房子的结构是大有讲究的。一是塔吉克人一般都是祖、子、孙三世同堂。儿子再大,只要父母在世是断乎不可分家居住的,分家被人耻笑。而当儿子的,赡养父母则是天经地义、俗成的道德规范。二是高原上木材奇缺,这种结构的房屋可节省木料。三是高原气候寒冷而又缺乏燃料,房子底矮比较暖和,三代人分侧而居又围住一间房子可省柴火。其外的一层意思是,房中间的炉火,则是家政大权集中于祖辈手中的象征。吃食方面,塔吉克人除了与维吾尔族同样禁吃猪肉、驴肉、食肉动物、凶禽及一切动物的血外,还禁食马肉、马奶,而喜食牛奶煮的米饭、牛奶煮烤饼及奶制品。
  待人接物: 塔吉克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无论亲戚、朋友、远方客人,只要到他们居住的房舍或毡房去,他们都会热情接待,并亲自将客人扶下马,诚挚的请客人进房。他们把来客登门访问或投宿视为光彩。有时外地的客人来到他们门前,几家人都同时出来争着邀请到他家做客。甚至拿走客人的东西以表示热情相邀。若遇这样的情况,请莫误解。否则,不懂他们的礼俗就会闹出笑话。塔吉克族是个诚实可爱的民族,讲信用,重意气,不要不义之财,极端憎恨偷盗行为,素有不偷不抢的传统美德。客人的行李那怕是珍贵的物品,主人从不去动它。他们把偷拿别人的东西,看作是最大的耻辱。据说,多年来后,这个县没有发生过杀人、放火、强奸、抢劫等重大案件,小偷小摸也积少发生。这里的公安局和和法院很少遇到刑事案件。这个县是我国唯一的多国界县,与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全县边境线长880多公里,塔吉克人中没出现一个外逃者。自治县的监狱空荡荡的,象一个仓库似的,没有犯人。看守监狱的工作人员闲的没事,白天到局里其他科室找事干,晚上同去看守监狱得空房。 不拿别人的东西,拾金不昧的社会公德,在帕米而高原的塔吉克人中蔚然成风。在牧民的毡房里,好衣服,好被褥,收录机,钟表之类的东西随便放,有的人特意把贵重物品放在显眼的地方,以示家中的富有,可是毡房的门上只挂着一张门帘。夜里,羊群留在露天地里,衣服凉在房外,不怕别人透。然而,在这“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地方,群众警惕性却很高,任何坏人休想在这里钻空 子捣乱。塔吉克人说:牧场是牛羊的天堂,不是豺狼躲藏的地方。真正的猎人一眼就可看出混在羊群中的是狼还是狗,一切坏人都躲不过塔吉克人的眼睛。 塔吉克人有一种特殊的风俗,他们在路上发现有人遗失的物品,就把遗物放在路边,用小石子围上一圈,表示“物归原主,让主人来取”。倘若你到帕米尔高原游览时,在路旁发现有什么物件,上面放着一块石头,千万别动它,这是塔吉克人物品的“临时寄存处”,他们得人一看就知道“此物有主”,决不会被移动或被别人拿走。你若不知道他们的习俗,出于好奇,翻看他们的东西,将被人认为不规矩而受到责备。塔吉克人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往来很讲究礼节。晚辈见到长辈要请安,亲友相遇要握手问好。即使路上遇到素不相识的远方客人也都要问候致意,还要双手拇指并在一起,态度友好,语气亲热,说一声“更艾力麦古卓(意思是互相支持)。男的行礼把右手放在胸前,女的行礼双手扪心一躬,而且还有尊卑、辈分、男女之别,行礼方式各有不同。晚辈见到长辈一般都是行礼请安就行了。若是妇女与男性长辈相遇,其行礼方式则有点象欧洲人男女见面时的礼节,所不同的是,欧洲人是由男的吻女得手背,而塔吉克人则是男长者伸出右手,手掌朝上,妇女则庄重地拉着长者的指尖,吻一下手心,表示敬意。男性中年人与老年人见面时,通常的行礼方式是握手,或以手抚胡须行礼,但交情深厚一些的则吻对方得手背,以示亲热。妇女见面时通常都行拥抱礼,长辈吻小辈的眼和前额,小辈吻长辈得手,平辈之间互吻面额或嘴唇。这种行礼方式也象欧洲人,所不同的是塔吉克人男女之间不行拥抱礼。小伙子们见面时,先是互相握手,紧接着迅速抬起手来送到对方对方的唇边,互吻一下对方得手背,动作显得活泼而自然,给人一种热情友好的感觉。这个马背上成长起来的高山民族,社会生活中不但很讲究礼仪,而且还有尊重妇女的良好风尚。如果一群男女一起到塔吉克人家里去作客,主人总是把来客中年龄最长的妇女视为最尊贵的客人,进门要请他先进,其余得人先女后男、并按年龄大小先后进门。进去之后,座位也很有讲究:右为上席,左为下席,客人上炕后,男左女右,右边首席是年长妇女的座位。在帕米尔高原上有一句谚语:“谁有幸做塔吉克族的客人,谁将受到主人最盛情的礼遇”。不管谁家,只要客人上炕坐定,女主人就拿出餐布铺在炕上,并拿出奶茶、酸奶、馕等食物招待客人。他们对至亲好友或贵客还宰羊招待。塔吉克人视羊头为全羊之“上品”,上肉时,把羊头放在首席前面,其他人是不能随便吃的。在吃肉的过程中要从盘中取出一些肉,回敬主妇,否则,会被认为失礼。塔吉克人素以风俗古朴、重感情著称。而且是一个感情丰富,具有诗人气质,富有想象力的民族。他们有一种以物传情的风尚,发人猜想。男女青年相爱,通信时用绣荷包作信封,内装信物,用红线封口,表示吉祥。如果在荷包内装一颗杏仁,表示献上爱慕之心:如果装上一颗石子,表示爱情象石头一样永远不变:若是装一根烧焦了的火柴棒或木炭,则表示日思夜想把心都想焦了。他们彼此之间情思绵绵,无论捎给对方对方一片树叶,一块土盐,一绺发......,都赋予它以深刻的发人联想的含义。而富于想象力的塔吉克情人,接到信物后都能悟出其中的深意,理解对方的深情。当然,在文化日益发达今天,并不是所有的恋人都用这种古老淳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曲,但男女青年在初恋时,往往还是用这种方式试探对方的意向。而有的老年人为怀念远方的亲朋好友,至尽仍用这种方式来寄托思念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新帖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4-19 13: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