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查看: 738102|回复: 17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独自徒步横穿大藏北无人区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10-27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原作者“逆流之河”同意,特转到我们网站来,这个贴在网上的点击率已经超过220万了....

第二次穿越大羌塘无人区已过三月,期间不少志同道合者询问事宜,今儿便呈一贴,简叙过往。
   
    此次穿越从青藏高原的西端至高点界山大阪开始,时间4月20日,一路向东经邦达错、羊湖、若拉错、岗扎日,横穿整个藏北无人区后改由北上进入阿尔金无人区,经可可西里山脉、昆仑山脉、鲸鱼湖……在阿奇克库勒湖遇人,再三天车程至花土沟镇,时间七月五号,总历时77天。在离开界山大阪至阿奇克库勒湖的74天里独处无人区,此间行程1400公里左右,跨度四个月。

   【大羌塘】藏语“羌塘”意为北方的空地,狭义指藏北无人区,实则是所有北方未知的土地。大羌塘包含藏北无人区、可可西里无人区、阿尔金无人区、昆仑山无人区,这四个无人区连片在一起,构成了世界上独有的超级无人荒原。由于可可西里的概念被炒热,以至于大家一度用可可西里代替了这片广袤的荒原,实际上,可可西里不论是行政疆域还是地理疆域都只是大羌塘这片土地的一小部分。
    大羌塘,他是自由最后追逐之地……

穿越路线图.jpg (166.54 KB, 下载次数: 1760)

穿越路线图.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10-27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月初入藏,一路烦心事。原装插头居然正负极接反,驮包铆钉再而三的轻易断裂,多个设备共用的充电器损坏……骑车前往阿里,作为前期体能拉练,一路上丢三拉四,先是遗了背包捡回,后失了相机包再寻回,第三次在警察林立的江孜县街头丢了一个大驮包,衣物、太阳能板等尽失。

    无奈,重返拉萨调整,整顿装备。随后与友人去了林芝赏桃花、泡温泉以求转运,更享得“十凤一龙浴”的传奇,想必晦气已散,再返拉萨,做着去阿里的准备。没想到又遇江湖客忽悠,失了小钱又耽搁一周,不得已自己找车速到阿里。谁料自行车竟在途中被颠掉了后轮快拆杆,一时在偏远的阿里无所适从,即便拉萨有零件走邮政快递也得十天不定。多啦同学凭借巧嘴托一司机将快拆杆从拉萨捎来。以为最后一遭,不曾想一次未用的新油炉又断了喷嘴。翌日到处寻焊接,一连三家皆无铜焊,第四家倒是可以,老板事先说明,“如果焊好给十块,坏了可别怨我。”我应下。只见电光闪烁,不消一分钟喷嘴便彻底毁了,无语。又是多亏多啦同学,将自用的MSR油炉及丁丁的睡袋托志鹏捎回了阿里。时间已4月16日了,我已没有多少时间再耽搁,翌日便找车前往界山大阪。

雅江大峡谷的桃花,遗世独立.jpg (120.91 KB, 下载次数: 799)

雅江大峡谷的桃花,遗世独立.jpg

山野中的原生态温泉,边酒边歌(此张友人拍).jpg (112.74 KB, 下载次数: 683)

山野中的原生态温泉,边酒边歌(此张友人拍).jpg

雅江上的漫天黄沙.jpg (81.76 KB, 下载次数: 1201)

雅江上的漫天黄沙.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10-27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取得了作者的同意,我现在是一字不差的在转帖,速度上会比较慢,大家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10-27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在正式开始!!!

这是一辆装满废铁的卡车,到达界山大阪凌晨六点。夜黑酷寒中,司机冷得都不愿露头,我独自攀上废铁将自行车取下,慌乱中将跟随多年的鸭嘴兽水袋刺破。好在多带了个友人赠送的MSR水袋,否则我将再度功亏一篑。猛烈的寒风中第一次搭建新帐篷,若不是单层一体结构(1.5层),是搭不起来的。极冷,温度在–15℃下,把头钻进睡袋,却被呛了出来,丁丁睡袋的那个味可不一般。

    中午十一点醒来,大风依旧,全靠身体压着帐篷。烧水吃饭,忽四个边防官兵走近,他们诧异一个人竟在此季宿营界山大阪。我是万分紧张,生怕是堵我的人,去年便是被**从无人区“押”了出来,有此一遭更是疑神疑鬼。好在四个边防官兵不知我的去向,嘘寒问暖,不断叮嘱小心小心。官兵走后,我随即打包装车走向无人区的深处,恐再有变。

    车子沉重,车把难以掌握,途中一个小坡居然要拆掉驮包才能推上来。这对我打击很大,现在硬路且如此,后路漫无边际的荒原如何可行。此次从界山大阪进入荒原竟连一个人也没见着,而去年九月时无人区边缘游牧甚多,可想此时大风低温天气还不是放牧季节。十六公里处有一间羊圈,在龙木错东端,去年也经过,到了此地后再无力推行,决定宿营,好好整理下思绪。安顿好后便去了山谷中寻找湿地,去年多啦和流虻经过时发现,而我竟一无所知,所以这次要寻个明白。

    湿地中泉眼众多,是恒温的地下水,所以外面世界一片冰冻,水里却春意盎然,水草,游鱼……这是我在海拔5200米高原唯一见此的独特地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10-27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夜狂风,海啸般此起彼伏。第二日没有往前,而是在羊圈里思前顾后。的确,前事诸多不顺,体能尚未拉练,负重到了极限,咳嗽不见好转,寒风低温甚烈……我并不认为这是一场精心准备好了的旅行,身体和心理上都存有巨大的阴影。何去何往,一直纠结着。心里没底的还有装备,能否承受的住,还没怎么着,驮包铆钉又断了一个,前货架松脱。下午把所有驮包的铆钉撬掉换上准备好的螺丝,效果非常好,整个行程再无有过一次故障。前货架重新调整,由于没有带匹配的扳手,我并不认为一劳永逸了。晚上下定决心,继续往前,其实这个决定一点也不意外。

遍布湿地的小泉眼,水质清冽.jpg (120.55 KB, 下载次数: 651)

遍布湿地的小泉眼,水质清冽.jpg

泉水流出不久便上了薄冰.jpg (58.14 KB, 下载次数: 644)

泉水流出不久便上了薄冰.jpg

幽兰水草.jpg (106 KB, 下载次数: 716)

幽兰水草.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10-27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湘H5B926 at 2010-10-27 19:51:
坐地板上看.这才叫NB



谢谢顶贴,我转折篇帖的最大本意有二,一为纪念我升为银牌#003#  二呢就是想让大家看看跟我们坛子里不一样的旅行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10-27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继续上图

黄昏中的龙木错,如果图片有声音,可以听见排山倒海的风声.jpg (51.11 KB, 下载次数: 587)

黄昏中的龙木错,如果图片有声音,可以听见排山倒海的风声.jpg

黄昏中的湿地.jpg (58.99 KB, 下载次数: 546)

黄昏中的湿地.jpg

羊圈,睡袋下是门板,没有挪动过,和去年一样,感觉昨日.jpg (116.58 KB, 下载次数: 731)

羊圈,睡袋下是门板,没有挪动过,和去年一样,感觉昨日.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8#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10-27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早起,东西竟塞不进包里,无奈扔掉了三碗糌粑、护肘、冰爪才得以顺利装包。顺着铅锌矿的路找到进入荒原的岔路,岔路在河床上,很难发现,去年就错过,后回头直接插进去的,所以今年寻的特别仔细。接着便是翻越大丘陵,坡顶海拔5275米,也是此程最高点。下午两点过了去窝尔巴错的“岔路”,至此全新的旅程开始,前方的路不再是熟悉的了。随后吃了一块压缩饼干,冻得硬邦邦,用铁锹砸碎。到了下午六点,边推边骑走了32公里,如果轻装的话速度至少能提高一倍。风越来越大,我打开“伞帆”测试了一下,利用风能的效果远大于预期,一路飞驰。八点后开始留意路边水源准备随时宿营,地图上显示路边有连续泉水并聚集成沟,但我高估了此季的水资源,山谷里一边荒芜,滴水不见。随着天色黯淡,不免有些紧张,“伞帆”被吹断了三个辐条,当天便彻毁,并不可惜,只是个试验(被风直接吹了20公里,今后大有利用价值)。

    到了九点半,渐黑透,只好放下自行车,先去了北侧山谷里找水。这是一片宽阔的沙地,连条沟也没有,再远点的地方什么也看不见。我回头取了GPS查看等高线,发现南侧沙地离山势较近便寻去。终于在一条沟壑里发现一块冰,用铁锹砸了20升,冰块很浅,还夹杂着羊粪。回程时逆风,把眼睛给吹坏了,两天里都半眯着。等把帐篷搭好,已经快23点了,融冰又用了40分钟,倦的不想吃东西,喝了点牛奶。没想到,这么快就开始缺水,如此狼狈。

此河汇入马头湖,而湖的北侧有个卫星湖,绝好的溜冰场.jpg (84.25 KB, 下载次数: 556)

此河汇入马头湖,而湖的北侧有个卫星湖,绝好的溜冰场.jpg

途中的溪流,冰层触底.jpg (106.99 KB, 下载次数: 793)

途中的溪流,冰层触底.jpg

夜深融冰,需要40分钟.jpg (56.42 KB, 下载次数: 530)

夜深融冰,需要40分钟.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9#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10-27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整天阴霾,大风不断,不时有冰雹云从身后袭来,又忽而一晴。沙土极重,基本推行。下午3点到了鲁形湖,此处有一间土房,是最后一处人类固定建筑。去年,多啦和流虻曾在土屋里住了三天,无人。今年似乎也如此,但房子前一辆卡车不免让人浮想联翩。我先去羊圈侦查了一番,只有几次小羊羔,它们见了我后就一直跟在身后,心中平添不少暖意。用望远镜查看四周,不见人与羊群,确定无人后用螺丝刀拧开门栓。屋子里很干净,地上有两箱饮料,里屋挂了一串风干的羊腿。炉子上有壶水,微热,说明主人并未远去。我把水袋灌满后出来,将门栓螺丝再拧上,不留一丝有人潜入的痕迹。然后在卡车的工具箱里顺走一把匹配的扳手,解决了最后一个装备上的障碍。前货架每两个小时就松脱一次,组合钳子根本拧不紧,如果没有匹配扳手是迟早要回头的。即便有了扳手,前货架依然每天都要松脱,驮包太重了,所以每天晚上把前货架拧紧成了例行工作。

    快速离开土房子,有了去年一遭,牧民成了我最不想见的人。离开土房子数百米后车辙骤然变的稀疏,沙重的下坡也推不动车子。从路的角度来看,过了鲁形湖才是真正的进入无人区。很多天以后,常怀念起屋子里的羊肉,可惜那时食物充足,车子太重,恨不得多扔掉些东西。

鲁形湖边的土房子,无人,最后的人类建筑.jpg (86.41 KB, 下载次数: 587)

鲁形湖边的土房子,无人,最后的人类建筑.jpg

早晨继续融冰,光线好,羊粪都被捡了出去.jpg (86.14 KB, 下载次数: 548)

早晨继续融冰,光线好,羊粪都被捡了出去.jpg

营地,面对的小山就是昨夜取冰处.jpg (126.8 KB, 下载次数: 623)

营地,面对的小山就是昨夜取冰处.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10-27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点半出发,天气依旧。可能此段路从界山大阪开始是台地风口,所以风难止歇。风速通常保持在六级,瞬间风速到九级。沙土依然很重,双手适应了沉重的车头,前日被风吹坏的右眼疼痛加剧。下午三点,瞥见右侧山头上有一截凸起物,貌似天线,于是爬上去细瞧,原来是一个铁塔(大地三角点)。上世纪71年,三大军区联合对羌塘做了初步测绘,留下大量三角点和水准点,今天终于得以见识实物。

    傍晚来到邦达错附近的一处泉眼,泉水流进冰封湖区,冰面上黄斑遍布,是风携来的黄沙与尘土。近湖冰面有很多裂口,我推测下面有泉眼,而非冰层融化所至。邦达错西侧便是通往克里雅山口的岔路,越野车可以直接开到山口,我一路留意,却没有发现车辙。阴霾天空终于呼啦啦飘下雪来,我不慌不忙搭好帐篷,附近有如此一口清冽的泉水,便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了。

伏地风暴团,扫过时天昏地暗.jpg (47.8 KB, 下载次数: 535)

伏地风暴团,扫过时天昏地暗.jpg

71年三大军区联合测绘羌塘时竖立的大地三角点.jpg (69.14 KB, 下载次数: 633)

71年三大军区联合测绘羌塘时竖立的大地三角点.jpg

邦达错冰层上的空隙,推测下有泉眼.jpg (105.13 KB, 下载次数: 508)

邦达错冰层上的空隙,推测下有泉眼.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1#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10-27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继续上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10-27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处风化地貌丰富,充满气泡的火山石随处可见。推车转过小山是一条大冰河,此河是饮水河,从窝尔巴错流出汇进邦达错,去年走过上游,它也是一条动物迁徙通道。饮水河下游极为宽阔,冰层厚有一米,中间是未冰封的主河道,很深。河岸边有很多泉眼,水质极好。

    今天只推行了四公里多,却走了二十多公里探路,主河道是过不去的,北侧邦达错更别想,只能向南寻路找一处浅滩,谁知南侧是更大一片湿地,一直把路逼向西方,彻底南辕北辙,令人琢磨不透。花了四五个小时不得过河的路径。下午横下心一直沿着湿地走,直到山脚下,湿地才止住得以东寻。此处火山地貌丰富,还发现了游牧痕迹,和用火山石垒起的玛尼堆。此处也是最后一处游牧痕迹,想必是一个夏季牧场,再之后的路,荒原彻底与人类社会断绝了关联。寻路一直到天黑,确定了明天行进的方向。

河边泉水众多,平添一丝绿意.jpg (107.57 KB, 下载次数: 250)

河边泉水众多,平添一丝绿意.jpg

此处类似雅丹地貌很多,同时又是火山地貌带.jpg (112.54 KB, 下载次数: 276)

此处类似雅丹地貌很多,同时又是火山地貌带.jpg

从窝尔巴错流出的饮水河.jpg (94.46 KB, 下载次数: 248)

从窝尔巴错流出的饮水河.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10-27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时出去下,兄弟们别等着看啊,还有好多好多的,我也是刚刚收到他同意我转载的短消息,立马就来转啦,我吃饭去咯,晚点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4#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10-27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来了,继续发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5#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10-27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啊,我很是佩服他

营地,从上图中可看见遥对的此山.jpg (84.76 KB, 下载次数: 296)

营地,从上图中可看见遥对的此山.jpg

绕路东寻探路,发现游牧痕迹,这是火山石堆砌的玛尼堆.jpg (108.06 KB, 下载次数: 326)

绕路东寻探路,发现游牧痕迹,这是火山石堆砌的玛尼堆.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6#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10-27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7(4-26),11K,宿营5009M

朝着昨天探路的方向前进,绕过湿地转向东方。下午两点再度遇到曲折的饮水河,这次是躲不过去了。河面近700米宽,覆冰,冰面由外至里呈现不同形态。岸边有悬冰、褶皱冰、堆积冰、冰窝、冰凌等。见此情形我断定河水会在傍晚时分消融,所以才造就了如此多的冰形。换上拖鞋探到主河道时发现主河道至少有三条,冰面厚薄不一,水深至膝。我长吁,如过了此河便无法回头了。有很多路都是如此,只能走一次,第二次便没了胆。

    推车强渡,有些冰软,卡着轮胎,得用脚破冰,有些冰厚,底部且半融彻底陷住车子,有些冰水下面是软沙,寸步难行。最后一段冰河拆了驮包才得以过去。整整用了四个小时才过河,腿上被冰块划了数道血口。六点钟时,冰面基本化尽,水面大涨,混沌一片,恰时狂风卷着冰雹袭来。我想,若迟疑一刻,赶上此时怎么也横不下心过河的。

    河岸沙重的超乎想象,且垂直,又卸了一次驮包才推上去。到了日落时分,天气又出奇的好起来,霞光,蓝宇,明月……喜欢这样颜色的羌塘,喜欢这样颜色下的营地。

冰面硬,下而半融,最怕下面还有一层软沙.jpg (76.45 KB, 下载次数: 336)

冰面硬,下而半融,最怕下面还有一层软沙.jpg

这种情况下车轮会被卡的很死,很难弄出来.jpg (115.84 KB, 下载次数: 345)

这种情况下车轮会被卡的很死,很难弄出来.jpg

这类冰薄而悬空,远离主河道.jpg (126.23 KB, 下载次数: 202)

这类冰薄而悬空,远离主河道.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7#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10-27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继续!!!

卸包过河,很是繁琐.jpg (144.68 KB, 下载次数: 236)

卸包过河,很是繁琐.jpg

转瞬,河水混沌,冰雹袭来.jpg (113.04 KB, 下载次数: 289)

转瞬,河水混沌,冰雹袭来.jpg

终于找到曾经的羌塘,金色的黄昏,暖冷色调相间.jpg (121.06 KB, 下载次数: 309)

终于找到曾经的羌塘,金色的黄昏,暖冷色调相间.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10-27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8(4-27),14.6K,宿营5112M

昨夜忘了收码表,冻坏,之后路程远近靠GPS数据。

    双路温度计探头冻坏,内置探头到了–10℃就乱码,只能用水银温度计临时采集数据。夜间温度基本在–15℃—–20℃之间,帐篷内温度在–10℃左右。一体式单人帐的好处就是限制了空气流动易于保温,缺点同样大,就是结露现象严重,每天早晨帐篷里的冰霜有半升之多,穿衣服时先把连衣帽戴上,不然冰块呼啦啦的往脖子里掉。

    另外,羌塘的风终于回到了我之前预测的规律上,早晨无风,或极小的风,下午两点后风起逐渐加大,傍晚八点左右风逐渐小,这个规律准确率达到80%。

    今天路况很糟糕,下午在一条古河床的软沙里艰难前行,需拼得全力才前一步,然后停下大喘,速度也就可以在蜗牛面前吹。挣扎了五个小时后,当我看到草岸时,眼睛蓦地湿润一下,终离苦海了。

内帐结露严重,每天都清理出近半升的冰霜.jpg (60.98 KB, 下载次数: 253)

内帐结露严重,每天都清理出近半升的冰霜.jpg

这样的朝阳预示着今天的天气依旧阴霾为主.jpg (49.14 KB, 下载次数: 285)

这样的朝阳预示着今天的天气依旧阴霾为主.jpg

清冷的早晨.jpg (124.59 KB, 下载次数: 272)

清冷的早晨.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10-27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9(4-28),18K,宿营5072M

上午又进入一段重沙路,苦不堪言。GPS专用的太阳能板短路,查修是二极管坏了,好在备了零件。由于采用了最新的三结非晶硅太阳能板单独给GPS供电,使得GPS高耗电成了历史,七十多天里只因故障换过一次电池,节省了需携带的大量碱性电池。同时备了一块功率5.4W的太阳能板,专给7.4V的相机、DV及其他数码设备供电,路上没缺过电只缺水。

    下午七点抵达普尔错,此湖冰面怪异非常,岸边的冰卷扬上翘,湖岸裂开,推测是大风推冰拱岸所至。冰体夹杂的黄色,应是碱渍。湖对面有很多野牦牛,及两头闪烁不定的棕熊。湖东面是一座深入湖心的半岛,我与之犄角之势扎营。晚上砸开岸边的冰取水,碱味很大,只采了冰回去。第一次煮麦片,第一次带麦片旅行,只因在阿里装包时发现还有一点空间,就买了包两斤的麦片。很不好吃,还是碱水味太重?反正是倒掉一半,其实还是负重的阴影,能轻点就轻点。

早晨晒装备必不可少.jpg (122.79 KB, 下载次数: 308)

早晨晒装备必不可少.jpg

普尔错黯淡的黄昏.jpg (73.49 KB, 下载次数: 245)

普尔错黯淡的黄昏.jpg

被冰拱起的堤岸,再加上羌塘强大的风化力,便如拉链般敞开.jpg (97.1 KB, 下载次数: 201)

被冰拱起的堤岸,再加上羌塘强大的风化力,便如拉链般敞开.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0#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10-27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继续发图

日落前一刻,一道金光照在普洱错上,一切变了模样.jpg (66.51 KB, 下载次数: 233)

日落前一刻,一道金光照在普洱错上,一切变了模样.jpg

不断挤压的冰面.jpg (76.27 KB, 下载次数: 215)

不断挤压的冰面.jpg

取水处,踏过冰锥有一薄冰处.jpg (89.8 KB, 下载次数: 233)

取水处,踏过冰锥有一薄冰处.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6-13 00: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