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标题: 摩旅平和桥上书屋、闽南第一峰大芹山,冬日阳光迷人 [打印本页]

作者: 海阔天空230    时间: 2017-12-10 06:38
标题: 摩旅平和桥上书屋、闽南第一峰大芹山,冬日阳光迷人
似乎好久没有出驴了,上一次摩旅的时间也己模糊不清。
没有旅行的日子,生活总少点什么,
浮躁,睡不好,老是梦见骑着车在路上,
在梦里永远到不了的目的地,
醒来又记不起梦中的地方是哪里……

最近高山常有云海出没……
终于盼来了有时间出驴的好天气,
2017年12月3日,晴朗,暖和,
骑上心爱的摩托踏上征途,
目标:世界建筑奇葩——“桥上书屋”
闽南第一峰——大芹山

本以为这又是一次孤独的行动,
临出发前一天晚上,约上了2位老驴友,
3人3骑结伴,早上6点从揭阳出发,
凌晨一路车少人少,
轻松惬意从天边露出一线鱼肚白,
到经过潮州金山大桥时,一大轮红日突然跃出江面,
几十秒不到的瞬间壮观景象,
到桥中央时已消失,无法及时拍下,
可遇不可求的惊鸿一瞥,幸运!
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如此艳遇,
大自然对摩旅者总是特别眷顾。

出了市区,经过桂坑,往饶平方向,
骑行在蜿蜒的山区公路间,
早晨的阳光透过路边的树林投射在路上,
起伏的小山包梯田阡陌纵横,农舍俨然,
老茶树枝叶繁茂,没有破坏植被的违和感,
一路茶厂的茶香味扑鼻而来,特别享受。

初冬早晨的山风有点刺骨,
保护得严严密密的骑行设备完全无惧寒风,
机车跟心情就如一只快乐的小鸟,
沐浴在晨光中御风而行,
心脏暖流运行全身的感觉从不曾如此清晰。
此种体验是摩旅所独有,
旅游团、汽车游……其他一切皆是浮云!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睡懒觉的人们永远不会知道清晨如此迷人,
春夏秋冬,四季的日出皆有不一样的美丽。
途中被美景所吸引,不时驻足观赏。

作者: 海阔天空230    时间: 2017-12-10 06:48

有人喜欢宅在家里,永远有干不完的活,
有人喜欢到处旅行,时间挤挤总会是有的,
一辈子都是几十年,长度差不多,宽度因人而异,
有些人一辈子经历了普通人几辈子的精彩,
开心就好,无可菲薄。





在饶平浮滨镇进早餐,
肉丸、猪肝、海鲜、面条……
在晨光中汤水氤氲缓缓升起,
可能是师傅做得好吃,
也可能是驴行真的饿了,
感觉味道……比家里的鲜美许多。

和二位一起驴行多次的老兄弟一起早餐,
摩旅找个合适的伴真的是太难了!
跟汽车旅行只有一个司机不同,
摩旅有多少辆车就有多少个司机,
旅行的理念,驾车的习惯……
很多很多地方都需要协调……
于是,跑的次数多了自然就成了独驴。

摩旅者拥有一颗热爱自由的内心,
用车轮丈量祖国每寸土地痴心不改。
镜头照片呈现的风花雪月吸引了无数人,
背后的汗水辛苦和危险却鲜有人知。
这些年回复想加入摩旅朋友是同一句话:
肉包铁的摩旅,危险,慎入!
安全出行是对自己对家人的承诺!
爱好,天赋,还要加上技术经验逐渐积累。
最怕开快车的年轻人,最怕炫技术的高手,
曾经有听过一个年轻朋友说开快了怕,
怕就对了,就怕你不怕




作者: 海阔天空230    时间: 2017-12-10 07:00
经过饶平,来回很多地方塞车,幸好开的是摩托车影响不大,
这些年汽车发展太快,塞车变成灾难,
路上塞,景区塞,到处停车难,
开汽车变成负累,出行有阴影,
……还是摩托车自由!完全不存在这些问题,
看塞车长龙成了一道必备的风景线。
我在路上看塞车,塞车的人们在看我!
摩旅,欧耶

  上午10点30分到达第一站平和下石村参观桥上书屋。桥上书屋是清华大学教授、
著名建筑师李晓东设计的公益作品。当时,他在平和籍学生的建议下,看中下石村。这是一个衰败的土楼乡村,人们搬离,土楼文化逐渐没落。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建筑激活社区活力,构筑和谐的人居环境。  这座桥上书屋已获得诸多奖项,包括世界最知名建筑奖之一的阿迦汗建筑奖。而在最近英国《卫报》列出的八个世界各地最有创新性且具有可持续性的环保建筑中,这成了唯一上榜的中国建筑。

 村里的中心有两个圆形土楼,中间横跨一条溪水,传说旧时两个土楼的家族互为仇敌,
遂划渠为界,互不往来。“一个希望小学或许可以为优化这种原发的空间系统带来契机”的想法油然而生。而“一座桥”,“一座跨越溪水连接两个土楼的桥”,很自然地让李晓东从基地得到了最初的灵感。
因此,把小学与桥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设计的主要概念,其目的是要把两座已破损的土楼连接起来,通过给土楼注入新的功能,激活传统文化在现今生活中的地位。
桥上小学的寓意:只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

 这是一座奇特的建筑,横跨溪流,上下两层,下层为桥,上层是一所小学。
在平和崎岭乡下石村,当地人称之“桥上书屋”。桥上的两间教室,分别对着两座土楼,课余时间还可作为村民的公共活动场所。

 书屋长28米,宽8.5米,以钢木结构和拉索吊桥为主,腾空架在下石溪上,
把溪两岸的两座古老土楼到凤楼和中庆楼连接在一起。书屋分为上下两层,是复合型的多功能桥式建筑。下层为一条钢索拉起的Z字形小桥,上层有两个阶梯教室、一个小图书馆。








IMG_20171203_102905副本.jpg (262.58 KB, 下载次数: 65)

IMG_20171203_102905副本.jpg

作者: 海阔天空230    时间: 2017-12-10 07:10

教室采用钢桁架结构,桁架内部的整体空间作为主要的教室用途,两个教室中间设置公共空间。教室外侧设置如同在其和表皮之间视觉通廊的走道。外表面采用10mm×15mm、间距20mm的木条格栅,用钢龙骨固定。如薄纱一般的表皮处理使室内的视线与行人之间不发生干扰,同时,远处溪水的风景又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到室内。





教室两端分别设计转门和推拉门,在课余时间可以成为公共活动舞台。




桥下是泡茶聊天看流水的好地方

一个柱着拐柱向这边张望的老大妈,
这个年纪,从小学开始一直称为老奶奶,
什么时候改为大妈了,居然还这么顺口?
因为我们已经跨过了一代,小朋友变大叔了这地方从没来过,
桥下,老屋,张望的大妈却有一种曾见过的亲切感
……
思念总会在瞬间被勾起,脚步自动放慢,原本计划参观半小时最后逗留了一个多小时。





作者: 海阔天空230    时间: 2017-12-10 07:19
先参观到凤楼,据说以前是住着石姓的人家。大门两边革命时期的标语,
白色的字体已经褪色,
依稀看到左边前二字是:巩固,右边前二字是:保卫。



到凤楼基本已经废弃了,无人居住,

除了从外面看外墙还象样之后,里面已经几乎完全破烂了。









逝去的家园。天涯依旧,芳草泛滥,人去楼空。


DSC_1660.jpg (319.92 KB, 下载次数: 77)

DSC_1660.jpg

DSC_1658.jpg (161.06 KB, 下载次数: 79)

DSC_1658.jpg

作者: 海阔天空230    时间: 2017-12-10 07:27
中庆楼也是极其破败,楼内内圈平房看起来还住着一二户人家。







中庆楼门口的大妈,
跟他聊了几句,普通话听不了,
用潮汕话,居然勉强可以沟通,
表情加上手语,

心里都明白大概的意思潮汕话本身就属于闽南语系。
另外发现一个问题:

年纪大的人总喜欢暗调灰黑的服装,
是不是人也跟动物一样有保护色的本能呢?
穿灰衣的大妈蹲在门口差点没发现





“下石村中寨82”无意间发现门牌号右边还有一个二维码,
厉害,时代飞速在发展。
据说现在墓碑都有人使用二维码了,
手机扫一扫,墓主生平都历历在目。




















作者: 海阔天空230    时间: 2017-12-10 07:38
中午在大芹山下的九峰镇进午餐。按照计划是午餐后13点前到达大芹山1100米处的停车场,
然后开始登顶,到下山这个过程不超过2个小时。
也就是15点前开始回程,争取晚上19点左右到家。

非常有意思的是餐店老板娘居然是潮汕人!
抗日期间逃难到福建的地道潮汕人,
他乡遇故人,有点象远方亲人一般礼遇边吃边聊,
到我们吃完饭要走的时候全家和邻居都站在门口,
直到我们的车远去。
有人说中国人很奇怪,
对身边的亲人漠视,却对陌生人心存感恩。
而实际上少联系不代表不关心,漠视血浓于水,
任何时候亲情都是无法割裂的。
生活和亲情不同生活更多是志同道合,默契。
完全不同的二个概念。



大芹山位于漳州市平和县,海拔1544.8米,号称闽南第一高峰。

平和蜜柚为琯溪蜜柚的一种,是漳州平和县的地方名果,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清乾隆年间它就被列为朝廷贡品。它味道酸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大量其他招牌营养素,是医学界公认的最具食疗效益的水果。1995年被命名”中国琯溪蜜柚之乡“,2007年琯溪蜜柚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8年,琯溪蜜柚被认定为中国名牌农产品,并被欧盟列为地理标志保护品种。

上山的路边到处都是柚田,树上挂满丰收的蜜柚。
地上也掉了不少成熟的柚子一路果香四溢,
呼吸系统很享受柚子的香味。












作者: 海阔天空230    时间: 2017-12-10 07:51
福建海拔最高的五星级宾馆---名峰山庄













车停在海拔1100米的平台上,开始登3388级台阶往最高峰。

大芹山植被很好,海拔1000米以上覆盖着灌木和高山小草,
山上常年有云雾缭绕,气温较低,颇有仙境的感觉
这种植物山上的介绍说是“芦苇”!

有点纳闷了,许多驴友说是:“芒”!难道“芦苇”和“芒”只是叫法不同?
一直理解中“芦苇”是长在水边的,而“芒”则生长在旱坡。

界碑被破坏,太可恶了。

闽南第一高峰。

1544.8米的峰顶上四望,四周的云层停留在一个水平线上,

看起来跟峰顶差不多同高。
一朵朵白云就象一队白色的小鱼在四周追逐。
如果云雾多的时候,站在峰顶,
肯定可以有站在云端的感觉,看到云海的机会也很高。

顶峰有一奇石,长2.5米,宽2米,厚0.3-0.5米,由3个石柱撑着,在不同的方位敲打,会发出不同的音响,被誉为八音石。



对面是海拔1287米的灵通山。 由狮子、紫云、玉屏、栖云、擎天、大帽、小帽七大峰三十六群组成,山体是一亿两千万年前火山爆发多次沉积而成的典型的丹霞地貌。

   山顶上高耸部分几乎全部都是岩石。高耸突兀近乎垂直。    周边除了大芹山,没有其他高山。一路开车过来。当灵通山进入视野的时候。就象地面山突然冒出一座巨大的佛头像,高高在上,非常显眼。可惜又是错过了拍照。
















作者: 海阔天空230    时间: 2017-12-10 07:58




回程经山下的印象半径。




一个老人家非常热情,还送了一个当地的特产蜜柚。

我的座骑。温和可靠的小胖。旅行有你,人生更精彩。










晚餐,又尝到凤凰可口的美食。开心的一天,机车男,心永远不老。
在旅行中,在路上,找回被生活磨损的灵气和鲜活。
有机车,有美景,有美食,有期待,
这样的日子总是惬意,期待下一程摩旅。



作者: 文文ww    时间: 2017-12-13 05:40
      顶!!!!!!!!!!!!!

作者: 茂名北峰    时间: 2017-12-18 08:21
顶你,同是摩旅人!

作者: sky_wu    时间: 2017-12-18 08:29
顶好贴

作者: 爱得乐头盔尾箱    时间: 2017-12-20 09:24
车帅路佳箱醒目,山美景靓人精神。
作者: 广州大道    时间: 2017-12-21 02:38
冬日的景色,另一翻风味,不错。
作者: 海阔天空230    时间: 2017-12-21 11:13
爱得乐头盔尾箱 发表于 2017-12-20 17:24
车帅路佳箱醒目,山美景靓人精神。

箱子很多人说丑,我也知道丑,没办法,不装边箱只能装个后箱,实用。

作者: 少尘2017    时间: 2017-12-21 14:27
照片很有层次,车也漂亮

作者: 风摩YAMAHA    时间: 2017-12-21 14:30
楼主的文章有头有尾,文采了得,佩服,。大冷天一样出去跑,再次佩服。赞


------------
发布于摩托迷iOS客户端
作者: 海阔天空230    时间: 2017-12-23 14:01
风摩YAMAHA 发表于 2017-12-21 22:30
楼主的文章有头有尾,文采了得,佩服,。大冷天一样出去跑,再次佩服。赞

冬日暖阳,只要没有风,没有雨,感觉冬天更适合摩旅,一路可以晒太阳,多穿衣服就行。夏天就不行了,一热就完全没办法,只能开汽车开空调了。

作者: 爱得乐头盔尾箱    时间: 2017-12-25 09:23
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的茶,一定甘甜可口
作者: 行人牛牛    时间: 2018-1-12 08:12
漂亮,顶你。

作者: 泥沼温步    时间: 2018-1-13 01:21
中国人多路少,本身就不合时宜限摩发展汽车,但没办法我朝觉得汽车收入来的快、脑残政策、、。


------------
发布于摩托迷iOS客户端
作者: 叔本村人    时间: 2018-1-17 13:23
有机车,有美景,有美食,有期待…
说得好,摩旅就当如此。

作者: 叔本村人    时间: 2018-1-17 13:26
好帖,图文俱佳。版主该有所作为…



作者: 甘草    时间: 2018-1-20 04:17
好行程!!!

作者: 箭猪    时间: 2018-1-20 08:41
上次去粤东原本计划礼貌性出省,见识一下九峰镇,后来时间不够就改道了。原来风景这么好,有机会也走一趟楼主的线路。

作者: canyhe    时间: 2018-1-20 10:38
好,很好,非常好

作者: 行人牛牛    时间: 2018-1-23 09:16
顶起

作者: 拉风老汉    时间: 2018-1-23 22:51
精彩的短途游记,图文并茂质佳。



作者: 镇筸人    时间: 2018-6-2 13:17
寻找古迹的感觉很特殊


------------
发布于摩托迷Android客户端
作者: wiserlin    时间: 2018-6-6 07:50
很好的一篇游记





欢迎光临 摩托车论坛 (https://www.chyangwa.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