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标题: 分粥故事的启示(转自百度文库) [打印本页]

作者: 城北    时间: 2016-8-17 13:12
标题: 分粥故事的启示(转自百度文库)
分粥故事的启示
分粥的故事,令人回味无穷。
故事说,有7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食一锅粥,因人多粥少,争先恐后,秩序混乱,还互相埋怨,心存芥蒂。于是,他们想办法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怎样公平合理地分食一锅粥。
他们试验了不同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指定一个人分粥,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第二种方法,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几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第三种方法,推选出一个人来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没多久,他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第四种方法,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机制,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等互相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大家也很不满意;
第五种方法,轮流分粥,而分粥的人要等到其他人都挑完后才能取剩下的最后一碗。  
令人惊奇的是,采用此办法后,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几乎一样多,即便偶有不均,各人也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分粥,本来是一项简单的小事。但是,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分粥关系到7个人的切身利益,对管理者来说,又是一项大事。分粥的故事给今天的科研管理带来诸多启示:   
  
启示之一,就是要构建一个科学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中,最基本的是决策层和执行层。故事中,分粥者是谋划决策者,取粥者是执行者。把分粥与取粥分开,就是将职责与权利分离。这样才能让谋划者尽心谋划,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降低决策风险;让执行者全力执行,将决策落到实处;用通俗的话说,叫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启示之二,就是要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分粥者是指定轮流,还是推选,对分好的粥是分者先取还是后取,是管理方法问题,也是管理机制问题。管理机制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管理效率。分粥的5种方法中,显然是轮流分粥、分者后取的机制最为合理,因而效果也最好。如果只是轮流分粥,而没有分者后取,就会出现第二种方法的不良效果;如果只是分者后取,而没有轮流分粥,分者即便分得再平均,他也只能天天吃那最少最凉的一份,就显得有失公平。
启示之三,就是要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度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在一个团队里,制订出一套好的制度,是有效管理的关键。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制度才是好制度?好制度的标准就是责任与权利平衡、公平与效率兼顾。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有各自的责任与权利。分粥者必须尽平均分配的责任,而没有为自己或他人多分或少分的特权。唯有责任与权利的平衡,才能真正体现公平和提高效率。  
  
毫无疑问,第五种分粥制度优于有效率而无公平的第一、三种制度,也胜于有公平而无效率的第四种制度,更强于既无公平也无效率的第二种制度。它既方便快捷地实现分粥目的,又有效地解决吃饭问题,还增强了内部团结。科研管理的真谛在不在。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一个像轮流分粥,分者后取那样合理的规则,让每个人按照规则进行自我管理。这对管理者来说,比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要有效得多。以严格、正规著称的军队管理,就是以整套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作为管理的依据和标准,实现管理目的的。这些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是古今中外军队管理经验的结晶。每一个管理者或被管理者都应该自觉执行,落到实处,并与时俱进,针对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不断补充、完善,以提升科研管理的水平。


作者: ZWK411    时间: 2016-8-17 13:28
你知道的太多了
作者: yueyezhe010    时间: 2016-8-17 13:39
楼主文章不错,多发一点吧。

作者: 古道御今    时间: 2016-8-17 15:05
ZWK411 发表于 2016-8-17 21:28
你知道的太多了

同意,楼主知道的太多了

作者: 大西米    时间: 2016-8-17 15:20
前面说的挺好,后面说到军队条令和制度,我就笑了。。。。。。。。。。。。。。。。。。。。。。。。。。。。。。。。。。。





欢迎光临 摩托车论坛 (https://www.chyangwa.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