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楼主 |
发表于 北京市 2023-11-30 08:28
|
只看该作者
您提出了一个好问题:凯越这种厂家是怎么活到今天的?
我想了想,我是这么理解凯越的。
1. 张雪对市场需要什么车,年轻人需要什么车,现有市场上车的傻逼笨重得缺点,各个厂家对消费者爱买不买的劣根有深刻的了解
2. 张雪的人马没有生产摩托车的资质。
3. 张雪找“珠峰”这个摩托车厂合作开发“珠峰凯越”。在之前张雪类似的开发过“黄河自由”。就是一个想开发摩托,但是没有资质的人的奔波。而珠峰,就是把生产许可资质分享给各个地平线厂商的专业的借资质的公司。
4. 我猜张雪就是以这种拼凑加作坊的方式,没有数据,没有数据库,没有调试,没有品控,没有科学的方法系统的情况下,快速融资,弄出看着好看、纸面上数据好、但是内含重大缺陷的车,上市销售。
5. 卖得出去,是因为他的车在刚拿到手(品控问题还未暴露的时候),能给年轻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价格低。就像我们如果去找小姐,看到对方漂亮肤白咪咪大,全套只要50元,在不知道她下面掏出来比我还大之前,我们是不是会心动摇曳一下然后点她?所以他的摩托就能卖出,成交之后各种鸡巴问题,但是别的奔达、钱江、春风的品控也没有本质的优越,所以粪坑里面不算特别不能容忍。
6. 他融到资了,有限的钱无法展开系统化的生产(完善数据,完善数据库,完善调试,完善品控,完善科学的方法系统等),他走了中国商人为了活下来,为了能挣钱都会走的那条路,也就是脑白金那条路:给受众洗脑,搞话术,搞阵仗等表现为:
7. 他花钱参加各种赛事,花钱请包养各位媒体老师(丙是其中的头牌,但是丙不只他一家保养,丙是各家通包陪遍),花钱搞水军,花钱宣传他自己的故事,立人设,搞自主大旗精神等等。这些和生产商品摩托一点鸡巴卵子关系没有。
8, 他的资金比春钱还是少,别家当然也在竞争他或者说弄死他,他想快一点活出来,于是就各种活儿一起上。人在极限情况下,就是只能顾自己。所以张雪对试驾死了两人的态度就是“我先渡自己的劫,别人活逼该我没办法管不了了,水军媒体快给我下面盖上啊别现了!”
他的模式,是典型的国产商人的成长的必经之路,代价是不合格的产品造成的不成熟顾客们的人员伤亡。当然,还有各种不要逼脸的媒体老师的共同猥琐成长。
所有揣着理想的商人在现实面前都会进入到完全相同的那种状态:我得先活下来,得不择手段的先活下来。
奔达类似也是这样的。春风、钱江多少也这样,只是春钱不缺钱(但是不缺钱产品还那么烂,那厂家是不是特别贱呢?)。
豪爵不这样,但豪爵的车型确实比市场落后很多。个人主观希望它们350,400,500的车早点出来。但是,豪爵有系统化的生产测试流程,出新车速度慢也算没办法。但是豪爵研发忒慢也是事实。
合资指望不上,因为我国要求合资的所有技术必须全部归中方的股份方所有,加上13年和禁限摩等大局面,老外能估计出这个市场的量级和水准和深度发展能力极其有限,老外没有必要把好车的技术拿过来白给,它们拿点洗脚水过来就是天花板,所以合资车车型老旧配置低。不过本田的CB400三兄弟,在降价之后,我觉得还是不错的车。
|
|